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继洲由于祖上与父辈收藏医籍甚多,因此有机会取而读之。经多年研习,很有心得,但是“复虑诸家书弗会于一”,因此将祖父纂修的《集验医方》与诸家医籍中之针灸论述,予以“参合指归,汇同考异,手自编摩,凡针药调摄之法,分图析类,为天、地、人卷,题曰《玄机秘要》。赵文炳为《针灸大成》所写的序言记载,万历年间,赵文炳患痿痹之疾,多方延医诊治,“日试丸剂,莫能奏效,乃于都门延名针杨继洲者,至则三针而愈”。之后,杨向赵出示《卫生针灸玄机秘要》书稿,赵文炳始悉杨氏精于针灸之渊源,并表示愿资助其将所著付梓刊行。但杨继洲认为书稿内容还不完备,还需从更多医籍中广泛参考吸收针灸学之论述。因此,在靳贤的协助下,又从《医经小学》、《针灸聚英》、《标幽赋》、《金针赋》、《神应经》、《医学入门》、《古今医统》等20余种医籍中,节录部分针灸资料予以编辑及注解,考绘“铜人明堂图”,并附以自己的针灸治疗病案,编撰成《针灸大成》。
现存明万历赵文炳刻本,明万历刻清顺治李月桂重修本,明万历刻清顺治、康熙递修本,清康熙李月桂重刻本,清乾隆章廷珪刻本等,1949年后有影印本和排印本出版。
杨继洲,又名济时,约出生于公元1522年,卒于公元1620年,三衢(今浙江衢州)人。年幼时习儒,成年后因遭到上司迫害而弃儒习医。杨氏由于祖上与父辈收藏医籍甚多,因此有机会取而读之。经多年研习,很有心得,但是“复虑诸家书弗会于一”,因此将祖父纂修的《集验医方》与诸家医籍中之针灸论述,予以“参合指归,汇同考异,手自编摩,凡针药调摄之法,分图析类,为天、地、人卷,题曰《玄机秘要》。后又编撰成《针灸大成》一书。杨继洲因医术高明,针药兼精,曾任明世宗侍医、太医院医官等。
卷一 | 针道源流 |
针灸直指 | |
难经 | |
卷二 | 周身经穴赋(医经小学) |
百症赋(聚英) | |
标幽赋(杨氏注解) | |
席弘赋(针灸大全) | |
金针赋(杨氏注解) | |
玉龙赋(聚英) | |
灵光赋(针灸大全) | |
流注指微赋(窦氏) | |
卷三 | 五运主病歌(医经小学) |
六气为病歌 | |
百穴法歌(神应经) | |
十二经脉歌(聚英) | |
胜玉歌(杨氏) | |
杂病穴法歌(医学入门) | |
杂病十一穴歌(聚英) | |
四总穴歌 | |
肘后歌(聚英) | |
回阳九针歌 | |
针内障秘歌(杨氏) | |
针内障要歌 | |
补泻雪心歌(聚英) | |
行针总要歌 | |
行针指要歌 | |
刺法启玄歌(六言) | |
针法歌 | |
策 | |
卷四 | 背部俞穴歌(医统) |
腹部中穴歌 | |
中指取寸 | |
素问九针论 | |
内经补泻 | |
难经补泻 | |
神应经补泻 | |
南丰李氏补泻 | |
四明高氏补泻 | |
三衢杨氏补泻(十二字分次第手法及歌) | |
生成数(聚英) | |
经络迎随设为问答(杨氏) | |
禁针穴歌 | |
禁灸穴歌 | |
太乙歌 | |
尻神禁忌 | |
人神禁忌 | |
卷五 | 十二经井穴(杨氏) |
井荥俞原经合歌(医经小学) | |
徐氏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定穴歌 | |
十二经纳干支歌 | |
流注图 | |
论子午流注法(徐氏) | |
流注开阖(医学入门) | |
流注时日 | |
脏腑井荥俞经合主治(聚英) | |
