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鸣师公戏壮族“师公舞”是流传于广西武鸣、邕宁、都安等县的一种属梅山教派的祭祀舞蹈。它历史悠久舞蹈语汇比较丰富,民族特色浓郁,是壮族民间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西壮族人民聚居的地区,除了信奉道、佛两教之外,还普遍盛行一种称作“梅山教”(或称“三元教”、“师教”)的原始宗教,尊奉唐道相、葛定志、周护正为始祖,系多神信仰,是当地巫教、道教与古代傩礼混合而形成的一种教派。壮族人民的传统习俗,天旱求雨、丰收酬神、驱鬼逐疫或料理丧事,需请“梅山教”师公(壮语称“公筛”,即巫师)主持盛大的祭祀仪式。这种仪式的称谓各地不一,有“打醮”、“做斋”、“古筛”(壮语译音,意为做师)、“调芒庙”(壮语译音,意为跳庙神)、“调筛”(跳师的谐音)、“唱师”等称呼。师公在祭祀仪式中,除进行念咒、卜卦、请神、驱鬼等巫术活动外,主要是戴面具跳神,并演唱各位神的传说故事。师公所表演的各种跳神舞蹈,群众称之为“师公舞”。
“师公舞”源于何时,民间艺人有些不同的说法。一说源于周代,其唱本中确有“周朝唱师传下来”、“三元三圣号真君,周兴幽厉作谏臣,辞职参师为正教,究竟五行秘密文”等唱词;一说源于黄帝时代,说黄帝就是运用梅山教密文战胜蚩尤的;又传唐、葛、周为皇帝母亲击鼓舞蹈,驱邪治病,皇帝封其为三元,遂“三元教”广为流传;又一说源于汉代,葛诸亮南征十洞蛮王时,有梅山教徒随征,后流落于十万大山传教,由此出现师公。以上种种,均属口头传说,没有可靠的文字依据,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师公舞”起源甚古。与岭南(广东、广西古称岭南)古代巫舞、傩舞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
傩舞,作为一种驱鬼逐疫的古礼与民间习俗,早在周代已盛行于宫廷和中原地区的北方农村。古代傩礼是驱鬼逐疫,时间在除夕前一日和老人丧葬时,方相氏戴面具扮傩,服装是玄衣朱裳,道具是戈、盾和大鼗,这些恰恰与师公在“打醮”、“做斋”仪式中的祭祀内容、服饰道具都有相同之处。仪式最后,师公穿红袍、戴面具、执赶鬼杖(或剑器)到各家各户赶鬼的场面,则与方相氏索室驱疫如出一辙。再将在宋代已闻名京师的“桂林傩舞”与壮族“师公舞”相比,则发现有更多的共同之处。除了酬神祭祖、驱鬼逐疫的祭祀内容和戴面具跳神的表演形式基本雷同外,都者均属梅山教系统,都有三十六神、七十二相之说,在打击乐伴奏中,均以蜂鼓作为主要乐器,而且都说是由五乐师傅所制。这就说明壮族“师公舞”与傩舞的关系也很密切。
综上所述,“师公舞”可能源于岭南古代巫舞。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傩舞的表演形式,至唐、宋后,由于道、佛二教相继传入广西,又触到了道教的影响,师公艺人为了招徕观众,还大量吸取了民间的传统文艺、体育形式,逐步演变成为一种半宗教性、半文艺性的独特的表演形式了。
十五个男人踩莲花-马山古寨乡师公戏壮族师公戏简称壮师戏或壮师剧,1987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正式定名为“壮师剧”。壮师戏是由壮族师公在跳神中的“唱筛”演变而成,从1445年(明正统10年)发轫至今,原为一人唱故事,后来发展到一人多角唱故事及面具舞,到了清朝同治年间(1862-1874),就开始分角色演故事,椐今已有563年历史。
