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尧时期
许昌古称“许”,源于尧时,高士许由牧耕此地,洗耳于颍水之滨而得名。
夏朝
夏朝曾建都阳翟(今许昌禹州)。
商朝
许地分布的诸侯国和部落有历(今禹州市境内)、有熊氏(今长葛市境内)、昆吾(今建安区境内)、康(今禹州市境内)。
西周
许地分布的诸侯国和城邑有:历(今禹州市境内)、康(今禹州市境内),许(今建安区张潘乡古城村一带)、鄢(今鄢陵县彭店乡古城)等。
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时期许地先后为郑、楚所据。分属韩、魏、楚。秦王政十七年(前230年),秦置颍川郡,治阳翟(音狄,今禹州市)。颍川郡辖12县,许县(今建安区)、阳翟县(今禹州市)、长社县(今长葛市)、鄢陵县、襄城县属之。
西汉
高祖六年(前201年),析许县,置颍阴县(治今魏都区)。许县、颍阴县、阳翟县、长社县(治今长葛市老城)、鄢陵县(治今鄢陵县彭店乡古城村)、襄城县均属颍川郡。
新朝
颍川郡改为左队,阳翟县改为颍川县,鄢陵县改为左亭并入许县。许县、颍阴、长社、颍川等县属左队。
东汉时期
东汉建安元年八月(196年),曹操至东汉京都洛阳迎献帝,迁都许都许县(今河南许昌东),汉朝末代都城。
三国时期
三国时期,魏称颍川郡,属豫州,建安区、颍阴县、鄢陵县、长社县等皆属颍川郡。许昌为魏五都之一。
魏国魏黄初二年(221年),魏文帝曹丕以“汉亡于许,魏基昌于许”,改许县为“许昌县”。
两晋
西晋沿袭魏制。东晋时期,北方十六国混战,许地先后为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后秦所占。
南北朝
南朝宋永初二年(421年),置许昌郡(治所在今建安区张潘故城)。景平元年(423年),许昌郡城被北魏大将周几夷为平地,其地为北魏所据。北魏置颍川郡,治长社(今长葛市老城)。西魏置许昌郡(今长葛市老城)。东魏天平元年(534年)改为颍州。武定七年(549年)改颍州为郑州,治移颍阴(今魏都区),统领阳翟、颍川、许昌三郡。北齐将颍阴县并入长社,以长社为颍川郡治。北周大定元年(581年)改郑州为许州,治长社(今魏都区)。
隋
改许州为颍川郡,辖14县,颍川(今禹县)、长葛、许昌、强(今鄢陵陶城)、鄢陵、襄城诸县属之。
唐
武德四年(621年),改颍川郡为许州,鄢陵、长葛、阳翟,许昌诸县属许州。天宝元年(742年),许州改称颍川郡,属河南道。长社(今魏都区)、长葛、阳翟、许昌、鄢陵诸县属颍川郡。乾元元年(758年)复称许州。
五代
后梁改许州为许州匡国军。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均称许州忠武军。
北宋
初,改许州忠武军为许州,隶京西北路。元丰三年(1080年),升许州为颍昌府,隶京西北路。大观四年(1110年)称许州,隶京西路。
金
许州改称昌武军许州,治长社(今魏都区),长社、长葛属之,隶南京路(今开封)。阳翟县升为颍川军,后改称颍川州,旋又改颍川州为钧州,亦属南京路。鄢陵属南京路开封府。
元明清时期
元代许仍为州,长社、长葛、襄城县属之。鄢陵属开封府。明洪武元年(1368年),废长社县,并入许州,领4县,长葛、襄城属之。许州、钧州均隶开封府。万历三年(1575年)钧州改为禹州。明末李自成起义军将禹州改为均平府。清初,许州、禹州属河南省。雍正二年(1724年)许州升为直隶州,长葛属之。鄢陵属开封府。雍正十三年(1735)许州升为许州府,临颍、郾城、襄城、长葛、密县(今新密市)、新郑属之。许州府、开封府均隶河南省。
民国时期
中华民国成立后,许州改为许昌县,改禹州为禹县,与长葛县均属河南省豫东道。鄢陵县直属河南省。1926年,废道为区,许昌为河南省第二行政区,治许昌(今魏都区)。长葛、禹县属河南省第一行政区,治郑县(今郑州市)。鄢陵直属河南省。
1932年,许昌为河南省第五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驻许昌,辖许昌、鄢陵、襄城等9县。长葛、禹县属河南省第一行政区。
1944年5月,长葛、许昌、鄢陵、禹县先后被日本侵略军占领。同年10月,八路军进入豫西,开辟了禹密新、禹郏抗日根据地,建立了禹密新办事处和禹郏县抗日民主政府。1945年5月,八路军冀鲁豫部队在鄢陵、扶沟交界处开辟了水西抗日根据地,建立鄢扶县抗日民主政府。同年8月日本投降,许昌复为国民政府河南省第五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驻许昌(今魏都区),辖许县、鄢陵、襄城等9县。长葛、禹县仍属河南省第一行政区。
1949年2月,豫西行署二专区与五专区合并,成立许昌专区(专员公署驻许昌市今魏都区),辖许昌市(今魏都区)、许昌县、长葛、鄢陵、临颍、漯河市、郾城县、舞阳、叶县、襄城、禹县、郏县、宝丰、鲁山、临汝、扶沟、西华、商水、平顶山市等县市。
共和国时期
1954年10月,临汝县改隶洛阳专区管辖。
文峰广场1964年3月,平顶山市改称平顶山特区,从许昌专区划出。
1965年5月,扶沟、西华、商水3县划入周口专区。
1979年,舞钢区从平顶山市划入许昌地区。
1982年11月,复划入平顶山市。
1983年10月,许昌地区所属的鲁山、宝丰、叶县划入平顶山市。
1986年1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许昌地区撤销,升为地级市,辖魏都区、许昌县、长葛县、鄢陵县、禹县。襄城县、郏县划归平顶山市。舞阳县、临颍县、郾城县划归漯河市。
1988年6月25日,禹县改为禹州市。
1993年12月14日,长葛县改为长葛市。
1997年8月25日,襄城县从平顶山市划入许昌市。
2011年4月24日,许昌新区正式成立。
2016年12月11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许昌县,设立许昌市建安区。
许昌地处中国河南省腹地,东邻周口市,南接漯河市,西交平顶山市,北接郑州市,东北与开封市毗邻;总面积4996平方公里。,介于东经112°42′-114°14′,北纬34°16′--34°58′之间。
许昌属伏牛山余脉向豫东平原的过渡带,东西长124公里,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自西北向东南缓慢倾斜。地貌景观呈东西向分带,按地貌成因及形态组合,可分为平原、山地和岗地三大类。西部为伏牛山余脉的中低山丘陵地带,最高海拔1150.6米。中部为基底构造缓慢上升和遭受剥蚀而形成的岗区,中东部均为黄淮冲积平原,最低海拔50.4米,境内75%的面积为平原,25%的面积为山岗。
