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绿竹

更新时间:2022-11-01 20:14:36 阅读: 评论:0

基本信息

【种中文名】:苦绿竹

【种拉丁名】:Dendrocalamopsis basihirsuta (McClure) Keng f. et W. T. Lin

【种别名】 :扁竹

【科中文名】:禾本科

【科拉丁名】:Gramineae

【属中文名】:绿竹属

【属拉丁名】:Dendrocalamopsis

【族中文名】:牡竹族

【族拉丁名】:Dendrocalameae Benth.

【超族中文名】:竹超族

【超族拉丁名】:BAMBUSATAE

【亚科中文名】:竹亚科

【亚科拉丁名】:BAMBUSOIDEAE Nees

【目中文名】:禾本目

【目拉丁名】:GRAMINALES(POALES)

【纲中文名】:双子叶植物纲

【纲拉丁名】:MONOCOTYLEDONEAE

【门中文名】:被子植物门

【门拉丁名】:ANGIOSPERMAE

【命名来源】:[Journ. Bamb. Res. 1(1): 29.p l. 7. 1982]

【中国植物志】:9(1):143

用途

笋味苦,不宜食用。

产地分布

产浙江、广东,香港有栽培。模式标本采于广州。

形态特征

竿高7—12米,直径4—9厘米;节间长22—35厘米,绿色,幼时薄被白粉和脱落 性小刺毛,成长后则变为无毛;竿环平坦;箨环无毛。箨鞘初为绿色,不久即变黄色,厚 革质,顶端近呈斜截形,幼时在背面被白粉和基部的中央处贴生棕褐色小刺毛,边缘近 无毛;箨耳在竿下部箨者细小,上部箨者显著,不等大,大耳长圆状披针形,宽约5毫 米,小耳长圆形,宽约3毫米,大耳约为小耳的一倍大,边缘均有小纤毛;箨舌截形,高 约2毫米,背面和边缘生细纤毛;箨片直立,近三角形,先端长渐尖,基部浅心形,较 箨鞘顶端为窄,能向两侧外延并与箨耳相连,边缘在基部生小纤毛,两表面均无毛。分 枝习性高,常在竿第八节始分枝。末级小枝具6—8叶;叶鞘长8—9厘米,初被小刺毛,惟不久脱净变为无毛,纵肋隆起;叶耳镰形,边缘生小纤毛;叶舌截平,粗糙;叶片长 圆状披针形或长椭圆形,长13—25厘米,宽2.5—5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近截形或 钝圆形,上表面无毛,下表面密被短柔毛,次脉7-10对,小横脉不明显。假小穗以多 枚簇生于花枝的各节,长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4毫米,宽7毫米,两侧扁,先端尖,基部有1片先出叶;小穗含5—7朵小花;小穗轴节间短而不外露;颖1或2片;外稃长 16毫米,宽10毫米,先端急尖而具针状小尖头,无毛,具多脉(共有27—31条);内稃 长14毫米,宽4毫米,先端2裂,两面均疏被微毛,背部2脊上生纤毛,脊间5脉,脊 外至边缘各有2脉,纵脉之间还有细脉和小横脉;鳞被3,形狭长,表面和边缘生有微毛,先端具纤毛;花药长7毫米;子房菱形,被粗硬细毛,有子房柄,花柱长5毫米,亦被粗硬细毛,柱头3,长4—6毫米。果实未见。

参考文献

Dendrocalamopsis basihirsuta (McClure) Keng f.Et W.T.Lin comb.Nov.—— Bambusa basihirsuta McClure in Lingnan Univ.Sci.Bull.No.9:6.1940;香港竹谱 26页.1985;中国竹谱9页.1988.——Bambusa prasina Wen in Journ.Bamb.Res. 1(1):29.Pl.7.1982.--Dendrocalamopsis prasina(Wen)Keng f.In Journ.Bamb. Res.2(1):13.1983.

本文发布于:2022-11-01 20:14: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41680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苦绿竹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