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诗社,罗宾·威廉姆斯主演的美国电影

更新时间:2022-11-04 09:15:25 阅读: 评论:0

剧情简介

《死亡诗社》剧照威尔顿贵族学校1959年度开学典礼暨建校100周年华诞正隆重举行。校长诺伦博士骄傲地回顾着学校的辉煌,为学校一百年来始终坚持传统、荣誉、纪律和卓越四大信条并因此成为美国最好大学预备学校而骄傲。也就在这一天,威尔顿的荣誉毕业生、从伦敦回来执教的新教师约翰·基廷回校出任英文教师。

新学期开始了。沉闷的氛围、陈腐的说教,让威尔顿的大男孩们倍感压抑,同学们私下里咒骂威尔顿是地狱学校,篡改威尔顿四大信条以示嘲弄。此时,同学们怎么也不会想到,新来的基廷老师和他们心中原始的渴望一样,与众不同离经叛道的上课方式,立刻在同学们中掀起波澜。基廷哼着的《扬基进行曲》、及时行乐的信条、撕去教科书上伊凡所·普利查矫作的诗歌分析,在威尔顿学生长期被窒息的心灵中引发了一场地震。不久,尼尔在学校图书馆里意外发现了一本刊登着基廷简历的威尔顿年鉴。原来基廷曾是橄榄球队的队长,参加过一个名叫“死亡诗社”的组织。

何谓“死亡诗社”,基廷给同学们讲述了诗社的秘密。在尼尔同学的倡导下,“死亡诗社”得以重建,查理、纳克斯、米克、卡麦隆等同学热烈响应,怯懦的托德也加入进来。从此,“死亡诗社”的成员们在当年基廷聚会的地方和着优美的诗句,扭动起节奏强烈的非洲原始舞蹈,释放着青春生命的激情。

威尔顿学校发生着悄然的变化,麻烦和不幸在这悄然的变化中也随之而来。尼尔参加《仲夏夜之梦》演出遭到父亲的极力阻拦;纳克斯暗恋上名花有主的克莉丝姑娘;“死亡诗社”发表主张招收女生的文章。一切的一切引起诺伦校长的注意。《仲夏夜之梦》演出结束的那天晚上,尼尔用父亲的手枪让自己的灵魂飘向了遥远的天国。

尼尔的死震惊了威尔顿。校方迫于舆论压力,开始调查尼尔自杀的原因。调查结果表明,基廷对于威尔顿开学所发生的事情负完全责任。又是一堂英语课。同学们在诺伦的引导下朗读着伊凡斯·普利查的“鬼话”文章时,基廷前来告别。同学们以站上课桌大声朗读诗歌的庄重形式,目送着脸上荡漾着微笑离开教室的基廷。

角色介绍信息来源

音乐原声

剧照

序号曲目序号曲目
1Carpe Diem5The Mosquito Coast
2Neal6Main Title
3To The Cave7Building The Barn
4Keating's Triumph8Wayang Kulit / Death Of A Child / Kwan / Enchantment At Tugu / Kwan's Sacrifice

幕后制作

拍摄花絮

• 写在诗社“宝书”扉页上的话来自梭罗的《瓦尔登湖》;基廷老师朗诵的《哦,船长!我的船长!》出自惠特曼的《草叶集》;另外还有莎士比亚的《第18号十四行诗》和拜伦的《她在美中步履姗姗》。

• 导演彼得·维尔选择按照年代顺序拍摄本片,目的在于更好地表现孩子们和基廷老师之间的友谊关系的进展,以及对他与日俱增的敬仰之情。

• 彼得·维尔在悉尼的一所名叫Scots College的私立男子中学读书,影片中很多场景都是再现了学校的风貌,如制服、纪律以及对学校的整体感觉等等。

• 电影拍摄于美国东部的特拉华州,位于安德鲁斯大街的一所寄宿学校。

• 在原著中,基廷老师是死于白血病的,但导演认为影片关注的主体应该是孩子们。

• 连姆·尼森原先是把导演的权利交给Jeff Kanew,但在罗宾·威廉姆斯加盟该片后,使得彼得·维尔成为该片的导演。

• 约翰·基廷这一角色曾经考虑过达斯汀·霍夫曼来扮演。

穿帮镜头

• 在影片开始不久,我们听见有类似于天鹅飞过发出的叫声,而这些鸟看起来更像是八哥。

• 事实错误:基廷引自惠特曼的诗句引用有误,正确的诗句应该是:“我听见自己无拘无束的叫喊声冲破了世界的顶端。”