壮族师公戏是壮族特有的剧种,在来宾市兴宾区、武宣县、象州县、合山市凡有壮族聚居的村庄,几乎都有壮师戏班或壮师戏演员。他们除演传统剧目外,还编演反映群众生产生活的剧目,每逢佳节喜庆,都有演出活动,深受群众喜爱。据不完全统计来宾市目前共有近200个壮师剧团(师班)活跃在广大的壮族乡村。2002年8月,武宣县通挽镇被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授予“广西壮师戏之乡”的荣誉称号。2007年1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将来宾市申报的“壮族师公戏”列入自治区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十五个男人踩莲花-马山古寨乡师公戏宾阳师公戏-图片由南宁市群众艺术馆提供
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师公戏主要流布于广西的北部、中部和南部,尤以河池、柳州、南宁、百色等地区为活跃。广西师公戏依民族、语言、音乐唱腔和流行区域有不同的分类。就民族而言,分为壮族师公戏,苗族、瑶族师公戏,毛南族师公戏和仫佬族师公戏等。以语言而分主要有平话、壮话、苗话、瑶话、毛南族话和仫佬族话师公戏之别。平话师公戏是用平话来演唱的。据说,讲平话的广西人祖先原籍是山东青州益都县白马苑,后跟随宋代狄青的“平南军”留在广西。(当然,也有一些语言专家认为“平话”并非平南军的专用语言,仅仅是一种汉族的“平民话”,简称“平话”。)广西的平话大体可以分为“桂南平话”和“桂北平话”两个区域。桂南平话主要使用于宾阳、邕宁、横县、贵港、上林、马山等县和南宁市郊区以及左、右江流域的一些集镇和部分村庄中。桂北平话则主要使用于桂林市郊区和临桂、灵川、永福、龙胜、富川、钟山、贺县、融安、融水、罗城、柳江、柳城等地的集镇和村庄中。这些平话,大同小异,主要是语音有些差别而已。佷多讲“平话”的地方已经普及了普通话,加上人口的流动性加大,即便是原来讲平话的地方,已有许多人不再使用平话。平话师公戏源于清朝,演出时头戴木制面具,玄衣牛襄,以“武教”的刀剑和杯碟为道具;行当有生、旦、净、丑四大类,以丑角为主。随着会讲平话的人越来越少,或许不久的将来,平话师公戏将会成为“绝唱”。而壮话师公戏简称壮师戏,在壮族地方叫“诗剧”、“唱诗”、“壮师”、“调师”。主要流传于河池、宜山、来宾、贵县、上林、武鸣、邕宁一带。它从师公歌舞(巫师跳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民间小戏。师公戏的舞蹈本身就是乐神的动作,“师公”即巫师,唱歌跳舞以娱神,称之为“傩”。初时师公表演时穿红衣戴木制面具,后用纸画脸谱代替,1911年后才去掉面具,开始代妆表演。壮话师公戏在壮族地区如今还十分流行,其他地方就少见到了。壮族师公戏又叫“做斋”,以壮族民歌音乐和曲牌为基础,伴奏的也沿用小型锣、鼓、钹和木鱼等打击乐器。壮话师公戏采取叙事与歌体,极少对白,载歌载舞,以唱为主,无固定表演形式。
壮族师公戏广泛地吸收壮族流传的民间故事、传说以丰富演出内容。在戏中有唱词、唱腔和舞蹈,初具了戏剧的雏型。起初,师公在表演时戴上假面具,以作神的形象为人间驱鬼逐疫。随着演出剧目的增多,“人神”比例的变化,面具逐渐为化妆所代替,师公戏遂演变成一个剧种-壮师剧,它与壮戏一道,成了壮族艺术的并蒂莲。
