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姬墓,宋代诗人苏轼创作的一首诗

更新时间:2022-11-03 03:00:25 阅读: 评论:0

作品赏析

此首七言绝句,是苏轼的怀古之作。

“帐下佳人拭泪痕,门前壮士气如云。”描绘了二千多年前,楚汉相争的最后决战的状况,楚霸王四面楚歌,兵败如山倒的绝境。“账下佳人”指跟随楚霸王南征北战的虞姬。司马迁在《史记·项羽本纪》中写道:虞姬容貌美丽,性情温柔,知书达礼,深得项羽喜爱。公元前202年,项羽率兵突围,败在垓下(今灵璧县沱河北岸),被刘邦率领的汉军团团围住。刘邦采用“四面楚歌”置疑兵阵,瓦解楚兵军心,致使项羽中计,以致于全军覆灭,演出了令人肝肠寸断的“霸王别姬”悲剧。后人根据项羽所作的《垓下歌》推断出她在楚营内自刎,以断项羽后顾之私情,激项羽奋战之斗志,希望项羽能够胜利突围。“霸王别姬”的浪漫传说,感动着一代又一代人。虞姬如此大义凛然、忠于爱情,至今仍被人民所传颂。

“仓黄不负君王意,独有虞姬与郑君。”是咏古议论。作者闻孤坟残阳,不见当年霸王盛气,只独留美人孤魂,十分感怀。据传说:虞姬是吴地人,容貌举世无双,据说当初登门求亲的很多,但她都看不上,她家附近庙前有一尊重千斤的大铁鼎,虞姬对家中人说:谁能举起庙前的铁鼎,她便嫁给谁。项羽路经庙前,一试身手就举起了铁鼎。于是,虞姬便成了项羽的妻子,霸王举鼎的故事也流传千古。从此虞姬一直跟随项羽转战南北。而郑君指郑荣,是一名义士。他是项羽的部将,项羽死后,汉高祖刘邦下令所有项羽的旧部提到项羽时都要直呼‘项籍(项羽本名籍,字羽)’,不能称‘项王’,郑荣不肯,结果那些直呼‘项籍’的人都被封为大夫,只有郑荣被赶出朝野。重情重义的人最让人敬佩和推崇,后来,郑荣的子孙官至汉朝氶相,因此郑荣也被称为一代名臣。

《虞姬墓》诗反映了当时苏轼自求“外放”亲疏友绝的状况下的复杂心情,这与当年项羽垓下之围,众叛亲离的境况十分相似。此诗是作者咏史怀古诗作中的一首杰作,历史人物一旦结合自己的人生际遇去解读和传唱时,其形象就不再刻板、枯燥和冰冷,更多了作者的人文关照。

创作背景

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五月,苏轼因一桩私盐案被牵连,闲居在家一年多。在熙宁四年(1071)的深秋,上表自求“外放”州县工作,获准后,前往杭州担任“通判”一职。当年35岁的苏轼带着妻小,南下到陈州与弟弟苏辙会合后,一起乘舟沿着淮河东行,途经寿州、荆州和濠州等地。十月在濠州,在好友濠州太守、定远知县(赵倚)陪同下,游览了定远县虞姬墓而写诗凭吊虞姬。这首诗是《濠州七绝》中的代表作。

作者简介

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铁冠道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宋四家”之一。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兼翰林院侍读学士,礼部尚书。南宋理学方炽时,加赠谥号文忠,复追赠太师。在王安石变法期间,苏轼虽赞同政治应该改革,但反对操之过急的政策及王安石任用的后任吕惠卿,因此招来新党爪牙李定横加陷害;后来又因苏轼反对“尽废新法”,受到司马光为首的旧党斥退,终生当不了宰相。由于苏轼在新旧党争中两边不讨好导致仕途失意,被侍妾王朝云戏称为“一肚皮不合时宜”。在元祐更化中一度官至尚书;绍圣年间因新党的章惇为相,又加贬谪至儋州(海南岛)。

元年七月二十八日(1101年8月24日),苏轼遇赦北归时病卒于常州(今苏州),时年65岁。次年,其子苏过遵嘱将苏轼灵柩运至郏城县安葬。宋高宗时追赠太师,宋孝宗时追谥“文忠”。

苏轼在散文、诗、词、赋均有成就,且善书法和绘画,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枯木怪石图卷》等。宋人王宗稷收其作品,编有《苏文忠公全集》。

本文发布于:2022-11-03 03:00:2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42104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虞姬墓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