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喜,主要出现于鲁东南地区的习俗

更新时间:2022-11-01 17:24:55 阅读: 评论:0

释义

词目:赶喜

拼音:gǎn xǐ

简介

男婚女嫁在农村中被称为“红公事”,既是“公事”,自然少不了众人的捧场,村子里德高望重的长者主持结婚仪式、安排日程,年轻人围绕主持人安排就的事务跑前跑后的忙碌,服务的人越多,说明此家为人越好,待到新郎新娘拜完天地,最热闹的便是看“赶喜”的场面了。过去“赶喜”者大都是本村或外村的穷户,平日难见荤腥。带上几只鞭炮,在新郎家门口燃放,一边燃放一边喊着“响亮响亮,人才两旺”,“鞭炮一响,子孙满堂”等吉祥祝福话,在一片喝彩声中,新郎家人便赶紧拿出答谢礼,有酒、饭、烟,足够赶喜者一两天的享用。现在农村继续着“赶喜”的场面,只是“赶喜”者已经变成了“文质彬彬”的专业气派,主家的答谢礼由过去的食物改换成人民币了。而最大的不同,便是赶喜者能骑摩托车,将这一天所能知道的所有结婚家庭走遍,将“赶喜”变成了“赶场子”。

传承与发展

“赶喜”这一习俗主要出现在鲁东南地区,莒南较为盛行,相传最早出现于明朝。

历史

驻济某高校的一名学生曾对“赶喜”进行过一段时间调研。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赶喜”人是不要钱的,他们大多家境窘迫,有的身体还带有残疾。那时交通不便利,他们都是步行来到新郎家门口,在新娘进门时说些吉利话,放个自制的小鞭,然后要上碗米饭,蹲在墙根上把饭吃了就走。

其中,“赶喜”人的吉利话最能活跃现场气氛,如“来到大门朝里望,里边一道影壁墙,影壁墙上梧桐树,梧桐树上落凤凰,公的点头母的叫,一唱一和拜花堂。拜花堂,入洞房,洞房里面卧鸳鸯,北头卧着状元爹,南头卧着状元娘。今日俺算交好运,看见麒麟送子忙。待到明年春暖日,定能看见状元郎。说到这里算一段,酒足饭饱再接上!”

“一包香烟不破边,保你儿子当大官,一包香烟不破盒,保你儿子上大学。”赶喜老人自编的喜话很是巧妙,往往让主家很高兴给他们烟酒。

经济

山东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王忠武,对于“赶喜”的事儿也曾进行过研究。“赶喜不同于随喜,以往赶喜是带有乞讨性质的,赶喜人要唱喜歌、放鞭炮,口里说得话要好听。这时主家会给馒头等物,即使给钱数额也是非常少的,赶喜的目的就是活跃现场的气氛。”

王忠武教授说,但随着这一风俗的过度商业化,“赶喜”现在已经变味,已经带有强迫消费的性质成了强讨,只要钱不要物,很容易引发纠纷和法律问题。这值得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反思,是什么样的情况助长了这种现象。在立法上来讲,对此类习俗有没有约束性的规定和条款,如果没有,是否应该进行这方面的规定。王忠武还是希望用原汁原味的“赶喜”风俗,带给更多人欢乐。

司法

山东京鲁律师事务所主任、济南市律师协会常务理事郝纪勇介绍:抛却“赶喜”这个习俗的概念,从其行为角度看,如果“赶喜”人前去结婚现场,双方在协商一致的情况下,主人家支付钱财,无法定性为违法行为。如果是“赶喜”人强行索要钱财,带有敲诈性质,要从索要的钱财数额上看,是否已经构成犯罪。“从现在来看,这些人索要的钱财数额,绝大多数情况尚达不到追究刑责的标准。”

对“赶喜”人如有闹场、起哄等手段,则涉嫌违反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当地不少人士告诉记者,在结婚等现场,一般情况下新人家庭不愿意与“赶喜”人发生冲突,以免影响婚礼进程,因此报案的寥寥。

对于常年从事“赶喜”谋取利润的人士,郝纪勇认为其行为构成了非法经营,公安机关应予以调查。

本文发布于:2022-11-01 17:24:5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41641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赶黄草,药物
下一篇:赶牛
标签:赶喜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