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金氏

更新时间:2022-10-30 00:17:34 阅读: 评论:0

金姓源流及汝南金姓的形成

金姓源流见于史料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源于黄帝之子少昊。

《风俗通》载:金姓“少昊金天氏之后”。

《通志·氏族略·以名为氏》:“金氏,金天氏之后也。黄帝之子玄嚣,亦为少昊氏,曰少昊挚,亦为青阳氏,已姓,后为赢姓,鸟官。”

少昊,黄帝之子。传说是黄帝和嫘祖所生。他是黄帝的继承人,在位84年,建都于曲(在山东曲阜)。少昊嗣立,他以(金、木、水、火、土)五行之首金德统治天下,世称其金德王。他最先以金德王的名义订立了“惜金制度”,开创了后世重视金子的世俗。少昊也因此有了“金天氏”的称呼。由于惜金制度的创建,在他的后世子孙中,就有一支以金为姓,开创金姓,并世代沿袭下来。这支金氏,有着黄帝的血统,是中国金姓中最早,也是最主要的一个世系。源地在今山东曲阜,自以金为氏之后,便长期在此繁衍,并逐步向南迁播。经过多代的繁衍,在彭城(今江苏徐州)形成望族。

源自匈奴归汉的金日墠

《前秦录》载:“汉休屠王太子日墠(音midi)事武帝,帝以休屠做金人祭天,赐姓金氏。”这支金姓虽比“金天氏”晚多年,但仍不失为金姓中重要的一支。他们的子孙后代,在京兆(今陕西西安一带)代代繁衍,并成为当时京兆的望族之一,兴旺至今。

刘姓改为金姓

《元史·金履祥传》记载:金履祥先祖本姓刘,在吴越王钱鏐手下任职。刘与鏐同音,因避嫌,“刘”字去“卯”去“刀”为“金”,所以,“刘”姓为金姓,并且这支金姓后来人数较多。

北方少数民族改称汉姓为金

据《前秦录》载:苻秦时“羌西有金氏“。

汝南金氏源于少昊金天氏。汝南金氏后裔金景诏在他的《汝南金氏族宗考》中记述:“汝南金氏家谱中明确记载,金氏的古始祖是少昊,汝南金氏家族的始祖是金应。”“金氏居汝,源于南北朝,已近1500年历史”。

金氏家谱中记载:相传汝南金氏先祖世居燕京(北京),南北朝东魏时,有远祖金应在东魏做官。东魏失权,远祖惟忠不保二主而来至南方,居于悬瓠城(今汝南县城)北二十五里一个小村庄,取名“金庄”,又称“老金”。

《汝南金氏族宗考》记述:金应有守仁、守义、守礼、守智、守信五个儿子,经过数代繁衍、迁播,形成诸多金氏望族,如河南的西平、遂平、西华、通许、正阳、上蔡、郑州以及北京,河北的保定,湖北的孝感,吉林的延边金氏,都是汝南金氏后裔。

金景诏在《汝南金氏族宗考》中,还记述了一个十分离奇的故事:相传唐代汝南金氏有一个文、武进士叫金大钟,仪表堂堂,一表人才,三十多岁时,奉王命出使失踪。汝南当地人有个风俗习惯,每逢春节,大年三十早上,家家户户都要把本户死去亲人的亡灵请回家过年,叫“请神”。神请到家以后,立即在大门外就地放一根棍子(叫拦门棍)。这个棍子的作用是拦住异姓野鬼入室。然后摆上供品。三十的夜晚,燃放鞭炮、焚香烧纸,举行虔诚的祭祀,这叫“过三十”。这个习俗,在金大钟失踪以前,汝南金姓与其它各姓都是一样的。可在金大钟失踪以后,金氏却没有这个习俗了。为什么呢?金氏人认为大钟死于异邦,亡灵离家遥远,途隔千山万水,不可能在请神的时候听到祈祷就随请神者到家,所以,不能放拦门棍。意思是说大钟的灵魂什么时候到家,门都是开着的,不至于把他堵在门外。年三十晚上,金姓人也不搞祭祀,说是神灵不全,需等神。这就是汝南金氏过年不放拦门棍,年三十晚上不搞祭拜活动的由来。这个习俗,在汝南金姓中,自唐一直沿袭至今。

