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鸡,由原鸡长期驯化而来的鸡类

更新时间:2022-11-03 10:26:49 阅读: 评论:0

物种简介

来源

家鸡世界上共有4种原鸡。黑尾原鸡分布于斯里兰卡,灰纹原鸡产于印度西部和南部,绿领原鸡栖息于印度尼西亚的爪哇,红原鸡分布最广,从中南半岛到印度东部和北部,北至中国云南、广东广西南部和海南岛,南达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

4种原鸡中,只有红原鸡的叫声,羽色与家鸡相似,其他3中原鸡的羽色与家鸡相去甚远,而且叫声也十分特殊,加之难以人工饲养。所以一般认为家鸡的祖先不是这3种原鸡而是红原鸡。

关于我国家鸡的来源,一些资科讲是由印度传入的。这种不正确的说法可能是受达尔文的影响。因为达尔文在他所著的《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一书中说:“在印度,鸡的家养是在《玛奴法典》完成的时候,大约在公元前1200年前,不过也有人认为只在公元前800年。”在该书中的另一处,达尔文根据一本“中国百科全书”宣称:“鸡是西方的动物,在公元前1400年前的一个王朝时代引进到东方(指中国)的。”达尔文没有在书中提到他根据的“中国百科全书”的书名,但说是在1609年出版的,而在书中另一处又说是1596.年出版的。《本草纲目》被西方誉为“中目古代的百科全”,恰是在1596年出版的,但书中井无与此扣关的记载。而1609年出版的比较著名的中国“类书”,只有《三才图会》,该书中倒有一段关于鸡的说明:“鸡有蜀鲁荆越诸种,越鸡小,蜀鸡大,鲁鸡尤其大者,旧说日中有鸡。鸡西方之物,大明生于东,故鸡入之。”

此书所说的西方,显然指蜀、荆等地,也就是中国的西部。“大明生子东,我认为说的是“大明”年【注】才引进中国东部的。《三才图会》中这段关于鸡的说明,本身就有错误。因为据史籍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吴国国王夫差曾在江苏吴县筑了三座周国十多里的城专门养鸡。后来越王勾践也曾大量养鸡。可见当时中国东部的养鸡业已非常发达。因此达尔文说中国的鸡是从印度传入的显然是误解了《三才图会》中关于鸡的错误记述,错上加错。而且达尔文自己的叙述也有矛盾。他说鸡在印度被家养是在公元前1200年或公元前800年,而且说鸡是公元前1400年的一个王朝时代引入中日的。按时间推算,这也是不可能的。

我国的考古工作者在约4400年前属于龙山文化时期的三门峡庙底沟居民点遗址中,发掘到鸡的骨骼。而在比龙山文化略早的湖北京山县屈家岭遗址中找到了陶鸡。而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中已出现“鸡”字。周朝的《诗经》中多处提到鸡,东周战国时期还设有“鸡人官”专司祭祀。这些证据都充分说明鸡在我国驯化,至少已有3000年的历史。困此有充分理由认为,我国的鸡不是从印度传入的,而是由我们的祖先自己驯化的。同时也可以看出,红原鸡在古代,不仅分布于我国南部,而且也广泛分布于黄河、长江流域。

红原鸡在我国的分布,局限于云南、广西、广东南部和海南岛。同古代相比,其分布区已大大地缩小了。值得庆幸的是,红原鸡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比其他雉类要强,还不至于在中国绝迹。红原鸡的栖息环境因地而异。在云南南部,它们栖息于热带雨林、季雨林、混交林、次生林,灌丛、草坡、竹林;在广西则生活于人造马尾松林、石灰岩山地常绿阔叶林及河谷阔叶林;在广东、海南岛红原鸡大多栖息于海拔较低的山地丛林、橡胶园的防护林带及经济作物区地缘的灌丛之中。