师公在”请神驱鬼”时要戴上假面具,开始做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接着以师公调唱一些咒语或宗教故事等,边歌边舞,多跳壮族民间神“莫一大王”、“甘王”、“三界公”等。师公将滩祭与当地的唱歌吟诗的风俗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独舞时,几个基本动作反复贯串始终,舞段完整,节奏鲜明。
宾阳师公戏
宾阳师公戏-图片由南宁市群众艺术馆提供宾阳人口以土著民族壮族为主。宾阳壮族师公上演的戏剧,至今尚无剧本,亦无导演,均由演员根据故事人物和情节,在舞台上边编造唱词边作即兴表演,演员无女角,以面县与服饰来以区分男女角色,唱腔只有“师公调”,旋律低沉衰伤俗称“哭丧调”。伴奏一锣一鼓。单调乏味,演出地点过去仅限于事主家厅堂或庙之内。解放后,壮族师公戏这一古老的剧种获得了新生。1955年,由当年第五区蒙田俱乐部创作的现代师公戏“借伞”,参加“广西第一次现代戏观摩会演大会”演出,荣获优秀剧目奖,1986年由县文化馆创作的改革现代师公戏《和气生财》由当时黎塘文艺队参加原“南宁地区农村文艺会演”获编剧、导演、表演、音乐设计,舞美五项一等奖。
1980年10月,在党的“双百”方针指引下,在县人民政府的重视支持下,县文化局和县文化馆决定对近30年来改革现代师公戏,依然是一锣一鼓作伴奏,依然是一个腔调的不足之处,再一次全面的改革。为此,县文化馆组建了一支名为“宾阳县改革现代师公戏实验剧团”,并创作和排练了现代师公戏“柳二婶嫁女”且将收集、整理后部分本县优秀的师、道、唱腔及民歌、民谣共24种音乐曲谱,定为改革现代师公戏的唱腔曲板,排练实行导演制,增加民族器乐伴奏和击乐的合理运用,制作了舞台立体布景,充分利用科学技术之声、光、电艺术手段,烘托舞台环境气氛效果等艺术手法,果然,乡下作实践演出效果极佳。
十五个男人踩莲花-马山古寨乡师公戏1984年4月,县文工团效仿县文化馆,将改革现代师公戏,以包场或售票方式下乡演出,当年,全县城乡就掀起了观看师公戏的热潮,出现了抢先运走道具,上门请戏,排队购票,哄高票价,“距均”演出等,争看师公戏的盛况空前。由次之后,本县城乡以演出改革现代师公戏为主的文艺队,如雨后春笋般纷纷破土而出。于1986年统计,全县就有200多个,至今,每相逢节日庆典的日子,都有人家或单位邀请文艺队前去演出师公戏,为其增添彩庆贺为荣。形成了本县社会流行的一种新的时尚。改革现代师公戏已成为本地各民族人民不可缺少生活内容的一部分。宾阳壮族师公戏,在“推陈出新,古为今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指导下,剔除了某些封建糟粕,在编导、表演、音乐唱腔、击乐、舞美、特别是内容等诸方面,来了个“脱胎换骨”的改革。如今,逢年过节、红白喜事、欢庆寿诞、新宅落成、升学参军、工程剪彩、成立周年等节日庆典日子,都有师公戏为其增光添彩庆贺,已形成了该县流行一种新的时尚。师公戏已成为宾阳县人民讴歌民族团结和新生活的主要文艺样式之一。
武宣师公戏
