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羊水库,甘肃凉州区的中型Ⅲ等水库

更新时间:2022-10-29 20:33:10 阅读: 评论:0

建筑规模

工程地高程2000~2100M,年平均降水量180MM,平均蒸发量2198MM,平均气温6.9℃,平均最高气温19.4℃,平均最低气温-8.4℃。多年平均风速3.1M/S,最大风速12M/S。最大冻土深度1.5M。水库区基本地震烈度8度。

水库工程于1958年4月动工兴建, 1960年11月基本建成蓄水。40多年来, 保证了下游黄羊灌区20多万亩农田的灌溉,满足了兰新铁路、黄羊河糖厂、黄羊电厂等工业用水, 调蓄洪水, 兴利除害, 为当地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发挥了巨大作用, 效益十分显著。

黄羊河水库是在三年困难时期建成的,由于当时材料缺乏, 遗留工程项目较多。水库运行到70年代时,大坝漏水、输水洞闸门启闭不灵、泄洪洞洞身未衬砌等问题,严重影响着大坝安全,先后进行了大坝防渗处理(1973年~1976年)、续建处理(1977年~1980年)等多次较大改建加固处理工程。水库工程经过几十年的运行后,随着工程构件自然老化、库容淤积、设计标准更新等,逐渐暴露出了一些影响工程正常安全运行,亟等解决的问题。

2001年11月在大坝安全复核工作的基础上,水利部大坝安全管理中心将黄羊河水库核定为三类坝。本次初设从大坝除险加固、防渗加固处理、输水洞进、出品加固改建、金属结构与机电设备改建、上坝公路整治及防护等十一个方面,对安全鉴定提出影响水库正常安全运行的问题,进行较为彻底处理。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实施后,将增强水库抗御洪水的能力,消除大坝等主要建筑物在运行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对现有上坝公路进行路面整治及防护,将确保抗洪抢险道路的畅通。工程项目的实施,对保障水库下游4乡1镇8个国营农场,20余万人24万多亩耕地及兰新铁路、312国道和通讯光缆等各各种基础设施的安全,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效益。

建筑物结构

黄羊水库(1)大坝:宽壤土心土石坝,最大坝高52M,坝顶高程2048M,坝顶长126M,坝顶宽12.5M。设块石和料石组合防浪墙,坝顶以上墙高1.3M,墙顶高程2049.3M。前坝坡设二级马道,位于高程2034.12M、2020M处,马道宽度2.0M。坝坡坡比自上而下依次为1:2.5、1:2.75、1:3.0;后坝坡设二级马道,高程2034M处马道宽度24.5M,高程2017处马道宽度.0M。

(2)输水洞:位于大坝左岸,洞身长168.7M,圆形压力隧道,洞径2.0M,纵坡1/125。在竖井式引水口设2扇平板检修钢闸门,

由2台卷扬机启闭,竖井深33.2M。出口设1扇平板工作钢闸门,由手电两用螺杆式启闭机启闭。最大输水流量32立方米/秒。洞身围岩为花岗岩,全断面钢筋砼衬砌,厚度0.4~0.6M。桩号K0+135.25右侧为发电支洞分岔口,两洞轴线夹角45°。发电支洞断面为圆形,洞径2.0M,洞长120M,纵坡1/40,全断面钢筋砼衬砌。电站装机容量42200KW,设计年发电量1512万KWh。

(3)泄洪洞:位于大坝左岸,输水洞左侧。圆拱直墙形断面,结构尺寸5.0×5.0M,设计工况为明流无压隧洞,洞身段长178.8M,分斜洞和平洞两部分。洞身围岩为花岗岩,分别采用全断面现浇钢筋砼和拱部喷锚支护衬砌。进口设1扇弧形钢闸门控制,闸门尺寸10×4.25M,最大泄洪量348立方米/秒。出品设挑流消能,反弧段长13M。

(4)坝后电站:位于大坝下游约300M的谷左岸,为坝后式输水隧洞引水式电站。由发电压力隧洞、主、副厂房、尾水渠、升压站组成。设计总装机容量4200KW,多年平均发电量1136万KW.H。发电站压力隧洞位于水库;输水隧洞右侧。距输水隧洞进口135M处向右45°分岔,洞长99.38M,洞径1.8M,钢筋砼全断面衬砌,压力隧洞后接压力钢管至水轮机。在距发电站压力隧洞进口69.7ZM处又以58°35′32″的平面分岔角设引水发电支洞一条,支洞长19.14M,洞径1.8M,钢筋砼加钢内衬结构。发电厂房地面高程1994.00M,距输水洞出口泄槽约50M。

水文地质

黄羊水库黄羊河是我国西部内陆石羊系的一条支流,发源于天祝藏族自治县内的双龙山、磨脐山、黑沟山一线,主要支干流为峡门河和哈溪河,与沿途大、小沟岔汇流,在凉州区中路乡水峡口处,被黄羊水库拦蓄。水库以上主干道长21KM,宽15~75M,平均纵坡1/50,水库集水面积828平方公里,其中凉州区境外637平方公里,凉州区境内191平方公里。水库以下流沿水峡口自然道下泄,再与沿途沟岔汇流后,由黄羊河渠首控制引入渠道灌溉,水库至渠首河道流程长7.2KM。汛期有部分洪水沿河道下泄汇入杂木河,其下游有312国道和兰新铁路通过。

