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师范大学,省属公办重点大学

更新时间:2022-11-04 08:53:54 阅读: 评论:0

历史沿革

哈尔滨师范大学1929年,创办的东省特别区美术专门学校。

1931年,改为东省特别区师范专修科。

1946年,改为松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1947年,更名为松江省立行知师范学校。

1949年,松江省立行知师范学校与哈尔滨市师范学校合并更名为哈尔滨市行知师范学校。

1951年,经当时的东北人民政府教育部和松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成立哈尔滨师范专科学校。学校创立伊始,便积极投身“为培养百万人民教师而努力奋斗”的伟大事业。

1953年,学校成为东北三所师范专科学校之一,直属国家政务院教育部,由东北行政委员会教育局代管。

1953年至1955年,哈尔滨师范专科学校参加全国高校统一招生。学校在教学工作中认真执行国家教育部颁发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及有关制度,积极学习苏联教学经验,逐步实现办学正规化。

1956年5月8日,国家正式批准哈尔滨师范专科学校扩建为黑龙江师范学院,升格为本科院校。7月20日,教育部批复同意将黑龙江师范学院更名为哈尔滨师范学院。

1981年5月,学校被教育部确定为省属重点高师院校,并列入一表招生。从此,学校把培养高级中学师资、高校公共基础课师资以及为省内高等师范院校提供专业课教师作为中心任务,为龙江基础教育和地方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高级专门人才,为基础教育发展提供科学理论与方法,促进了龙江教育科学研究,较好地发挥了师范教育的“母机”作用。

2000年至2001年,呼兰师范专科学校、黑龙江农垦师范专科学校、黑龙江物资职工大学相继并入,学校成为黑龙江省办学层次最高、办学规模最大、学科门类最全的师范院校。

2005年9月,学校以“优秀”的成绩通过了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学校从此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2007年,面对中国高等教育由规模扩张逐步向内涵发展的新形势,学校确立“稳定规模,调整结构,强化管理,提高质量,增加效益,创新发展”的办学方针和建设教学研究型综合性大学的办学定位,全面实施了“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三大战略,重点建设了文化艺术、教育、语言文化、自然科学基础学科和经济与管理类“五大板块”。学校强校建设和高水平大学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2008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强省建设规划》出台,学校被确立为黑龙江省重点建设的10所省属本科高等学校之一,学校提出了“建设强校”的宏伟目标。

2011年,学校在全省率先启动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

2013年至2017年,学校连续三次入选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项目”。“行知实验班”成为全国知名的师范教育品牌。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据2022年9月学校官网显示,哈尔滨师范大学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8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5个,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各类校内研究所、研发中心共计51个。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光电带隙材料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金源历史文化研究基地、边疆经济与文化研究基地。

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古代诗歌与小说研究中心、审美文化与龙江文化研究中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中心、俄语教育研究中心、俄罗斯文化艺术研究中心、学校心理教育研究中心、黑龙江文明研究基地。

省级重点实验室:分子细胞遗传与遗传育种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先进功能材料与激发态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

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植物生物学黑龙江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功能材料的设计合成与绿色催化黑龙江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地理环境遥感监测黑龙江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低维体系与介观物理黑龙江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智能教育与信息工程黑龙江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智能检测黑龙江省高校校企共建工程技术研发中心。

建设成果

●承担项目

1998-2013年,哈尔滨师范大学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53项;2009-2012年,学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5项;1996-2012年,学校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49项;2004-2011年,学校获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项目5项;2009-2012年,学校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9项、黑龙江省科技攻关项目18项、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8项;2001-2012年,学校获得黑龙江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80项。

哈尔滨师范大学●获得成果

据2022年9月学校官网显示。五年来,学校承担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近500项,其中含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5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建设工程特别委托项目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1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联合创新重点支持项目2项。该校教师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140余项。在国内外高水平学术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近4000余篇,其中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被SCI、SSCI、EI等国际检索系统收录2300余篇。出版高水平学术著作150余部。获得授权发明专利百余项。

