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初见于金文时代,在六书中属于会意字。从山(屋)从口(嘴)、从丰(散乱),表示在家里乱开口说话造成伤害。本义是伤害。转指祸害。后来陆续在楚系简帛时代、秦系简牍时代、秦朝小篆时代中发现,“害”字简体版的楷书从秦朝小篆时代演变而来。“害”的字源演变图如下:
害的字源演变
害的字源演变
拼音 | 词性 | 释义 | 英文 | 例词 | 例句 |
hài | 动词 | 伤害,损害 | impair;injure;damage;harm | 害心、害马 | 恐其害己。——《韩非子·五蠹》 |
妨碍,妨害 | hinder | 他设置重重障碍,这可害了我 | 曰:“许子奚为不自织?”曰:“害于耕。”——《 | ||
谋杀,谋害 | kill;murder | 他在去上班的路上被害、他为仇人所害 | 医言无害。——清· | ||
妒忌 | be jealous of; envy | ||||
招致某种后果 | cau | 你这负心汉,害天灾的!—— | |||
加祸 | put the blame on sb. el; shift the blame onto others | 鬼神害盈而福谦。——《易·谦彖》 | |||
怕羞 | be shy;feel afraid or ashamed,etc. | 害羞、害碜 | |||
感觉 | feel | 害乏、害饥 | |||
患病,发生疾病 | suffer from | 害不好、害夏 | |||
怕 | be afraid of | ||||
因怀孕而恶心、呕吐、食欲异常 | vomit | 害孩子、害喜 | |||
名词 | 灾害。祸害 | disaster;calamity | 害咎、害患 | 有公害。——清· | |
人身重要的部位 | vital part; crucial point | 要害 | |||
险要的处所 | strategically important place | 守位以仁,不恃隘害。—— | |||
恶人 | evil | 为民除害 | |||
形容词 | 有害的 | harmful;destructive;injurious | 害虫、 | ||
hé | 副词 | 通“曷” | why not | 王害不违卜。——《书·大诰》 | |
参考资料 |
【唐韵】何盖切【集韵】【正韵】下盖切【韵会】合盖切,孩去声。【说文】伤也。从宀从口。言从家起也。丯声。【徐曰】祸尝起于家,生于忽微,故害从宀。【增韵】利,害之对。又残也,祸也。【易·谦卦】鬼神害盈而福谦。【系辞】损以远害,益以兴利。又【周语】先王非务武也,勤恤民隐,而除其害也。又妨也。【左传·桓六年】谓其三时不害,而民和年丰也。又要害。【战国策】秦之号令赏罚地形利害,天下弗如也。【史记·秦始皇本纪】北收要害之郡。又忌也。【史记·燕世家】燕昭王使乐毅约赵楚伐齐,诸侯害齐愍王骄暴,皆许之。【注】害犹言患之也。又【屈原·列传】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又【集韵】【类篇】何割切,音曷。何也。【尔雅·释言】盍也。【注】盍,何不也。或作害,与曷盍通。【诗·周南】害澣害否。【注】害,何也。【书·大诰】王害不违卜。【注】害作曷。又叶古诣切,音系。【诗·邶风】愿言思子,不瑕有害。叶上逝。又【贾谊·旱云赋】亩枯槁而失泽兮,坏石相聚而爲害。叶下涕。【前汉·眭两夏侯京翼李叙传】疑殆匪阙,违衆忤世。浅爲悔尤,深作敦害。俗作害。害字丯声,俗从丰作。
【卷七】【宀部】害,[胡盖切],伤也。从宀从口。宀、口,言从家起也。丯声。
说文解字注
(害)伤也。人部曰:伤,创也。刀部曰:创,伤也。诗书多假害爲曷,故周南毛传曰:害,何也。俗本改爲曷,何也,非是。今人分别害去,曷入,古无去入之分也。从宀口。言从家起也。会意。言爲乱阶,而言每起于袵席。丯声。胡葢切。十五部。
参考资料 |
参考资料 |
参考资料 |
害 | 害 | 蟹 | 去声 | 十四泰 | 匣 | 开口呼 | 一 | 全浊 | 胡盖切 | ɣɑi | |
害 | 蟹 | 去声 | 十四泰 | 匣 | 开口呼 | 一 | 全浊 | 下盖切 | ɣɑi | ||
曷 | 山 | 入声 | 十二曷 | 匣 | 开口呼 | 一 | 全浊 | 何葛切 | ɣɑt | ||
去声 | 泰 | 下盖切 | |||||||||
入声 | 曷 | 何葛切 | |||||||||
去声 | 泰 | 下盖切 | |||||||||
入声 | 曷 | 何葛切 | |||||||||
害 | 去声 | 皆来 | 晓 | 开口呼 | 全清 | xai | |||||
去声 | 皆来 | 杭盖切 | |||||||||
害 | 去声 | 六泰 | 匣 | 胡 | 全浊 | 下盖切 | ɣai | ||||
曷 | 入声 | 三曷 | 匣 | 胡 | 全浊 | 何葛切 | ɣot | ||||
时代 | 声韵系统名称 | 韵部 | 声调 | 声母 | 韵母 |
魏 | 泰 | ad | |||
晋 | 泰 | ad | |||
南北朝 | 宋北魏前期 | 泰 | ɑi | ||
南北朝 | 北魏后期北齐 | 泰 | ɑi | ||
南北朝 | 齐梁陈北周隋 | 泰 | ɑi | ||
隋唐 | 拟音/高本汉系统 | ɣ | ɑi | ||
隋唐 | 拟音/王力系统 | ɣ | ɑi | ||
隋唐 | 拟音/董同龢系统 | ɣ | ɑi | ||
隋唐 | 拟音/周法高系统 | ɣ | ɑi | ||
隋唐 | 拟音/李方桂系统 | ɣ | âi | ||
隋唐 | 拟音/陈新雄系统 | ɣ | ai | ||
参考资料 |
客家话[梅县腔]hoi3[台湾四县腔]hoi5hot7[客语拼音字汇]hoi4[东莞腔]hoi3[客英字典]hoi5|hot7[海陆腔]hoi6hot7[沙头角腔]hoi5[宝安腔]hoi3[陆丰腔]hoi6粤语 hoi6hot3潮州话hai7
本文发布于:2022-11-03 09:17:4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42202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