金大钟的夫人死后,金家人用黄金铸金大钟像与夫人合葬于老金庄西南一公里处。坟很大,四周植有松柏,有碑楼。这就是远近闻名的“大金坟”。说是大金坟,一是因为这座坟确实很大,二是因为坟主姓金,三是因为坟里埋的有金人。这座坟虽然已平,但现在坟址高出地面的轮廓仍然很明显。

《汝南金氏族宗考》与《金氏家谱》中所记载的金大钟和出使日本后定居新罗的金忠,在姓名、年龄、籍贯、朝代、出使等诸方面都有相同之处。二者是不是同一个人,已无据可考。但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汝南金氏族宗考》中所记述的汝南金氏历史上的这段传奇故事,时隔1200多年,却与韩国(金)南氏来汝寻根拜祖构成了偶然的巧合……

忠少年得志,平步青云

据《南氏遗事》、《汝南县志》及有关资料载:金忠(712——786年),字廷诚,亦作廷臣,唐蔡州人。于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出生。自幼热爱读书,六岁起就开始攻读五经四书。他天资聪颖,十岁时写的文章就受到蔡州刺史庐从愿的赞赏,称其“神童”。及长,仰慕东汉名儒徐雅的“非力不食”论,立志苦读,品学兼优,名扬于乡里。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年方弱冠的金忠就考中癸酉科进士。宰相宋璟喜其年轻有文才,选为秘书正字。裴旭卿任京兆(今陕西西安)尹兼转运史时,提拔他为司仓参军。金忠明典知律,门下平章事吴竞与宋璟等共同引荐,提为监察御史。后升任为礼部郎。他搜求礼仪典章,协助封禅礼仪使方竦办理封禅事,举止得体,受到赞赏。唐玄宗赞其知礼,拜吏部考功员外郎。他负责考查州县官吏,褒贬有据,拒绝请托,以无私著称,晋升为吏部侍郎、银青光禄大夫。

金忠奉诏出使,定居新罗

唐玄宗十三年(754)年,金忠被加授为金紫光禄大夫,门下右侍中,以此身份特授为按廉使,率使团持节渡海出使日本国。次年返回,所乘船只,行至对马海峡时,遇到强级台风袭击,航船迷失了方向,漂泊至新罗国(今韩国)庆尚北道盈德郡丑山岛东南海面的礁港丛中,被当地渔民救助上岸。当地渔民从水手处得知金忠是出使日本的大唐使节后,立既报告州郡,遂逐级呈报至朝廷。新罗国景德王下令将金忠一行护送至京都汉城,亲自接见招待,安排他们住在礼部驿馆,给予了很高的礼遇。

此时的朝鲜半岛刚统一不久,景德王朝正处在百业待兴的创建时期。他们仰慕中国科学技术先进,文化发达,礼仪文明,典章制度完备、规范、可行。过去由于他们地处偏远,国家弱小,与中国的交往相应较少,对治理国家的礼仪制度知之甚少,不适应统一后的治理与发展。金忠饱学经史,博古通今,又在大唐朝廷任职多年,对当时的礼仪典章制度比较熟悉,他又有文学和交际方面的才能,因而受到景德王的特别赏识,于是派使臣将金忠一行海上遇险被救的情况书报大唐朝廷,并述明欲留金忠于新罗之意。此时的李唐王朝刚刚经历了“安史之乱”的打击,玄宗皇帝李隆基已经禅位于太子李亨,即肃宗。新老皇帝惊魂未定,遂诏允金忠留居新罗国。金忠因国内乱事未定,也不愿再回中土,再加之新罗国王诚心挽留和唐朝诏允,便留居新罗任职。韩国《南氏遗事》载:“新国王以其自汝南来,赐姓南,改名敏”。并封食邑于英阳郡。所以金忠便是汝南金姓移居新罗国的“南”姓始祖。