许昌市属北暖温带季风气候区,热量资源丰富,雨量充沛,阳光充足,无霜期长。因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多旱、涝、风、雹等气象灾害。全市四季气候总的特征是:春季干旱多风沙,夏季炎热雨集中,秋季晴和气爽日照长,冬季寒冷少雨雪。历年年平均气温在14.3℃~14.6℃之间,魏都区最高为14.6℃(与城市效应有关)。最暖年是1961年,年平均气温为15.4℃~15.9℃。最冷年为1984年,年平均气温为13.4℃~13.7℃。暖、冷年相差2℃~2.2℃。年极端最高气温44℃,出现在1966年7月19日(鄢陵县),年极端最低气温为-17.4℃,出现在1955年1月6日(今魏都区)。最热月在7月,平均气温为27.2℃~27.4℃;最冷月在1月,平均气温为0℃~0.5℃。历年1月份平均气温为0.7℃,7月份平均气温为27.1℃,日照2280小时,年降水量700毫米左右,无霜期217天。
境内较大的河流有北汝河、颍河、双洎河和清泥河,水资源总量年平均5.1亿立方米。
许昌市水资源总量年平均5.1亿立方米;水面总面积4.2千公顷,其中可养殖面积2.6千公顷。截止到1997年底,市内共有大中小型水库28座,其中大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2座,小型水库25座。
据1997年最新的统计数据,许昌市的土地总面积为4996平方公里。其中:山地521.2平方公里,丘陵和岗地836.8平方公里,平原3638平方公里。
许昌市动物区系属于华北区的黄淮平原亚区,按河南省动物区划属于豫东北平原动物地理省和西崤山山地黄土丘陵动物地理省。全市共有主要动物135种。许昌市境内经普查有维管束植物124科、411属、719种,其中:野生植物448种,栽培植物271种。
许昌煤炭、铝矾土、铁矿石等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原煤储量64亿吨,铝矾土探明储量1.4亿吨,铁矿石探明储量4.2亿吨,发电总装机容量260万千瓦时。许昌盛产小麦、玉米、大豆、红薯、蔬菜类等多种农作物,是全国重要的烟草生产加工基地和中药材生产加工基地。
许昌市已探明储量的矿种30种,已探明的主要矿产有煤、铁矿、铝钒土、水泥灰岩等,主要矿产探明的储量:煤35亿吨,铝土矿4295万吨,水泥灰岩1.99亿吨。
许昌市辖2个区、2个县级市、2个县,市政府驻许昌市魏都区建安大道1516号。
魏都区 | 西大街道 | 97 | 50 | 411002 | 461000 |
建安区 | 新元办事处 | 1002 | 91.46 | 411003 | 461100 |
禹州市 | 颍川街道 | 1472 | 126.98 | 411081 | 461670 |
长葛市 | 建设街道 | 650 | 77.7 | 411082 | 461500 |
鄢陵县 | 安陵镇 | 866 | 66.7 | 411024 | 461200 |
襄城县 | 城关镇 | 920 | 90 | 411025 | 461700 |
截至2018年12月,许昌市辖魏都、建安2个区,禹州、长葛2个市和鄢陵、襄城2个县。市政府驻许昌市魏都区建安大道1516号。
2021年10月27日,河南省政府同意许昌市部分行政区划变更:禹州市撤销褚河镇设立褚河街道。
2016年,全市总人口492.66万人,常住人口438.0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16.31万人,乡村人口221.74万人。城镇化率49.38%,比上年末提高1.81个百分点。出生人口5.81万人,出生率13.27‰;死亡人口3.09万人,死亡率7.06‰;自然变动净增人口2.72万人,自然增长率6.21‰。
截至2018年底,许昌市总人口498.2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61万人,常住人口443.7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85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33.54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2.63%,比上年末提高1.57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6.02万人,出生率12.12‰;死亡人口3.41万人,死亡率6.87‰;自然变动净增人口2.61万人,自然增长率5.25‰。
2019年末全市总人口500.4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24万人,常住人口446.2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47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41.54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4.13%,比上年末提高1.50个百分点。
2020年11月1日零时,许昌市常住人口有关数据为4379998人。
许昌市有34个少数民族,76072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65%。其中回族73045人,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95%以上,满族831人,蒙古族326人,其它31个少数民族共计1870人。在这些少数民族总人口中,农业人口50367人,非农业人口25705人。全市96个乡(镇、办)均有少数民族居住,其中少数民族聚居村60个,少数民族千人以上的乡(镇、办)28个,民族乡(镇)3个(禹州市山货回族乡、建安区艾庄回族乡、襄城县颍桥回族镇),少数民族万人以上的县(市、区)3个(禹州市19165人、襄城县18451人、魏都区15300人)。96个乡(镇、办)均有少数民族居住,少数民族分布具有典型的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
