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十大语文差错2014年十大语文差错的评选,主要从关注度和典型性两个方面作为入选标准,关注度主要是受众范围大小,典型性则是出错的频率。
与此前发布的“2014年十大流行网络语”相同,本次评选经历了条目征集、条目筛选、专家审核、征求意见和最后审定五个步骤,其中,读者、语言专家都参与其中。
组办者想以‘蚂蚁搬家’的方式,减少国人的语文差错,并且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唤醒社会对母语的敬畏之心,更准确、规范地使用母语。曝光的这些差错大部分都出现在当年的新闻事件中,且是高频差错。建议大众媒体,应加强把关人意识,将错误率降到最小,才能增强公信力。
2014年十大语文差错除了详细对比每个词组的不同含义,还将最常出错的应用场景做了介绍。以“铭文”和“墓志铭”为例,“2014年十大语文差错”就指出,清明时节,社会各界组织扫墓活动,在追忆逝者生前事迹时,常会引用墓碑上的一些文字,而某些媒体报道时却常将之称为“墓志铭”。墓志铭是刻在石上,埋在墓穴内,墓地上不可能看到墓志铭,而碑文才是刻在墓碑上的文字,内容为死者的姓名、生卒年月以及子孙姓名等,二者间含义大相径庭,在这种背景下,“铭文”才是正确说法。
榜单中的一些词组同样容易用错,以“单独二孩”为例,许多人常用“单独二胎”来指代,新政策指的是可生育第二个孩子,而并非生育第二胎,第一胎已经生育了两个及以上的家庭就不包括在内。
此外,繁体字乱用也是今年榜单极力纠正的一点,2014年热播电视剧《红高粱》中,就出现了繁体字错误的情况,“松树”误为“鬆树”,松’即松树之意,而‘鬆’则是指头发蓬乱。因此,繁体字使用前务必仔细核实,否则不仅会闹出笑话,而且会误导他人。
一、“两会”报道中的常见用词错误:“议案”“提案”混淆。
二、中央巡视工作报道中的常见用字错误:“入驻”误为“入住”。
三、国家计生新政宣传中的概念错误:“单独二孩”误为“单独二胎”。
四、APEC会议报道中的一个病态词语:“国际间”。
五、马航MH370失联事件报道中用词滞后:“通信”误为“通讯”。
六、明星“污点”事件报道中的常见用词错误:“拘留”误为“逮捕”。
七、经济新闻报道中的常见数字用法错误:阿拉伯数字和“几”连用。
八、清明纪念活动报道中的常见知识错误:“碑文”误为“墓志铭”。
九、影视作品中的常见繁体字使用错误:“松树”误为“鬆树”。
十、文体新闻报道中的用典错误:“折桂”误为“折桂冠”。
“这些评选出来的十大语文差错,都比较接近生活,具有很强的指导性。”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葛佳才对“2014年十大语文差错”进行了正面肯定。他表示,这份榜单可以提升公众对语言规范的重视,更利于中华文字的传承。
对于如何杜绝错词用词,葛佳才表示,在教学上,老师应注重学生的基础教育,语言文字的基本功要落到实处。其次,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文字水平提高和文字积累也相当关键。
江小姐(璧山区):曾经有一次,老公对我说“我很尊敬你”,我又不是他的长辈,为什么要尊敬?明明就该说尊重。
蔡小姐(江北区):语言的使用体现的是一个人的素质,非常有必要强调规范。
网友“天堂吴韵v”:咬文嚼字是必须的,语言文字混乱最终会导致国人逻辑思维混乱。
网友老皮:家长尤其要注意用词规范,给孩子做正确的表率。
本文发布于:2022-11-05 02:50:1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43163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