• 声音不同步:在命令学生们撕了他们课本上的诗句的时候,基廷的嘴唇运动和他说的话不吻合。

• 时代错误:尽管电影的时代背景是20世纪50年代,但是学生们在用的化学课本“化学:一门现代教程”,是罗伯特·斯默特1987年版本的。

• 时代错误:罗伯特·迪亚尼编撰的诗歌文选“文学:阅读,小说,诗歌,戏剧和散文”,于1986年出版。

• 事实错误:在每次会议的开始引用的梭罗的诗句不正确。

• 时代错误:许多乐器在影片中被错误地使用在了1959年,如玻璃纤维大号、金属鼓架、高音鼓,这些的出现都至少早了20年。

• 约翰·基廷让孩子们站在他的桌子上,他收拾自己的东西准备离开教室,然后是静静地站在他的桌子后面,此时有三个男孩站在他的左边,右边没有人。而在接下来一个拍摄他的桌子的镜头中,可以看见有两个孩子站在左边,两个站在右边。

• 山洞里,当奴旺达在和女孩们说话的时候,他右脸颊上的口红印在不同镜头之间,位置不断变化,口红印的大小也和上一片段的不一样了。

创作背景

电影剧本根据作者托马斯·舒曼在蒙哥马利·贝尔学院(一所位于田纳西州首府纳什维尔的男子预备学校)的真实经历改编而成。影片中基廷老师的角色灵感来自于康涅狄格大学的英文教授萨缪尔,是作者托马斯·舒曼曾经在蒙哥马利·贝尔学院读书时的老师。电影的另一个灵感来自于詹姆士·希尔顿的小说《再见,基普先生》,该书至少4次被改编成电视剧或电影。

拍摄过程

影片从1988年11月14日开拍至1989年1月15日结束,历时两月整。故事虚构了一所位于佛蒙特州的威尔顿预备学院,而影片的实际拍摄地是位于特拉华洲的圣安德鲁学校。

影片截图及获奖原著中故事的结尾,佩里先生控告基廷毒害了内尔的心灵,要求学校赔偿物质上和精神上的损失。托德和其他死亡诗社的成员联合起来为基廷老师进行辩护。此时身患白血病的基廷老师病情日益严重,孩子们也被留校察看,最终基廷老师死于白血病,但是却对孩子们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导演更改了原著的结局,更加突出了孩子们的个人成长经历,但他同时表示他希望当时遵循了原著的意思。为了能够更好地捕捉到孩子们之间友谊的微妙发展,以及他们对基廷老师日益增长的敬佩之情,导演特地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拍摄。

演员选角

拍摄花絮在选演员时,比尔·莫里和达斯汀·霍夫曼都是基廷老师的人选,但是杰夫·凯纽打算执导这部电影后,就让罗宾·威廉斯出演了该角色。事后达斯汀·霍夫曼对罗宾的试镜大为赞扬,认为他一定会比自己演的更加出色。

罗宾·威廉斯饰演一位50年代的英文老师基廷,他热爱文学、爱好诗歌,鼓舞年轻人发挥个性。他尽量收起一贯的搞笑伎俩,但他的即兴幽默已经深深融进基廷老师的教学风格当中,他出色的表演为本片增色不少。

伊桑·霍克饰演一个害羞、缺乏自信的好学生托德,并在片中大放异彩。在采访时他对导演彼得·威尔盛赞有嘉,认为导演对他的事业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他对导演的第一印象是“他讲话很有意思”,尤其是当时伊桑还没怎么遇到过澳大利亚人,但是他很快明白了导演想要的效果,他也交出了自己完美的答卷。

