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凉与世故

更新时间:2022-11-05 20:23:53 阅读: 评论:0

内容简介

“苍凉之所以有更深场的回味,就因为它像葱绿配桃红,是一种参差的对照。”张爱玲认为,具有启示性的“苍凉”的显现能揭示素朴的真理。她以一种卡桑德拉似的姿态和当时弥漫的民族气质和革命进程唱反调,却从日常生活的小人物世界创造了另一种“新传奇”。真正的爱只有在世界末日才有可能,在那个时间终端,时间本身便不再重要。正是在那样的时刻,张爱玲的“苍凉”美学才是可以想象的,她的世故也从刻骨的悲凉中酿出。本书收入了著名学者李欧梵为张迷们写的关于张爱玲的文章,并且在原版本的基础上新增了他为《色戒》写的所有电影评论

作者简介

李欧梵,国际知名文化研究学者。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美国哈佛大学博士,香港科技大学人文荣誉博士。1970年代初起,先后执教于芝加哥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印第安那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及香港中文大学。著述包括《铁屋中的呐喊》(中英文版)、《中国现代作家中浪漫的一代》、《中西文学的徊想》、《西潮的彼岸》、《狐狸洞话语》、《上海摩登》、《寻回香港文化》、《都市漫游者》、《世纪末呓语》等。

编辑推荐

苍凉是一种参差的对照,世故是一场刻骨的悲凉。张爱玲——从小人物世界创造的新传奇。

“苍凉之所以有更深长的回味,就因为它像葱绿配桃红,是一种参差的对照。”张爱玲认为,具有启示性的“苍凉”的显现能揭示素朴的真理。她以一种卡桑德拉式的姿态和当时弥漫的民族气质和革命进程唱反调,却从日常生活的小人物世界创造了另一种“新传奇”。

真正的爱只有在世界末日才有可能,在那个时间终端,时间本身便不再重要。正是在那样的时刻,张爱玲的“苍凉”美学才是可以想象的,她的世故也从刻骨的悲凉中酿出。

《苍凉与世故》收入了著名学者李欧梵为张迷们写的关于张爱玲的文章,并且在原版本的基础上新增了他为《色戒》写的所有电影评论。

作品目录

总序

张爱玲的启示

张爱玲笔下的日常生活和“现时感”

看张爱玲的《对照记》

张爱玲:沦陷都市的传奇

不了情:张爱玲和电影

香港:张爱玲笔下的“她者”

从《温柔的陷阱》到《情场如战场》

苍凉的启示

刹那怀想重拾经典

张爱玲与好莱坞电影

睇《色,戒》

《色,戒》的回响(代序)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走出张爱玲的阴影

李安对张爱玲的挑战

《色,戒》的历史联想

附录一 Lust,Caution:Vision and Revision

附录二 真假的界线(郭诗咏)

本文发布于:2022-11-05 20:23:5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43582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苍凉与世故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