2016年,全年全市生产总值2353.1亿元,比上年增长8.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3.0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1374.9亿元,增长8.4%;第三产业增加值815.3亿元,增长10.7%。
2018年,许昌市实现生产总值2830.6亿元,比上年增长8.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8.4亿元,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1634.9亿元,增长8.5%;第三产业增加值1047.4亿元,增长9.7%。第一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2%,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7.8%,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7.0%。人均生产总值63996元,比上年增长7.9%。
2019全年全市生产总值3395.7亿元,比上年增长7.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2.3亿元,增长2.0%;第二产业增加值1834.4亿元,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1399.0亿元,增长6.9%。第一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8%,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4.0%,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1.2%。人均生产总值76312元,比上年增长6.5%。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河南省统计局对各省辖市2018年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2018年全市生产总值为3140.9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2.0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719.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269.3亿元。
2019全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9.9亿元,比上年增长8.3%。其中,税收收入123.4亿元,增长5.0%,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68.6%。分级看,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4.9亿元,增长5.5%;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5.0亿元,增长9.5%。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62.4亿元,增长13.7%。其中,民生支出260.1亿元,增长14.5%,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71.8%。
2020年,许昌市完成生产总值3449.2亿元,同比增长2.7%。第一产业增加值183.5亿元,增长2.4%;第二产业增加值1818.9亿元,增长3.6%;第三产业增加值1446.8亿元,增长1.2%。
许昌盛产小麦、玉米,红薯、大豆、花生、烟叶、棉花等。为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许昌积极实施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许昌农业科技园区是国家于2001年首批批准实施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之一。在粮食、棉花、烟叶三大产业继续保持优势的前提下,花卉、蔬菜、中药材三大产业迅速兴起,农业特色经济逐步形成。通过强力推进许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及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许昌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步伐显著加快。
2014年,许昌市粮食总产量280.2万吨,棉花总产量0.3万吨,烟叶总产量4.0万吨,油料总产量9.4万吨,蔬菜总产量220.0万吨。全年肉类总产量41.2万吨,禽蛋产量22.8万吨,奶类产量8.0万吨,水产品产量1.9万吨。
2018年,许昌市粮食种植面积684.01万亩,比上年减少0.42万亩。其中,小麦种植面积349.51万亩,增加1.07万亩;玉米种植面积239.3万亩,减少16.38万亩。棉花种植面积1.26万亩,增加0.5万亩。烟叶种植面积13.76万亩,减少0.35万亩。油料种植面积29.57万亩,增加7.04万亩。蔬菜种植面积62.05万亩,增加0.2万亩。花卉种植面积62.72万亩,增加11.88万亩。中药材种植面积19.66万亩,减少0.53万亩。
许昌是一座新兴工业城市,产业特色十分鲜明。许昌的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纺织、能源电力等支柱产业基础深厚,发制品、人造金刚石、烟草等一批优势产业在不断地发展壮大。许昌市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备的10个重点工业集聚区企业的入驻率都达到70%以上,发挥着产业集聚的综合效应。一批重点龙头企业、一批铺天盖地的小巨人企业和一批充满活力的高新技术企业,使许昌的企业组织结构更趋合理。许昌还是中国最大的棉短绒生产基地,产量占全国市场的40%,纺织业规模达到150万锭。许昌是省政府重点扶持的食品工业产业带,食品加工业的总量在全省居第三位,其中腐竹的产量居全国第一位。同时,许昌的汽车传动轴、低速汽车、蜂产品在全国都处于领先的位置。
