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若愚术

更新时间:2022-11-01 06:42:29 阅读: 评论:0

书本概况

作者:萧胜平编著

ISBN:10位[7506440377]13位[9787506440370]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10-1

定价:¥28.00元

含义

大智若愚

(dàzhìruòyú)

解释:若:好像。才智出众的人表面看来好像愚笨,不炫耀自己。

出处宋·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大勇若怯,大智如愚。《老子》中“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分句;指有智能的人不露锋芒

示例清·薛福成《庸庵笔记·史料二·骆文忠公遗爱》:“自有诸贤拥护而效其长,岂其~耶?

大智若愚术近义词大巧若拙、虚怀若谷、不露锋芒

反义词深藏若谷锋芒毕露、不可一世、愚不可及

歇后语扮猪吃老虎

大智若愚在《词源》里的解释是这样的:才智很高而不露锋芒,表面上看好像愚笨。出自宋苏轼经进东坡文集事略二七贺欧阳少帅致仕启:“大勇若怯,大智若愚。”同样意思的还有大巧若拙。老子曰: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至都是一个意思,只是更能表现被形容者伟大可以掌控一切的一面。‘大智若愚’若愚,已人理悟之境;但要大彻大悟,当需‘守愚,守者即修行,亦即功夫。理上之悟,是一悟,已近‘愚’之境界;事上之悟,事事悟,时时醒,持守如一,乃一大智者。大智者,愚之极至也。大愚者,智之其反也。外智而内愚,实愚也;外愚而内智,大智也。外智者,工于计巧,惯于矫饰,常好张扬,事事计较,精明干练,吃不得半点亏。内智者,外为糊涂之状,上善斤斤计较,事事算大不算小,达观,大度,不拘小节。智愚之别,实力内外之别,虚实之分。

大智若愚在生活当中的表现是不处处显示自己的聪明,做人低调,从来不向人夸耀自己抬高自己,做人原则是厚积薄发宁静致远,注重自身修为、层次和素质的提高,对于很多事情持大度开放的态度,有着海纳百川的境界和强者求己的心态,从来没有太多的抱怨,能够真心实在的踏实做事,对于很多事情要求不高,只求自己能够不断得到积累。很多时候大智若愚伴随的还有大器晚成,毕竟大智若愚要求的是不断积累自己,就像玉坯不断积累一样,多年的积累所铸就的往往是绝代珍品,出世的时候由于体积太大而需要精雕细琢,而不像外智那般的小玉一样几下子就可以雕琢出来马上能够拿到市场卖个好价钱,因而大器晚成之后往往都是无价之宝。

编辑推荐

大智若愚的人,憨厚敦和,平易近人,虚怀若谷,不露锋芒,甚至有点木讷,有点迟钝,有点迂腐。大智若愚的人,宠辱不惊,遇乱不躁,看透而不说透,知根却不亮底。大智若愚的人,大智在内,若愚在外,将才华隐藏很深,给人一副混沌无知的样子,实际上,他们用的是心功。

目录

第1章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聪明而愚为大智

外愚内智是正道

处世莫若养“木鸡”

大智若愚术做人不可太聪明

能而未之以不能

装傻自有好运来

第2章糊涂有利,较真无益

随方就圆

虚已处世

难得糊涂

不必较真

学会健忘

糊涂治家

掌握分寸

第3章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友善待人,平等尊重

胸襟宽广,大度为怀

谦逊谨慎,永不自满

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恶小不为,善小不弃

施恩宜忘,受恩铭记

以德报怨,赢得人心

第4章心性淡泊,随缘处世

宠辱不惊,顺其自然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

第5章韬光养晦,以退为进

第6章吃亏是福,百忍成金

第7章以和为贵,化敌为友

第8章多做实事,少说空话

第9章言辞谨慎,把好嘴门

第10章无为而治,妙手御人

附录一《小窗幽记》之《集醒》卷

附录二《呻吟语》之《应务》卷

书摘

聪明而愚为人智

明代大作家吕坤在《呻吟语》中写道:“愚者人笑之,聪明者人疑之。聪明而愚,其大智也。夫《诗》云‘靡哲不愚’,则知不愚非哲也。”其意思是:愚蠢的人,别人会讥笑他;聪明的人,别人会怀疑他。只有既聪明但是看起来又愚笨的人,才是真正的大智者。照字面解释,“大智若愚”的意思就是有大智大慧大觉大悟的人不显露才华,外表上好像很愚呆。事实上,这既是一种至高的人生境界,又是人生大谋的回答。就前者而言,大智的人如同风一样自由,无牵无挂,无拘无束,俗世的一切都在身外。就后者而言,是在人前收敛自己的智慧,一种混混沌沌的样子,在小事上常常不如一般人精明,应变能力好像差一些。这正是城府很深的表现。假装愚钝,让人以为自己无能,让人忽视自己的存在,而在必要时,可以不动声色,先发制人,让别人失败了还不知是怎么回事。做人应尽量避免显山露水,不要成为别人妒忌的目标;愚蠢而危险的虚荣心满足之日,就是一个人失败之时。另外,“大智若愚”,并非故意装疯卖傻,并非故意装腔作势,也不是故作深沉,故弄玄虚,而是待人处事的一种方式,一种态度,即:心平气和,遇乱不惧,受宠不惊,受辱不躁,含而不露,隐而不显,自自然然,平平淡淡,普普通通,从从容容,看透而不说透,知根而不亮底,凡事心里都清清楚楚,明镜儿似的,而表面上却显得不知、不懂、不明、不晰。大智若愚既表现在人的面部表情上,也表现在人的行为举止上。大智若愚的人给别人的印象是,即:时常笑容满面,宽厚敦和,平易近人,虚怀若谷,不露锋芒,有时甚至显得有点木讷,有点迟钝,有点迂腐。但我们需要切记:若愚者,即似愚也,而非愚也。因此“若愚”只是一种表象,只是一种策略,而不是真正的愚笨。在“若愚”的背后,隐含的是真正的大智慧大聪明大学问。而只要是真正具有大智慧大聪明大学问的人往往给人的印象总是显得有点愚钝。因此,中国才有了“大智若愚”这个含有很深哲理意义的成语,从而也丰富了中国的人生哲学。大智若愚,这的确是中国人五千年文明智慧的一大结晶啊!

主旨

大智若愚的人生修为: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在人的一生中,能够自身根基的事不外乎两件:一件是做人,一件是做事。的确,做人之难,难于从躁动的情绪和欲望中稳定心态;成事之难,难于从纷乱的矛盾和利益的交织中理出头绪。而最能促进自己、发展自己和成就自己的人生之道便是: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就是把自己调整到以一个合理的心态去踏踏实实做人、做实事、做好事,就是树立信念、敢想敢拼、以诚待人、公正处事、努力学习、成熟思考、积极行动、持之以恒。唯有此,则事必成!做人和做事往往都是相互联系的,只有彼此相互配合才能在人生道路上一步一步走下去。

相关词条

1、book.qq.com/s/book/0/11/11741/

2、www.tushucheng.com/book/1246776.html

3、cidian.teachercn.com/D/88/Word_43329.html

本文发布于:2022-11-01 06:42: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41504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大智若愚术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