武宣师公戏,又称壮师戏,是壮族特有的戏种,其源远流长,从1445年(明代正统10年)发迹至今,已有560年历史。在武宣凡有壮族集居的村庄,都有戏班或成员,他们用壮语演唱,演员穿长袍,头戴文武官员秀才举人帽,伴有舞蹈,或唱或跳,用峰鼓和铜锣管弦伴奏,把唱、做、念、奏融为一体,编演反映群众生产、生活斗争实践的戏目,歌颂真、善、美,深受群众喜爱,每逢佳节喜庆时,都喜欢开展此项文艺活动。1983年通挽镇演出的《新花》、《心灵》戏目,曾参加地区、自治区调演,2002年8月通挽镇获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授予为“广西壮师戏之乡”的荣誉称号。自治区民族歌舞团曾邀请通挽镇大昌村的“壮师剧团”老艺人黄淑仕到该团传授民间艺术。
河池、上林师公戏
河池、上林县的“壮族师公戏”(亦称壮族师公舞)人物性格突出,舞蹈语汇比较丰富,并具有一定的韵律和规范。表演时,师公着宽袖大袍,戴上刻有人物脸谱的木制面具,在打击乐伴奏下,先表演一段独舞或双人舞,示意这位神灵已降临人间,接着坐下来演唱该神的身世业绩,歌颂他的力量与功德。每个神各有一个不同的面具和唱本,舞蹈动作和伴奏鼓点也各具特色,生动的表现了各个神的性格特征。如唐、葛、周三将军能为人民驱鬼逐疫,消灾去难,他的动作英武豪迈,气宇轩昂;三界是个神医,能为百姓驱瘟治病,保佑平安,他的身段潇洒飘逸,颇有文人风度;莫一大王力大无穷,为民平匪除患,表演时手持宝剑,动作刚健强悍,具有英雄气概;灵娘能保佑人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她的舞蹈节奏缓慢轻盈,舞姿舒展优美,表现了一位善良的女神形象。功曹是传讯请神的使者,在他的舞蹈中扭胯晃身的动律贯串始终,显得生动活泼;天公和帝母是两位为人间送子赐福的神,他们的双人舞富有生活气息,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天公戴上了善良憨厚、笑容可掬的木相(木制面具),配上那耸肩晃头、雀跃追逐等诙谐的动作和风趣的舞步,真是妙趣横生。帝母则戴着温顺秀丽的女性面具,含蓄可亲,在天公的追逐挑逗下羞羞答答,躲躲闪闪,天公追得精疲力竭,气喘吁吁,直到跌倒在地,顿时间,逗得满场观众失声大笑。这里我们所看到的天公帝母根本不是什么神的形象,而是普通人的爱情生活在“师公戏”中的反映,这些充满生活情趣的表演,使人得到了美的艺术享受。
贵县师公戏
贵县师公戏有壮族、汉族两种。清同治初年,贵县一带已有壮族师公戏演唱,它与安徽的傩戏、广西桂北和江西的傩舞相类似,是在巫师跳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民间小戏,用壮语演唱。初时穿红衣戴木制面具,后用纸画脸谱代替,1911年后才去掉面具,化妆表演,并有了戏装。主要唱腔有打水、行游、三光等,多为有帮腔的集曲,属曲牌联套体结构。主要用打击乐蜂鼓(以陶瓷做鼓身)、锣、钹和无膜笛伴奏,风格古朴。主要剧目有《莫一大王》、《顺知戽海》、《白马姑娘》等,大多根据壮族民间故事改编。
武鸣师公戏
十五个男人踩莲花-马山古寨乡师公戏武鸣县志中把师公表演称为“做斋”(壮语),如举行7天7夜的叫“做大斋”,举行时间一般为农历十月,即秋收后;也有在农历七月举行的叫“孟兰会”,地点在农村广场,因而有人误认为是“庆丰收”,其实不是“庆”,而是“祭”,祭神、娱神、娱人。“表演的不止五人,少则八九人,多则十几人,领舞者手持扁鼓边打边舞,以排队一字形,变化多端,舞到高潮结束,累得汗流浃背,尽乐方休。严格地说,这种师公戏应属壮族师公舞的一种,而非纯粹的壮族师公戏。正如武鸣师公艺人李登城所言,武鸣壮族自古以来流行唱师公戏、丝弦戏(又叫邕剧),唱师公戏时边唱边跳师公舞,并且用横鼓来伴奏……唱师公戏壮语叫“做斋”,有祭祀的含义……做斋的地点多在村中开阔的地坪,因而有人误认为这是在“庆丰收”,其实不是“庆”,而是“祭”,祭神、娱神、娱人。