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历代都修有实录。自唐初以来便在实录基础上撰写国史,以吴兢、韦述所撰最为有名。吴兢撰成《唐书》六十五卷(一说九十八卷),韦述又补遗续缺,撰成国史一百一十二卷。此后,柳芳等人又有续作。但武宗实录不全,以后历朝实录没有修成,史事缺略。后梁、后唐两代都曾下令广泛征集唐史资料。
后晋时,贾纬以所搜集的遗文和故旧传说等,编为《唐年补录》六十五卷。后晋高祖天福六年(公元941年),石敬瑭命修唐史,由当时的宰相赵莹负责监修。他挑选文士,拟订了完整而庞大的搜集资料和编写工作的计划,写作是在唐国史的基础上,利用当时所收集的晚唐史料加以缀补而成。赵莹即从两个方面着手组织编纂。
其一、根据史馆所缺史料,奏请下诏购求唐武宗会昌元年至唐昭宗天祐元年“撰述得传记及中书银台事、史馆日历、制诏册书等,不限年月多少,并许诣阙进纳。如年月稍多,记录详备,请特行简拔,不限资序”。
其二、与张昭远一道制定了完整的修史计划,并提出若干具体措施:司天台自唐高祖武德元年至昭宗天祐元年,“为转年长历一道,以凭编述诸帝本纪”;文武两班及藩侯郡牧,各叙累代官婚、名讳、行业、功勋状一本,如有家谱、家牒,亦仰送官,“以凭纂叙列传”;太常礼院、太常寺、大理寺、司天台、御史台、兵部职方、秘书省等部门“备录”、“条列”各相关材料,以凭撰述礼、乐、刑法、天文、律历、五行、职官、郡国、经籍等志。
两年以后,赵莹出任晋昌军节度使,离史任,未竟其业。但是,编纂工作在张昭远的具体主持下,仍然依计划继续进行。因此,史称赵莹“监修国史日,以唐代故事残缺,署能者居职。纂补实录及修正史二百卷行于时,莹首有力焉”。
到出帝开运二年(公元945年),全书修成,历时仅四年多。
《旧唐书》从后晋天福五年(940年)始奉石敬瑭之命修撰,到后晋开运二年(945年)完成。因为书成时刘昫正在执政,按当时的规定,一般宰相都要作国家修史的主编(监修),因此刘昫就成了署名撰者。三任监修之外,参预纂修工作的,先后总计9人。他们是:张昭远、贾纬、赵熙、王伸、吕琦、尹拙、崔棁、郑受益、李为先(一作光)。其中,张昭远始终具体负责其事,用力最勤。贾纬受诏不久即去职守丧,书成前一年起复,主要贡献是其《唐年补遗录》65卷提供了唐武宗以后的许多难得史料。赵熙始终其事,“竟毕其功”。王伸于书成之日,身列“恩奖”名单。吕琦预修唐史,史称“有能名”。
《旧唐书》修成后的第二年,即946年,北方契丹即对后晋大举进攻,造成了开封及河南州县数百里内杳无人烟的惨状,公私损失都很严重,史籍遭劫自也难免。因此修成的《旧唐书》,在保存史料方面,是有很大积极意义的。《旧唐书》的作者去唐不远,有条件接触到大量的唐代史料,所以能在短短的四年多时间里修成这样一部二百卷的大书。
关于唐代前期的历史,吴兢、韦述、于休烈、令狐峘等人相继编写的《唐书》130卷以及唐高祖到唐文宗的各朝实录对唐初至唐代宗时期的历史事件记述较为完整。一般认为,五代纷乱之时,唐代遗闻往事,虽悬诏购求,而所得无几,故这部唐史援据较少,而其前半则“全用实录、国史旧本”。(在研究新、旧《唐书》的论著中,大都沿引清代学者赵翼的说法:“《旧唐书》前半全用实录、国史旧本” ,并由此判定《旧唐书》的史源。同时,在肯定《新唐书》“增旧书处”时,也引用赵翼在另一处所说:五代纷乱之时,《旧唐书》援据较少,至宋仁宗时,太平已久,旧时记载多出于世,故《新唐书》采取转多。请注意赵翼下面的这一说法:“今第观《新书·艺文志》所载,如吴兢《唐书备阙记》、王彦威《唐典》、蒋乂《大唐宰辅录》、《凌烟功臣、秦府十八学士、史臣》等传、凌璠《唐录政要》、南卓《唐朝纲领图》、薛璠《唐圣运图》、刘肃《大唐新语》、李肇《国史补》、林恩《补国史》等书,无虑数十百种,皆《旧唐书》所无者”,“皆五代修《唐书》时所未尝见者。”据此,更有人认为:“《新唐书·艺文志》所载,较《旧唐书·经籍志》增多可见。此皆晋修《旧唐书》时所未能见者也。”