以黄河集团为代表的人造金刚石、以瑞贝卡公司为代表的发制品、以许继集团为代表的电力电气生产、以众品食业为代表的食品加工业在全省、全国乃至世界都具有重要地位。
2014年,许昌市实现工业增加值1343.3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增加值1200.7亿元。产品产销率98.0%。三大主导产业增加值581.5亿元,其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270.9亿元,能源电力业增加值136.0亿元,食品业增加值175.2亿元。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4960亿元,实现利润385亿元。22个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50亿元,16个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亿元。
2018年,许昌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5%。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长6.1%;集体企业增长36.8%;股份制企业增长8.2%;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4.1%;私营企业增长6.9%。分企业规模看,大中型企业增长8.3%。
2018年,许昌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比上年增长13.4%;利润总额增长18.7%。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利润总额下降33.7%;股份制企业增长20.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9.3%。分行业看,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利润总额增长20.4%;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71.2%;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2.0%;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20.1%;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2.0%;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61.3%;汽车制造业增长21.7%;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增长69.3%;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5.1%;金属制品业增长17.5%。
2018年,许昌市建筑业增加值140.5亿元,比上年增长8.2%。资质内建筑业企业168家,比上年增加18家。建筑业总产值186亿元,增长15.0%。
2018年,许昌市房地产开发投资303.2亿元,比上年增长55.8%。其中,住宅投资249.6亿元,增长69.4%;办公楼投资9.2亿元,下降27.4%;商业营业用房投资30.3亿元,增长38.3%。房屋施工面积2643.5万平方米,增长32.6%。房屋新开工面积831.5万平方米,增长52.7%。房屋竣工面积139.3万平方米,下降1.7%。商品房销售面积670.8万平方米,增长20.8%。
2018年,许昌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73.8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分经营地看,城镇682.3亿元,增长9.9%;乡村191.5亿元,增长10.9%。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703.3亿元,增长10.0%;住宿餐饮业170.4亿元,增长10.5%。
2018年,许昌市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比上年增长13.5%,饮料类增长27.8%,烟酒类增长25.4%,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3.6%,化妆品类增长0.7%,金银珠宝类增长4.0%,日用品类增长10.8%,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3.2%,中西药品类增长19.5%,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0.1%,家具类增长12.7%,通讯器材类增长19.6%,石油及制品类增长4.3%,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22.8%,汽车类增长4.5%。
截至2018年底,许昌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320.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6.8%,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566.4亿元,增长10.1%。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748.2亿元,增长8.3%。住户贷款余额603.6亿元,增长16.9%,其中消费性贷款余额434.2亿元,增长27.4%。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1144.5亿元,增长4.2%,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472.7亿元,增长8.3%。年末境内上市公司5家,香港上市公司1家,主板上市企业6家,新三板上市企业21家,中原股权挂牌企业236家,全年全市直接融资119亿元。