十二经是动所生病补泻迎随(聚英) | |
十二经之原歌 | |
十二经病井荥俞经合补虚泻实 | |
十二经气血多少歌 | |
十二经治症主客原经(杨氏) | |
九宫歌 | |
八法歌 | |
八法交会八脉 | |
八法交会歌 | |
八法交会八穴歌 | |
八脉配八卦歌 | |
八穴配合歌 | |
刺法启玄歌(五言) | |
八法五虎建元日时歌 | |
八法逐日干支歌 | |
八法临时干支歌 | |
推定六十甲子日时穴开图例 | |
八脉图并治症穴 | |
八法手诀歌(聚英) | |
卷六 | 五脏六腑 |
十四经脉长短尺寸 | |
脏腑十二经穴起止歌 | |
手太阴肺经 | |
手阳明大肠经 | |
足阳明胃经 | |
足太阴脾经 | |
手少阴心经 | |
手太阳小肠经 | |
足太阳膀胱经 | |
足少阴肾经 | |
卷七 | 手厥阴心包经 |
手少阳三焦经 | |
足少阳胆经 | |
足厥阴肝经 | |
任脉 | |
督脉 | |
督任要穴(杨氏) | |
奇经八脉歌(医经小学) | |
奇经八脉(节要) | |
十五络脉歌(医经小学) | |
十五络脉穴辨(医统) | |
十五络脉(节要) | |
十二经筋(节要) | |
五脏募穴(聚英) | |
八会 | |
看部取穴 | |
治病要穴(医学入门) | |
经外奇穴(杨氏) | |
穴同名异类(聚英) | |
卷八 | 穴法(神应经) |
诸风门 | |
伤寒门 | |
痰喘咳嗽门 | |
诸般积聚门 | |
腹痛胀满门 | |
心脾胃门 | |
心邪癫狂门 | |
霍乱门 | |
疟疾门 | |
肿胀门(附:红疸黄疸) | |
汗门 | |
痹厥门 | |
肠痔大便门 | |
阴疝小便门 | |
头面门 | |
咽喉门 | |
耳目门 | |
鼻口门 | |
胸背胁门 | |
手足腰腋门 | |
妇人门 | |
小儿门 | |
疮毒门 | |
续增治法 | |
卷九 | 治症总要(杨氏) |
东垣针法(聚英) | |
名医治法(聚英) | |
孙真人针十三鬼穴歌 | |
捷要灸法(医学入门) | |
崔氏取四花穴法 | |
取膏肓穴法(医学入门) | |
骑竹马灸穴法 | |
灸劳穴法(聚英) | |
取肾俞法 | |
取灸心气法 | |
取灸痔漏法 | |
灸小肠疝气穴法 | |
灸肠风下血法 | |
灸结胸伤寒法 | |
灸阴毒结胸 | |
雷火针法 | |
蒸脐治病法 | |
相天时 | |
千金灸法 | |
宝鉴发灸法 | |
艾叶医统 | |
艾灸补泻 | |
艾炷大小 | |
点艾火 | |
壮数多少 | |
灸法 | |
炷火先后 | |
灸寒热 | |
灸疮要法 | |
贴灸疮 | |
灸疮膏法 | |
洗灸疮 | |
灸后调摄法 | |
医案(杨氏) | |
卷十 | 保婴神术(按摩经) |
手法歌 | |
观形察色法 | |
面部五位歌 | |
命门部位歌 | |
阳掌图各穴手法仙诀 | |
阴掌图各穴手法仙诀 | |
小儿针 | |
初生调护 | |
面色图歌 | |
察色验病生死诀 | |
汤氏歌 | |
内八段锦 | |
外八段锦 | |
入门歌 | |
三关 | |
六筋 | |
治小儿诸惊推揉等法 | |
补遗 |
