水稻专家管相桓先生
中学毕业后,赴成都望考省立蚕桑专科学校,结业后仍望继续升学,王不胜负担,乃荐贤于邓锡侯将军。邓常以关怀桑梓青年,为县人称道,欣然眷顾,因得赴南京考入中央大学农艺系。在校受稻作专家赵连芳教授影响,且鉴于我国为世界产稻最古之国,又具有丰富品类资源及优良之栽培技术,由于科学落后,每年需要进口大米二千万担以上,帝国主义无视我国,日本学者将中国之粳稻立名日本型稻,中国籼稻定名为印度型稻。对此先生万分气愤,立志为提高我国稻作科学、生产水平而奋斗终身。中央大学毕业后,东渡日本考入东京帝国大学农学部,从事稻学研究,学成归国,返川任四川省农业改进所技正(相当了现在高级农艺师),主持全川稻作改进事宜。兼任四川大学农学院、华西大学农学系、金陵大学农学院教授、华西大学农业研究所农艺主任、省训练团建设组教官、四川省生产计划委员会专员等职。当时国民党政府不重视国民生计,对科研事业,视之可有可无。先生于困难之中亦致力全川农业建设工作,为国家培养农业建设人才,开展大量科研工作,大力推广优良稻种,取得突出成果。当时川东南新培之双季稻,川北种植之晚稻,皆先生主持选育之品种。
先生在省农改所任职时,某盛夏假日中午,省建设厅长卢作率先生便服至农改所探视,全所走遍,直至稻麦改良场办公室后坝瞥见水稻盆钵星罗模布,其间一人汗流浃背专心致力于工作,卢误为工人,问讯乃知为留学归来之高级技术人员管相桓先生,深为敬佩,问所需?谓亟需建一温室,次日,建设厅批下专款,斯时先生方知访问者乃卢厅长也,由此足见先生之重实践。
一九四五年,先生受美国加利福尼亚太学聘任,并愿藉机赴美暨菲律宾、印度等地研究考察,促其学业精进,冀他日得为祖国农业更新效力。但赴美旅费多,生活费高,省府补助有限,乃于当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致函黄山县临时参议会,请求从地方款项提助法币一百六十万元(相当于美金一千元),熟料临参会竞以“本县财政奇绌力有不足,复请鉴谅”等语拒之,临参会不念大局,漠视人才,引起舆论指责,不得已乃召会复议,批示补助一百万元,但事过境迁,法币贬值已无补于事。
解放前,先生在省农改所工作期中,科学研究突出成绩有:
一、四川水稻品种之鉴定与良种推广:他亲自主持参加全川水稻品种之搜集、普查与比较研究工作,在此基础上,选出适合于我省各自然、生态区的高产品种,并及对推广,对当时四川粮食增产做出过贡献。
二、搜集、保存大量水稻品种资源(注:品种资源即现代科学上称为“基因库”,—切生物件状皆由不同基因支配,被培育优良品种必须有各种类型多样之优良基因之遗传行为,适应相联系等,研究愈清楚则能更有效培育出优良品种):他所保存水稻品种数量之多为全国当时之冠,在国内进行水稻科研工作亦属空前。
三.在水稻性状遗传方面之研究:对此项研究工作,当时为国内首创,其部分研究成果询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至今尤为国内外同行专家及有关专业书籍所引用。
四、积极兴办发展我国农业教育事业:队为了振兴我国农业科学,他强烈主张要为我园培养大批优秀农业科技人才。
解放前处于极其困难之环境下,与几位热心农业教育之于华西协和大学理学院内创办之农业专修班、专修科及农学系,先后培养出一批从事农业科研工作之人才。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先生爱国心切,毅然放弃美国高薪厚禄,重返祖国,期能献出所学,振兴中华。眼看党重视发展教育事业,深感祖国大有希望,心情振奋。在受命创办西南农学院,并主持教务及农学系工作时,坚信能实现农业科学教育之宏愿。为使学校早日成立,教学井然有序,先生不辞辛兴,日夜操劳,四处延聘教师,为创建和发展西南农学院土立下汗马功劳,受到党和政府敬重。1951年被选为重庆市人民代表,先生肩负双重行政职务,又兼教学工作,常往来于重庆、成都、北京。
