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伯利亚匈奴城址。又名下伊沃尔加古城。年代约为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1世纪。位於苏联乌兰乌德市西南16公里﹐地当色楞格河支流的伊沃尔加河下游右岸。1927~1929﹑1949~1950年先後由苏联考古学家..索斯诺夫斯基和奥克拉德尼科夫主持进行局部发掘。
城址大致呈长方形﹐南北长348米﹐东西宽约200米。东﹑南﹑西三面围以4道土墙﹐每道土墙内侧都有壕沟﹐墙与壕总宽35~38米。在城内发现80馀座住所遗迹﹐发掘35座。一般为圆角长方形半地穴居址﹐面积约6米×4米﹐居住面夯实或抹泥﹐发现火塘遗迹。墙用土坯筑成﹐内面抹草泥﹐沿墙用础石承托木柱。屋顶用檀﹑椽及横置的圆木杆搭成﹐上面苫盖桦树皮和草皮。屋内有炕及木板铺位。门设在南墙偏东南处。城中心发现1座地面建筑﹐面积13米×11.5米﹐结构与一般房屋相似﹐推测系首领住宅﹐其东侧附建一小房﹐当系仆役居所。在此以东有一大型的生产性房屋﹐出土有生吹炼铁炉﹐表明该城是外贝加尔地区的一个古代手工业中心。
城中出土的遗物有铁器﹑青铜器﹑骨角器﹑石器﹑陶纺轮﹑宝石饰物等。出土的一件砺石上有“岁”“仇”“党”3个汉字。陶器多轮制﹐器形有高达1米的瓮﹐还有罐﹑钵﹑壶﹐有的壶底部印一“宜”字﹔手制陶有炊用三足器﹑球形鑊和较小的缸形器。出土的铁铧﹑铁镰等农具﹐黍粒﹑縠窖和牛﹑羊﹑猪﹑马﹑狗等家畜遗骨﹐证明居民过著定居农牧生活。该城的文化与汉文化有密切联系。城内居民一说属匈奴族﹐一说系迁来的汉民。至今当地布里亚特人仍称该城址为“中国地”。此城毁於大火﹐推测为丁零人所破。
本文发布于:2022-11-05 09:36: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43339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