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谢优劣

更新时间:2022-10-30 00:36:44 阅读: 评论:0

译文简介

桓温埋伏下军队设酒宴,大请朝廷中的官员,想趁此机会杀了谢安、王坦之。王坦之很害怕,问谢安说“这如何是好?”谢安面不改色,对王说“东晋王室的存亡,全看我俩此行了。”就和王坦之一起前去(赴宴)。王坦之的恐惧神色,都在他外表表现出来。而谢安的从容,也更加在他外表表现出来。(谢安)走上台阶 找座位坐下,作了一首《洛生咏》,是咏浩浩洪流的。桓温被谢安的旷达风度和自若本色镇住了,连忙传令撤走兵士。王坦之和谢安以前是齐名的,这件事之后,谁好谁坏就可以评判的出来了。

字词加点:

延:邀请

遽:害怕

表:表现

乃:于是;就

句子翻译

王、谢旧齐名,于此始判优劣。

译:王坦之、谢安以前是齐名的,这件事之后,谁好谁坏就可以评判的出来了。

魏晋风度:风流不羁,不拘小节,放浪形骸。淡泊不追求名利,具有隐士风范,注重精神上的感受。大体这样的人。

王谢优劣写出了魏晋风度的精神气概:极为自信风流萧散、不滞于物、不拘礼节。士人们多独立特行,又颇喜雅集。

魏晋风度作为当时的士族意识形态的一种人格表现,成为当时的审美理想。风流名士们崇尚自然、超然物外,率真任诞而风流自赏。

优劣分析

王谢二家,算魏晋南北朝时北方最大的世族。王家有两支:一是琅琊临沂(山东临沂)王氏,一是晋阳(太原)王氏。琅琊王氏以王衍、王敦、王导、王羲之等等为代表。太原晋阳王氏以王济、王述为代表。王济就是和王恺、石崇经常炫富的人。王述和王羲之同时而有矛盾。谢家只有一支,陈郡阳夏(河南太康)。谢安算是最杰出的人物。

在权势上,或者王家稍胜半筹,但是翻开文学史,王家出色的人真没几个。除开王羲之的那篇《兰亭集序》,其他还真难以找出来。不过托三希帖的幅(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王家书法的名声是谢家难以企及的。谢家的文名却一直不弱。李白的“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忆的是谢尚,这是谢安的堂兄。李白的“中有小谢又清发”,说的是谢朓。当然大谢是指谢灵运。还有谢惠连、谢庄什么的,文才也算独步。谢家的女子咏柳絮的谢道韫嫁到王家,简直是辱没风流,王凝之配谢道韫可差了一大截。

那个时候尚清谈,纵容不学无术。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的哥哥王徽之,那是名士风流,尽得魏晋真传。王徽之在桓冲手下任骑兵参军。桓冲问他:“你当的是什么官?”小王回答说,不知道,经常看到有人牵马,好像是马曹。桓冲跟他说,你官当久了,应该做点事。小王也不理人家,半天冒了一句:西山朝来,致有爽气。王徽之是个很洒脱的人,名气也大。他有句名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李白对他的雪夜访戴佩服的五体投地。杜牧也缅怀说:大地南朝皆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他那兄弟王献之也不是好惹的主。私闯人家庄园,就像主人一样指指画画。

王家有如此名气,大约是比较张扬的原因。谢家的人任武将的多,偏偏文学上胜出好大一筹。这也大约谢家重视教育有关系。谢家在人家眼里,是新兴的名门旺族,有点真率不懂礼貌。相比王家,谢家要识时务些。谢安对家庭教育的重视不是一般的。谢安经常自己教导下一代,谢玄的“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阶庭耳”,谢道韫的“莫若柳絮因风起”,那可都是在他的教育下出来的。谢安的孙子谢混的文字号称“江左第一”,那也不是盖的。谢玄的孙子谢灵运,山水诗打他那儿起,文学史上还得大书一笔。谢庄的《月赋》和《怀园引》都是经典。谢惠连也有“小谢”的称呼,当然弱不了。他的《雪赋》自然不差。

谢家要文人有文人,要武将有武将,在务实上要胜王家一筹。但王家有“王与马,共天下”的底气。想当初,琅琊王司马睿(晋元帝)荣登大宝时,那是邀请王导跟他一起坐。在整个南朝,基本上是不以姓王的当宰相,就娶王姓皇后,锋芒其实无人能抵。王敦叛乱失败了,皇上也没敢把其他人怎样。王家人老爱叛乱,谢家人偶尔叛乱,都没把皇帝放眼里。而所谓的文学、书法,不过是王谢二族的消遣。有人把这看成望族现象,认为是一种文化底蕴。只是这种底蕴,是危险的底蕴吧。

本文发布于:2022-10-30 00:36: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40989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王谢优劣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