师公戏表演少则八九人,多则十几人。陶瓷做的横鼓太重,又容易打破,就放在边上敲打,用作伴奏。领舞者则手持扁鼓,边打边舞,舞蹈队形变化多端。舞至高潮时,人人汗流浃背,尽兴方休。壮语把这种师公舞称为“踩罡”,或者叫“踩灯”,根据舞蹈动作的不同,有踩十二灯、三十六灯、七十二灯之分。所谓“罡”,即天罡星、北斗星,武鸣壮族人有“南斗求寿、北斗勾簿(勾簿即处死)”的传说,所以每次跳踩罡舞时,舞蹈者都会以队形摆出“福”、“禄”、“寿”字图样,以此来祈寿祈福。李登城先生于文中已明言,壮语把这种师公舞称为“踩罡”,或者叫“踩灯”。
十五个男人踩莲花-马山古寨乡师公戏竹马舞指用竹子编成马的形象,外糊红白纸,表演者戴着纸马边舞边唱。武宣县的竹马舞,以禄新、思灵乡流传最盛。据老艺人说,相传远古时候有兄弟三人,老大法名三清、老二法名三宝、老三法名三元,后人称他们为三师。他们兄弟三人专做师公、道公为业,其法术高超,善驱魔赶鬼、迎神纳福、消灾除病。他们三人自创本家派系后,便广招门徒,授予各种法术、唱腔舞蹈,就这样代代相传下来。竹马舞,一般是在丧事或人病了请去为死者、病人超度亡灵,迎神驱魔、消灾除病。后来,演变发展到从师公舞中脱颖而出的师公戏后,竹马舞便成了师公戏的附属品一每演师公戏前必先跳一段竹马舞,然后才演唱师公戏的正文。
马山县师公戏的发展历史据志书考证,大约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形成于宋代初期的师公班,当时师公念的经名叫“唱师”,唱师跟远古的“唱尸”是同音、同义词。民间活动以打斋醮为主。当时的师公班有几个流派,其中壮语师公称“蛮师”、瑶族师公称“下批师公”,汉族平话师公称“宾阳客家话师公”。到了明代初期,外地汉族人大量涌入马山,他们带着各种文化戏曲形式渗透到社会各阶层,有的无业闲散文人也加入到师公班里来,他们把壮族师公的唱本用“土人方块字”记录下来,有时也用汉壮两种语言完成一句话,这就是马山人平时讲的“阴阳话”。后来,这一古老民间宗教文化形式经过整理、提高、发展成了有人物冲突、有场次、有较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小剧本,这就是师公戏。可见马山县师公戏有几个流派。
十五个男人踩莲花-马山古寨乡师公戏柳州师公戏在近几十年来虽然吸收了一些彩调的唱腔和动作,但与古代傩祭还是有着割不断的联系,故此,文艺研究工作者称之为戏曲“活化石”。柳州有个戏曲史研究专家叫庞绍元,他用了几年时间到各地调查采访,收集了大量的文字资料,拍摄了很多照片,经整理出版了一本有关柳州师公傩文武坛法事的专集,讲述了柳州师公戏的沿革、传承、谱系、班社、祭祀活动等等内容,是柳州乃至全国第一本研究师公戏的专著,很有学术价值。
马山古寨乡师公戏-踩莲花,是属梅山教派的一种祭祀舞蹈。它历史悠久舞蹈语汇比较丰富,民族特色浓郁,是壮族民间舞蹈的一种形态,为当地农村民间祈福的一种艺术形式。它虽称师公戏,实与壮族传统师公戏以唱为主伴以舞蹈为辅的艺术形式不同,而是舞蹈,属壮族师公舞的一种。
本文发布于:2022-11-01 16:38:3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41633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