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初见于秦朝小篆时代,为形声字兼会意字。从水;从怡省。楷书体和简化版的“治”都是从篆书演变而来。其字源演变图如下:
治的字源演变
治的字源演变
拼音 | 词性 | 释义 | 英文 | 例词 | 例句 |
zhì | 动词 | 治水;整治;修治 | prevent flood by water control;dredge ariver;rebuild;repair | 治酒 | 其后治装行,东入海求其师云。——《 |
治理;管理;统治 | administer;govern | 法治 | 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 | ||
办理;处理 | handle;treat | 治办 | 皆尚威严,有治办名。——《汉书·酷吏传·尹赏》 | ||
经营 | manage | 治产 | 父子治产,居无几何,致产数十万。——《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 ||
治;治疗 | cure | 治聋 | 如人有疾,不治则寝以深。——《盐铁论·世务》 | ||
惩处;惩办 | punish | 惩治 | 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诸葛亮《 | ||
审理 | try | 治问 | |||
修筑 | build;construct | 治居第于封丘门内。——宋· | |||
整顿,训练 | drain | 治礼 | 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 ||
研究 | rearch;study | 治经 | 此真治异国语言文字者之至乐也。—— | ||
名词 | 一个较大地区政府的所在地 | at of a local government | 县治 | ||
政治 | political affairs | 治体 | 冢宰掌邦治,统百官,均四海。——《书·周官·太宰》 | ||
姓 | |||||
形容词 | 社会安定、太平 | stable | 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天也。——《 | ||
参考资料 |
乿【唐韵】直之切【集韵】【韵会】澄之切【正韵】陈知切,音持。水名。【说文】水,出东莱曲城阳丘山,南入海。
又水,出泰山。【前汉·地理志】泰山郡南武阳冠石山,治水所出,南至下邳入泗。
又【集韵】汤来切,音胎。水名。水出鴈门郡。【前汉·地理志】鴈门郡隂馆累头山,治水所出,东至泉州入海。
又理也。【周礼·天官】大宰以九职任万民,七日嫔妇,化治丝枲。
又盈之切,音怡。义同。
又【广韵】【集韵】【韵会】直利切【正韵】直意切,音穉。亦理也。【荀子·修身篇】少而理曰治。
又习也。【周礼·春官·大宗伯】治其大礼。
又校也。【战国策】皆无敢与赵治。
又有所求乞也。【周礼·地官·旅师】凡新甿之治,皆听之。
又监督也。【周礼·地官·鄕师】用役则帅其民而至,遂治之。
又听狱之成辞亦曰治。【周礼·秋官·方士】凡都家之士所上治,则主之。【注】所上治,谓狱讼之小事,不附罪者也。
又才多亦曰治。【左传·庄九年】鲍叔曰:管夷吾治于高傒,使相可也。【注】言管仲治理政事之才多于敬仲。
又道家静室曰治。【六朝诗话】送谢灵运于杜治,犹今之宫观也。
又所都之处曰治。【前汉·田儋传】更王胶东,治卽墨。【注】治,谓都之也。
又州郡所驻曰治,如蜀刺史曰治成都,扬刺史曰治会稽。 【毛氏韵增】治字本平声,脩治字借爲去声,经典释文治字平声皆无音,假借治道平治字,直吏切。
水。出东莱曲城阳丘山,南入海。从水台声。直之切〖注〗乿,古文。
说文解字注
治水。出东莱曲城阳丘山。南入海。城当作成。字之误也。东莱郡曲成、二志同。今山东莱州府掖县东北六十里有曲成故城。前志曲成下曰。阳丘山、治水所出。南至沂入海。按沂字疑误。一本作至临沂尤误。当作计斤二字。今掖县东南三十里有阳邱山。亦名马鞍山。今治水名小沽河。自掖县马鞍山南流至平度州东南。与出登州府黄县之大沽河合流。迳卽墨。至胶州之麻湾口入海。一统志曰。左传昭二十年。姑尤以西。杜注。姑水、尤水皆在城阳郡。东南入海。齐乘。姑卽大沽河。尤卽小沽河。玉裁谓尤古音读如贻。与治同在第一部。齐乘之言可信也。从水。台声。直之切。一部。按今字训理。葢由借治爲理。
参考资料 |
参考资料 |
参考资料 |
字形 | 韵书 | 摄 | 声调 | 韵目 | 字母 | 声类 | 开合 | 等第 | 清浊 | 反切 | 拟音 |
治 | 广韵 | 止 | 平 | 之 | 澄 | 开 | 三 | 全浊 | 直之切/直利切/直吏切 | ȡʰi | |
止 | 去 | 至 | 澄 | 开 | 三 | 全浊 | 直利切/直吏切/直之切 | ȡʰjei | |||
止 | 去 | 志 | 澄 | 开 | 三 | 全浊 | 直吏切/直利切/丈之切 | ȡʰi | |||
集韵 | 止 | 平 | 之 | 澄 | 开 | 三 | 全浊 | 澄之切 | ȡie | ||
止 | 平 | 之 | 以 | 开 | 三 | 次浊 | 盈之切 | 0ie | |||
蟹 | 平 | 咍 | 透 | 开 | 一 | 次清 | 汤来切 | tʰɒi | |||
止 | 去 | 至 | 澄 | 开 | 三 | 全浊 | 直利切 | ȡiɪ | |||
韵略 | 平 | 之 | 澄之切 | ||||||||
去 | 至 | 直利切 | |||||||||
增韵 | 平 | 脂 | 陈尼切 | ||||||||
去 | 至 | 直利切 | |||||||||
中原 | 去声 | 齐微 | 照 | 全清 | tʂi | ||||||
中州 | 平声 | 齐微 | 陈知切 | ||||||||
去声 | 齐微 | 长世切 | |||||||||
洪武 | 平 | 支 | 牀 | 直 | 全浊 | 陈知切 | dʒ‘ie | ||||
去 | 寘 | 牀 | 直 | 全浊 | 直意切 | dʒ‘ie | |||||
参考资料 |
时代 | 声韵系统名称 | 韵部 | 声调 | 声母 | 韵母 | 备注 |
魏 | 之 | jəї | ||||
晋 | 之 | jəї | ||||
南北朝 | 宋北魏前期 | 之 | jəї | |||
南北朝 | 北魏后期北齐 | 之 | jəї | |||
南北朝 | 齐梁陈北周隋 | 脂之 | jei | |||
隋唐 | 拟音/高本汉系统 | ȡʰ | i | |||
隋唐 | 拟音/王力系统 | ȡ | ǐə | |||
隋唐 | 拟音/董同龢系统 | ȡʰ | i | |||
隋唐 | 拟音/周法高系统 | ɖ | i | |||
隋唐 | 拟音/李方桂系统 | ḍ | ï | |||
隋唐 | 拟音/陈新雄系统 | ȡʰ | ǐə | |||
参考资料 |
治水、治理、治安、治病、政治、治疗、统治、治学、治本、治装
治病救人、百治百效、目治手营、诘戎治兵、缮甲治兵
本文发布于:2022-11-01 14:16: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41602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