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祖何氏自先秦从中原迁徙至韶关南雄珠玑巷,至南宋期间,何秘得五子,桃溪村地理位置大儿子长大后留守南雄,其余四个儿子到广东各地创业。二儿子何琛到了番禺沙湾,三儿子何琰于1216年来到鼎湖沙浦烂柯山下,在西江边建村开业(何琰后来曾任肇庆府通判)。何琰还有两个弟弟分别到了新会与惠州落脚。
何琰开村以来,已近八百年。历代先民因地制宜,在村落建筑上讲究风水。烂柯山有小溪流到村边,人们在清洌的小溪两旁遍种桃花。桃花盛开之日,与丽日蓝天一同倒映在溪水之中,似云霞,似彩锦,如诗如画,此村故名桃溪。
桃溪村的主街是桃溪大街,沿西江建起,近两里长,街面用长条花岗石铺砌。全村共有8间坊,14座祠,5间厅,2座庙,一间书院。在大街的南边按耙齿状建起了36条整齐划一的里巷(里弄)。每条巷口都有一座牌楼,飞檐上有灰雕,檐下花岗岩牌匾镌刻着此里弄的名称。上部与两侧绘有各种彩色图画。“仁厚里”、“敦睦里”、“昌德里”、“居贤里”、“兴义里”……从巷里的命名,就有一股浓烈的儒家文化气息扑鼻而来。里巷的地面也是用长条花岗石铺就。
桃溪书院旧址原有“桃溪书院”牌匾,该匾于道光年间重修,用花岗岩雕刻。1988年,桃溪村创建桃溪小学,这块道光年间重修的“桃溪书院”牌匾便被移到了桃溪小学,被镶嵌在校园大门上,桃溪村桃溪书院旧址以之彰显桃溪村历代重视文化教育。
桃溪书院旧址前有一棵与书院同龄的鸡蛋花树,树高十多米,虬枝苍劲,饱受风雨雷暴侵袭,多次枯枝发新芽,如亭如盖。据说当属岭南最为古老的鸡蛋花树。(有人前来出价3万元欲购此树,遭到村民严词拒绝)。
桃溪村人历朝历代都极其重视文化教育。桃溪书院便是代表,桃溪书院旧址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青砖灰瓦,旧迹尚存,前沿是绿色琉璃瓦,大门飞檐正中,是一个古体的“寿”字。两边雕刻着蝙蝠图案。意为福寿俱全。还刻有飘飞向上的白云,喻为读书日后大可“平步青云”。
桃溪书院旧址前的江边沙滩上,曾立一支“文笔”(文革期间被毁)。桃溪村村民的习俗一向是免费读书,民间传说明代状元伦文叙,桃溪村书院读过书。
何真人祠:
桃溪村东面的“何真人祠”于清乾隆初,以开元庙改建而成。光绪三年重修。曾任监察御史的爱国名臣苏廷魁(鼎湖人)所书“真人祠”的真迹镌刻在大门上方,“文坛怪杰”彭泰来(鼎湖人)所书的“何真人庙碑”手迹石刻现嵌在祠堂大厅里。此两人真迹现存世极少,值得重视。在桃溪村的何氏家谱中(文革期间被烧毁,幸有香港族人存留),新发现有彭泰来及清初大文学家屈大均等人咏赞桃溪及桃山寺(烂泥柯山上有寺院名曰桃山寺,已毁)的一批诗文,文采飞扬,却未在世上流传。
何真人祠为硬山顶,三进深,五开间。头进为十四架椽屋,前后乳袱用两柱,前檐乳袱上有三朵斗拱。后进为十六架椽屋,前扎牵,用三柱。抬梁式梁架,前有月梁,次间有横梁。梁下有彩绘的图画。大柱底座为花岗石,圆柱的坤殿木至今仍保存完好。
本文发布于:2022-10-30 07:15:5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41174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