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航天科普·天上的街市:空间站

更新时间:2022-10-29 22:29:58 阅读: 评论:0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

《世界航天科普·天上的街市:空间站》编辑推荐:文字通俗易懂、图片精美,航天科技知识贯穿于全书,并穿插许多惊心动魄的故事,是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的适合青少年和普通读者阅读的航天科普读物。

作者简介

刘进军,一直从事卫星通信工作,长期跟踪和研究卫星通信、航天史、航天器技术及进展,曾撰写了许多相关领域的文章和专著。曾在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了《卫星电视接收技术》(获国防工业出版社优秀图书奖)、《卫星电视原理》、《卫星电视技术》3部专著,每月在《卫星与网络》、《卫星与宽带多媒体》等专业杂志发表一篇航天技术、卫星技术和航天器情报技术文章,在《科学24小时》、《百科知识》、《大科技》等科普杂志发表过许多航天科普文章,并被多所大专院校和中小学校等邀请进行航天科普讲座。

图书目录

引言

天上的街市

过去、现在与未来 4

天堂里的童话 5

神仙居住的地方 6

太空花朵 7

太空城演习

梦想成真 9

太空城演习 10

没有领土的国度 11

站得高看得远 12

尊重大自然 14

诺亚方舟的暗门

离天堂近一点 15

太空堡垒 16

天使的旅行箱 17

太空之门——对接舱 17

太空之窗——气闸舱 18

太空之家——生活舱 18

精确的轨道舱 19

复杂的服务舱 19

聪明的仪器舱 19

瞄准太阳的帆板 20

最聪明的航天器 20

失败的伊甸园

“生物圈-2”号 21

微型世界 22

自然之花 23

失败的伊甸园 25

科技的笑话 26

地球输不起 27

“礼炮”号空间站

太空吃“螃蟹” 29

第一个礼炮 30

七星连珠 33

诡秘的“礼炮-5”号 34

飞行的小联合国 36

报告,“礼炮-7”号升空 38

太空开发的礼炮 41

“和平”号空间站

不仅仅为了和平 43

人造天宫 44

飞驰的太空快车 45

和平的使者 47

太空花园 48

宠儿的奇迹 49

伤心太平洋 51

“天空实验室”