其实,上述认识,不论是赵翼的两段论述,还是今人的那种说法,都失于深入、细致的考察。更有甚者,以其《经籍志》没有著录的史籍,便是五代修史时未曾见到的书。其实,这些认识都缺乏深入、细致的考察,不足以说明这部唐史的史料来源。《旧唐书·经籍志》所录,以毋煚《古今书录》为据,乃“开元盛时四部书。至于天宝以后的著述,并不是五代后晋时没有看到,而是史臣们不打算将其混杂到“开元盛时”的著录之中。对此,后晋史官说得十分清楚:天宝以后,名公各著文章,儒者多有撰述,或记礼法之沿革,或裁国史之繁略,皆张部类,其徒实繁。臣以后出之书,在开元四部之外,不欲杂其本部。今据所闻,附撰人等传。其诸公文集,亦见本传此并不录。《旧唐书》卷46《经籍志上》。
这里提到玄宗天宝以后的撰述有三类,一是“裁国史之繁略”者,二是“记礼法之沿革”者,三是“诸公文集”,只不过都放在本人的传记当中记述罢了。因此,凡是《旧唐书》纪、志、传中提到的撰述,尤其是天宝以后的撰述,都应视为后晋纂修这部唐史的史料来源。其史料来自一是实录。二是唐人所修国史。
《旧唐书》仅流传了一百年左右,就遭到了厄运。从宋仁宗庆历年间起,北宋朝廷认为《旧唐书》芜杂不精,另命宋祁和欧阳修编撰唐书。这部唐书在1060年(宋仁宗嘉祐五年)写成,开始“布书于天下”,从此,署名刘昫所编的唐书遂不再流传。直至明朝嘉靖十七年(1538年),浙江余姚人闻人诠在苏州征借到当地人士所藏《旧唐书》,请苏州府学训导沈桐在苏州府学里对书稿作校对并开版印刷(工作到一半时,闻人诠离开苏州,但此事在多方支持下继续进行),经历了四百七十八年坎坷命运的刘昫唐书,才又得到重新刊行。
后人为区别这两种唐书,把后晋刘昫所著称为《旧唐书》,而将宋祁等后修的唐书命名为《新唐书》。 《新唐书》行世后,《旧唐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几乎被人们废弃。
刘昫(公元887—946年),字耀远,涿州归义(今属河北雄县)人,五代时期历史学家,后晋政治家。后唐庄宗时任太常博士、翰林学士。后晋时,官至司空、平章事。后晋出帝开运二年(945年)受命监修国史、负责编纂《旧唐书》。其是二十四史之一。
本纪 | ||
卷一 | 本纪第一 | 高祖 |
卷二 | 本纪第二 | 太宗 |
卷三 | 本纪第三 | 太宗李世民下(贞观四年至二十三年) |
卷四 | 本纪第四 | 高宗 |
卷五 | 本纪第五 | 高宗李治下(麟德三年至弘道元年) |
卷六 | 本纪第六 | 则天皇后 |
卷七 | 本纪第七 | 中宗 |
卷八 | 本纪第八 | 玄宗 |
卷九 | 本纪第九 | 玄宗李隆基下(开元二十五年至天宝十五年) |
卷十 | 本纪第十 | 肃宗李亨(至德元年上元二年) |
卷十一 | 本纪第十一 | 代宗李豫(宝应元年至大历十四年) |
卷十二 | 本纪第十二 | 德宗李适上(建中元年至贞元三年) |
卷十三 | 本纪第十三 | 德宗李适下(贞元四年至二十一年) |
卷十四 | 本纪第十四 | 顺宗李诵、宪宗李纯上(永贞元年至元和六年) |
卷十五 | 本纪第十五 | 宪宗李纯下(元和七年至十五年) |
卷十六 | 本纪第十六 | 穆宗李恒(长庆元年至四年) |