五十年代初,我国学习苏联—边倒;当时苏联学阀李森科反对基因学说,并谈之令“反动理论”、“形而上学”予以批判。管先生所研究之基闪遗传学遭到扼杀。
1955年,先生被错误审查,一度蒙冤。次年得平反。1957年春,在青岛全国遗传学会亡,中央指示:两派遗传学(即苏联李森科主张的米邱林遗传学派与美国摩根遗传学派“即基因学派”)均可自由研究。当年整风反右时.先生又被错划为右派,1961年摘掉右派分子帽子。先生不计既往,爱国情深。不分寒暑,无舍昼夜,积极著书立说,从事实验工作。据夫人张月辉教授称:“她与相桓相伴二十七个春秋,未见其闲度—节假口,三年困难时期,先生全身严重浮肿。因常下水田观察记载而引起皮炎、奇痒、头痛、腰痛病时时发生,先生皆置之不顾。先生购置大量专业理论书籍,订阅中、外文刊物二十余种,废寝忘食,博览群书,通读细研,穷理潜思,凡过目之书皆能记忆,人或提出问题,耐心——作答,并能指出其出于某刊几期卷上,学识渊博,令人敬仰”。
先生廉洁奉公,热心助人。私物常作公用,从不索偿。勉励有志青年上进,常解囊相赠,桃李辈中称道频传。先生向有关单位征集之野生稻种,进行远缘杂交试验,得到有希望之杂交种子,在“文革”中竞被视作“资本主义”苗子而毁坏殆尽。
先生于1966年10月16日,受“四人帮”迫害逝世,享年五十七岁,悲哉!
先生遗著及译述有四十余篇(附),至今仍流传中外,评价甚高。此外尚有巨著二:
一、先生主编之《四川省水稻地方品种检定汇编》共分上、中、下三册。是四十年代主持省农改所水稻科研时组织人员分组深入农村,他亲率一组跋涉边远县区,历尽艰难险阻,对各县之地势、河流、水利、土质、稻田分播、品种类型、特性、耕作栽培特点等,按县分写,均有详细图农及说明。该书不仅当时有极高参考价值,即在今日对研究四川水稻品种资源仍为珍贵之历史资料。
二、先生所著《稻作学》全书二十余万字,内容涉及稻之起源、分类、型态、生长发育、生理生态及遗传育种等方面之系统知识,每一问题均参阅国内外有关资料,并系统总结出国内外科研成果,为一部极有价值之参考书。从1961年至1966年编纂始成。已与印刷本位约定文稿付印,不意十年灾祸,被多次抄家,此书稿毁于一旦!实为我国农业科学之巨大损失。
另拟写一都《水稻细胞遗传学》曾多方搜集大量资料,但亦遭搜洗罄尽,长使先生含恨于九泉。
先生夫人张月辉,现任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教授,与先生伉俪二十七载,相互砥励研究,遗著四十余篇中,多篇系她俩共同辛劳结晶,且赖以保存。先生毕生热爱祖国,奋志科研,功在人民,名扬中外,月辉亦有力焉。
以上资料来源:谢玉康 郭受棋:《营山文史资料选集1989》(根据张月辉教授提供资料和营山县参议会档案以及口碑资料撰写。)
在他敬重的老师中,特别有一位是管相桓。记得他特别提到在他开始自学遗传学的时候,想办法向母校的遗传学家管相桓请教的情景,回想到这里,他深情地说:“管教授名字中的桓,是齐桓公的桓。他是因为坚持遗传学而在1957年被错误地打成了‘右派’,在‘文革’初期被迫自杀了,真可惜。”(www.cae/expshow/content.jsp?id=4001)
本文发布于:2022-11-06 03:51:5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43761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