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常规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双季早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10.6天,比对照浙733长0.6天。株型适中,茎秆粗壮,长势繁茂,叶片挺直,叶色浓绿,熟期转色好,每亩有效穗数20.1万穗,株高91.9厘米,穗长18.1厘米,每穗总粒数118.7粒,结实率83.5%,千粒重27.3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5.6级,穗瘟损失率最高级9级;白叶枯病5级;褐飞虱9级;白背飞虱9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3.6%,长宽比2.0,垩白粒率100%,垩白度28.5%,胶稠度6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5.0%。
产量表现:2008年参加长江中下游早籼早中熟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05.0千克,比对照浙733增产7.9%(极显著);2009年续试,平均亩产512.3千克,比对照浙733增产9.6%(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08.7千克,比对照浙733增产8.8%,增产点比率94.1%。2009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64.6千克,比对照浙733增产6.0%。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适时播种,做好种子消毒处理。塑料软盘育秧适当迟播,大田每亩用种量3~3.5千克;地膜湿润育秧适当早播,大田每亩用种量5千克;直播应在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3℃以上时播种。2.移栽:适龄移栽,栽插密度可因地制宜,以每亩栽插基本苗10万苗左右为宜。抛栽一般在三叶一心至四叶一心期,每亩抛栽2.5万穴。立苗(抛栽、插秧后5天)后注意保持4~5天水层进行化学除草。3.肥水管理:需肥量中等偏上,总用肥量每亩纯氮10~12千克,氮、磷、钾比例为1:0.5:1。宜用有机肥作基肥,一般每亩施55~60担标准肥,配施钾肥7.5~10千克。按照“无水抛秧,灌水分蘖,适时晒田,多露轻晒,有水抽穗,干湿壮籽”的原则科学管水,抛秧时田面要尽量无水,抛秧后1~2天内不灌水,每亩苗数达到24万苗左右时开始采取多次露田方式晒田,收获前4~6天断水,切忌断水过早。4.病虫防治: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纹枯病、螟虫、稻飞虱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熟期适中,产量高,高感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高感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米质一般。适宜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的稻瘟病轻发的双季稻区作早稻种植。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09.3天,比对照浙733早熟0.4天。该品种株型适中,剑叶挺直,整齐度好,长势繁茂,分蘖力一般,有效穗较少,稃尖无色,穗粒数多,着粒密,结实率高,熟期转色好。株高88.1厘米,亩有效穗19.2万,每穗总粒数119.4粒,实粒数97.9粒,结实率82.0%,千粒重26.6克。出糙率81.6%,精米率69.8%,整精米率61.8%,粒长5.8mm,粒型长宽比2.1,垩白粒率100%,垩白度16.0%,直链淀粉21.2%,胶稠度70mm。稻瘟病抗性自然诱发鉴定:穗颈瘟为9级,高感稻瘟病。
产量表现:2008-2009年参加江西省水稻区试,2008年平均亩产492.93公斤,比对照浙733增产9.92%,极显著;2009年平均亩产473.29公斤,比对照浙733增产8.02%,显著。两年平均亩产483.11公斤,比对照浙733增产8.97%。
适宜地区:江西省稻瘟病轻发区种植。
栽培技术要点:软盘抛秧于3月20-25日播种,湿润育秧于3月底至4月初播种,秧田播种量每亩40公斤,大田用种量每亩5公斤。软盘抛秧3.1-4.1叶抛栽,移栽秧龄25-30天。栽插规格5寸×5寸,每穴插5-6粒谷,或每平方米抛栽33-35穴。亩施用纯氮10-12公斤,氮、磷、钾施用比例为1.0:0.5:1.0。无水抛秧,浅水分蘖,够苗晒田,有水抽穗,干湿壮籽,后期不要断水过早。加强防治稻瘟病等病虫害。
新品种权申请或公告信息 | |
申请日:2009/11/25 申请号:20090728.8 申请公告日:2010/5/1 申请公告号:CNA006178E 授权日:2014/3/1品种权号:CNA20090728.8 授权公告日:2014/3/1 授权公告号:CNA004242G 培育人:马良勇;李西明;杨长登;季芝娟 品种权(申请)人:中国水稻研究所 品种权(申请)人 | 本申请品种是以中早22为母本,以嘉育253为父本杂交后经8代系统选育而成的常规种。 |
本文发布于:2022-11-02 05:59: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41817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