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叶一枝花七叶一枝花植株高35-100cm,无毛;根状茎粗厚,直径达1-2.5cm,外面棕褐色,密生多数环节和许多须根。茎通常带紫红色,直径(0.8-)1-1.5cm,基部有灰白色干膜质的鞘1-3枚。叶(5-)7-10枚,矩圆形、椭圆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7-15cm,宽2.5-5cm,先端短尖或渐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叶柄明显,长2-6cm,带紫红色。花梗长5-16(30)cm;外轮花被片绿色,(3-)4-6枚,狭卵状披针形,长(3-)4.5-7cm;内轮花被片狭条形,通常比外轮长;雄蕊8-12枚,花药短,长5-8mm,与花丝近等长或稍长,药隔突出部分长0.5-1(-2)mm;子房近球形,具稜,顶端具一盘状花柱基,花柱粗短,具(4-)5分枝。蒴果紫色,直径1.5-2.5cm,3-6瓣裂开。种子多数,具鲜红色多浆汁的外种皮。花期4-7月,果期8-11月。
七叶一枝花生于山坡林下及灌丛阴湿处。生于海拔1,800-3,200m的林下。喜温,喜湿、喜荫蔽,但也抗寒、耐旱,惧怕霜冻和阳光。年均气温13-18℃,有机质、腐殖质含量较高的砂土和壤土种植,尤以河边、箐边和背荫山种植为宜。
七叶一枝花产西藏(东南部)、云南、四川和贵州。不丹、锡金、尼泊尔和越南也有分布。
分布于华南、华东、西南及陕西、山西、甘肃、河南、湖北(恩施、宜昌、十堰、襄阳、黄冈、咸宁,神农架林区)、西藏、江西、广西等地。
七叶一枝花以种子种植为主,亦可用根茎种植。
七叶一枝花对大气候和土壤类别的要求不严,但力求有生长发育的特殊小气候,选地最为重要。选择日照较短的背荫缓坡地或平地和质地疏松,保水性、透水性都比较强的夜潮地、灰泡土、腐殖土地种植最为理想。重楼根系不深,整地后,理成120-150cm宽的墒,每亩施农家肥或森林腐殖质3,000-5,000kg,然后捞沟盖肥,翻锄1遍,使耕作层肥土均匀,整平整细待种。喜凉爽、阴湿环境。宜肥沃沙质壤土或腐植质壤土栽植。用种子和根状茎繁殖。种子繁殖,9、10月种子成熟时,随采随播,条播或撒播,覆土4-5分。培育2-3年春或深秋移植。根状茎繁殖,是于采收时,切下芽尖部3-5节,开沟栽种,行株距8×4寸。生长期间要及时除草松土和浇水。追肥可在第二年春季出苗后进行,以氮肥、磷肥为主。七叶一枝花
最好采用直播,但为了节省种子和密植高产,可采用种子育苗移栽。
⑴直播:于5月中、下旬透雨后,在整好的墒面上以行距30-35cm,株距20-25cm打3-5cm深的小浅塘,130cm的窄墒打4行,150cm的宽墒打5行。播种前将种子冷浸24小时后,拌草木灰播种,每塘下种2-3粒,播后覆盖细粪、细土各半的肥土2-3cm,土干应及时浇水,7-10天萌发出苗。
⑵育苗移栽:这是节省种子和争取节令的重要措施。于4月上旬在有水源的旱地或菜园地中选择苗床。翻挖土地前最好用40%五氯硝基苯,每平方米5-10g拌细土撒施,进行土壤消毒,然后反复翻挖表土层,把墒面整平整细后,在墒面上按15cm的行距开5cm左右深的播种沟,在沟中按株距5cm播种,然后覆土3cm,盖细粪2cm,浇透水并覆盖地膜,5-7天可出苗。育苗1月后,按直播规格把小苗移栽大田。
种子萌发特性:七叶一枝花是一种名贵中药材,野生资源奇缺,种子休眠期长,自然发芽率低,通过人工方法打破休眠,提高发芽率,缩短生长周期;方法:采用变温层积与植物激素处理相结合打破休眠,探究温度、基质、光照对其萌发的影响;结果:发现七叶一枝花种胚有二次休眠现象,采用细沙层积冷藏变温处理后再用50-100mg·L的GA,处理24小时,以细沙为基质,在20℃温度下催芽60天后,可使发芽率达到90%以上
秋、冬季采挖健壮、无病虫害根茎置于阴凉干燥处砂贮,于翌年4月上、中旬取出,按有萌发能力的芽残茎、芽痕特征,切成小段,每段保证带1个芽痕,切好后适当晾干并拌草木灰,像播种一样条栽于苗床,并盖薄膜,15-20天生根长芽后,于5月中下旬,按直播规格移栽大田。
