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礼花,上党地区春节期间的传统民俗

更新时间:2022-11-05 09:35:13 阅读: 评论:0

寓意

铁礼花由于铁花的艳丽光彩,礼花打在树上可以寓意铁树开花,表达对新年的祈望和祝福。随后逐步演变成为欢度佳节的社火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上党地区一般习惯在元宵节玩赏铁花,而市区却通常在添仓节打铁花。打铁礼花的传统活动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代上党地区高超的冶铁技术,体现了劳动人民勤劳勇敢的精神和热爱生活的感情。

过程

其过程是这样的,选取一处宽阔的场地,在生铁炉内将生铁在高温加热下熔化成沸腾的铁水。尤其是熔化报废的农具铁犁铧后,打出的礼花最佳,千百年来,当地人把铁花叫做铁礼花就是取“铁犁铧”的谐音。由打铁礼花的艺人将火红的铁水倒入一个土制容器内抬到树下,把溶化的铁水用木勺舀到带有凹槽的木板上,手持短木棒,然后两者相磕,迅速往上空打去,流星般的铁水在树枝的“碰击”下迸散开来,犹如一簇簇“金花”凌空绽开,又似朵朵“金菊”凌空绽放,把夜空点缀得更加璀璨夺目,万珠铁屑形成五彩斑斓的火花,耀眼夺目。

为防止被飞溅出来的铁花烫伤,打铁礼花的艺人一般头戴一个用水浸湿的帽子,并且把老羊皮袄反过来穿在身上,手里拿的勺子是用木头做的,并且需要在水里浸泡一天,才能不会燃烧。

山西阳城人张晋有一首《铁花行》:

烘炉入夜熔并铁,飞焰照山光明来,

忽然倾洞不可收,万壑千岩洒红雪。

世间怪事真如此,百炼柔钢齐绕指,

请看入眼幻缤纷,笑他剪彩堆红紫。

传承

第一代“铁礼花”艺人是民国年间被人们称为“活老君”的王志发。经过岁月的洗礼,先后有五代人在这一民间社火活动上不懈努力,虽然这一活动几次面临低谷,但最终还是流传了下来。铁梨花对研究上党地区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迁提供了史料价值。“铁礼花”在传承过程中,内容不断丰富,形式不断创新,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铁礼花”艺人。

自从2008春节栏目,一年又一年报道以后,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受到海内外华人的关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也会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本文发布于:2022-11-05 09:35:1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43338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铁礼花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