蛊,汉语汉字

更新时间:2022-11-01 21:41:38 阅读: 评论:0

字源演变

“蛊”,初见于商朝甲骨文时代,古代人工培养的用于毒害他人的毒虫,后来又在秦朝小篆中发现,“蛊”字简体版的楷书从篆书演变而来。“蛊”的字源演变图如下:蛊的字源演变蛊的字源演变

详细释义

拼音词性释义英文例词例句
名词人肚子里的寄生虫parasite蛊慝、蛊证掌除毒蛊。——《周礼·秋官·庶氏》
毒虫。传说取百虫于皿中,使互相蚕食,最后所剩的一虫为蛊the most poisonous incts who survive after fighting each other蛊虿
神智惑乱的疾病demagogic dia蛊疾
传说中一种人工培育的毒虫cultured inct蛊蛊、蛊主
指与诅咒、祈祷鬼神等迷信有关的事superstition蛊气
谷类中蛀虫所化的蛾grain moth蛊蛊谷之飞,亦为蛊。——《左传·昭公六年》
指淫邪之事lascivious and depraved matter关其门户,用止狂蛊。——《
一种腹部臌胀的疾病tympanites due to parastic infestation蛊膈
通“故”。故事,旧事,旧业story乃命五史以书五帝之蛊事。——《
动词诱惑;迷乱duce;demagogic蛊丧、蛊溺糜费产业,蛊惑士女。——
用符咒之术毒害人injure dangerously by charms蛊毒、蛊道因诬言欲作蛊道祝诅,以菟为
形容词通“痼”。疾病久治难愈chronic晋胥克有蛊疾,郤缺为政。——《左传·宣公八年》
参考资料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篇海】同蛊。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蛊”字头,请参考“蠱”字)

腹中虫也。《春秋传》曰:“皿虫爲蛊。”“晦淫之所生也。”臬桀死之鬼亦爲蛊。从虫从皿。皿,物之用也。公户切文六,重四。

说文解字注

腹中虫也。中虫皆读去声。广韵、集韵皆曰:虫直衆切。虫食物也。亦作蚛腹。中虫者,谓腹内中虫食之毒也。自外而入故曰中,自内而故曰虫。此与虫部腹中长虫,腹中短虫读异。周礼庶氏。掌除毒蛊。注云:毒蛊,虫物而病害人者。贼律曰:敢蛊人及敎令者弃市。左氏正义曰:以毒药药人,令人不自知,今律谓之蛊。玄应屡引说文蛊,腹中虫也,谓行虫毒也。下五字葢黙注语,顾野王舆地志曰:主人行食飮中杀人,人不觉也。字从箸虫于飮食器中会意。春秋传曰:皿虫爲蛊。晦淫之所生也。晦淫俗本作淫溺,误。今依宋本正。春秋传者,昭元年左氏传文。医和视晋矦疾曰:是爲近女室疾。如蛊。非鬼非食,惑以丧志。天有六气,淫生六疾。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女,阳物而晦时,淫则生内热,惑蛊之疾。于文,皿虫爲蛊,穀之飞亦爲蛊。在周易,女惑男,风落山谓之蛊,皆同物也。和言如蛊者,蛊以鬼物飮食害人,女色非有鬼物飮食也。而能惑害人,故曰如蛊。人受女毒,一如中蛊毒然,故毄辞谓之蛊容。张平子赋谓之妖蛊,谓之蛊媚,皆如蛊之说也。言于文皿虫爲蛊者,造字者谓虫在皿中而飤人,卽以人爲皿而蚀其中。康谓之蛊,米亦皿也,女惑男风落山,男亦皿也,山亦皿也,故云皆同物也。此皆蛊之引申之义。枭磔死之鬼亦爲蛊。枭磔各本作臬桀。史记封禅书索隐引乐彦云:左传皿虫爲蛊。枭磔死之鬼亦爲蛊。枭当作,首倒县,磔辜也,杀人而申张之也。强死之鬼,其䰟魄能冯依于人以爲淫厉,是亦以人爲皿而害之也。此亦引申之义。序卦传曰:蛊者,事也。伏曼容注曰:蛊,惑乱也。万事从惑而起,故以蛊爲事。引大传乃命五史以书五帝之蛊事。从虫从皿。会意。公户切,亦去声。五部。声类弋者切。音冶。皿,物之用也。物上当有蛊字,皿所以盛飮食行蛊者也。此说从皿之意。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参考资料

书写演示

 参考资料

书法欣赏

参考资料

音韵汇集

中古音系

时代声韵系统名称韵部声调声母韵母备注
o
o
虞模u
拟音/高本汉系统kuo
隋唐拟音/王力系统ku
隋唐拟音/董同龢系统kuo
隋唐拟音/周法高系统kuo
隋唐拟音/李方桂系统kuo
隋唐拟音/陈新雄系统ku
参考资料

方言汇集

粤语gu2

本文发布于:2022-11-01 21:41: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41700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