最昂贵的实验室 53

最复杂的实验室 54

最成功的实验室 55

最麻烦的实验室 56

最聪明的实验室 57

最科学的实验室 59

最亲近太阳的实验室 61

最辉煌的实验室 62

国际空间站

太空金字塔 65

2010空中楼阁 67

太空搭积木 68

飞翔的十字架 69

能挂多少挂多少 69

太空竞技场 70

未来的新星 72

超级变形金刚

“曙光”号工作舱 73

“团结”号节点舱 74

“星辰”号服务舱 74

“命运”号实验舱 75

“码头”号多功能对接舱 75

“哥伦布”号实验舱 76

“希望”号实验舱 76

“寻求”号气闸舱 77

多功能后勤舱 77

“加拿大-2”大臂 78

太空三大步

起步第一步 79

紧跑第二步 79

跳跃第三步 81

明天就起航

中国空间站航天计划 83

看得见的天宫 83

“天宫-1”号目标飞行器 84

绽放的力量 86

飞翔的大篷车

大篷车 87

太空运输舰 88

“独眼龙”与“斗鸡眼 89

太空大力士 90

富贵有命 生死在天 91

玛丽保险球 91

奇异的旅程

看不见的超重 93

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轻 94

飘浮在太空 95

快乐国际大家庭 96

不花钱的森林氧吧 98

神奇的太空水 98

永远是春天 99

比牛排难吃一点儿 100

免费的总统套房 101

没有人化妆的化妆间 102

对不起,你太灵敏了 104

来自太空的天音 104

重返地球 105

胜利大逃亡 105

太空惊魂

致命的几十秒 107

逃生大彩排 109

惊险“联盟”号 111

好玩不好受

大富翁扫厕所 114

富翁科学家 114

国际空间站@太空 com 116

小丑也能上天堂 119

美丽的传说

幽默大师 121

太空俱乐部 122

快乐的桃花源 123

勇敢者的游戏 123

快乐的大忙人 125

哎,又坏了 126

饥寒交迫的圣诞节 126

假人“弗雷德” 128

空间站航天日志

完美的倒计时 129

2006年7月4日 130

2006年7月5日 131

2006年7月6日 132

2006年7月7日 134

2006年7月8日 134

2006年7月9日 136

2006年7月10日 137

2006年7月11日 138

2006年7月12日 139

2006年7月13日 140

2006年7月14日 140

2006年7月15日 141

2006年7月16日 143

2006年7月17日 143

精美的照片会说话

缥缈的月球与地球 145

极光的芭蕾 146

天使之城的夜景 146

银蓝色的弯月 146

斜视喜马拉雅山 147

卡特里娜飓风 147

地球的美丽项圈 148

克利夫兰火山醒来 148

冰雪阿尔卑斯山 149

看得见未来的熔岩原 150

通向太空的金丝带

走出“摇篮” 151

太空电梯 152

是预言不是梦想 152

通天妙方 153

最佳材料是纳米材料 154

不只是科幻 155

通向太空的金丝带 156

序言

航天,20世纪人类最激动人心的科学探索行动。20世纪50年代末,苏联、美国的许多航天专家不但是伟大的科学家,还是著名的科普作家,由于他们,使得航天知识深入人心,增强了人们的凝聚力和爱国心。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表示:要让NASA一词在人们茶余饭后常常挂在嘴边。

航天科学、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是人类最伟大、最尖端的科学。中国航天事业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然而,在美国斯坦福大学校园,一位教授不解地问:你们中国的火箭从哪里买来的?在我国江南一所漂亮的小学里,高年级学生在上科学课。老师问: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是谁?学生们异口同声地答道:杨利伟。我国航天知识的普及任重道远。

《世界航天科普丛书》以弘扬科学、追求真理、普及航天科技知识、启发想象力与创造力为宗旨,以航天文献、史料为依据,介绍了各国航天发展史和各种航天器,体现智慧与科技的力量,力图激起科技强国、勇攀科技高峰的雄心,增进国家富强、跻身航天强国的信心。

本丛书主要介绍了航天运载器、卫星及航天器,由运载火箭、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空间探测器、空间站、航天飞机等六部分组成。以讲故事的形式,将航天科技知识娓娓道来,通俗易懂,引人入胜,其间穿插许多惊心动魄的事件,有的还是第一次展现在读者面前;精心挑选的近千幅图片,使人浮想联翩。

从梦想到理想,从地球到太空。从苏联发射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航天器好像从哈利·波特的魔法学校出来的一样,变幻出各种功能强大、造型不同、惊艳绝美的太空精灵。梦想照耀太空。地球静止轨道概念的提出者克拉克曾说:“任何非常先进的科技,初看都与魔法无异。”本丛书如能激发读者想象、渴望和愉悦,作者将无比感谢。

本丛书在编写时参考了俄罗斯航天局、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欧洲空间局、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中国航天局、印度空间组织、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美国劳拉空间系统公司、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美国波音公司、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美国缩尺复合材料公司、欧洲航空防务与航天公司等机构和公司的网站及相关资料,在本丛书出版之际,特向他们以及所有提供素材的单位,航天、火箭专家和杨星豪老师表示感谢。

本丛书将高科技知识科普化,必定存在疏漏和错误,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名人推荐

梦想照耀太空——《世界航天科普丛书》书评

美国“阿波罗-13”号登月飞船快飞到月球了,突然发生爆炸。3名宇航员将残破的登月飞船当做救生艇,没有就近飞回地球,却飞往人类至今最远处的太空。他们到底怎样飞回地球的呢?

为了达到赫鲁晓夫“造导弹如同造香肠”的恐吓效果,苏联战略火箭军司令聂杰林元帅在拜科努尔发射场地狱般的爆炸声中烧得尸骨全无。

伊拉克军队侵占了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国王拒不同意美国利用本国军事基地攻打伊拉克军队。美国中央情报局利用照相侦察卫星拍摄的几张卫星照片震慑了沙特国王,使其立刻同意美国的计划并积极发动海湾战争。

火星,这颗迷幻的红色星球到底是什么味道呢?空间探测器利用特殊的“鼻子”闻出火星有股淡淡的臭鸡蛋的味道。为什么火星会发出臭鸡蛋的味道呢?