金忠在新罗任职以后,协助景德王参照中国的典章制度,改革了新罗国的内外机构,在文化教育方面,除派遣王族、勋臣子弟到中国留学外,还在国内兴办国学,要求学生研读中国五经三史和诸子百家著作。效仿中国,建立了科举考试制度。为使中国的文化更好地在新罗国得到传播,金忠还创立了用中国字音记录新罗语言的方法。为后来人创造“吏读”打下了基础。其它诸如天文、历法、医药、农业、水利等自然科学的传播,金忠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金忠“尽职尽责、忠诚国家、奉仕社会”的精神和作为,对新罗国的治理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受到了新罗国朝野上下的赞扬与景仰。景德王“以其天资英雄”,封他为“英毅公。”初食邑于英阳郡,后又因功封其子嗣于宜宁、固城。英阳、宜宁、固城分别为韩国南氏的三大望族和南氏姓源。

忠后裔南氏显盛于新,兴旺于朝,辉煌于韩

从新罗国统一到韩国建立之间,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历史过程:公元661年,新罗国统一后,与之并存的还有勃海国、后高丽、后百济等政权。这些政权到公元918年被高丽统一,称高丽国。公元1392年,朝鲜(李氏)王朝建立,后又发展成为大韩帝国。其间历经27任国王(大王),共518年,到1910年日本占领朝鲜。1945年,日本投降,朝鲜又分别被美军和苏军占领,1948年,大韩民国成立。1950年,朝鲜南北战争暴发,1953年结束,原来的朝鲜国又分别由朝鲜和韩国两个国家政权分治。在这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金忠后裔兴旺发达,英才辈出。据不完全统计,新罗、高丽朝(公元755——1392年)之间,南氏入仕做官者居多,其中的代表人物有:

南敏,英毅公,韩国南姓始祖。新罗国景德王大臣。

南洪辅,南敏长子,重大匡(正一品)。

南君甫,南敏次子,枢密院直副使、通宪大夫(正三品)。

南匡甫,南敏三子,固城君(从一品)。

南谦,南敏孙,主簿令。

南公若,南敏孙,卫尉丞、同正。

南孝允,南敏孙,神护卫大将军、赠户曹判书(正二品)。

南赫胝,南敏孙,备卫巡郎将。

南益胝,南敏孙,神虎卫大将军,版图判书,封宜山君,谥号“良靖”(正二品)。

南极远,南敏孙,密植副使(正三品)。

南熏,重大匡(正一品)。

南千里,门下侍郎(正二品)。

南途庭,右仆射(正二品)。

南鸿翼,大将军(从三品)。

南天老,门下侍中(正二品)。

南天命,侍中(正二品)。

南备,及第金紫光禄大夫(从三品)。

南大蕃,左谏议大夫,獐含府院君(正三品)。

南淑孙,及第检校礼宾侍郎。

南轶,庆尚道都巡问使(从二品)。

南乙蕃,全罗道都巡问使、中郎将(从二品)。

南浦,中郎将。

南之卓,及第。

南星老,典兵判书(正二品)。

南乙敬,崇禄大夫、行议政府左赞成(从二品)。

朝鲜、大韩时期(1392-1910年),南氏家族入仕为官者,灿若郡星。他们中:

(1)入主“议政府”有7个人(议政府又称“黄阁”,是朝、韩时期国家的最高议政机关,分别设有领议政,左、右议政和左、右参赞等职。领议政为首相,左、右议政为副首相):

南乙蕃,太祖朝,特进辅国崇禄大夫、门下府事、检校侍中,宜宁府院君,谥号“敬烈”。

南在,太宗朝,领议政,谥号“忠景”。

南智,世宗朝,左议政,谥号“忠简”。

南衮,中宗朝,领议政,谥号“文敬”。

南以雄,仁祖朝,左议政,谥号“文贞”。

南九万,肃宗朝,领议政,谥号“文忠”。

南公辙,纯祖朝,领议政,谥号“文献”。

(2)赐“领议政”和“左议政”衔者有6人:

南乙敬,太祖朝,赠“领议政”。

南景文,太宗朝,赠“领议政”。

南致信,中宗朝,赠“领议政”。

南瑜,仁祖朝,赠“左议政”。

南以兴,仁祖朝,赠“左议政”。

南有容,英祖时代,赠“领议政”。

(3)官居吏曹判书者有10人(朝、韩时期,议政府下设六曹,相当于中国国家的三省六部:吏曹、户曹、礼曹、兵曹、刑曹、工曹。各曹的行政长官叫“判书”,正二品官。其中吏曹判书又称首席判书,相当于中央组织部长之职,因其居六部之首,所以还有“冢宰”之称):

南訚,太祖朝五年任(1396年)。

南以恭,仁祖朝十六年任(1638)。

南铣,孝宗朝五年任(1693年)。

南龙翼,肃宗朝十四个任(1687年)。

南泰齐,英祖四十三任(1766年)

南秉哲,哲宗朝六年任(1857年)。

南秉吉,高宗朝六年任(1868年)。

南性元,高宗朝七年任(1869年)。

南廷顺,高宗朝三十年任(1893年)。

南廷益,高宗朝三十一年任(1893年)。

(4)正二品的其它判书、判尹有17人(不含其它二品官):

南晖,世宗朝,汉城判尹。

南琴,端宗朝,兵曹判书。

南景,世祖朝,兵曹判书。

南怡,世祖朝,兵曹判书。

南孝义,中宗朝,刑曹判书。

南致勤,明宗朝,汉城判尹

南二星,肃宗教,礼曹判书。

南泰会,肃宗朝,兵曹判书。

南泰耆,英祖朝,礼部判书。

南履翼,纯租朝,兵曹判书。

南献教,宪宗朝,兵曹判书。

南相吉,哲宗朝,礼曹判书。

南廷哲,高宗朝,礼曹判书。

南一佑,高宗朝,工曹判书。

南奎熙,高宗朝,判书持进官。

南廷云,高宗朝,官内部大臣。

南有容,英祖朝,大提学兼刑曹判书。

(5)出任大提学的有6人(文官、正二品)

南衮,中宗朝大提学。

南九万,肃宗朝大提学。

南龙翼,肃宗朝大提学。

南有荣,英祖朝大提学。

南公辙,纯祖朝大提学。

南秉哲,哲宗朝大提学。

(6)出任观察使的有31人(从二品,不含其它从二品):

南轶,高丽朝,庆尚道都巡问使

南乙蕃,高丽朝,全罗道都巡问使。

南在,太宗朝三年,庆尚道观察使。

南琴,太宗朝十八年,江原道观察使。

南智,世宗朝十四年,京畿、庆尚道观察使。

南伦,世祖朝十一年,黄海道观察使。

南孝义,中宗朝二十九年,庆尚道观察使。

南世雄,中宗朝二十九年,全罗道观察使。

南应云,宣祖朝八年,京畿道观察使。

南以信,宣祖朝三十三年,京畿道观察使。

南以雄,仁祖朝七年,京畿、忠清道观察使。

南以恭,仁祖朝八年,京畿道观察使。

南铣,仁祖朝二十年,全罗道观察使。

南翧,孝宗朝元年,庆尚道观察使。

南龙翼,显宗朝十年,京畿道观察使。

南二星,肃宗朝二年,忠清道观察使。

南益熏,肃宗朝十八年,庆尚道、咸镜道观察使。

南致熏,英祖朝三十九年,江原道观察使。

南就明,英祖朝三年,京畿道观察使。

南泰良,英祖朝二十三年,庆尚道观察使。

南泰会,英祖朝三十三年,京畿道观察使。

南泰齐,英祖朝四十年,京畿道观察使。

南正重,英祖朝四十年,庆尚道观察使。

南公辙,正祖朝二十三年,江原道观察使。

南献教,宪宗朝二十三年,黄河道观察使。

南秉哲,哲宗朝四年,庆尚、平安道观察使。

南相吉,哲宗朝九年,黄河、江原道观察使。

南一佑,高宗朝十九年,忠清、庆尚道观察使。

南廷顺,高宗朝二十二年,江原道观察使。

南廷哲,高宗朝二十二年,平安、咸镜道观察使。

(7)被授予国家功臣的有13人:

南佐时,辅祚功臣。

南大刚,辛丑扈从功臣一等。

南在,开国功臣。

南訚,开国功臣。

南深,开国元从功臣。

南怡,敌忾功臣。

南嶻,平难功臣。

南以雄,振武功臣。

南以兴,振武功臣。

南斗北,保社功臣。

南斗极,保社功臣。

南孝允,辅理功臣。

南熏,翊朝功臣。

(8)武将有13人:

禁卫大将:南晖、南怡、南致元、南泰征;

大将军:南鸿翼、南国仲;

登坛武将:南泰征、南斗柄、南五星;

元帅副元帅:南轶、南在、南致勤、南以兴;

将帅:南怡、南致勤;

义兵将:南彦经。

(9)赐有“谥号”的有34人。(谥号:君主时代,帝王对贵族、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的事迹、功劳所给予的荣誉称号)。

(10)封“君”的有26人(“君”本身是指对人的尊称。在君主时代,最高统治者以“××君”加封于王室亲或有功有德之臣,作为一种称号,以示对他们的尊重和褒奖。)。

(11)出使中国使(臣)节的有12人:

南在:太祖三年(1394年)、明朝,奏问使。

南智:世宗十七年(1437年8月),明朝,圣节使。

世宗二十年(1437年),明朝,登极贺礼使。

南晖:世宗二年(1419年),明朝,谢恩使。

世宗十五年(1432年12月),明朝,中国使节。

南伦:世祖十三年(1467),明朝,中国使节。

南衮:燕山君元年(1494年),明朝,中国使节。

中宗七年(1512年),明朝,奏请使。

南孝义:中宗二十八年(1533年),明朝,冬至使。

南以信:宣宗四年(1600年3月),明朝,中国使臣。

南以雄:仁祖朝,清朝,中国使臣。

南铣:仁祖二十六年(1648年),清朝,冬至使。

南老星:仁祖朝,中国使节。

南二星:肃宗四年(1677年)中国使节副使。

南廷哲:高宗二十三年(1885年)冬至使。

在韩国现代,南氏后裔中,仍然是英杰辈出,其中的人代表人物:

南悳佑,1982-1984年任韩国国务总理。

南载熙,任韩国民主正义党议长,国家劳动部长等职。

南在俊,韩国前陆军参谋总长,大将。

南海一,前海军参谋总长,大将。

南正明,海军参谋次长,中将。

南氏家族在韩国,不仅政治、军事人物繁多,而且经济实力雄厚,在韩国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南氏家族身居异国,怀恋故土之情历久弥坚

《南氏氏族史。遗墟碑阴记铭》有这样一段话:“自唐亡,五代作乱,五十年而余兴,又三百年而为元,又八十年而明兴,又二百年而为清,中州之士君子,发为在袵者数矣,独南氏居于东方者,诵习诗书乐不改衣冠。”

《遗墟碑阴记铭》载:“按图地有邻,初属辰韩,今为岭南之宁海府。府东十里,有丑山岛者,世传公下船此。有吏部洞,通使洞。

世传公筑室于此,离父母丘墓而去国万里,时节望祭,以寓霜露之感者,即此地也,有所渭望乡台者。公虽从仕属国,未尝一日而忘唐,故登临望中国山川,慨然有逰子故乡思者亦此地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金忠在新罗国入仕之后,经常思念自己的祖国、家乡和父母,遂在当初他漂泊新罗时下船的地点丑山岛上建竖了“望乡台”,建造有“吏部洞”、“通使洞”。每逢节日,他都要带领家族人等前来祭拜。每当这个时候,金忠遥想祖国的壮丽河山,游子思乡、思国之情便由然而生。这种祭祀怀乡的活动,一直传承至今。他们又分别在丑山岛上建起了“日光台”、“月影台”、“望祭坛”和“遗墟碑”。

