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崇祯九年(1636年)十月初四,徐霞客游玩了杭州后,从余杭、临安,经高坎、下圩桥(今夏禹桥)、全张、乾坞岭,最后从南新折入龙马古道。 “环坞一区,东西皆石峰嶙峋,黑如点漆,丹枫黄杏,翠竹青松,间错如绣,水之透壁而下者,洗石如雪,今虽久旱无溜,而黑崖白峡,处处如悬匹练”,在徐霞客的游记中,徐霞客进入南新境内后,沿三九山北麓入后叶坞(今名后源坞)——白粉墙——罗村桥(今名罗宅桥)——洞山,他一路赞叹富春山水是大自然的造化,让他“心甚异之”。徐霞客留给农民扇画,现不知所踪。徐霞客的游记中除了写如何从临安进入富阳外,其余均是描写的是龙羊沿途风光和逸事。
徐霞客在洞山脚村歇足时,受到当地两位吴姓老乡的热情款待,“一为余炊,一为赠烛游洞”。徐霞客则报桃以李,“以鱼公画扇答之”。据说,此扇画着几茎莲花,吴氏族人世代珍藏,直到民国时期还曾出现,可惜现在已不知去向了。在徐霞客一天的游踪里,他涉足了洞山脚村吴氏宗祠,探访明洞(后人唤作白鹤洞,在灵隐洞侧)、灵隐洞,当晚便住宿于太平桥吴姓宗祠。第二天早晨,徐霞客自太平桥出发,从马岭脚村登上了马岭关。
灵隐洞是徐霞客记录最多的一处,对此洞的神奇,他作了如下描叙:“再南即为幽洞。二洞并启,中间石壁,色轻红若桃花,洞口高悬,内若桥门之覆空,得呼声辄传响不绝,盖其内空峒无底也。廿丈之内,忽一转而北,一转而南,北者为干洞,拾级而上,如登楼蹑阁。三十丈后,又转而南,辟一小阁,颇觉幽异。南者为水洞,一转,即仙田成畦,塍界层层,水满其中,不流不涸……”。游完此洞,徐霞客感叹不已:“及出洞,半日之间,已若隔世。”“所游二洞,以无意得之,岂不幸哉!”。
Copyright 2014 中国古道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14028401号-1
本文发布于:2022-10-30 07:25:0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41181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