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汉语汉字

更新时间:2022-10-30 05:50:42 阅读: 评论:0

字源演变

“湘”,初见于金文时代。水表意,篆书形体像河流,表示湘江;相表声,兼表湘江宽阔,两岸的人能相望而难相往。后来陆续在楚系简帛、说文中发现,“湘”字简体版的楷书从《说文》演变而来。“湘”的字源演变图如下:湘的字源演变湘的字源演变

详细释义

拼音词性释义英文例词例句
Xiāng名词湘江Xiangjiang River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楚辞·渔父》
湘山Xiang mountain 
湖南省的简称Hunan province湘文、湘云
xiāng动词烹煮boil湘鱼于以湘之,维锜及釜。——《诗·召南·采蘋》
参考资料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唐韵】【正韵】息良切【集韵】【韵会】思将切,音襄。水名。【说文】水出零陵阳海山,北入江。

又山名。【史记·黄帝本纪】黄帝南至于江,登熊湘。

又地名。【广舆记】长沙府吴晋曰湘州。

又湖名。【广舆记】在绍兴府萧山县。

又烹也。【诗·召南】于以湘之,维錡及釜。

又【集韵】思庄切,音霜。义同。

说文解字

水。出零陵阳海山,北入江。从水相声。息良切。

说文解字注

湘水。出零陵县阳海山。北入江。县字今补。凡郡县同名、则言县以该之也。零陵郡零陵、二志同。前志零陵下曰。阳海山、湘水所出。北至酃入江。过郡二。行二千五百三十里。过郡二者、零陵长沙也。又有离水。东南至广信入郁。行九百八十里。水经曰。湘水、出零陵始安县阳海山。东北流过下隽县西。又北至巴丘山。入于江。郦曰。阳海山卽阳朔山。山在始安县北。县故零陵之南部也。湘漓同源。南爲漓水。北则湘川。今广西桂林府兴安县南九十里。俗谓之海阳山、卽阳海山也。湘水出焉。北流经全州入湖南畍。经东安县、零陵县、祁阳县、常宁县、衡阳县、衡山县、湘潭县、善化县。至乔口。资水来会。又经湘阴县。至磊石山分爲二派。又合入洞庭湖曰湘口。汉志云至酃入江。未详。按离水字本不从水旁。后人益之耳。许书所无。从水。相声。息良切。十部。按诗召南于以湘之。假借爲鬺字。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参考资料

书写演示

参考资料

书法欣赏

参考资料

音韵汇集

韵书集成

字形韵书声调韵目字母声类开合等第清浊反切拟音
广韵全清息良切sjɑŋ
集韵次清思将切siɑŋ
次清师庄切ʃiɑŋ
韵略思将切
增韵息良切
中原阴平江阳全清siaŋ
中州平声江阳西将切
洪武全清息良切siaŋ
参考资料

中古音系

时代声韵系统名称韵部声调声母韵母备注
   jang 
   jang 
南北朝宋北魏前期阳唐  jɑŋ 
南北朝北魏后期北齐阳唐  jɑŋ 
南北朝齐梁陈北周隋阳唐  jɑŋ 
隋唐拟音/高本汉系统  si̯aŋ 
隋唐拟音/王力系统  sǐaŋ 
隋唐拟音/董同龢系统  sjɑŋ 
隋唐拟音/周法高系统  siɑŋ 
隋唐拟音/李方桂系统  sjang 
隋唐拟音/陈新雄系统  sǐɑŋ
参考资料

方言汇集

客家话[宝安腔]siong1[客语拼音字汇]xiong1[海陆腔]siong1[梅县腔]siong1[台湾四县腔]siong1[客英字典]siong1[东莞腔]siong1粤语soeng1

本文发布于:2022-10-30 05:50: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41127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