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镇庙道教庙宇。在辽宁省锦州市北镇市城西二公里处。始建于隋文帝开皇十四年(公元五九四年),当时称医巫闾山神祠,于金代、元、明、清历次重修和扩建。北镇庙是北方镇山医巫闾山的山神庙。《周礼·职方氏》云:东北曰幽州,其山镇为医巫闾。故医巫闾山为中国北方之镇山。历代王朝不断尊崇、加封,医巫闾山隋代时期被封为“广宁公”,辽、金封为“广宁王”,元代加封“贞德广宁王”,明初改封“北镇医巫闾山之神”。据历史文献记载,从隋代开始,各镇山“就山立祠”,建庙设主,春秋祭祀。北镇庙是供奉祭拜医巫闾山神灵之所。自古游闾山者都要先到北镇庙祭拜,故有先祭庙,后游山之说。现存建筑保持着明清两代的风格。
北镇庙北镇庙是医巫闾山的山神庙,山下立有祠庙,始建于金代。根据碑刻记载,现在的北镇庙基本上是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和弘治八年(1495年)重修扩建的。
北镇庙规模宏大,东西宽109米,南北长240米,庙内建筑从山下到山顶依山势层层向上,排列而成。庙中的主要建筑有御香殿、正殿、更衣殿、内香殿、寝殿五重大殿,建于一个工字形的高台上。五重大殿之前又有石牌坊、山门、神马门、钟鼓楼等建筑,之后又有仙人岩、翠云屏等景致点缀。
御香殿共有厅堂五间,是陈放朝廷御书和皇家祭祀用香蜡供品的地方。御香殿的后面是大殿,大殿是庙内整体建筑的对称中心,也是庙内最大的建筑,殿宽23.4米,面阔七间、进深五间,是举行祭扫大典的场所;大殿为歇山式大木架结构,殿墙以青砖围砌而成,绿琉璃瓦顶,雕梁画栋,柱、檩均为红色;墙壁上绘有汉代至明代各朝著名的文臣武将画像32人,各具神态,惟妙惟肖,至今仍色彩鲜艳。殿内有一尊“北镇山神”的泥塑。殿的正中悬挂着清乾隆帝书的“乾始神区”铜制御匾。
大殿的后面有三间更衣殿,是祭祖者入大殿朝拜前更换衣服的地方。再后有三间内香殿,是存放地方官员祭品和香火的地方。最后的寝宫,是山神的内宅,所以规模仅次于大殿。清康熙帝敬献的御匾“郁葱佳气”悬挂于殿眉的正中,大殿的周围以白色的石栏围绕。
庙内还保存有元、明、清三代的石碑56通,其中有元代大德、皇庆、延祐、至顺、至正等年间的祭山、封山碑12通,明代永乐、成化、弘治、正德、隆庆和万历年间的修庙碑16通,清代康熙、雍正、乾隆、道光和光绪年间的祭山修庙、游山诗等碑28通,这些石碑在考古学研究和书法艺术上,都有着很高的的价值。
北镇庙风光北镇庙的建筑依山势排列,由南向北层层升起,主要建筑均位于中轴线上,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庙前正中是一座六柱五楼式牌坊,两旁各立有一石兽。拾级而上,便是歇山式三券洞山门,门额下中刻“北镇庙”三字。进入山门登上二十级台阶为神马殿,殿内塑有两匹马和两个马童,为山神行走时的坐骑及随从。过神马殿,往北是一个高大的月台,绕以雕工精细的石栏杆,主要建筑都在月台之上。从南向北依次为御香殿、正殿、更衣殿、内香殿、后殿。
北镇庙正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歇山式大木架结构,上盖绿瓦,雕梁画栋,古朴典雅,是举行祭祀大典的场所。殿内北部中央的神坛上供有一尊“北镇山神”,东西两侧的墙壁上绘有明代开国元勋32人的画像。后殿是山神夫妇的内宅,规模仅次于正殿,殿内有山神夫妇及童男童女塑像。北镇庙的西北角有一块状如屏风的天然巨石,名为“翠石屏”,石下有一小孔,据说从此孔钻过,可以终生不腰疼。清乾隆皇帝封其为闾山八景之一,并为其题诗作赋。北镇自建成庙以来,历年帝王都在此举行设祭祀活动,祈求神灵保佑。庙内留下自元代以来的告祭碑、修庙碑记、题咏刻石共计有56通。其中元碑12通,明碑16通,清碑28通,这些石碑都是研究元、明、清三代政治、经济、文化的珍贵史料。