卷十七上 | 本纪第十七上 | 敬宗李湛、文宗李昂上(宝历元年至太和三年) |
卷十七下 | 本纪第十七下 | 文宗李昂下(太和四年至开成五年) |
卷十八上 | 本纪第十八上 | 武宗李炎(会昌元年至六年) |
卷十八下 | 本纪第十八下 | 宣宗李忱(大中元年至十三年) |
卷十九上 | 本纪第十九上 | 懿宗李漼(咸通元年至十四年) |
卷十九下 | 本纪第十九下 | 僖宗李儇(乾符元年至文德元年) |
卷二十上 | 本纪第二十上 | 昭宗李晔(龙纪元年至天祐元年) |
卷二十下 | 本纪第二十下 | 哀帝李柷(天祐二年至四年) |
志 | ||
卷二十一 | 志第一 | 礼仪一 |
卷二十二 | 志第二 | 礼仪二 |
卷二十三 | 志第三 | 礼仪三 |
卷二十四 | 志第四 | 礼仪四 |
卷二十五 | 志第五 | 礼仪五 |
卷二十六 | 志第六 | 礼仪六 |
卷二十七 | 志第七 | 礼仪七 |
卷二十八 | 志第八 | 音乐一 |
卷二十九 | 志第九 | 音乐二 |
卷三十 | 志第十 | 音乐三 |
卷三十一 | 志第十一 | 音乐四 |
卷三十二 | 志第十二 | 历一 |
卷三十三 | 志第十三 | 历二 |
卷三十四 | 志第十四 | 历三 |
卷三十五 | 志第十五 | 天文上 |
卷三十六 | 志第十六 | 天文下 |
卷三十七 | 志第十七 | 五行 |
卷三十八 | 志第十八 | 地理一:诸节度使、关内道一、河南道二 |
卷三十九 | 志第十九 | 地理二:河东道三、河北道四、山南道五 |
卷四十 | 志第二十 | 地理三:淮南道六、江南道七、陇右道八 |
卷四十一 | 志第二十一 | 地理四:剑南道东西道九、岭南道五管十 |
卷四十二 | 志第二十二 | 职官一 |
卷四十三 | 志第二十三 | 职官二 |
卷四十四 | 志第二十四 | 职官三 |
卷四十五 | 志第二十五 | 舆服 |
卷四十六 | 志第二十六 | 经籍上 |
卷四十七 | 志第二十七 | 经籍下 |
卷四十八 | 志第二十八 | 食货上 |
卷四十九 | 志第二十九 | 食货下 |
卷五十 | 志第三十 | 刑法 |
列传 | ||
卷五十一 | 列传第一 | 后妃上:高祖太穆皇后窦氏、太宗文德皇后长孙氏、贤妃徐氏、高宗废后王氏、良娣萧氏、中宗和思皇后赵氏、中宗韦庶人、上官昭容、睿宗肃明皇后刘氏、睿宗昭成皇后窦氏、玄宗废后王氏、玄宗贞顺皇后武氏、玄宗杨贵妃 |
卷五十二 | 列传第二 | 后妃下:玄宗元献皇后杨氏、肃宗张皇后、肃宗韦妃、肃宗章敬皇后吴氏、代宗崔妃、代宗睿真皇后沈氏、代宗贞懿皇后独孤氏、德宗昭德皇后王氏、德宗韦妃顺宗庄宪皇后王氏、宪宗懿安皇后郭氏、宪宗孝明皇后郑氏、女学士尚宫宋氏、穆宗恭僖皇后王氏、敬宗郭贵妃、穆宗贞献皇后萧氏、穆宗宣懿皇后韦氏、武宗王贤妃、宣宗元昭皇后晁氏、懿宗惠安皇后王氏、昭宗积善皇后何氏 |
卷五十三 | 列传第三 | 李密 |
卷五十四 | 列传第四 | 王世充、窦建德 |
卷五十五 | 列传第五 | 薛举(子薛仁杲)、李轨、刘武周(苑君璋附)、高开道、刘黑闼(徐圆朗) |
卷五十六 | 列传第六 | 萧铣、杜伏威、辅公祏(阚棱)、王雄诞、沈法兴、李子通(朱粲、林士弘、张善安)、罗艺、梁师都(刘季真、李子和) |
卷五十七 | 列传第七 | 裴寂、刘文静(弟刘文起、子刘树义、刘树艺)(李孟尝、刘世龙、赵文恪、张平高、李思行、李高迁、许世绪、刘师立、钱九陇、樊兴、公孙武达、庞卿恽、张长逊、李安远) |
