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树林保护区,台湾新北市的风景名胜

更新时间:2022-11-04 04:51:30 阅读: 评论:0

适宜林地

红树林生长在海岸潮汐到达而干湿交叠的潮间带,但并非所有潮带上均能生长红树林,通常我们把适宜红树林生长的潮滩称为红树林宜林地,已经生长有红树林的潮滩称为红树林地。红树林宜林调查和确认是一件复杂的工作,理论上认为红树林能自然分布到达的潮滩为宜红树林潮滩,这就需要确认宜林地的两条边界,即向陆的内边界和向海的外边界。内边界是最大潮水所能波及的陆岸或海堤,较容易判断确认。外边界也称为宜林临界线。红树林中潮位相当于潮汐中潮高潮位,红树林低潮位相当于分点潮高潮位。红树林外边界(宜林临界线)大约相当于平均海面或梢上,这是从潮汐学理论上确认的宜林临界线。

主要造林树种

根据适用地的原则,适宜山口保护区造林的红树植物种类是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在当地生长良好并具有一定数量的种苗 来源的种类,主要是一些在本地上生长的乡土树种,包括白骨壤,秋茄,桐花树,红海榄,木榄,海漆等。

植物繁殖特点

红树林保护区红树林是一类特殊的植物类型,它们生长在含盐,缺氧,潮汐活动频繁的潮间带,经过自然选择形成了一些独特的适应潮滩环境的力。其中最明显的之一就是红树植物的胎生繁殖。红树林植物的胎生殖分两种类型:一种是显胎生,即红树植物的种子在母树上的果实内芽,并突破果皮形成下垂的胚轴悬挂在树上,胚轴成熟后便掉落插入泥中并迅速长根形成幼苗,或掉到水中随潮水漂移传播到异地固着后生根成苗;另一种是隐胎生,既红树植物种子萌芽形成的胎生苗留在果皮内,胎生苗在果皮吸水膨胀破裂后长出胚根固着长。红树植物的另一繁殖特点是采用R繁殖对策,通过产生大量的繁殖体来实现其繁衍功能。红树林所产生的胚轴数量相当大,,如一株红海榄年产胚轴可多达100余支,一株白骨壤年产果实可达上千粒,但这些胚轴能长成幼苗的数量极少 绝大多数胚轴最终还是作为有机物质归还大自然。此外,红树植物的生殖方式基本上都是有性繁殖极少出现无性繁殖现象。由于理想生态环境的散失,在许多地方靠红树林自身的天然繁殖能力已不可能阻止其面积的减少。通过收集红树植物繁殖体,进行人工育苗和造林是快速恢复红树林自然资源的有效途径。

生态价值

红树林保护区的红树林对人类也具有巨大的生态效益。由于红树林枝繁叶茂、根系发达,能牢固扎根于海滩淤泥中,形成一道与海岸线相平行的天然屏障,故可有效抵御和降低自然灾害对堤围的危害。

中国红树林总的生态功能价值为每年23.7亿元,这其中还有大量的直接和间接价值没被计算在内,如景观生态价值、湿地系统营造价值、风险及污水去除价值、降低赤潮发生频率、自身药用价值、经济用材价值等等,如果这些项目均被科学地计算在内,红树林的生态价值将大大提高。

地理分布

世界上的红树林大致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范围内,共有两个分布中心,一个在东亚,一个在中南美洲,而其中又 红树林保护区以东亚的较为繁茂。我国的红树林与东亚的红树林是同一类型,主要分布于广西、广东、海南、台湾、福建和浙江南部沿岸。其中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红树林资源量最丰富,其面积占全国红树林面积的1/3强。在太平洋西岸,无论是种类和分布范围,我国的红树林都具有代表性。

台湾淡水镇位处台北盆地淡水河系出口,扼守北台湾大门,公元1858年开港通商,是台湾北部最早开发的港口,亦是个充满历史的小镇,淡水镇旧名“沪尾”,而“淡水”则是一个总称,泛指淡水河流域一带。

淡水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工商活动繁荣,文化昌盛的区域,但是,淡水港在日据时代以后渐渐淤塞,基隆港的兴起更让淡水港相形失色,于是没落成为一座地方小渔港;然而在现今科技商业发达的社会,淡水老街上随处可见的古早式砖造店铺,座落期间的数座老庙宇(其中最古老的福佑宫相传始建于18世纪清雍正年间;文昌祠、龙山寺、兴建宫等纷纷于19世纪落成,祖师庙亦相继于20世纪初落成),在反映出本地的开发史的同时,也掀起了一股观光旅游热潮。漫步在淡水镇的坡道间,淡水老街先民的生活点滴犹如跃然眼前。

本文发布于:2022-11-04 04:51:3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42585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