1986—2013年,哈尔滨师范大学获社科类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208项;2002—2011年,获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65项;1978—2011年获国家级自然科学类奖项5项,2009—2011年获省部级自然科学类奖项12项。2009年—2013年,哈尔滨师范大学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46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40余篇。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据2022年9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图书馆2个,图书馆总面积达到32383.69平方米。图书馆拥有纸质图书382.81万册,当年新增21830册,生均纸质图书93.5册;拥有电子期刊73.68万册,学位论文512.32万册,音视频441653.0小时。2020年图书流通量达到12.99万本册,电子资源访问量3331.49万次,当年电子资源下载量266.56万篇次。该馆还拥有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万方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SpringerLink外文数据库、读秀知识库等数字资源,自建有5个特色数据库,有7部具有史料价值和文物价值的古籍被收入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学术期刊

根据2016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哈尔滨师范大学主办有《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北方论丛》、《黑龙江高教研究》等学术理论期刊。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创刊于1985年,是哈尔滨师范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学术刊物,主要刊发自然科学领域各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方面负有创新性的学术论文。

哈尔滨师范大学《北方论丛》是哈尔滨师范大学主办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刊物,重视黑龙江省历史和现状的理论研究,以文学、历史、教育研究为重点。主要栏目有《红楼梦》研究、古典文学研究、东北现代文学研究、黑龙江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研究、东北地方史研究、中国近代史研究、教育理论研究等。期刊为“全国百强社会科学学报”、“黑龙江省优秀社会科学期刊”。

《黑龙江高教研究》创刊于1982年,是由哈尔滨师范大学主管、哈尔滨师范大学和黑龙江高教学会主办的高等教育学术理论刊物,面向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栏目有“高等教育理论研究”、“教育思想研究”、“高校管理研究”、“人才培养研究”、“成人高等教育研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民办高等教育研究”、“两课教学研究”、“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师资队伍建设”、“高等师范教育研究”、“教学管理与改革研究”、“教材与课程建设研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高等教育史研究”、“教学法改革研究”、“比较教育研究”等。

办学战略

发展战略

目标定位:建设国内一流师范大学。

层次定位:以高质量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高水平研究生教育,稳步发展国际教育。

面向定位:立足龙江,引领地方基础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面向全国,提供优质师资和智力支持,服务国家发展战略。

人才培养总目标:培养有理想信念、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卓越教师及其他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发展思路

一、以党建和思政工作为引领,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

二、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重点,全面提升学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三、以构建激励性薪酬体系为牵动,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四、以构建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为引领,建设一流本科教育;

五、以一流学科建设为拉动,切实提高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水平;

六、以产出高层次成果为目标,创新科研管理方式;

七、以提高使用效益为原则,合理配置学校资源。

领导团队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孙立军
党委副书记李庆霞
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郭砾
党委常委、副校长马明、张喜田、尹剑锋
副校长卢禹舜、臧淑英、王辉、徐国峰、马明
纪委书记、党委常委、省监委驻哈尔滨师范大学监察专员姜国庆
哈尔滨师范大学党委常委、人事处处长李世彬
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张志宏

获得荣誉

学校排名

2020年12月21日,2020软科中国大学排名——文科实力排名发布,哈尔滨师范大学排名第106位。

2021年1月,哈尔滨师范大学在全国高校ESI排名第219位。

学校荣誉

2017年11月,学校被评为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

2021年7月,入选2020年现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新增一级学科硕士点。入选2020年现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新增专业学位硕士点。

2021年7月26日,哈尔滨师范大学入选2020年现有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新增一级学科博士点。

2021年8月,2021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创青春”中国青年公益创意大赛,于海礁教授指导的两部研究生作品《视线所及,只剩生活》和《网易年轻人的双重身份》获得金奖和银奖。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校徽

