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桥烧饼,古老的特色传统小吃

更新时间:2022-11-03 16:23:48 阅读: 评论:0

历史渊源

黄桥烧饼烧饼的历史由来已久。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就有“饼法”一章,清代刘鹗的《老残游记》中也有关于烧饼的描写。黄桥烧饼源于何时虽无文字记载,但民间流传的一个小故事多少有些参考价值。说是清朝道光年间,如皋县的一位知县路过黄桥,吃了一回黄桥烧饼后齿颊留香,念念不忘。如、黄二地相距60余里,总不能专程来吃呀,这位县太爷竟不怕人说他搞特权,隔三差五地派快马到黄桥购买烧饼,以饱口福。这个故事不仅让人联想起唐代诗人杜牧“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诗句,也告诉我们,至少在150多年前,黄桥烧饼便小有名气。

黄桥烧饼炉子古代烧饼,制用精细。据《随园食单》载称,烧饼的制作是:“用松子仁、胡桃仁敲碎,加冰糖屑、脂油和面炙之。”黄桥烧饼吸取了古代烧饼制作法,保持了香甜两面黄,外撒芝麻内擦酥这一传统特色,已从一般的“擦酥饼”、“麻饼”、“脆烧饼”等大路品种,发展到葱油、肉松、鸡丁、香肠、白糖、桔饼、桂花、细沙等十多个不同馅的精美品种。黄桥烧饼,或咸或甜,咸的以肉丁、肉松、火腿、虾米、香料等作馅心。烧饼出炉,色呈蟹壳红,不焦不糊不生。1983年被评为“江苏省名特食品”。据史料记载,辛亥革命时期,面积不足两平方公里、人口不足6000的黄桥,有猪行近20家,油坊20余家,酒行10余家,粮行90多家。商业的繁荣,流动人口的增加,带来了饮食服务业的兴盛。

黄桥烧饼产于江苏泰兴黄桥镇,它之所以出名,与著名的黄桥战役是紧密相连的。在陈毅、粟裕等直接指挥下的黄桥战役打响后,黄桥镇12农磨坊,60只烧饼炉,日夜赶做烧饼。镇外战火纷飞,镇内炉火通红,当地群众冒着敌人的炮火把烧饼送到前线阵地,谱写了一曲军爱民、民拥军的壮丽凯歌。时隔30余年之后,即1975年5月,粟裕将军重返黄桥,黄桥人民仍用黄桥烧饼盛情款待他,他手捧烧饼,激动地勉励大家说:“从黄桥烧饼我们看到了军民的鱼水深情,我们要继续发挥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

早先,何姓是黄桥的名门望族,自明代成化16年至万历35年的120多年间,何氏家族曾有过一门“四进士十举人”的辉煌。清朝道光年间的何萱,虽说只是个岁贡,但著述颇丰,其《韵史》80卷现存北京图书馆。这位老夫子不只结交了龚自珍、李兆洛等硕学大儒,与烧饼师傅们也颇多往来,常与他们切磋烧饼制作工艺。据说,按季节不同生产的应时品种,如韭菜烧饼、萝卜丝烧饼、蟹黄烧饼就是这位老夫子出的点子。

郑州何师傅黄桥烧饼名扬全国的名小吃“黄桥烧饼”虽得名于1940年10月那场著名的战役“黄桥决战”,但内容却已经是完全的大相径庭了。65年前拥军时的黄桥烧饼远没有时下名吃—“黄桥烧饼”这样的讲究,那时的黄桥烧饼只是一种简单的酒酵面饼,面粉用酒酵发酵,然后在草炉上加少许油,用小火烘烤成两面焦黄即成,形状如一个倒扣着的小脸盆。而现在的黄桥烧饼只有巴掌大小,厚薄只有半寸,最外边是一层厚厚的焦黄的芝麻,圆圆的,金黄灿灿的,看上去象一个玲珑剔透精致的小工艺品,当然,里面的内容那就更是65年前的浴血将士们想也不敢想的了。65年前的黄桥烧饼里面可是什么馅儿也没有,简单的在面里面和上一点糖就已经算是烧饼中的极品了,黄桥烧饼的主馅是肉松、火腿、虾米、葱油、鸡丁、香肠等外加猪油,香葱和面调和的馅,在温控的电烤炉的烘烤下,烧饼外黄里软,色呈蟹壳红,不焦不糊,不油不腻,咬一口,香气四溢,葱油流满嘴角。

做法

做法一

用料

食材用量
馅心
板油茸50克
火腿片15keq
1克
葱花3克
干油酥
低筋面粉50克
猪油25克
水油皮
低筋面粉70克
猪油25克
温水40克左右
其它
稀释稍许
白芝麻适量

详细步骤

步骤图片说明
步骤一板油切块
步骤二去筋
步骤三剁成茸
步骤四加盐、火腿片(要切成小的薄片)、葱花
步骤五搅拌均匀待用
步骤六制作干油酥
步骤七面刮板翻拌
步骤八用手擦匀
步骤九成团待用
步骤十制作水油皮,面粉、猪油、温水放好
步骤十一用面刮板稍稍翻拌
步骤十二用手擦匀
步骤十三成团
步骤十四水油皮盖上布松弛15分钟
步骤十五撒薄粉,直接放上水油皮,不要揉搓
步骤十六擀成小的长方形
步骤十七干油酥稍稍揉搓一下,整成水油皮的一半大小,并叠放在水油皮的一边
步骤十八另一半水油皮折过去,并封口
步骤十九将面团擀大擀薄
步骤二十从一边卷起
步骤二十一成细条
步骤二十二均分成7个剂子
步骤二十三取一个
步骤二十四压扁,放馅心
步骤二十五收口
步骤二十六一定要封牢哦
步骤二十七收口朝下,按扁成圆形
步骤二十八稀释麦芽糖水
步骤二十九刷在烧饼的上面
步骤三十蘸白芝麻
步骤三十一摆放在烤盘里
步骤三十二上管200,下管180,烤至上色
步骤三十三里面的样子,一掰,酥皮掉一地

