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18岁的1644年,吴三桂大开山海关,迎清军入关,加速了明王朝的灰飞烟灭。吴三桂不仅“引狼入室”,而且替皇太极打下清王朝半壁江山。更令冀叔先生这样严守“君君臣臣”的信条的忠义之士咬牙切齿的是,身为汉人的他,在明朝享受不少“恩宠”的他,还要赶尽杀绝,在苟安的南明小朝廷倒台之后居然自告奋勇将永历帝斩草除根——那时的永历帝惶惶如丧家之犬,从金陵(南京)这个江南繁华地一路奔云南、逃缅甸,想在这个国人心目中的烟瘴、蛮荒之地了此失落的后半身。
而这时,热血青年陈佐才投奔明将沐天波,任把总一职。与以李定国为首的农民军一道扶持逃亡的永历帝在云南东躲西藏,高举反清复明旗帜。一直坚持到1659年,陈佐才被派到四川催饷。等他回来却不见了永历帝——清军已经占领了云南,永历帝一路逃到缅甸——按流行词汇来表达的话,就是他“和组织失去了联系”。
可两年后的1661年,永历帝被吴三桂诛杀的消息犹如晴天霹雳将他打击得心灰意冷。满怀亡国之痛的他回到家乡蒙舍川,开始隐居。他面北而拜,发誓:“不顶清天,不践清土”。而那时,随着清朝统治的逐渐加强,社会上对清朝以“留发不留头,留头不六发”为代表的习惯或者是政策慢慢接受。而我们的冀叔先生仍“带长钾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出行之时,骑毛驴、戴斗笠,为之脚不踏清朝土、头不顶清朝天;喝的是雨水,为之食天水而不引清朝水;生前凿石棺,准备死后以此为葬器,表示至死也不入清土。
需要强调的是,冀叔先生的上述言行发生在统治者急需加强思想统治的清朝初年,冒着很大的政治风险。一般人连发型不符合都会有掉脑袋的危险,更何况像他这样有“反清复明”前科的前朝遗老,和他非常具有煽动性的言行。我们都知道从文字狱在清朝肆虐,冀叔先生却不时写下“撑风老干坚如铁,几度凌霜不改节”、“而今节操全无用,哪有敲门看竹人”等“大逆不道”的诗章。可谓敢说敢做。
也许是由于统治者“收揽人心”的缘故,对个别“前朝遗老”进行“优抚”,或者是其他的原因,冀叔先生居然在山中小屋安然度过了余生。晚年他偶然得到一块天然巨石,为自己做了一个石棺,并做《石棺诗》:“明末孤臣,死不改节,埋在石中,日炼精魄,雨泣风号,常为吊客。”与此对应的,他的“西去”也充满了洒脱飘逸之气:
明末清初云南的抗清义士陈佐才,不顾满清的留发不留头之令,蓄发明志“巍巍仍汉官威仪”,出入蒙舍山中,身骑毛驴,以示不踩清朝之地,头戴斗笠,以示不顶清朝之天,唯饮雨水度日,以示不饮清朝之水,晚年更凿石为棺,以示死不入清朝之土。他愤极之时,亦挥臂大呼“摘句寻章学腐儒,触机掩卷又狂呼。眼前多少不平事,昔赠莫邪还在无?”
七十岁死,在亭柱上写着一联“其生明臣其死明鬼,不葬清土不戴清天”。
家人把他埋葬在石棺之中,并在石棺上刻上他的自挽诗“明末孤臣,死不改节;埋在石中,日炼精魄;雨泣风号,常为吊客。”
据说在石棺凿成后,他约了一些亲友悠游畅饮,“笑曰‘姑试之,未知修短合度否?’入棺卧久弗起。”他死后,人们为其立了墓碑,竖了石笔,造了石亭。历年来有不少碑刻、挽联献于石棺旁。最有名的是下面两副楹联:“指地誓黄泉,溪流犹带南迁恨;凿棺盟白石,墓木曾无北向枝。”“其生明臣其死明鬼,不葬清土不戴清天。”
其后人辑有《陈翼叔诗集》。
冀叔先生“不与流俗同波靡”,用“独长发、方袍、素冠、博带,凛凛英气,不为威武屈”的特立独行给时人及后人树立了一个“忠义”的精神样板。
冀叔先生不仅是一个忠于前朝的遗老,同时还是一个文人。据说他“少时未尝从事于寻章摘句之学”,“中年学诗”,写得“多血性,不事推敲,而自有远韵深情”。给我们留下了《天叫集》、《宁瘦居》等六卷诗集,总共800多首诗。袁玫在《随园诗话》总评价他的诗“壮士从来有热血,秋深不必寄寒衣”。
位于巍山县庙街镇盟石村东三公里处的盟石河南面的山坡上。墓室呈东西向,背靠著名的蒙舍山。1987年1月,巍山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这里山环水抱,环境清幽,陈翼叔生前在此建是何庵作其归隐之地。墓地多有天然大石,因墓室凿在长11米、宽7米、高2.8米的巨石之上,且墓室即以一整块大石板封盖,故将其定名为“大石墓”。在墓石的四周边壁及附近大石上有“题刻”多处,其中有一部分题刻系陈翼叔生前撰刻,其余皆为文人墨客为凭吊陈翼叔之作。
墓前左右各立碑一通,其中一通立于清乾隆四十四年(1799年),大理石质,为:“明义士翼叔陈老先生墓志”举人李士杨撰文,张士英书丹,由其曾孙陈舜辅立石。碑中详尽记述了陈翼叔的生平事迹,盛赞其忠义气节,并对其诗给予了较高评价。
另一碑立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为:“明忠义陈翼叔仙师墓志”其碑系后裔陈直中等四十二人奉其为仙师之弟子,以陈翼叔“孤忠亮节,生为圣贤、死为仙佛,而姓名不书于史乘,祭奠不列于春秋,良用慨然”立石纪念。在大石墓的北侧建有单檐六角形石亭一座。墓石的两侧还各立有华表一支,上刻郡人饶着题撰对联一付“指地誓黄泉溪流犹带南迁恨,凿棺盟白石墓木曾无北向枝”。
本文发布于:2022-11-05 05:55:5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43242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