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突出成就是在矿产资源GIS评价领域上。较早地在国内使用GIS技术对矿产资源评价的实现途径进行了探索,率先开展了GIS空间数据库数据模型研究,取得的成果已应用在“数字国土工程”中;对传统矿产资源定量预测与GIS技术结合的相关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即如何运用GIS空间信息处理技术打通成矿预测分析的工作程序,主要体现在既要积极充分发扬前人先进的成矿预测理论方法体系,又要注入GIS技术新思路、新手段;提出了基于GIS的构造预测独立条件目标图层的矿产资源GIS评价技术,解决了找矿变量自动浓缩提取关键问题及多来源、多图层拓扑结构找矿信息复合技术;构造了针对不同地质实体的成矿信息提取和地质变量的GIS自动赋值计算机模型,解决了基于矢量数据矿产资源评价数据综合这一具有国际前沿水平的技术难题;
在国内外较先开发了基于GIS技术的矿产资源MRAS评价系统,改变了传统矿床资源定量统计评价工作中许多繁重的人工劳动,大大提高了矿产资源定量评价的工作效率,促进了矿产资源定量评价的可视化、动态经常化。应用该系统在1998年成功地进行了全国金、铜成矿远景区划工作,特别是准确地估计新疆地区的铜矿资源潜力,为地质找矿工作部署提供参考。
在矿产资源定量评价方法模型方面,对特征分析模型进行了改进,在国内首先引进了逐步因子分析和因子克立格方法,并成功在将该模型应用到矿产资源评价系统中的物、化探数据处理上;此外还探讨了应用神经网络非线性方法进行无模型地区的潜力资源量评价的实验工作,这些模型的研究丰富了我国矿产资源定量评价的方法模型。
系统地建立了我国1/500万成矿远景区划空间数据库,包括1/500万数字化地质图、构造图、全国重力、航磁异常图、化探、矿产等数据库。建立了全国性矿床成矿系列空间数据库,编制出国内第一张“中国矿床成矿系列图(中英文)”。
获得国家2001年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排名10)、国土资源部科技成果1等奖(排名6),曾评为原地质矿产部百名跨世纪科技人才。现任中国数学地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信息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技术、地学应用软件开发、成矿远景区划等。目前承担项目有:
地学三维可视化技术 863项目
中国西部优势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示范;国家基础
中国重要成矿区带潜力评价,地质调查项目。
研究方向:矿产资源评价
2018年肖克炎教授受聘湖南科技大学湘江学者并作学术报告。
本文发布于:2022-11-05 08:33: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43308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