⑴间苗补苗:5月中、下旬对直播地进行间苗,同时查塘补缺。间苗前要先浇水,用木棍撬取苗,补苗时浇定根水,充分利用小苗,保证全苗和足够的密度。
⑵中耕除草:重楼要求土壤疏松。地上部分长势较弱,要特别注意松土除草。5月下旬到6月上旬,暴雨多,土壤易板结,要及时排水、防涝,要勤中耕,浅松土,随时注意清除杂草。
除草:苗齐或移植后,应及时除草松土,做到勤锄、浅锄,避免伤根,影响生长。平时畦面盖草保湿。
⑶施肥:人工栽培七叶一枝花,所用基肥占总肥量的70-80%必须在移植前施入土中,后期的追肥量只能占总肥量的20%左右,在每年苗出土后追施人粪水1次,不用或少用化肥,禁用化学氮肥。
⑷管水:七叶一枝花喜阴湿环境,畦面及土层要保持湿润,遇旱季要及时浇水,平时间隔喷水,雨季要及时疏沟排水,以防田间积水,诱发病害。
⑸打花薹:为减少养分消耗,使养分集中供应地下块茎生长,在5-6月份出现花薹时,除留种外,应及时剪除全部花薹,以提高产量。
⑹遮阴:重楼喜荫蔽、怕强光,全生育期均以透光度40%-50%为好。因此出苗、移栽后,就要采取遮荫措施。在有条件的地方,最好采用遮阳网;没有条件的地方,可采取插树枝遮荫的办法,还可视行间套种玉米等高秆作物遮荫,但要注意密度和间、套种方式。
⑺培土:.重楼通常有上面开花、下面块茎就膨大的生长规律,一般6月中、下旬到8月膨长最快。必须在6月上旬重施追肥,每亩用腐熟农家肥2,000-3,000kg,加普钙20-30kg,追于根部后结合清沟大培土,培上的土必须松散,保持墒面、沟底无积水。
以重楼种子栽培的5年收获块茎入药,块茎种植的3年后采收块茎人药。秋季倒苗前后,即11-12月至翌年3月以前均可收获。重楼块茎大多生长在表土层,容易采挖,但要注意保持块茎完整。先割除茎叶,然后用锄头从侧面开挖,挖出块茎,抖落泥土,清水刷洗干净后,趁鲜切片,片厚2-3mm,晒干即可。阴天可用30℃左右微火烘干。
缺瓣重楼(变种)ParispolyphyllaSm.var.apetalaHand.-Mzt.
与原变种的主要区别在于不具内轮花被片。产四川(南部)、云南(西北部)和贵州。生于2,000-3,000m的沟边阔叶林下。
短梗重楼(变种)ParispolyphyllaSm.var.appendiculataHara,
叶6-9(-10)枚轮生,矩圆形或矩圆状披针形,长6-1-2cm,宽1.5-3cm,先端短尖或渐尖,基部楔形或近圆形;叶柄长1-2cm,很少较短,带紫色。花梗通常短于叶,极少稍长于叶;内轮花被片狭线形,长约1-1.5cm,长为外轮的1/2,暗紫色或黄绿色;雄蕊6-10枚,长约1-1.5cm,花丝扁平,长为花药的1/5,药隔突出部分长1-3(-5)mm。花期5-6月。产四川、贵州、云南、湖北、湖南、广西(龙胜)和西藏。生于海拔1,300-2,100m的竹林或灌丛下。
华重楼(变种)ParispolyphyllaSm.varchinensis(Franch.)Hara
七叶一枝花叶5-8枚轮生,通常7枚,倒卵状披针形、矩圆状披针形或倒披针形,基部通常楔形。内轮花被片狭条形,通常中部以上变宽,宽约1-1.5mm,长1.5-3.5cm,长为外轮的1/3至近等长或稍超过;雄蕊8-10枚,花药长1.2-1.5(-2)cm,长为花丝的3-4倍,药隔突出部分长1-1.5(-2)mm。花期5-7月。果期8-10月。产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和云南。生于林下荫处或沟谷边的草丛中,海拔600-1,350(2,000)m。
宽叶重楼(新变种)ParispolyphyllaSm.var.latifoliaWangetChang,var.nov
本变种与狭叶重楼(变种)很近,主要区别在于:叶较宽,通常为倒卵状披针形或宽披针形,长12-15cm,宽2-4(-6)mm,幼果外面有疣状突起,成熟后更为明显。花期5月,果期7-9月。产山西、陕西(西部)、河南(西部)、甘肃(东部)和安徽(滁县)。生山坡林下,海拔1,000-2,300m。
狭叶重楼(变种)ParispolyphyllaSm.var.stenophyllaFranch.