在黄羊河干流上先后设有水文站四处,水库观测站一处。自上而下为峡门台、沙金台、水峡口、黄羊河水库(坝下水文站,黄羊河水库(坝上)测站一处。站资料已整编,共有52年的实测资料可供使用。

气象

坝址区高程2000~2100M,四面环山,年日照时数2200~2360小时,年降水量160~290㎜,年蒸发量1600~2200㎜,平均气温6.9℃,平均最高气温19.4℃,平均最低气温-84℃。无霜期155天,最大冻土深度1.5M,结冰期约为每年11月15日~次年4月15日,冰层厚度60~65㎝。属大陆性温带干旱气候,具有寒冷、干燥、多风的特性。

地质

(1)库区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黄羊河水库地段属祁连山北麓――走廊东南部一部分,地形由南向北逐渐变低。

库区位于张义堡山间河谷盆地末端与黄羊河峡谷地带,四周山丘环绕。水库东南方向为高低不平的黄土低山丘陵,西北方向为花岗岩及变质岩系构成的陡峻中高山,山脊走向北北西,自水库向西北高山之间,存在三级夷平面,以阶梯状逐步升高。

在区域地质构造上位于北祁连山褶皱以西,走廊过渡带内带,库区及其周围花岗岩出露面积约20KM,呈岩株状侵入下奥系车轮沟群地层中。花岗岩体侵入车轮沟~毛藏寺复式背斜(毛藏古凸起)东南转折端的西翼(车轮沟~毛藏北斜轴向北西西~南东东),花岗岩受多轮回构造影响;早期海西~印支运动,主要受南北向挤压力,后燕山~喜马拉雅期,又以东~西压应力为主的垂直升降运动,形成多级夷平面并造成狭窄的黄羊峡谷在历次运动中,都留有构造迹象,但由于花岗岩处于褶皱轴端部,构造线分布、应力条件复杂化。近期新构造运动也极为强烈,主要反映了震荡式的不均衡升降的特点,因而地震频繁,强度大。据1927年5月23日武威、古浪地震,震中即在坝址西北10KM的冬青顶至四平台一带、形成走向北西290°~300°长达14公里凸向北东的新断裂,最大错距达40~50M。新构造方向与坝址方向与坝址主要断裂方向也大致吻合,表明本区新老构造的继承性和老构造线复活趋向。

本区地层、地质构造复杂,在不同5KM的狭长沟谷内分布有10条断层,4组较大的节理。最老地层为奥陶系变质岩系与花岗岩。花岗岩呈株状侵入奥陶系变质岩体中,二者接触变质带在水库峡谷进品处分布宽约500M,形成了花岗岩片麻岩、绿泥片岩、混合岩等岩石,构成了左岸地层。花岗岩出露于右岸峡口以上至天梯山石窟下游一带。

河谷第四系冲积层是本区地下水主要含水层,砂砾石含水量厚度一般10m以上,第三系红砂岩、变质岩除表层风化层外一般不含水。河谷内地下水埋深由上游逐渐释浅,由于峡谷地势收缩,河谷纵坡变陡,并受两岸不透水岩层阻挡,地下水在库区尾部逐渐露头,以下降泉水形工溢出地面。

(2)。坝址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坝址区位于峡谷内1公里,坝址处河谷大致吁不对称“V”形,宽约80m,谷深150m。坝肩及坝基为中~粗粒径肉红色花岗岩、黑色母花岗岩,右坝望逐渐过渡为黑云母花岗岩。

左坝断层多北西及北北东、北东向,断层密集,规模小,断层破碎带宽0.1~0.5 m,多数断层已胶结。由于左岸一-崖坎,断层与节理不利组合,影响岸坡稳定。F7断层两面临空,岩层近直立,靠近河床一盘最大裂隙宽度0.1 m。

右岸坝肩岩石破碎,无大断裂分布,但有一组较大破碎带(f1)长160 m左右,该破碎带呈北西向南东穿过山梁,破碎带岩石强风化,并在山梁处形成微马鞍形凹槽,破碎带宽5~10M,边界不显,于输水洞、泄洪洞、上坝公路交通洞穿过。

坝址一带节理发育,多系构造应力所致,物理风化多沿构造面伸延。根据节理带统计,发育有四组。

对外交通

水库位于武威市区东南50km的黄羊河上,自312国道分岔后有17KM的简易公路通往大坝。路面宽度在砂砾石地段7~8M,岩石地段56M。除夏、秋两季暴雨后引发泥石流偶有中断外,基本正常,因此本工程对外、对内交通便利。承包人的施工机械、设备和材料视需要均可由公路运输到该工地。本合同大、最重部件为12.7T重的弧形闸门。

天然建筑材料

水库加固改建工程中所需的砂石骨料等天然建筑材料量较少,可从水库上游20km外的大河滩拉运。据调查,前期工程就用此料源,各项技术指标均能满足设计要求,估尚未测储量u003e5万立方米,其数量完全可满足本次除险加固需要。

本文发布于:2022-10-29 20:33: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40852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黄羊水库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