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岳庙遗址,新疆天池灯杆山东岳庙遗址

更新时间:2022-11-02 09:25:41 阅读: 评论:0

事件年表

始建于清代光绪十六年(1890)。

光绪十八年(1892),清政府颁发博格达山神庙扁额:“复帱遐陬”。意思是吉祥的帷幛复盖着遥远的边疆,以示皇恩浩荡,恩泽边疆后几经焚毁。

民国十一年(1922),杨飞霞隐退天池后,又在原址上重建了东岳庙。

民国十七年(1928),东岳庙重修。 1933年战乱被毁,再未修复。

景点风光

东岳庙风光

从前人的笔记中知,东岳庙三易其名。庙内曾有一块刻为“卜克达山神庙”的碑,庙门高悬着皇室恩赐的“复帱遐陬”扁额。存世的还有一张东岳庙旧照片,从照片上看,东岳庙庙宇群由正宫、二殿、三殿、左右陪殿及后院组成,建筑风格均为硬山式顶。正殿三间中开门,前廊式,白墙青瓦。

寻古探奇,站在东岳庙废墟上,我们可能再一次为先人选的庙址感叹不已。这里三面环山,一面临涧,易守难攻,安全系数较大。且左有灯杆山顶天三石护卫,右有巍巍博格达山守侯,抬眼满目松影清风,只一个“幽”字了得。

东岳庙遗址东岳庙遗址保存较完整,地表遍布青砖青瓦,有些地方成叠成叠的筒瓦完好地叠落整齐堆放着,而且大多数砖瓦中央都有一个孔,再次见证了羊驮砖瓦的历史和建庙的不容易。瓦片上的纹饰丰富、细腻,有兽面、花卉、草叶。这里还有沙岩质地的须弥座,四周刻凿着绳纹、弦纹等。仔细寻访,台地东沿、南沿、西南沿有三个条形石修砌的踏步,每个都有十几个台阶。台阶两侧还用石块垒砌的石墙,防止泥土坍塌,堵塞台阶。这些台阶显然是通向大锅底坑取水(坑内有泉水)和走向外面世界的起点。顺着这条林间小道,还可见青砖断瓦、脊兽构件,有龙头、龙眼、龙须、瑞兽等。通过这些精雕细刻的残件,可以想见 东岳庙当年的宏伟和精工细做。

文献记载

根据徐旭生在《西游日记》中记载:“(东岳庙)正殿供神像五,据说为五岳之神。”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除五岳之神,还祭祀博格达山神其它诸神。

《西游日记》中记载:“(东岳庙)庙正重修,内有一碑,刻‘博格达山神庙’碑。碑文中说庙始建于光绪十四年,重修后改为东岳庙。”

据明朝陈诚《西域番国志》、清代杨应琚《火洲灵山记》、萧雄的《西域杂述诗》等文献记载,灯杆山、马牙山一带相传为十万罗汉涅盘盘之处,而东岳庙为辟支佛涅盘之处。这里有着怎样惊心动魄的传闻,不得而知。但清末民国年间,东岳庙的道士每天徒步上灯杆山挂天灯却是必修的课目。

名称由来

灯杆山名称由来

灯杆山之所以叫灯杆山就源于清末民国年间,顶天山石上长长的松杆上挑着一盏天灯,夜夜灯光闪烁,给山下的黎民百姓报平安。据说山下的百姓看到这盏黑夜里的明灯,就知平安全无事,若看不到天灯,便须提高警惕,加强防范。在那兵荒马乱的岁月,灯杆山顶的这盏天灯是山下百姓的平安灯、吉祥灯。而天天朝熄夜上灯的任务就是东岳庙的道士们完成的。现在我们爬上灯杆山顶,山下的城市、乡村尽收眼底,乌鲁木齐的摩天大楼、夜晚的辉煌灯火仍隐约可见。

本文发布于:2022-11-02 09:25: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41865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东岳庙遗址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