红原鸡是结群活动的乌类,除繁殖季节外,多是7、8只,十几只结群活动,偶尔也能见到20或20多只的大群。它们夜间栖息在树上,清晨下树活动,在林内或林缘觅食。食性很杂,榕树果,竹籽、幼嫩的竹笋、各种花朵、植物的嫩叶和嫩枝、昆虫、蚯蚓等,均是红原鸡的食钧。它们也食常跑到耕地、农田里去觅食各种农作物的种子。在云南南部的许多地方,红原鸡还经常混进村寨旁活动的家鸡群中,也会与家鸡交配,只是孵出来的杂交后代住往野性难改,长大后便飞进森林不再回来。

鸟类家鸡

有嗉囊,具有贮存食物和软化饲料的作用。胃分腺胃和肌胃。肺为海绵状,紧贴于肋骨上,无肺胸膜及横膈,肺上有许多小支气管直接通气囊,共有9个气囊。无膀胱,每天排尿很少,与粪一起排出,尿呈白色,为尿酸及不溶解的尿酸盐,呈碎屑稀粥状混于粪的表面。没有汗腺,散热蒸发主要依靠呼吸。体表被覆丰盛的羽毛,因而怕热不怕冷,一窝可以产蛋12枚左右。

注意事项

一、避免在气候条件恶劣或鸡群状况突然有较大变化时转群。

二、脱温要逐步进行。将舍内温度逐步降至与舍外温度基本相同,然后不关闭窗门,让舍内环境逐步接近舍外气候条件。

三、转群后的3天内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预防量的抗菌药物。

四、转群时间根据季节和气候条件来确定,一般冬季在中午天气暖和时,夏季在早晨或傍晚天气凉爽时。

五、转群后要加强饲养管理,因为转群时鸡发生各种应激反应,会使鸡群的抵抗力下降。

六、应选择鸡群健康正常、无疫病发生时进行转群。家鸡

特征

组织结构

鸡性成熟年龄4~6个月,21天孵化,体温41.7(41.6~41.8)℃,呼吸频率12~21次/分,潮气量4.5ml,心跳频率120~140次/分,血压(颈动脉压)150mmHg,总血量占体重的8.5%,红细胞335(306~344)万/mm3,白细胞32,600/mm3,血小板13~23万/mm3,血红蛋白10.3(7.3~12.9)g/100ml,红细胞比重1.090,血浆比重1.029~1.034,血液pH7.42。

凝血机构

鸡的凝血机制好,红细胞呈椭圆形,有大的细胞核,染色后细胞浆为红色,细胞核为深紫色,利用这个特点,在进行炎症时的吞噬反应试验时,采用鸡红细胞作炎症渗出液内白细胞吞噬异物,效果很理想。将雄鸡睾丸手术摘除,可进行雄性激素的研究。这时可见雄性性特征退化,冠、须不发达、颜色干白,翼毛光亮消失,性情温顺安静,不再斗架,很少啼鸣,腿长也缩短等。鸡还可适用于遗传学研究(如肌肉营养不良的研究),霉形体病、马立克氏病、病毒病等传染病的研究,关节炎的研究,白血病等肿瘤的研究。

养殖模式

选择品种

不同品种的鸡肉质也相应不同,导致养殖技术也有所不同。养鸡过程的第一任务便是选择鸡的品种,要想达成这一任务,必须要进行细致的比较和果断的决策。当前,一些鸡品种比较受市场追捧,比如三黄鸡、宫廷黄鸡等。这些种类的鸡都是经过长时间历史验证、适者生存才得以留存下来的。因此,对于其他品种的鸡,更加倾向于具有皮薄肉厚、抗逆性高、鸡肉健硕等特点。养殖鸡的体型选择上以中小型为最佳,也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养殖习惯等进行选择。

鸡的放养

鸡的放养虽然看起来可有可无,但其实是一种提高鸡肉质量的有效途径。一般来说,在幼鸡养殖一个月后,方可进行户外放养。实际开始放养时间以温度作为衡量标准。比如:在温度比较炎热的夏季,幼鸡喂养1个月就可以在室外圈养;在温度适宜的春秋季,可以增加半个月时间,也就是幼鸡喂养1个半月时便可进行室外圈养;而在寒冷的冬季,则需要将幼鸡喂养到2个月时才能进行室外圈养。

