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爱侣,属于古印度文明,印度,奥里萨,约13世纪中叶(东恒伽王朝)
黒滑石,高36.2×宽18.6×厚11.43厘米
费城艺术博物馆,1956-75-18
与天女(阿布萨罗)一道,印度神庙经常刻画人形爱侣的母题,通常他们手臂交缠或者女人坐在男人的大腿上。所谓密荼那(意即性爱伴侣)是神或半神,可以出现在大型神庙的许多位置。其中,偶而有实际从事性交的男女的再现。这种母题被称为迈荼那——对密荼那术语在语法上的强化。虽然今天迈荼那对世界各地许多人来说是旅游手册和界定印度神庙的焦点,但据统计他们只是较次要的母题。事实上,出现在神庙上的稀有的性场面大多数不是作为迈荼那而是置于叙事性饰带的背景中,在那里性恰恰是形形色色的王室生活——吃饭、祈祷、战争、做爱的不同的组成部分。不过,虽然交媾的形象稀少,但繁殖的形象却无处不在,如在常见在图案中,盛满水的瓶中绽放出簇叶和许多不同生长阶段的莲花。所有这样的人、动物和植物繁殖的形象一起作用于神庙,突出了宇宙作为一个整体的创造方面。他们也强调了真正与神同一的观念。
这件雕刻中的一对配偶除了珠宝饰物都是裸体的。他们两人的身体交缠得如此紧密以至于很难分清楚哪条腿是属于哪个人的。雕像中的女子以右腿支撑着整个身体站立着,左腿紧紧地缠绕着男子的肩。男子则把他抬起的左腿绕在女子的右腿周围,两人站立着的腿交缠在一起。女子双臂紧搂着男子的头,努力使他更接近自已的嘴唇;男子也在努力让彼此的臀部更接近。两人双目合闭,身体柔软地交织在一起,但同时身体也因欲望而膨胀着,似乎充满了生命的元气。两人的胸部、臀部甚至发型都突出强调了饱满感。
从7世纪开始,在印度东部边境邻近孟加拉湾的地区(今奥里萨邦)发展了一种北印度神庙形制的独特变体,根据更大的奥里萨沿海地区称为羯陵伽。在这种建筑中,诸如这件迈荼那之类的明确的性爱形象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11世纪以后东恒伽王朝统治期间确实如此,如在这一地区最著名的纪念物——13世纪科纳拉克的太阳神庙可以证明。在科纳拉克和这一时代奥里萨的其他神庙中,迈荼那倾向于按照常规放置在神宙上壁的垂直的壁龛部位。
本词条版权由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它方式复制传播,违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发布于:2022-11-05 07:27: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43278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