北镇庙是全国五大镇山中唯一保存完好的镇山庙,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1988年被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镇庙屡逢战乱几经损毁,让我们从浩繁的历史文献资料中寻觅一下它的踪迹吧。
涉及北镇庙的最早记载是舜封医巫闾山为幽州镇山。《隋书·礼仪》载:随开皇14年(公元594年)闰十月,诏封全国四镇,并就山立祠。是为医巫闯山建祠的早期记载,祠址待考。到了唐玄宗天宝10年(公元751年)诏封医巫闾山为广宁公,于当年正月派毕炕祭祀。史载,辽代有王六位先后40余次到医巫闾山上巡游、谒陵敬山。如此频繁是因为辽代在医巫闾山建有显陵、乾陵,并在附近设显州、乾州为奉陵邑。显州在今北镇城内,乾州在北镇庙前平川上。金大定4年(公元1164年)朝廷颁祭祀医巫闾山事宜,在今北镇庙的位址建广宁王祠。金代中都路转运使王寂在《广宁庙》诗中有“千古广宁庙、云楣榜旧题”之句,可证有庙已久。元代大德二年加封医巫闾山为“贞德广宁王”设广宁神祠,扩大了金代广宁庙的规模。元末社会动荡,战火兵燹,仅存正殿三间。对此明代诗人程瑜在《谒北镇庙》诗中有“庙貌余兵燹,台垣穴鼬鼠生热情。仙亭无鹤驾,蟒洞尚蛇行”的描述。
大规模修建北镇庙在明代。洪武年下诏称医巫闾山为北镇医巫闾山之神,从公、王,登上了神位,洪武23年建庙,每年祭享。于大殿东侧建宰牲亭、神库、神橱等附属建筑。永乐19年,拆旧重建三大殿:前殿五间、中殿三间、后殿七间。还在前面增建御香殿、神马门。庙四周修上砖墙,历时四年半:弘治7年再次修葺。最具规模的山神庙至此基本定型。
满清朝对家乡的医巫闾山格外看重,几次下诏派官员修缮。增建石坊、御碑亭。还在庙的东侧建广宁行宫、万寿寺、观音堂等。民国年间战乱,北镇庙遭受损坏。“文革”期间红卫兵“破四旧”将所有石碑推倒在地,毁损惨重。
综观北镇庙的历史,似乎可以得到“战乱毁损,安定再建,屡毁屡建”这样一个规律。北镇庙带着岁月洗礼的沧桑,走入现代人的视野。
北镇庙是祭祀医巫闾山神的场所,经明清两朝修建形成了今天的规模。
这座依山而建,自南向北沿中轴线铺陈开来的建筑群,规模恢宏结士与严谨,谱写出一曲华美的乐章。石狮、石坊、仪门奏响序曲。红墙绿瓦的仪门建在由花岗岩条石堆砌的高台上,上去得走20级石台阶。走进仪门步入第一个庭院,这里原有的神道及东西朝房已不复存在。
又一个20级石阶,走上第二个平台,神马殿居其上。经两侧角门进入第二个“四合院”。东有钟楼西有鼓楼,其间有四座清代御碑亭及一排乾隆皇帝的游山诗碑。经两段石阶走上第三个平台,平台上建有御香殿。在殿前一个略低的平台上列有一排乾隆皇帝游山诗碑。西侧有日晷石座一个,东侧有焚香亭模样的石嘉量一个,它是古代的量具。这是一组承前启后的乐章。御香殿、正殿、更衣厅、内香殿、寝宫建筑在一个巨大的用条石堆砌的亚字形的平台上,周围有石栏杆,雕栏玉砌。稳重而华丽的基座,是我国古代宫殿建筑的一大特征。
正殿内供奉医巫闾山的神塑像,传说为丹朱,唐尧之子。正殿是寺内主体建筑,是整曲乐章的高潮。正殿面阔五间,歇山式大木作结构,绿琉璃瓦的大屋顶,飞檐斗拱,红柱画枋,上画和玺彩画、旋子彩画图,充满东方神秘色彩,明显地保留着明清时期宫廷建筑的特征。大殿内东北西三面墙壁上绘有32位人物画像,有身材魁梧、披甲执杖的武将,也有须鬓飘拂、风度潇洒的文臣,有白面书生,也有黑脸大汉,造型准确,极富动态,栩栩如生,无一雷同。从衣冠服饰判断,应是明代人物。据此有人揣度他们是朱元璋的开国元勋文臣武将。设色艳丽,沥粉描金,线条流畅,显然出自清代画家之手,尚存明代遗风。高大寝宫作为整体组群的终结,乐章戛然而止,令人回味无穷。