放养地点的选择也是需要加以重视的,应该选择阳光充裕、环境安静、土壤肥沃干燥的地点实施放养。比较理想的放养场地,如桑园、茶园、果园等。因为这些区域内虫料比较丰富,而且鸡的粪便同时也可以作为园内肥料。放养期间可以在场地中较多的设置沙坑,为鸡的“沙浴”提供有利条件,以此保障鸡健康生长,减少患病几率。

放养期间,必须加强鸡的管理工作,防止鸡危害其他农作物或者走失,应该在放养场地添加围栏,保护鸡的同时也保证农作物正常生长。控制鸡养殖密度,群鸡数量在500只左右为最佳,每667m2地上大概放养50只左右,放养工作一直维持到鸡出售为止。

饲料的供给

1、幼鸡饲料的选择

幼鸡消化系统比较不发达,所以在喂养时应该注重蛋白的摄入,而且要使用多餐少食的方法,这样能保障幼鸡在消化系统不发达的情况下还能摄入适中的营养,从而达到健康生长的目的。

2、大鸡的饲料选择

幼鸡时期一过,其身体将会得到大幅度的生长发育,消化系统也随之逐渐完善。这期间,就必须及时更改鸡的进食结构。使用青草喂养鸡满足其营养需求。并且在放养过程中减少饲料供应,只需要在晚间归宿时供应一些粗粮型食物搭配即可。鸡成长到中后期时,还需相应减少饲料的供应。若鸡成长体型较为清瘦,则可以供应一些高蛋白食物进行催肥。在放养过程中,拒绝使用人工合成饲料以改善鸡肉质量,在喂食中可以加入一些大蒜、生姜等作物,以此使鸡具有鲜味。

虽然鸡的养殖工作在我国十分普遍,但现阶段,很多养殖技术不够专业合理化,要想促进养殖业快速发展,养殖者需要形成竞争意识,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养殖出高口感、高质量的鸡。从而在满足人们对鸡肉的高需求的前提下,提高养殖者经济效益。

防治方法

马立克氏病

对于本病,雏鸡易感,青年鸡易发病,传染性强。3周龄以上的鸡即可发病,2~5月龄的鸡发病最常见。症状主要是出现运动障碍(一只或两只脚麻痹)和广泛性的癌肿结节。

要想做好本病的防治,加强饲养管理和卫生管理是根本关键。坚持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避免不同日龄鸡混养;实行网上饲养和笼养,减少鸡只与羽毛粪便接触;严格卫生消毒制度,尤其是种蛋、出雏器和孵化室的消毒,常选用熏蒸消毒法;消除各种应激因素,注意对IBD、ALV、REV等的免疫与预防;加强检疫,及时淘汰病鸡和阳性鸡。1日龄时进行疫苗接种。I型细胞冷冻疫苗为接种常用疫苗。在尚未存在超强毒的鸡场,提高免疫效果可用HVT疫苗;在存在超强毒的鸡场,使用二价苗和血清I型细胞冷冻活疫苗。接种I型细胞冷冻活疫苗后,需要5d时间才能起到保护作用。因此,要严格防疫消毒制度。

鸡新城疫

本病是由鸡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传染性传染病。症状表现为精神萎靡、不食、头部水肿、呼吸困难、口鼻流水、拉稀、体温高达43℃~44℃,发病率、死亡率几乎都是100%。

为提高鸡的抗病力和对免疫的应答,加强饲养管理,严格隔离消毒,切断传播途径。大中型鸡场应执行“全进全出”制度,工作人员、车辆进出须经严格消毒处理。做好预防接种工作,疫苗使用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自己的免疫程序和免疫途径。大型鸡场多采用气雾和饮水免疫;小型鸡场和农家养鸡可采用的滴鼻和肌注等方法。