为了加强对南氏后裔进行中国诗书礼仪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早在英毅公在世时,就建起了“汝南书院”、“汝南讲堂”。这些时隔千年的古代遗存保留至今。止于目前,南氏后裔都学汉字习汉文。他们先贤的墓志铭及其它有纪念意义的碑刻铭文全都是汉字、汉语。与此同时,他们组建了韩国“南氏大宗会”,之下又以金忠及三个儿子的封地“英阳”、“宜宁”、“固城”为源头,根据不同区域不同派系,分别建立了南氏宗会。各宗会在大宗会的协调下,经常加强联系,加强沟通和交流,一方面增强了南氏家族内部的团结,为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另一方面也增强南氏家族之间的亲情、友情和思乡之情。

韩国南氏是中国汝南金氏后裔,在韩国《南氏氏族史》等许多专着中,都有明确记载。南氏欲寻根拜祖和汝南金氏攀亲结缘也由来以久。韩国南氏人员说:我们祖祖辈辈,从小到老都知道我们的祖先在中国汝南县,但到底在中国的什么地方,汝南是个什么样子,却无从知晓。我们南氏家族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就是有机会到中国找到汝南,寻觅始祖的踪迹。1988年,多年研究金(南)氏历史,又和韩国南氏大宗会有密切联系的南荣先生(原名南致佑,1940年l2月生,是韩国南氏宜宁贯25世。他出生在中国,祖籍在韩国。《黑龙江新闻社》编辑局长、后任《致富信息报》总编辑,黑龙江省专业报协副会长)第一次在中国地图上找到汝南县,并从韩国南氏大宗会得到的《南氏家谱》序文译成汉文寄给汝南县,又把从汝南县得到金氏的详细情况介绍给韩国南氏大宗会,从此,一千多年以后,汝南金氏的后裔南氏,第一次和汝南联系在一起,一直以来把自己姓氏诞生的由来当成传说的南氏家族真正明白始祖的根脉和汝南的价值。1990年12月,南氏后裔南润德(哈尔滨铁路局职员)先生受南氏家族之托,专程到汝南察访,从此,韩国南氏家族和汝南县以及汝南金氏之间的联系、往来频繁起来。

1991年7月,韩国南氏大宗会副会长、宜宁南氏宗会会长南广佑先生作为韩国南氏的代表,再次到汝南来寻根问祖。1994年6月,以南广佑先生为团长,南相烈、南庆熙先生为副团长的南氏寻根团一行17人莅汝。韩国客人在汝期间,参观考察了古宜春城遗址及“金城台”遗址,会晤了当地金氏群众的代表。同年7月,建造了“韩国南氏始祖公寻乡碑”,表达了韩国南氏家族对始祖汝南金氏的怀念之情。

应南氏家族的邀请,1995年2月,时任汝南县县长宋军为团长一行9人对韩国南氏家族进行了回访,受到了南氏的热烈欢迎和热情接待。1995年10月,以韩国宜宁南氏大宗会新任会长南海镕先生为团长的南氏寻根团一行18人,再次莅临汝南,参观考察了汝南的历史状况和风土人情,拜竭了“南氏寻乡碑”,并对在汝南筹建英毅公纪念馆一事进行了磋商。

1996年5月,韩国国际药品工业集团副会长南哲佑先生在南荣先生的陪同下访问汝南,受到县领导的亲切接待和汝南金氏家族的热烈欢迎。

几年来,汝南县政府和领导对金(南)氏的研究很重视,设立了金(南)氏文化研究会,认真调查金(南)氏的历史事实,取得了可喜的成果。l995年,汝南县人民政府把南荣先生聘为汝南县金(南)氏文化研究会顾问。南荣先生经常和汝南金氏家族、韩国南氏大宗会之间保持联系和沟通,这不仅拉近韩国南氏家族和汝南金氏家族之间的血浓于水的血缘关系,而且加强了中韩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

本文发布于:2022-10-30 00:17: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40981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恒典,词语
下一篇:汝南评
标签:汝南金氏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