叶8-13(-22)枚轮生,披针形、倒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有时略微弯曲呈镰刀状,长5.5-19cm,通常宽1.5-2.5cm,很少为3-8m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具短叶柄。外轮花被片叶状,5-7枚,狭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8cm,宽(0.5-)1-1.5cm,先端渐尖头,基部渐狭成短柄;内轮花被片狭条形,远比外轮花被片长;雄蕊7-14枚,花药长5-8mm,与花丝近等长;药隔突出部分极短,长0.5-1mm;子房近球形,暗紫色,花柱明显,长3-5mm,顶端具4-5分枝。花期6-8月,果期9-10月。产四川、贵州、云南、西藏、广西、湖北、湖南、福建、台湾、江西、浙江、江苏、安徽、山西、陕西和甘肃。生于林下或草丛阴湿处,海拔1,000-2,700m。锡金和不丹也有分布。
长药隔重楼(变种)ParispolyphyllaSm.var.thibetica(Franch.)Hara
植株高35-90cm;根状茎粗达8-20mm。叶7-12枚,披针形至倒披针形,长5-15cm,宽1-5cm,很少狭至7mm,先端具短尖头或渐尖,全缘,基部楔形,通常近无柄,极少具短柄。内轮花被片5枚,条形,长3.5-4.5cm,与外轮花被片近等长或超过;雄蕊10-12枚,长约2-3.5cm,花丝远比花药短,药隔突出部分长达6-16mm,呈条状钻形,极少短至3mm。花期5月。产四川(西南部)和云南(西北部)。生于海拔1,500-3,100m的灌丛下阴湿处。
宽瓣重楼(变种)ParispolyphyllaSm.var.yunnanensis(Franch.)Hand.
叶(6-)8-10(-12)枚,厚纸质、披针形、卵状矩圆形或倒卵状披针形,叶柄长0.5-2cm。外轮花被片披针形或狭披针形,长3-4.5cm,内轮花被片6-8(12)枚,条形,中部以上宽达3-6mm,长为外轮的1/2或近等长;雄蕊(8-)10-12枚,花药长1-1.5cm,花丝极短,药隔突出部分长约1-2(-3)mm;子房球形,花柱粗短,上端具5-6(10)分枝。花期6-7月,果期9-10月。产福建、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和云南。生于海拔(1,400-)2,000-3,600m的林下或路边。
七叶一枝花根茎含薯蓣皂苷元-3-O-α-D-吡喃葡萄糖苷(diosgenin-3-O-α-D-glucopyranoside)即七叶一枝花皂苷(POlyPhyllin)A,薯蓣皂苷元-3-O-α-L吡喃鼠李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苷,蚤休皂苷(pariphyllin),蚤休皂苷A、B,薯蓣皂苷(dioscin),七叶一枝花皂苷C、D、E、F、G、H,薯蓣皂苷元-3-O-α-L-呋喃阿拉伯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薯蓣皂苷元-六乙酸基-3-O-α-L-呲喃鼠李糖基-(l→2)-β-D-吡喃葡萄糖苷〔diosgenin-hexaacetyl-3-O-α-L-rhamn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idej,薯蓣皂着苷-3-O-α-L-呋喃阿拉伯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苷〔diosgenin-3-O-α-L-arabinofuranosyl-(1→4)-β-D-glu-copyranoside〕,喷诺皂苷元-3-O-α-L-呋喃阿拉伯糖基-(1→4)-〔a-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Pennogenin-3-O-α-L-arabinofuranosyl-(1→4)-〔a-l-rhamnopyranosyl-(l→2)-β-D-glucopyranoside〕,喷诺皂苷元-六乙酰基-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pennogenin-hexaacetyl-3-O-α-L-rhamnopyransyl-(l→2)-β-D-glucopyranoside〕,蚤休甾酮(paristerone),甲基原薯蓣皂苷(methylprotodioscin),以及丙氨酸(alanine),天冬酰胺(asparagine)等多种氨基酸。