法氏囊病

本病是由法氏囊病毒引起,以肾脏损害为特征。症状:病鸡羽毛粗乱、水样腹泻、严重脱水、肌肉震颤,5周龄以下的鸡症状最重,死亡率高。

在饲养管理方面应适当加强,以提高动物机体的抗病能力。此外也要注意改善室内通风环境,及时清理粪便,保持舍内通风、透气透光。一旦发现病鸡,立即诊断,尽早确诊。用高免卵黄抗体治疗,越早越好。因为“卵抗”进入动物体内发生的是体液免疫,而抗体对病毒的中和作用主要体现细胞外,对于已侵入敏感细胞内的病毒,不论是主动给予抗体还是被动免疫均免以发挥作用。“卵抗”经皮下或肌肉注射后,在体内能维持10~15d时间,因此,应考虑10~15d后,重新注射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疫苗。因感染法氏囊病后,前二者的免疫很可能失败,所以要重新接种免疫。

传染性支气管炎

本病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的呼吸道疾病,特征是鸡咳嗽、打喷嚏、出现气管啰音。各种年龄都有易感性,雏鸡特别严重,其他家禽都不会感染。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病毒病,治疗上没有特效药物。在发病时给予抗生素主要是防止鸡白痢、大肠杆菌病和慢性呼吸道疾病的继发感染。关键是搞好预防工作。

免疫是防治本病的主要手段。世界上有各种不同毒力的活疫苗可供选择。鸡胚致弱毒力较强,疫苗接种反应较重。细胞培养疫苗毒力较弱,适合于幼龄鸡使用,但保护力较鸡胚苗差。首免4~6周龄,二免14~16周龄。点眼或擦肛,4~5h即产生免疫力。呼吸型传支可用传支、新城疫二联苗、预防接种。肾传支和腺胃型传支可选择油乳剂灭活苗进行免疫。5~7日龄用IBH120疫苗点眼或滴鼻;110~120日龄用多价油乳剂灭活苗注射免疫。

感冒

本病由多种病毒引起,多半由于冷热不均或天气突然变冷而诱发,成年鸡和雏鸡发病。以雏鸡发病严重,危害最大。症状是病鸡呼吸困难、食欲减退或不食、精神沉郁、双翅下垂、咳嗽、伸脖甩头、鼻流黏液或清水、聚堆等。本病无药预防,重点是做好保温工作。该病治疗方法如下:(1)做好保温工作;(2)每1kg饲料中加入研细的阿司匹林4片,混匀、连喂3d,效果较好;(3)荆防冲剂或速效感冒冲剂,每公斤饲料加入4~6袋,混匀连喂3d,(2)(3)可任选一种。

禽流感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它是一种由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种亚型(也称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被国际兽疫局定为甲类传染病,又称真性鸡瘟或欧洲鸡瘟。按病原体类型的不同,禽流感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禽流感三大类。非致病性禽流感不会引起明显症状,仅使染病的禽鸟体内产生病毒抗体。低致病性禽流感可使禽类出现轻度呼吸道症状,食量减少,产蛋量下降,出现零星死亡。高致病性禽流感最为严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感染的鸡群常常“全军覆没”。

预防:(1)管理传染源:①加强禽类疫情监测;②对受感染动物应立即销毁,对疫源地进行封锁,彻底消毒;③患者应隔离治疗,转运时应戴口罩。

(2)切断传播途径:①接触患者或患者分泌物后应洗手;②处理患者血液或分泌物时应戴手套;③被患者血液或分泌物污染的医疗器械应消毒;④发生疫情时,应尽量减少与禽类接触,接触禽类时应戴上手套和口罩,穿上防护衣。

H7N9

H7N9型禽流感是一种新型禽流感,于2013年3月底在上海和安徽两地率先发现。H7N9型禽流感是全球首次发现的新亚型流感病毒,尚未纳入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监测报告系统,并且至2013年4月初尚未有疫苗推出。被该病毒感染均在早期出现发热等症状,至2013年4月尚未证实此类病毒是否具有人传染人的特性。2013年4月经调查,H7N9禽流感病毒基因来自于东亚地区野鸟和中国上海、浙江、江苏鸡群的基因重配。截至2013年5月29日10时,全国已确诊131人,37人死亡,76人痊愈。病例分布于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南、台湾、福建等地。

诊疗方案指出,人感染H7N9禽流感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咳血痰;可快速进展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纵隔气肿、脓毒症、休克、意识障碍及急性肾损伤等。

本文发布于:2022-11-03 10:26:4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42221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家鸡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