2018年,许昌市保险机构保费收入86亿元。其中,财产险17.6亿元,人身险68.4亿元。全年给赔付支出19.6亿元。其中,财产险赔付支出8.4亿元,人身险赔付给付11.2亿元。
国内贸易
2014年,许昌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8.9亿元。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97.2亿元,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21.7亿元。按消费类型统计,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513.0亿元,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05.9亿元。
对外经济
2014年,许昌市进出口22.8亿美元,其中出口20.2亿美元。全年新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0家,实际利用外资6亿美元。全年新增省外资金项目293个,合同利用省外资金839.6亿元。许昌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正式挂牌开检。许昌海关获得批复。
金融业
截至2014年末,许昌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达1533.3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166.2亿元。全市共有境内上市公司5家;境外上市公司2家。全年直接融资96.6亿元,3家企业“新三板”挂牌,2家企业上海股权交易中心挂牌。荣获全省“优秀金融生态城市”。
特产
禹州钧瓷 | 禹州中药材 | 禹州粉条 | 襄城红薯襄城烟叶 |
鄢陵蜡梅 | 鄢陵彭店赵家樱桃 | 鄢陵陈化店矿泉水 | 长葛石象豆腐 |
长葛人造金刚石 | 许昌河街腐竹 | 许昌胡辣汤 | 许昌发制品 |
许昌交通便利,市区距省会郑州80公里,距新郑国际机场50公里,311国道、地方铁路横穿东西;京广铁路、京港澳高速公路、107国道纵贯南北;许南(阳)、许扶(沟)、许开(封)、许洛(阳)公路、许平(顶山)南(阳)高速公路和许开(封)、许登(封)、许亳(州)高速公路在此交会。
截至2018年底,许昌市公路里程10004.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条,278.6公里;国、省干线公路23条,1199.8公里;农村公路8526.3公里。全年公路货物运输量10482万吨,比上年增长15.4%;货物运输周转量221亿吨公里,增长9.7%。旅客运输量4592万人,增长10.8%;旅客运输周转量16.8亿人公里,增长9.2%。年末市区公共汽车运营线路55条,比上年末增加18条;运营线路长度757公里,增加93公里;运营车辆1083辆,增加522辆;全年客运总量7170万人次,增长38.4%。
印象许昌京港澳高速公路,距郑州国际机场40公里,107国道贯穿南北,311国道横穿东西,“米”字型高速公路网(许昌至北京、许昌至港澳、许昌至南阳、许昌至开封、许昌至洛阳、许昌至亳州)已经构成,一体化交通网络方便快捷。
3条设计时速350公里及以上的国家高速铁路客运专线,京港客运专线(京广客运专线)、京昆客运专线(郑渝客运专线)及郑合客运专线,4条国家干线客货运铁路(京广铁路、淮海铁路、孟平铁路、平禹铁路)、3条城际铁路在建筹建(郑州—许昌城际铁路、许昌—漯河城际铁路、许昌—平顶山城际铁路)。许昌客运综合枢纽站、许昌中心客运站、许昌东站分别是衔接京港高铁(京广高铁)、京广铁路、京昆高铁(郑渝高铁)、郑合高铁的综合十字形高铁枢纽站,禹州客运综合枢纽站为衔接淮海铁路客运站(禹州)的综合枢纽站,鄢陵客运综合枢纽站为衔接淮海铁路客运站(鄢陵)的综合枢纽站许昌--郸城窄轨客运铁路。
郑许市域铁路是国内第一条连接两座城市核心区域的市域铁路工程;以京广高铁许昌东站为起点,途经许昌市、长葛市、郑州航空港区,贯穿中原城市群郑州—许昌产业带的核心区域,最终进入新郑国际机场GTC换乘中心。
郑许市域铁路也是打造郑州大都市区“一小时通勤圈”的重要工程。许昌段计划2020年年底建成,采用轻轨直流制式,实行4~6节编组混编,设计速度每小时120公里,通过“高密度、短编组”实现公交化运营,全程运营时间51~57分钟。
许昌航空客货枢纽港产业园主要包括航空枢纽港核心区、空港商业区、空港商务区、高档生活区等4大功能区。项目选址在许昌市东城区,位于天宝路与新107国道交会处,总体开发面积约1048亩,总投资22亿元以上,总建筑面积110万平方米以上。该项目计划分两个阶段实施,总建设期为5年,项目建成后将成为许昌的航空城和高端城市综合体。按照框架协议,作为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在河南省建设的第一个异地航站楼-许昌异地航站楼。已建成并投入运营。乘飞机出行的旅客在许昌即可办理所有登机手续,并可在3天之内免费乘坐大巴赴机场登机。
截至2016年末,许昌市有高等院校5所,职业中等技术学校28所,普通高中30所,普通初中209所,小学1008所。高等学校在校生3.4万人;高中在校生7.3万人;初中在校生15.7万人;小学在校生39.7万人。全市小学、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全部达到100%。
截至2018年底,许昌市共有高等院校4所,职业中等技术学校25所,普通高中32所,普通初中196所,小学835所,幼儿园1236所,特殊教育学校5所。高等学校在校生4.82万人,职业中等技术学校在校生2.96万人,高中在校生7.45万人,初中在校生19.65万人,小学在校生42.28万人,幼儿园20.90万人,特殊教育学生308人。全市幼儿园、小学、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全部达到100%。全年共资助困难学生11.45万人次,共计7964.08万元。