播出信息

票房信息

• 全美首映票房:340456美元

• 全美累计票房:95860116美元

• 海外累计票房:140000000美元

上映信息

上映国家上映时间
美国USA1989年6月2日(limited)
加拿大Canada1989年6月2日(多伦多)
美国USA1989年6月9日
澳大利亚Australia1989年7月20日
阿根廷Argentina1989年9月21日
英国UK1989年9月22日
西班牙Spain1989年11月22日
瑞典Sweden1990年1月12日
法国France1990年1月17日
荷兰Netherlands1990年1月19日
西德West Germany1990年1月25日
奥地利Austria1990年1月26日
芬兰Finland1990年1月26日 

主创公司

剧照

公司类型公司名字国家
制作公司试金石影片公司美国
Silver Screen Partners IV
发行公司华纳兄弟公司法国
CBS Television美国
Buena Vista Home Entertainment日本
Buena Vista Home Entertainment荷兰
Buena Vista Home Entertainment美国
Buena Vista Home Video荷兰
Cinema, The日本
Gativideo阿根廷
Pioneer LDC日本
Touchstone Home Video美国

信息来源

获得荣誉

时间获奖全称所获奖项获奖人结果
1989年英国电影摄影师协会最佳摄影奖John Seale提名
1990年最佳原创剧本Tom Schulman获奖
最佳影片Paul JungerWittTony Thomas提名
最佳男主角Robin Williams提名
最佳导演Peter Weir提名
1990年第47届美国金球奖 剧情类最佳影片死亡诗社提名
剧情类最佳男主角Robin Williams提名
最佳导演Peter Weir提名
最佳编剧Tom Schulman提名
1990年第43届最佳影片Paul JungerWittTony ThomasPeter Weir获奖
最佳原创电影配乐Maurice Jarre获奖
最佳男主角Robin Williams提名
最佳导演Peter Weir提名
最佳剧本-原创Tom Schulman提名
最佳剪辑William M. Anderson提名
1990年第43届意大利大卫奖 最佳外国电影Peter Weir获奖
最佳外国男演员Robin Williams提名
最佳外国导演Peter Weir提名
1990年青年艺术家奖最佳影片奖死亡诗社获奖
1990年美国编剧工会最佳原创剧本Tom Schulman提名
1990年意大利电影新闻记者协会最佳外国导演彼得·威尔获奖
1990年观众奖彼得·威尔获奖
1990年意大利大卫奖大卫奖-最佳外国电影彼得·威尔获奖
大卫奖-最佳外国男演员罗宾·威廉姆斯提名
大卫奖-最佳外国导演彼得·威尔提名
1990年约瑟夫高原奖最佳外语片死亡诗社获奖
1990年美国导演协会最佳电影导演彼得·威尔提名
1990年美国铸造学会最佳造型设计Howard Feuer获奖
1990年电影电视音乐奖Top Box Office FilmsMaurice Jarre获奖
1991年第16届法国凯撒奖最佳外国电影Peter Weir获奖
1991年阿根廷影展最佳外国电影Peter Weir提名
1991年德国艺术院电影公会奖最佳外国电影Peter Weir获奖
1991年Golden Screen,Germany(Golden Screen)Warner Bros获奖

作品评价

电影海报影片9分40秒的开场,由103个镜头组成,其中80%为特写或近景镜头。通过典礼中反复出现的人物动作和表情,为观众营造出学校所特有的严肃呆板的气氛。典礼结束,人物开始走动,镜头也不再像之前一样固定。通过人物和镜头的综合运动,剧情发展到宿舍内部阶段,镜头语言已经减弱,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精辟的对话,剧作的功力得以展现。整部电影充满张力诗意和激情。模式化的教育是一个残酷的现实,影片所讲述的不仅仅是这样的现实,更多的是反映出学生们对自主学习的向往,影片的结尾,导演将镜头从基丁的裤下穿过,看见了学生们骄傲地站在课桌上,这才是精神的胜利。(金鹰娱乐评)

本文发布于:2022-11-04 09:15:2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42701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下一篇:Matt Carey
标签:死亡诗社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