哈尔滨师范大学校徽主体图案外部为红色圆形造型,内部是以“HSD”(“哈师大”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缩写)变体组成的天鹅、朝阳形象为基础的主题图案,天鹅为红色,朝阳为橙黄渐变颜色。寓意为哈师大似展翅高飞的天鹅,志存高远,所承载的神圣使命是教书育人、培养人才。校徽外环上部为欧阳中石手写的中文校名全称“哈尔滨师范大学”,下部为英文全称“Harbin Normal University”。设计图案简洁、凝练、富有象征意义,能够充分体现学校特色。校徽

●校旗

校旗哈尔滨师范大学校旗旗面为浅海蓝色,涌荡的松花江水沉淀为校旗上的蓝色,它代表理性,寓示智慧。构成要素为中英文学校名称和校标,简单、明了,容易识别。学校名称和校标,采用白色字体,蓝白相映衬,色彩和谐明快,庄重典雅。学校名称位于校旗下方区域,校标位于学校名称的左上方区域预示着学校像振翅高飞的天鹅不断向前发展。学校名称用欧阳中石字手写体。

精神文化

●校训

敦品励学,弘毅致远

“敦”本为厚重意,引申为奋勉。敦品,等于说砥砺品德。励,也有奋勉、致力的意思。励学,即发奋学习。“敦品励学”,语出清学者梁章钜《归田琐记·谢古梅先生》:“先生敦品励学,实为儒宗。”梁章钜以“敦品励学”来评价可为儒者典范的人,说明它反映了学者致力于自身道德修养、发奋学习的高尚境界。

“弘毅”指心胸宽阔而意志刚强。语出《论语·秦伯》:“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意思是说,一个士(古代指有理想有节操的知识分子)不能不心胸广阔而意志刚强,因为他肩负重任,而面临的路又士兵士兵兵。士兵把推行仁义作为自己的大任,任务很重,要推行仁义直到自己死亡,道路十分遥远。所以“弘毅”字面上是“心胸广阔而意志刚强”,也自然使人想起了“弘毅之人,任重道远”。“致远”本指达到远方。语出《墨子·亲士》:“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后多比喻人才卓越,可任大事。汉人的书《文子·上仁》说:“非淡漠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诸葛亮引这两句教训自己的儿子,说成“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条训词体现了师生追求道德、学问、胸怀广阔、意志刚强的品质和决心成为国家栋梁之才的理想。

●校歌

《哈尔滨师范大学校歌》歌词
塞北青天高,关东大地宽,师大是我美丽的校园。点亮一天星斗,耕耘千古荒原。敦品励学,弘毅致远,砥砺吾志,奋勇登攀。红烛照长夜,文明之火赖我传。塞北青天高,关东大地宽,丁香开满城,松花江水蓝,师大是我成长的摇篮。撒播科学的阳光,驱散蒙昧的黑暗。启我心智,开我愚顽,壮我精神,健我臂肩。百舸竞争流,学海无涯任波澜。塞北青天高,关东大地宽,丁香开满城,松花江水蓝,师大是我理想的乐园。跨越历史的关山,走向辉煌的明天。历经风雨,不畏严寒,知行合一,豪情无限。飞雪迎春来,东风桃李醉人间。

校园活动

学生活动

学生活动根据2016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哈尔滨师范大学组织有校运动会、“校园十大歌手“比赛、东方美食文化节、音乐会、演讲比赛、合唱比赛、演武大赛、校园读书节、新年音乐会、“翰皇杯”大学生创业大赛等学生活动。

2013年4月,哈尔滨师范大学举行年度大学生春季长跑比赛,全校12个学院、1000余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2014年,学校第四届“翰皇杯”大学生创业大赛举行;2015年5月,学校举行第七届校园读书节,开展“阅读与文明”主题征文比赛,共收到近百份作品;2016年5月,学校斯拉夫语学院举办“斯拉夫文化节”,展会上展出了斯拉夫语学院学生的俄语书法作品以及学生制作的俄罗斯特色手工艺品等。

本文发布于:2022-11-04 08:53: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42692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