高校名称 | 办学层次 |
许昌学院 | 本科 |
河南农业大学许昌校区 | |
许昌职业技术学院 | 专科 |
许昌电气职业学院 | |
许昌陶瓷职业学院 |
2018年,许昌市为70个社区配套建设体育健身器材,在中央公园规划建设多功能运动场3个、门球场2个、七人制足球场1个、乒乓球台8个、网球场1个、儿童游乐场3个、健身路径10套。在河南省第十三届运动会上荣获20块金牌、25块银牌、23块铜牌,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和青少年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贡献奖。全市体育彩票销售点578个,比上年减少28个;体育彩票销售收入8.49亿元,增长24%。
截至2014年末,许昌市拥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5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2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3家,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3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20家。8项科技成果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专利申请量5775件,授权量2028件。
截至2014年末,许昌市拥有9个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制订、修订地方标准2项,组织参与起草国际标准16项,国家和行业标准216项。拥有中国名牌产品8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9个,首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1家,省长质量奖3家,河南省名优产品140个。
截至2018年底,许昌市共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7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96家;省级重点实验室4家,市级重点实验室29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39家,河南省创新龙头企业6家。1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5项科技成果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5项。
2018年,许昌市专利申请11002件,比上年下降11.79%;其中发明专利3291件,下降21.77%。专利授权6394件,增长39.18%;其中发明专利授权546件,增长44.83%。截至年底,有效发明专利1618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3.67件,增长40.07%。
截至2018年底,许昌市共有5个国家级质量监督检验中心,7个省级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累计制订、修订地方标准39项,组织参与起草国际标准19项,国家和行业标准269项。拥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9个,首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2家,省长质量奖5家,河南省质量诚信企业109家,河南省质量教育基地6个。全国最大的质量主题公园建成开园。
截至2014年末,许昌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7个,文化馆8个,群众艺术馆1个,公共图书馆7个,博物馆13个。综合档案馆7个。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3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3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9处。共有25个项目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3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全市共有广播电台6座,广播人口覆盖率100%。电视台6座,电视人口覆盖率100%。
截至2018年底,许昌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7个,文化馆8个,公共图书馆7个,博物馆14个。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3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5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0处。共有29个项目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3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截至2018年底,许昌市共有广播电台6座,广播人口覆盖率100%。电视台6座,电视台人口覆盖率100%。
截至2014年末,许昌市共有卫生机构3999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66个;拥有床位18139张,其中医院、卫生院床位17021张;卫生技术人员21795人,其中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9058人,注册护士7862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7个,卫生技术人员600人;妇幼卫生机构6个,卫生技术人员1040人。专科疾病防治医院1个,卫生监督检验机构7个。乡镇卫生院77个,卫生技术人员3640人,床位3171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覆盖到所有县市、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农民380.3万人,参合率达到99.14%。