全书分十卷。卷一在概述针道源流、简记《针灸大成》引用医籍之名称与特点之后,主要是节录《内经》、《难经》等古医籍中有关针灸的部分原文,附有杨氏的注解;卷二及卷三系摘引《医经小学》、《针灸聚英》、《标幽赋》、《金针赋》、《神应经》等20余种医籍中的部分针灸歌赋,也附有杨氏所加注解。在古代针灸专书中,《针灸大成》所辑录的针灸歌赋是较全的。卷四叙述取穴法、针具、各种针刺法等;卷五为十二经井穴、子午流注法等;卷六与卷七记述脏腑、经络、十二经穴位及主治;卷八为临床各科病证的针灸治法;卷九包括“治症总要”、名医治法、取穴法、灸治以及杨氏针灸治疗医案等;卷十主要介绍小儿的针灸按摩治法,特别是转载的《陈氏小儿按摩经》,是很宝贵的古代小儿按摩专著。
《针灸大成》的主要贡献与特点为:
(1)主张针灸和药物配合运用,宜灵活采取适当治法以取得最好的疗效,卷三“诸家得失策”中对此作了反复阐述。如“其致病也,既有不同,而其治之,亦不容一律,故药与针灸不可缺一者也。”进而指出,由于疾病的部位和性质不同,治疗的方法也应有所选择:“然而疾在肠胃,非药饵不能以济;在血脉,非针刺不能以及;在腠理,非熨焫不能以达;是针、灸、药者,医家之不可缺一者也。”文内批评有的医家只着眼于药物治疗而忽视针灸的偏向:“夫何诸家之术惟以药,而于针灸则并而弃之,斯何以保其元气,以收圣人寿民之仁心哉!”在《针灸大成》所载的杨氏医案中,既有专用针灸,也有针灸与药物合治的实例。如王西颈项患核肿痛、虞绍东隔气疾、李义河腿痛,都是先用药无效,改用针灸治疗痊愈。
(2)临证治疗中,杨氏虽主张药物与针灸配合应用,但一般而言,他认为针灸治疗有其优越性。他在引载《通玄指要赋》的“必欲治病,莫如用针”一句话时,解释说:“夫治病之法,有药饵,然药饵或出于幽远之方,有时缺少,而又有新陈之不等,真伪之不同,其何以奏肤功、起沉疴也?惟精于针,可以随身带用,以备缓急。”他对《标幽赋》的“拯救之法,妙用者针”这句话进行注解时,再次强调针灸的有利特点,
说:“劫病之功,莫捷于针灸。故《素问》诸书,为之首载,缓、和、扁、华,俱以此称神医。盖一针中穴,病者应手而起,诚医家之所先也……又语云:一针、二灸、三服药。则针灸为妙用可知。业医者奈之何不亟讲乎?”而且,杨氏还强调针法与灸法的灵活运用。他在《胜玉歌》里所写的“胜玉歌兮不虚言,此是杨家真秘传,或针或灸依法语,补泻迎随随手捻”,正是明证。《针灸大成》里所写的七言韵语《胜玉歌》,主要是介绍杨氏家传针灸治疗各种病症的取穴经验。所谓“胜玉”,含有胜过前人《玉龙歌》的意思(《玉龙歌》系元代王国瑞《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所记载的针灸取穴经验,用七言韵语写成,共86段,开头一段有:“扁鹊授我玉龙歌,玉龙一试绝沉疴”)。
(3)发展了透穴针治法。杨氏在元代王国瑞《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对偏头痛一针两穴治法基础上,发展了多种透穴针治法。如《玉龙歌》云:“偏正头风痛难医,丝竹金针亦可施,沿皮向后透率谷,一针两穴世间稀。”杨氏针对偏正头风之有痰或无痰,分别用不同的治法,前者采用“风池刺一寸半,透风府穴,此必横刺方透也”,后者采用“合谷穴针至劳宫”。又如对两腿疼痛膝部红肿者,采用针刺膝关穴“横针透膝眼”。对手臂红肿连腕疼痛者,采用“液门沿皮针向后,透阳池”的透针法等。