医巫闾山东麓,北镇市城西2公里处的山丘上有片红墙绿瓦的古建筑群。这就是赫赫有名的北镇医巫闾山的山神庙——北镇庙。气势恢宏庄严,已有近千年的建庙史。它是历代帝王祭祀医巫闾山山神的地方。历经沧桑巨变至今保存完好。1988年经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一规模恢弘的占建筑群,从南向北,在一条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石坊、仪门、神马殿、御香殿、大殿、更衣厅、内香殿及寝宫。四周由红墙围成一个东西宽178米,南北长280米的矩形院落。整体建筑布局严谨,依山就势,步步高升,层层深入。
综观医巫闾山四周不乏风光优美之地。为什么当初单单选中这个地方做为庙址?用一句话回答,这里是少见的风水宝地。古有“地之美者,则神灵安”之说。在阴阳学家于宫廷占主流、阴阳五行风水学说盛行的古代,朝廷选择庙址,遴选处士能人“相度风水”是必不可少的。北镇庙在医巫闾山之阳,坐落在主峰望海峰山脚状如龟趺的小山丘上,海拔112米,具备“青龙双拥,旗鼓园峰”的态势,土丘左右各有一条溪水环绕。最奇妙的西侧溪水上游竟有个天然的大石锁。这一切,暗合“龙好有盖有座,水好有关有锁”之说,站在庙内可瞻望神山主峰一览医巫闾山奇异景色。这块风水宝地早在建庙之前便已被远古先民所看中,今天还可以在庙内或附近找到石灰坑,拾到夹砂陶片、鬲腿、石核、石斧、石纺轮及贝壳等。表明这里曾是古人生活遗址,早在新石器时期,已经有人在这里生活繁衍。这里地处辽西走廊,东面有广宁古城,有古驿道在前面通过。为方便过往官民祭拜,在庙门南1.2公里古道旁原有一座青砖券砌的香亭。
整座庙宇处于医巫闾山脚下,高居士丘之上,神殿雄伟瑰丽,时有祥云缭绕。不正是传说中神仙居住的洞天福地吗?在岁月的流转间展示恒久的魅力。
北镇庙北镇庙山门前是一块平整的台地,台地上明代弘治间曾建木牌楼一座,清初改建为石坊。石坊正前方1200米处,即由郎家碑去观音洞的路北不远处,曾有一座底座1米、高2.5米的香亭一座,因过去入庙祭拜前可先在此拈香遥拜,故称“遥参亭”。1960年尚完好无损,后在“文革”期间被毁。今遗址无存。碑楼是祭山者必经的第一座建筑物。清代石坊建成后,经雍正、光绪间的多次维修,但因石质较差,部分风化,1973年3月,被一场龙卷风刮倒。仅存东稍间一楼。1992年国家拨款20万元,本着“修旧如旧,修旧如古”的原则.尽可能采用原构件再以灰色沉积砂岩雕补破损构件。雕成后建竖在用花岗条石铺砌的平台基座之上。石坊高9.7米,宽14.2米。为六柱五楼单檐庑殿顶式仿木构牌楼建造。明间宽3.3米,次间宽2.67米,稍间宽1.78米,各柱径为面宽57厘米的方柱。各柱前后和边柱外侧均有夹柱抱鼓石。每间柱上均置平板枋、龙门枋、华板及额枋。平板枋上承庑顶楼盖。楼盖椽望、瓦垅、吻兽、剑把一如大木作。明间龙门枋上两面均有二龙戏珠浮雕。各间龙门枋下置华板。华板为三花如意透雕。华板下置额枋,枋下置浮雕雀替一对。石坊中楼高举,错落得体、造型雄伟、雕刻精细,为石雕艺术杰作。石坊前后置圆雕石狮两对,雕刻精美,神态各异,分别雕成喜怒哀惧四种神情,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山门山门又称仪门,位于石坊北25米的第一层月台之上。为砖瓦式结构歇山顶。面阔三间为17.45米,进深5.58米。绿琉璃瓦盖顶,正脊两端饰吻兽,垂脊和戗脊上置走兽。檐下无斗拱,椽以琉璃砖代替。角梁为花岗岩雕造。底裙由四层条石砌筑。墙体由青砖砌筑。正面辟三券洞门,门高3.4米,宽2.8米。明间门额上嵌石匾额一方,横书双钩楷书“北镇庙”三个大字,传为明嘉靖时严嵩所书。山门两侧围墙亦如其色,墙顶砌两坡灰瓦。山门东西两侧各辟一角门。门前左右置花岗岩台阶,月台边缘有白石栏杆围绕。给人以明洁之感。