截至2018年底,许昌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723个,其中医院103个,乡镇卫生院77个,村卫生室3124个,妇幼保健院6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7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1个,卫生监督所(中心)7个。年末卫生技术人员25550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9951人,注册护士10498人。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23808张,其中医院18739张,乡镇卫生院3869张。
截止2021年末,许昌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965个,其中医院112个,乡镇卫生院77个,村卫生室3374个,妇幼保健院6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7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1个,卫生监督所(中心)7个。年末卫生技术人员29351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2019人,注册护士12124人。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26943张,其中医院20230张,乡镇卫生院4984张。
医院名称 | 医院等级 |
许昌市中心医院 | 三级甲等 |
许昌市人民医院 | 三级乙等 |
许昌市中医院 | 三级甲等 |
许昌市立医院 | 二级 |
建安区人民医院 | 二级 |
许昌市第五人民医院 | 二级 |
许昌市妇幼保健院 | 二级 |
许昌市建安医院 | 二级 |
许昌市公疗医院 | 二级 |
截至2014年末,许昌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5.7%,许昌市市区建成区面积为97.05平方公里,建成区人口为88.26万人。市区供水管网长度达582.7公里,公共供水总量4611.5万立方米,自来水用水户143742户。城市排水管道518.8公里。污水处理厂2座,污水处理能力18万立方米/日,污水集中处理率97%。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9.5%。城市道路长度302.1公里。天然气供气管道202.4公里,天然气用户87800户。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3370公顷,绿化覆盖率38.3%。
2019年12月19日,许昌入选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
截至2018年底,许昌市城市规划区供水管网长度452.28公里,公共供水总量4903.47万立方米,自来水用水户18.02万户。城市(中心区)排水管网981.6公里。污水处理厂5座,污水处理能力33万立方米/日,污水集中处理率98%;日排水量25.8万立方米;再生水回用工程2座,污水处理厂提高出水水质配套建成投用人工湿地3座,实施生物增效技术1座,全年再生水回用3544万立方米;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厂1座,污泥处理能力250吨/日,市区污泥无害化处置率100%。
截至2018年底,许昌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73.97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51.71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4.17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13.05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8.5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27.34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23.34万人。五项社会保险基金征缴总收入68.49亿元,支付基本待遇112.85亿元,累计结余80.05亿元。
截至2018年底,许昌市共有城市低保对象16729户,24318人,累计发放资金9828.2万元;共有农村低保对象36529户,54880人,累计发放资金12690.9万元。年末全市累计支出医疗救助资金3947万元,累计救助人次77991人次。全年全市有9个贫困村退出,17925人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由上年末的1.27%下降至0.73%。
许由墓
许由墓在鄢陵县,在四千五百余年前建造,为上古贤人许由之墓。
华佗墓
华佗墓在建安区苏桥乡石寨村,距许昌市15公里。华佗墓内安葬着三国时代杰出的医学家华佗。墓高约5米,周围30余米,占地500平方米,新彻有六角形花墙环墓一周。
汉张公祠
汉张公祠亦称张公庙,清代又塑包公像于殿内,故又称包公寨,位于建安区张潘古城西北部,距许昌市18公里。距张潘镇汉魏故城遗址毓秀台1.5公里,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汉魏故城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