(4)总结并发展了多种针刺手法,如“三衢杨氏补泻”节所载“十二字分次等手法及歌”,是作者根据针灸医疗实践,将前人针刺“十四法”予以总结调整为:爪切、持针、口温、进针、指循、爪摄、退针、搓针、捻针、留针、摇针及拔针12种手法,用歌诀说明其操作要点与作用,然后总括成简明易记的“十二歌”:“针法玄机口诀多,手法虽多亦不过,切穴持针温口内,进针循摄退针搓,指捻泻气针留豆,摇令穴大拔如梭,医师穴法叮咛说,记此便为十二歌”。书中规定“摇针”的操作与作用为“凡出针三部,欲泻之际,每一部摇一次,计六摇而已。以指捻针,如扶人头摇之状,庶使孔穴开大也。”上述12法,除“口温”法需改进外,其余11法迄今仍在沿用。此外,《针灸大成》还较具体地记述了烧山火、透天凉、龙虎交战、龙虎升降、子午补泻等多种针刺手法。如介绍“烧山火”为:“能除寒,三进一退热涌涌,鼻吸气一口,呵五口”。具体方法为:进针时分三层次,逐步由浅层、中层,进至深层;退针时,由深层一次直接至浅层。即三次进,一次退,可反复施行。此法体现了徐入、疾出的补法原则。又如记述“透天凉”为“能除热,三退一进冷冰冰,口吸气一口,鼻出五口”。具体方法为:进针时,由浅层一次直接进至深层;退针时,分三层次,逐步由深层、中层,退至浅层。即一次进,三次退,可反复施行。此法体现了疾入、徐出的泻法原则。对于施行针刺补泻时的刺激强度,杨氏根据要求达到补、泻的不同程度,分为“平补平泻”和“大补大泻”两种级别。他在《针灸大成》“刺有大小”一节中写道:“有平补平泻,谓其阴阳不平而后平也……但得内外之气调则已。有大补大泻,惟其阴阳俱有盛衰,内针于天地部内,俱补俱泻”。
(5)告诫对头部不宜多灸。书中卷三写道: “首为诸阳之会,百脉之宗,人之受病固多,而吾之施灸宜别,若不察其机而多灸之,其能免夫头目旋眩、还视不明之咎乎?不审其地而并灸之,其能免夫气血滞绝、肌肉单薄之忌乎? 是百脉之皆归于头,而头之不可多灸,尤按经取穴者之所当究心也。”古代施行灸术,往往数十壮甚至百壮以上,而头部为诸阳之会,肌肉单薄,确不宜多灸,即使现今灸治的壮数已大为减少,但“头不可多灸”的观点,仍然是值得重视的。
(6)提出了掌握灸治壮数的原则。杨氏在“穴有奇正策”内写道:“然灸亦有法矣,而独不详其数者,何也?盖人之肌肤,有厚薄,有探浅,而火不可概施,则随时变化而不泥于成数者,固圣人望人之心也。”然后举出少商、承浆、脊中、少冲、涌泉等穴位,灸量不宜太大,过则致伤;章门、膏肓、曲池、足三里等穴位,灸量可大些,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7)对前人的某些针灸记述,杨氏加按语作补充说明。如对《玉龙歌》中针刺肩井穴时防治晕针所写按语:“倘或体弱针晕,补足三里”;对风府穴加按语说“风府针不可深”;对委中穴,指出其“四畔紫脉上皆可出血,弱者慎之”;对鸠尾穴加按语说“非高手毋轻下针”等。
(8)《针灸大成》记录了杨氏一些针灸医案,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经验。而所转载的《陈氏小儿按摩经》,对于保存古代小儿按摩专著作出了贡献。
《针灸大成》是明代一部内容丰富的针灸专书,虽然选材欠精当,论述显得繁冗,编次比较杂乱,但因该书广收前人针灸著述,并结合作者个人体验,对其中一些论述作了较具体的解释介绍,在针灸学发展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而且很早就流传到日、法等国,在国内外都有相当影响。
本文发布于:2022-11-01 21:08:2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41691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