做法二

原料

水油皮:普通面粉95克、水38克、猪油38克、糖粉10克

油酥:低筋面粉120克、猪油60克

馅料:火腿丝50克、猪板油丁50克、白芝麻50克

(将馅料内的原料放入碗中,用筷子将其充分拌匀即是馅料)

调料

香葱末、盐、香油、鸡精、清水适量

制作方法

黄桥烧饼制作工艺比较独特,从揣酵(和面)开始就很讲究,天冷烫酵,天热“雪花籽”,不冷不热“老鼠喷沙”。兑碱也要因时而定,飘碱面起泡,反之则粘牙。馅和酥分别用猪油和花生油拌面粉擦酥,做烧饼时,酥搭于面团上,用手搓长再卷起,然后用响子轻捶一下,翻转至底上再捶一下,调转方向再捶,然后将底翻朝下,刷上糖稀,撒上去皮芝麻,贴入桶炉烤。

详细步骤

1.将水油皮的原料依次倒入容器中,揉成可拉至薄膜的面团

2.把油酥原料中猪油和面粉用手抓匀既是油酥

3.将水油皮和油酥等分成重量一致的水油皮面剂和油酥团

4.水油皮15克/个、油酥15克/个、馅料20-25克/个

5.取一个水油皮,搓圆后按扁包入一份油酥,收口捏紧朝下

6.擀成牛舌状翻面卷起,依次做完

7.依次将所有卷胚重复一遍5、6步骤

8.取一个卷胚,用擀面杖擀至圆形,包入馅料收口捏紧

9.滚圆后放在案板上,稍稍按压拍扁刷上一层清水蘸上芝麻

10.将依次做好的生胚放入烤盘.

11.送入预热好的烤箱中层(上火180°,底火200°)

12.烤大约20分钟至侧面起酥即可

小贴士:面胚包裹好馅料后,要用毛刷蘸少许清水在表面轻轻刷一下,这样芝麻才能粘牢,吃起来口感更香酥。黄桥烧饼

主要价值

黄桥烧饼黄桥烧饼风味独特,其色香味均不同于一般的点心,具有“香脆两面黄,外撒芝麻内擦酥”的传统特色。它外形饱满美观,色泽金黄如蟹壳,入口酥松,不焦不糊、不油不腻,堪称烧饼界中的超级极品,一等一的江南名点。

获得荣誉

2003年荣获“中华民族小吃”的称号,2004年获“江苏食品博览会金奖”,2005年被评为泰州市名牌产品,2007年通过GB/T19001-2000idtISO9001:2000标准要求认证。”黄桥烧饼,口味之多,老少皆宜,是现代人喜爱的点心。

所属菜系

江苏菜,中国传统四大名菜之一,简称苏菜。由于苏菜和浙菜相近,因此和浙菜统称江浙菜系。主要以金陵菜、淮扬菜、苏锡菜、徐海菜等地方菜组成。苏菜擅长炖、焖、蒸、炒,重视调汤,保持原汁,风味清鲜,浓而不腻,淡而不薄,酥松脱骨而不失其形,滑嫩爽脆而不失其味。

相关故事

黄桥烧饼歌

1940年,新四军东进,开辟抗日根据地,在黄桥这里打下一仗,非常激烈,称为著名的黄桥战役。新四军日夜坚持战斗,有时几天吃不上一顿饭。黄桥当地的老百姓,看到这种情景非常焦急。他们后来就想出一个办法,就是用这种烧饼,慰劳新四军。人们日夜赶做,有专人指导,开始小规模地做,后来推广开来,全镇的人都做起来。新四军吃了这种烧饼,浑身增添了力量,打仗打得非常起劲。最后,终于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有首民歌,从此流传下来。

当时留传下了一首广为流传的民歌,歌词:

黄桥烧饼圆又圆,圆圆烧饼慰劳忙。

烧饼要用热火烤,军队要把百姓帮。

们呀吃得饱,多打胜仗多缴枪。

这首诞生于1940年黄桥决战期间的《黄桥烧饼歌》,见证了当年新四军建军史上一次以少胜多的辉煌战例,也谱写了一曲军民鱼水情深的动人篇章。从此,黄桥烧饼就更加出名了。

黄桥决战

作为江苏省的著名小吃,黄桥烧饼被列入国宴的点心行列。毛泽东曾在1952年称赞道“黄桥烧饼好出名的”。

一场著名战役使黄桥烧饼名扬四方。1940年10月的黄桥镇,陈毅、粟裕指挥新四军以七千人的兵力战胜国民党韩德勤部三万人(实际参战1.5万),歼敌一万一千余人,打了一场以少胜多的漂亮战。激战之时,当地群众日夜赶做烧饼,冒着炮火把烧饼送到新四军的前线阵地。如今镇上的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是江苏省革命传统教育基地,黄桥古镇因此名列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黄桥烧饼“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工艺,色泽橙黄,味道鲜美。黄桥决战中,黄桥人民曾冒着枪林弹雨送黄桥烧饼支援前线。

“黄桥烧饼黄又黄,黄黄烧饼慰劳忙,烧饼要用热火烤,军队要靠百姓帮。”这首诞生于1940年的《黄桥烧饼歌》,见证了新四军黄桥战役的辉煌胜利,谱写了军民情深的动人篇章。

本文发布于:2022-11-03 16:23: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42320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黄桥烧饼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