八龙冢
八龙冢位于许昌城北2公里陈庄村西,为东汉末期朗陵侯相荀淑墓冢。八龙冢呈圆形,高约5米,周长约100米。
曹丞相府
曹丞相府景区位于许昌市老城中心的繁华地带,是国内第一个全方位展示东汉末年曹魏文化的主题景区,也是许昌市重点旅游项目。
曹丞相府景区主体建筑为仿汉代风格,景区主要有魏武游园、曹操塑像、艺术照壁、府衙、东西望楼、求贤堂、议事堂、赋诗楼、围廊、藏兵洞、相府花园、青梅亭、宴楼、浴楼、珍宝馆等标志性建筑群构成,景区外围有帝王街、将相街、才子街、佳人街、三国演义大舞台等旅游配套项目与之相辅相成。
汉魏故城
位于建安区张潘镇古城村,距许昌市18公里。1986年,该遗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春秋楼
春秋楼古建筑群,始建于元代至元年间,后经多次修葺。1995年许昌市人民政府斥资1500万元对春秋楼文物景区进行大规模修建,还新辟了春秋楼广场。春秋楼现属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灞陵桥
原名八里桥。桥旁有明末将领左良玉题写的“汉关帝挑袍处”石碑。为推崇关羽忠义仁勇,清康熙28年(1689年)在桥西建关帝庙,设像以祀。此庙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毓秀台
毓秀台在张潘镇汉魏故城西南隅,建于建安三年(198年),是曹操为汉献帝祭天所筑,高约15米,面积为4000平方米,有台阶99级,是用青砖铺就的祭祀广场。毓秀台比同为皇家祭天场所的北京天坛早建千余年。
射鹿台
射鹿台位于建安区许田村西。相传为汉献帝与曹操、刘备等狩猎射鹿处。台高约10米,面积约4000平方米。由于射鹿台四周田野多为盐碱地,茫茫苍苍,似瑞雪初降之状,故被后世称为“许田积雪”,为许昌十景之一。
截止2020年12月,许昌市共有A级景点34处。其中,4A级景区11处,3A级景区15处。具体如下:
许昌市A级景区一览 | ||||
国家AAAA级景区 | ||||
鄢陵国家花木博览园 | 鄢陵花都温泉度假区 | 禹州钧官窑址博物馆 | 大鸿寨景区 | 中国钧瓷文化园 |
鄢陵金雨香草庄园旅游区 | 鄢陵五彩大地观光休闲旅游区 | 神垕古镇景区 | 鄢陵建业绿色基地 | 灞陵桥景区 |
鄢陵唐韵生态旅游区 | - | - | - | - |
国家AAA级景区 | ||||
春秋楼景区 | 襄城县紫云雷洞景区 | 禹州森林植物园 | 曹丞相府景区 | 许昌市博物馆 |
毛主席视察纪念馆 | 大唐·唐钧博物馆 | 鑫亮源生态旅游度假村 | 许昌市建安区杨水才纪念馆 | 禹州天宝钧瓷文化园景区 |
禹州市大风口景区 | 禹州市中原乡愁小镇大木厂景区 | 鄢陵县百果公园景区 | 禹州市盛田百年粉坊景区 | |
其他景区(AA级) | ||||
长葛市毛主席纪念馆 | 紫云山风景区 | 许昌塔文化博物馆 | 百宁岗五岳庙景区 | 长葛市中原大铁佛寺 |
坪山钧窑 | 金鼎钧窑景区 | 禹州宣和陶瓷博物馆 | - | - |
【说明】:以上信息来源于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门户网站。 |
姓名 | 事迹 | 姓名 | 事迹 | 姓名 | 事迹 |
荀彧 | 曹操首席谋臣 | 张良 | 谋圣 | 钟繇 | 楷书鼻祖 |
许由 | 许昌之源许姓之根 | 晁错 | 西汉名相 | 郭嘉 | 著名谋士 |
司马徽 | 东汉隐士 | 灌夫 | 战将 | 葛天氏 | 音乐舞蹈始祖 |
邯郸淳 | 笑林始祖 | 褚遂良 | 书法家 | 刘德升 | 行书鼻祖 |
朱士行 | 西行求法第一僧人 | 陈群 | 九品中正制的创立者 | ||
吕不韦 | 秦相 | 徐庶 | 三国谋士 | 吴道子 | 唐代画圣 |
韩非子 | 法家鼻祖 | 许明 | 网络新秀 | ||
歌浴森 | 中国内地男歌手 | 王文冲 | 影视演员 | 任宏恩 | 国家一级演员 |
华夏之源 | 夏朝故都 | 华夏第一都 | 烟叶王国 |
中国精彩城市首批上线城市 | 中国金融生态城市 | 中国宜居城市 | 中国宜游城市 |
国家园林都市 | 国家森林城市 |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 中国最佳生态文化旅游城市 |
全国双拥模范城 | 国家卫生城市 | 国家级创建创业型城市 | 中国特色魅力城市 |
中国花木之都 | 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 | 全国中医药材之都-禹州市 | 中国三国文化之乡 |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 2017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 | 第一批通过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验收城市 | 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城市GDP排行榜第69位 |
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2019排名第118位 | 2019年重新确认国家卫生城市(区) | 2020中国百强城市 | 2019-2020年度中国288个城市的城市品牌发展指数排名第204位 |
入选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名单第一批延续试点名单 | 2020年12月18日,位列2020数字城市百强第85名。 | 2020中国地级市全面小康指数第99位 | 2021年8月,入选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名单。 |
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 2022年4月,入选“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 |
本文发布于:2022-10-29 16:35:3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40717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