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王筠创作的长篇小说

更新时间:2022-11-03 17:56:02 阅读: 评论:0

内容简介

《长津湖》内容简介:曾经发生在朝鲜战场上改变了世界格局的长津湖战役中,中国人穿着单薄的服装,拿着简陋的武器,饥肠辘辘,在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中无休无止的冲锋,冒着美国人猛烈的轰炸和密集的弹雨,勇往直前,似乎毫不在乎巨大的流血与伤亡。在这种几乎超出了人类生存极限的恶劣环境下,中美两国精锐部队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与美国海军陆战一师展开的这场武器装备对比悬殊的战争,俨然已经超出了常规战争的范畴,更像是一场意志力的殊死较量,从而使得长津湖战役成为朝鲜战场的重要拐点,迫使美国军队经历了有史以来最远的一次败退。《长津湖》就是以这一著名战役为背景创作的小说,作者集二十年研究朝鲜战争的积累和对长津湖战役幸存将士的采访,以气势恢宏的笔调、全景式再现了这场惊天动地艰苦卓绝的战争。作为中国文学史上关于长津湖战役的第一部大型文学作品,《长津湖》不是简单地站在历史而是站在人性的角度讴歌了人在极度艰难环境下的意志力和忍耐力,传递了无坚不摧强大人生的信仰力量。

巧合的是,同取材于长津湖战役的好莱坞大片《17 days of winter》(《严寒十七日》)将在2012年夏天上映。中国作家和美国名导将如何演绎这场冰火洗礼的文影之战呢?无疑,我们将要感受一场震撼心灵的视读之旅。

作品评价

八一电影制片厂副厂长、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柳建伟——《长津湖》出版必将成为今年中国出版界的一件大事20年积累准备《长津湖》,充满传奇色彩还早在我们同窗时,我就知道王筠有写抗美援朝战争的想法,到今年整整20年了,20年之后,《长津湖》顺利出版,我在此表示祝贺,一个作家用20年写一本书,有点传奇的味道。

中国作家较少涉及朝战题材,《长津湖》无疑是一部重要作品

我谈谈我对《长津湖》一个直接的感受:对于60年前发生在朝鲜的朝鲜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朝鲜战争是1950年6月25日爆发的,实际上我们真正进入朝鲜是1950年10月19日,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关于朝鲜战争,主体的评价是打了个平手,彼此来回拉据拉了几年;但是对于抗美援朝战争来说,那就是我们中国的一次伟大的胜利。对于这场伟大的胜利,这60年来,有中国作家涉足这个题材,但是不太多,魏巍围绕这个题材写过长篇小说,还有就是近些年以以写重大历史事件纪实的王树增写过一本《远东朝鲜战争》,后来叫《朝鲜战争》,这两本书都在新中国文学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此外,美国有一个传记作家用了十来年的时间写了一本《最寒冷的冬天》,非常真实地描述朝鲜战争,是一个纪实的文学作品。但总的来说,对于我们中国取得伟大胜利的一场战争,我们自己的作家写得非常少。从这个层面上来看,《长津湖》是非常重要的一部作品。

《长津湖》出版恰逢其时

同时,我还断定,《长津湖》在现在出版,时间和历史会证明《长津湖》的出版会是我们今年中国文学界的一件大事。

在刚刚过去的不平静的2011年,大家都清楚,中东北非已经有几个政权更迭了,恐怖大亨拉登被美军击毙了,现在在中东地区,美国正准备制裁伊朗;两个月前,美国奥巴马总统高调地宣布美国要重回亚洲,在南海,美国对我们的包围圈又正在形成。前几天,美国五角大楼又改变了同时打赢两场战争的决策,现在变成了打赢一点五场战争,那么这个“一”就是针对我们。在这个背景下,历史有时候会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从周边局势来看,现在我们中国所面临的情况,与1950年刚刚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面临的整体形势,几乎是一模一样的,甚至比那个时候还要恶劣很多。在那个时候,就像《长津湖》里面描写的那样,敌人对我们是瞧不上的,而现在我们经济总量是世界第二的时候,如此多的人针对我们。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下,我为什么说《长津湖》的出版,将会是今年出版的一个重要事件,就是它的出版恰逢其时,面对周边这样一种恶劣的国际环境,我们中国应该怎么看?怎么办?从《长津湖》这部小说中可以找到答案。当年我们是以那样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赢得了最后的胜利,我想对于我们今天的人来说,完全可以从中吸取一种精神力量,一种可以面对现在挑战的精神力量。我在这里谈一点盛世危言。

此外,我想强调一点的是,王筠是我们中生代作家里写战争写得比较早也比较正宗的一位。在这部《长津湖》当中,它的文学性和思想性,我就不详细指明了,但他的这本战争小说,肯定会得到读者的欢迎,得到评论家的充分认可。

预请媒体向全国读者发出声音:读一读《长津湖》能更好应对我们今天所处的环境

最后,我希望借这个机会,关于《长津湖》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预请媒体朋友们通过你们的平台,向全国读者发出这样一个声音,在目前我们所处的这种环境下,我们中国应该怎么办?大家应该好好的读一读,好好的研究一下王筠的《长津湖》。

尽管长津湖战役已经过去60年了,但至今都让我刻骨铭心。

——原中央副主席兼国防部长 迟浩田 原解放军艺术学院副院长、著名文学评论家 朱向前

《长津湖》是一部不折不扣的战争史诗,是一部直击人们心灵深处的悲壮颂歌,是一部中国人寻找精神原点重构精神信仰的文学力作。

——《朝鲜战争》《解放战争》《一九一一》作者、著名作家 王树增

国家民族若没有信仰,青年人若没有传承,是不能长久的,我希望读者能从《长津湖》这本书里获得情感滋养,从并不遥远的历史中寻找到信仰之源。

——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突出重围》作者、著名作家 柳建伟

中国文学作品《长津湖》与好莱坞大片《严寒十七日》,不管各自是如何还原两个不同信仰不同装备的民族在极限条件下展开的这场惨烈交手,我们都将感受到人性深处散发的光辉与卑弱。

——原解放军总政宣传部艺术局局长、著名文学评论家 汪守德

小说以写实的态度和遒劲的笔力,通过全景式的壮阔描绘,告诉我们真实而惨烈的长津湖之战,告诉我们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出国之战付出怎样的巨大牺牲,并且怎样在尸山血海的战争中张扬起真正的英雄主义精神。当这一切穿越时空而来时,仍令今天的我们为之感到强烈的伤痛与震撼。

作品影响

2013年5月,该图书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3年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

作者简介

王筠,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毕业,1980年11月入伍,历任作战部队新闻干事,军分区宣传科长,县委常委、县武装部政委,预备役师政治部副主任,军区政治部创作室创作员。1981年开始发表短篇小说,至今已在省以上和全国性文学期刊、出版社发表和出版文学作品200余万字。主要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刺破青天》等3部,中篇小说《北方乙种》、《金色果园》等12部,短篇小说《远行》等18篇,另有长篇纪实文学等。中篇纪实报告文学《最长的三天》获得2008年全军抗震救灾优秀文艺作品奖。

本文发布于:2022-11-03 17:56:0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42343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长津湖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