七叶一枝花七叶一枝花尚未发现虫害,这与其有轻度毒性有关。但遇到低温多雨或高温高湿天气,则较易发病,须及早防治。
⒈立枯病:该病为幼苗期病害,4-5月低温多雨时发病严重,发病初期,幼苗茎基部出现黄褐色水渍状病斑,并向基部周围扩展,致使幼苗枯萎,严重时成片枯死倒苗。
防治方法:
加强田间管理,进行土壤消毒,发病后拔除病苗,苗床用药消毒,并喷代森锌药液。
⒉菌核病:该病危害严重,每年5月份雨多高湿时发病,危害基部,先出现软腐状,后可见病部出现白色丝状物,之后病部周围出现黑褐色颗粒的病原菌菌核,最后全株枯死倒伏。
防治方法:
⑴及时清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
⑵及时拔除病株,在发病中心撒施石灰。
⑶用农药托布津或纹枯利连喷2-3次,严重时用百菌清喷雾。
⒊黑斑病:病害从叶尖或叶基开始,产生圆形或近圆形病斑,有时病害蔓延至花轴,形成叶枯和茎枯。
防治方法:
⑴注意排水排湿,降低空气湿度,减轻发病;
⑵发病初期喷洒5%菌毒清水剂或50%甲基硫菌灵悬浮剂。
⒋茎腐病:此病多在苗床期发生,高温多雨大田期危害更为严重。首先在茎基部产生黄褐色病斑,病斑扩大后,叶尖失水下垂,严重时茎基湿腐倒苗。
防治方法:
⑴与禾本科作物3年以上轮作;
⑵移栽前苗床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作为“送嫁药”;
⑶间除病苗;
⑷大田发病初期用95%敌克松可湿性粉剂灌塘,每隔10天1次,连灌2-3次。
⒌金龟子:以成虫危害叶片,以幼虫(白土蚕)咬食根茎,影响重楼生长。
防治方法:
晚间火把诱杀成虫,用鲜菜叶喷敌百虫放于墒面诱杀幼虫。七叶一枝花
本经原文
蚤休,一名蚩休。味苦,微寒,有毒。治惊痫,摇头,弄舌,热气在腹中,癫疾,痈疮,阴蚀,下三虫,去蛇毒。生川谷。
基原考证
古又称蚩休、螫休、紫河车、重台、重楼金线、三层草、七叶一枝花、草甘遂、白甘遂。〔恭曰〕一茎六七叶,似王孙、鬼臼、蓖麻辈,叶有二三层。根如肥大菖蒲,细肌脆白。〔颂曰〕叶似王孙、鬼臼等,作二三层。六月开黄紫花,蕊赤黄色,上有金丝垂下。秋结红子。根似肥姜,皮赤肉白。四月、五月采之。[时珍曰]重楼金线处处有之,生于深山阴湿之地。一茎独上,茎当叶心。叶绿色似芍药,凡二三层,每一层七叶。茎头夏月开花,一花七瓣,有金丝蕊,长三四寸。王屋山产者至五七层。根如鬼臼、苍术状,外紫中白,有粳、糯二种。七叶一枝花
七叶一枝花是一味清热解毒的草药,药用历史悠久,向来被誉为蛇伤痈疽圣药。
据传,味草药的名字缘于一则神话故事。很久以前,浙江天日山区住着一青年叫沈见山,父母早逝,又无兄弟姐妹,靠上山砍柴为生。一天,他在砍柴时,草丛中突然窜出一条毒蛇,还未及躲避,他的小腿就被蛇狠狠咬了一口。不一会儿,他就昏迷在地,不省人事。说来也巧,这时天上的七仙女正好脚踏彩云来天目山天池里洗澡,看到了昏倒的沈见山,便动了恻隐同情之心,她们将他围成一圈,纷纷取出随身携带的罗帕盖在他的伤口四周。巧的是,王母娘娘这时也驾祥云到此,看到了青年、伤口和女儿们的罗帕,明白了一切,于是随手拔下头上的碧玉簪,放在7块罗帕的中央。或许是伤口得到了罗帕和碧玉簪的仙气,蛇毒很快就消散了,沈见山竟渐渐苏醒过来。苏醒后的一瞬间,他只听“嗖”地一阵风响,罗帕和碧玉簪一起落在了地上,即刻变成了7片翠叶托着一朵金花的野草。他惊呆了,仿佛刚做了一场梦,又看看自己的小腿,了无伤痕。最后他想明白了,是这好看的野草救了自己的蛇伤。于是,下山后,他给村民们反复讲述被蛇咬伤后获救的奇特经过,并带村民上山认药。村民们推测说,这药草蕴含有仙气,能克蛇毒妖魔云云,故而每遇有蛇咬伤,都采挖此药,并获神效。当大家好奇地询问药草的名字时,沈见山想了想说:“七叶一支花”。
本文发布于:2022-10-29 19:52:2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40828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