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首因梨花盛开而感叹春光易逝人生如寄的情景诗。
首句以“淡白”状梨花以“深青”状柳叶不但精确地把握住了仲春季节梨花柳叶的特征。而且已暗含伤春之感。因为初春柳叶初发时是嫩绿色梨花已盛开柳叶已深青说明春天已经去了一大半了。第二句是前句的回复以柳絮飞”应柳深青”以“花满城”应梨花淡白”。但读起来并不觉得重复反而觉得更有情致伤春之情更浓。这是因为第一句写梨花、柳叶之色第二句写梨花盛开柳絮纷飞之状。而回复的句式又加重了抒情色彩。
三四句以“惆怅”开头紧承一二句所含伤春之感。说看到东栏边那盛开得像堆雪一样的梨花就感到失意一个人的一生能看到多少个清明节?清明前夕天朗气清莺飞草长说明此诗写作于清明节之前。苏轼此二句即化用杜牧诗意但感慨更加深沉。杜牧抒发的是物是人非之感一一明年砌下梨花依旧而凭栏欣赏者恐怕已不是自己了。
苏轼才气横溢纵横恣肆皆可以为诗。而这首诗涵蕴甚深有弦外之音,题外之旨。
此诗是四十一岁的诗人于公元1077年(北宋熙宁十年)所作。公元1076年(熙宁九年)冬天,苏轼离开密州(今山东潍坊诸城),接任苏东坡密州知府职位的是孔宗翰。第二年春天,苏轼到徐州赴任,写了五首绝句给孔宗翰。这是其中的一首。
俞越:首句“梨花淡白”即本题也,次句“花满城”本承“梨花淡白”而言。
《唐宋诗醇》卷三十五:浓至之情,偶于所见发露,绝句中几与刘梦得争衡。
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铁冠道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宋四家”之一。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兼翰林院侍读学士,礼部尚书。南宋理学方炽时,加赠谥号文忠,复追赠太师。在王安石变法期间,苏轼虽赞同政治应该改革,但反对操之过急的政策及王安石任用的后任吕惠卿,因此招来新党爪牙李定横加陷害;后来又因苏轼反对“尽废新法”,受到司马光为首的旧党斥退,终生当不了宰相。由于苏轼在新旧党争中两边不讨好导致仕途失意,被侍妾王朝云戏称为“一肚皮不合时宜”。在元祐更化中一度官至尚书;绍圣年间因新党的章惇为相,又加贬谪至儋州(海南岛)。
元年七月二十八日(1101年8月24日),苏轼遇赦北归时病卒于常州(今苏州),时年65岁。次年,其子苏过遵嘱将苏轼灵柩运至郏城县安葬。宋高宗时追赠太师,宋孝宗时追谥“文忠”。
苏轼在散文、诗、词、赋均有成就,且善书法和绘画,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枯木怪石图卷》等。宋人王宗稷收其作品,编有《苏文忠公全集》。
本文发布于:2022-11-04 12:27:5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42778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