北镇庙神马殿又称神马门,位于山门后25米处的第二层月台之上。神马殿是古代向马神祈祷马政事业槽头兴旺之所,故又称马神殿。又一说是祭典时喂养御马之地。该殿为歇山式建筑,面阔五间,18.5米,进深三间,9.25米。顶覆灰瓦及吻兽,南侧置格扇式门窗。殿内梁架施以彩绘。东次间立有光绪十八年(1892)之敕修北镇庙碑一甬,西次间立无字碑一甬,今碑首、碑趺尚存,碑身于1968年修建万紫山烈士塔时移走,改作题写碑铭之用,现已恢复。殿内原塑有神马及马童二像,现已恢复。殿前月台有台阶上下相通,周围有石栏护绕。神马殿阶下两侧,原建有东西相对的硬山式朝房各五间,现基址可辨。神马殿东西两侧有东西横墙一道,墙体东西各辟一角门。行人通过角门可进入北面院落。
钟鼓楼位于神马殿东西两侧,进入角门北侧,即走近楼基之下。钟楼坐东朝西,为歇山重檐楼阁式建筑,楼基为方形石砌平台。楼体分上下两层,各呈方形。下层面阔、进深各三间,为7米,中辟一高2.2米,宽0.9米的券门,楼内置一胡梯,上通二楼。上层各面5.6米,四周环有回廊,每面置有格扇式望窗,前檐柱下装有木制栏板。顶覆灰瓦,吻兽及走兽俱全。檐檩、柱施以彩绘,整体建筑结构合理,形制美观大方。登斯楼上,北镇庙北部的所有建筑和行宫可一览无遗。钟楼脊檩上悬光绪十六年所铸大铁钟一口,钟高1.8米,口径1.5米,重二吨。钟面刻铸“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声垂千古,夜镇八方,累代威灵”及“奉重修北镇庙旨,大清光绪十六年岁次庚寅四月谷旦;副都统衔左翼协领程世荣监修,副将衔直隶升用参将马占鳌监修,遇缺题奏提督广东高州镇总兵鉴色巴图鲁奉左宝贵监修,钦加二品衔行巡抚事奉天府尹裕长,钦命盛京将军奉天总督庆裕,钦命盛京将军奉天总督裕禄,钦差大臣署盛京将军奉天总督安定,金火匠李明广”等字样。
鼓楼位于神马殿西侧,坐西朝东,建筑形制与钟楼相同。原二层楼上置大鼓一面,晨钟暮鼓之音远近徐闻,象征神奠一方,世间永远安宁。
钟鼓二楼始建于明代弘治间,后于万历、清康熙、乾隆、光绪各朝多次重修或维修。1947年底钟楼一枋木被人卸走,其余保存完好。
碑亭位于神马殿北甬路东西两侧,横列四座碑亭,除东边的一座为六角亭外,余者皆为四角攒尖式,亭已毁。东边两甬古碑在1971年省地震队的司机试验汽车拉力和人戏耍打赌,将其拉倒摔断,1980年重新黏合立起。碑面的一些字迹受损难辨,四甬碑由东向西分别为清康熙五十年(1711)的万寿碑、康熙四十七年(1708)的《北镇庙碑文》、雍正五年(1727)的《御制碑文》、乾隆十九年(1754)《御制并书·七言律诗》石碑。
北镇庙御香殿位于神马殿北24.5米的第三层月台上,古时用于贮藏朝廷祭典所用香火和供品、陈放朝廷诏书的庙宇,故又称龙亭。该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大式大木歇山式建筑,顶覆灰瓦及吻兽,檐下置斗拱作三踩。殿堂木架结构作五架梁,分别施以彩绘。殿前月台下东侧上层平台上建一石造歇山顶焚香亭一座,西侧对应的位置处原置石造日晷一座(基座犹存),同时,此层月台的东西两侧和石阶之下还立有清代皇帝的御祭、游山诗文碑14甬。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书法艺术价值。
沟帮子至北镇公交专线,市内公交专线。
本文发布于:2022-11-02 09:25: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41865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