随着我国神九的发射成功,航天已成为我国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最近,航空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世界航天科普丛书》,解答和回答了许多关于世界航天的知识和疑问。

《世界航天科普丛书》共分为6册:《突破卡门线:运载火箭》、《为了地球领导权:人造卫星》、《天使的翅膀:宇宙飞船》、《遥远的使命:空间探测器》、《天上的街市:空间站》和《最后一个航班:航天飞机》。这是一套科普化与艺术化相结合的读物,它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太空的大门。

《突破卡门线:运载火箭》:这个世界并不完美。最初,洲际导弹以冷酷、恐怖的面目出现。苏联把P-7洲际导弹改装为“卫星”号运载火箭,将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升空。从此,运载火箭进入一个令人恐惧,又令人尊敬的科技时代。该书解读了运载火箭的许多前所未闻的秘密。

《为了地球领导权:人造卫星》:苏联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自此,卫星打开了人类思维和想象的大门,也打开了科学突飞猛进的大门。该书依照卫星的发展历史和功能,从不同角度描述了各国著名卫星和其惊险、隐秘的故事,为人们带来惊奇、赞叹与想象。人造卫星不断创造着奇迹和神话,人类社会和生活也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

《天使的翅膀:宇宙飞船》:“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应总是生活在摇篮里。”100年前,俄罗斯宇航理论先驱齐奥尔科夫斯基发出了这样的感叹。他预言人类将登上太空。尽管宇宙飞船的发展很不平坦,但人类经过艰苦的探索,甚至牺牲生命为代价,终于登上太空。

《遥远的使命:空间探测器》:很久以来,人类就对宇宙充满崇拜和迷茫。伽利略自制了第一架天文望远镜,将人类的视野扩大到太空,思维深远到科学。太空探索第一次从宗教到科学,从地球到宇宙。空间探测器是人类派往太空的使者。它让人类发现太阳系很渺小,地球更渺小;太空很辽阔,时间很久远。天文学家看到的是一个神奇的宇宙,哲学家更深思人类和生命存在的意义。

《天上的街市:空间站》:苏联发射了人类第一座空间站--“礼炮-1”号。“礼炮”号为战争而生,为信仰而死。它是苏联太空战略和太空霸权的一部分。空间站代表了人类的最高科技和现代文明。空间站并不总是虎视眈眈地俯瞰地球和监视人类。国际空间站第一次站在地球的上空,为航天、科技和人类服务。太空从此有了欢笑,显得拥挤起来,精彩的故事也多起来。

《最后一个航班——航天飞机》:航天飞机是冷战的花朵。苏联的航天飞机飞了一次就寿终就寝;而美国航天飞机飞行了30年。最终,美国航天飞机执行和平使命,为人类航天科技和空间探索做出重大贡献,被称为最富魅力的太空花朵。

《世界航天科普丛书》以弘扬科学,追求真理,普及航天科学知识,启发想象力与创造力为宗旨,介绍了各国航天发展史和各种航天器。这套丛书的特点是语言幽默风趣,在介绍航天科技知识的同时讲述了许多惊心动魄的故事,有成功与失败、惊险与残酷,令人浮想联翩,心驰神往;近千幅图片精美震撼,展示了宇航员和航天科研人员勇于探索,不惧艰险,令人爱不释手,心旷神怡,很适合青少年和普通读者阅读,能给人以启迪,给人以勇气,给人以胆量。

在太空探索的道路上,勇气、胆量和意志等精神鼓励人们前赴后继、勇往直前。我们可以跟随书中的描述从梦想起飞,冲破浓密的大气层,突破强大的地球引力,飞进冰雪寒冷的彗星,穿越怪石嶙峋的小行星带,体验暗物质与暗能量的神秘,看看黑洞的肮脏面容,探索一下太阳系的边界。

航天是全人类的事业。航天科技似乎很遥远,其实许多航天科技就在我们身边。书中列举了许多普通人和青少年从对航天的幻想,进而投身科学事业和航天事业的典型案例。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火星科学实验室”计划中,以科学的名义将新的火星车命名为“好奇”号。这么好听的名字谁取的呢?是美国堪萨斯州的向日葵小学六年级的12岁华裔小女孩克拉拉·马,中文名字:马天琪。《世界航天科普丛书》希望通过讲述这些普通人的故事启发读者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有幻想才有想象,有想象才有理想,有理想才有力量。《世界航天科普丛书》是一套优秀的科普丛书。一本好书也许会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本文发布于:2022-10-29 22:29:5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40919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