卷五十八 | 列传第八 | 唐俭、长孙顺德、刘弘基、殷峤、刘政会、柴绍(平阳公主、马三宝附)、武士彟(长兄武士棱、次兄武士逸) |
卷五十九 | 列传第九 | 屈突通(子屈突寿、少子屈突诠、诠子屈突仲翔)、任瑰、丘和(子丘行恭、行恭子丘神勣)、许绍(孙许力士、力士子许钦寂、许钦明、绍次子许智仁、少子许圉师)、李袭志(弟李袭誉、子李怀俨)、姜謩(子姜行本、行本子姜简、简子姜晞、简弟姜柔远、柔远子姜皎、姜晦、皎子姜庆初) |
卷六十 | 列传第十 | 宗室(太祖诸子、代祖诸子):永安王李孝基、淮安王李神通(神通子李道彦、李孝察、李孝同、李孝慈、李孝友、李孝节、李孝义、李孝逸)、襄邑王李神符(子李德懋、李文暕)、长平王李叔良(子李孝协、李孝斌、孝斌子李思训、李思晦、叔良弟李德良、李幼良)、襄武王李琛、河间王李孝恭(子李晦、孝恭弟李瑊、李瑰)、庐江王李瑗(王君廓附)、淮阳王李道玄、江夏王李道宗、陇西王李博乂 |
卷六十一 | 列传第十一 | 温大雅(子温无隐、大雅弟温彦博、彦博子温振、温挺、大雅弟温大有)、陈叔达、窦威(子窦恽、兄子窦轨、轨子窦奉节、轨弟窦琮、从兄子窦抗、抗子窦衍、窦静、静子窦逵、抗子窦诞、诞子窦孝慈、孝慈子窦希玠、诞少子窦孝谌、抗季弟窦璡) |
卷六十二 | 列传第十二 | 李纲(子李少植、少植子李安仁)、郑善果(从兄郑元璹)、杨恭仁(子杨思训、思训孙杨睿交、恭仁从孙杨执柔、少弟杨师道)、皇甫无逸(孙皇甫忠)、李大亮(族孙李迥秀) |
卷六十三 | 列传第十三 | 封伦(子封言道、兄子封行高)、萧瑀(子萧锐、兄子萧钧、钧子萧瓘、兄子萧嗣业)、裴矩(子裴宣机)、宇文士及 |
卷六十四 | 列传第十四 | 高祖二十二子:隐太子李建成、卫王李玄霸、巢王李元吉、楚王李智云、荆王李元景、汉王李元昌、酆王李元亨、周王李元方、徐王李元礼、韩王李元嘉、彭王李元则、郑王李元懿、霍王李元轨、虢王李凤、道王李元庆、邓王李元裕、舒王李元名、鲁王李灵夔、江王李元祥、密王李元晓、滕王李元婴 |
卷六十五 | 列传第十五 | 高士廉(子高履行、高真行)、长孙无忌 |
卷六十六 | 列传第十六 | 房玄龄(子房遗直、房遗爱)、杜如晦(弟杜楚客、叔杜淹) |
卷六十七 | 列传第十七 | 李靖(弟李客师、客师孙李令问、令问孙李彦芳)、李勣(孙李敬业) |
卷六十八 | 列传第十八 | 尉迟敬德、秦叔宝、程知节、段志玄、张公谨(子张大素、张大安) |
卷六十九 | 列传第十九 | 侯君集、张亮、薛万彻(兄薛万均)(盛彦师、卢祖尚、刘世让、刘兰、李君羡等附) |
卷七十 | 列传第二十 | 王珪、戴胄(兄子戴至德)、岑文本(兄子岑长倩、长倩字岑羲)(格辅元附)、杜正伦 |
卷七十一 | 列传第二十一 | 魏徵 |
卷七十二 | 列传第二十二 | 虞世南、李百药(子李安期)、褚亮(刘孝孙、李玄道、李守素附) |
卷七十三 | 列传第二十三 | 薛收(兄子薛元敬、子薛元超、元超从子薛稷)、姚思廉、颜师古(弟颜相时)、令狐德棻(邓世隆、顾胤、李延寿、李仁实等附)、孔颖达(司马才章、王恭、马嘉运等附) |
卷七十四 | 列传第二十四 | 刘洎、马周、崔仁师(孙崔湜、湜弟崔液、液子崔论、弟崔涤) |
卷七十五 | 列传第二十五 | 苏世长(子苏良嗣)、韦云起(孙韦方质)、孙伏伽、张玄素 |
卷七十六 | 列传第二十六 | 太宗诸子:恒山王李承乾、楚王李宽、吴王李恪(子成王李千里、孙信安王李祎)、濮王李泰、庶人李祐、蜀王李愔、蒋王李恽、越王李贞(子琅琊王李冲)、纪王李慎、江王李嚣、代王李简、赵王李福、曹王李明 |
卷七十七 | 列传第二十七 | 韦挺(子韦待价、韦万石)、杨纂(族子杨弘礼、杨弘武、弘武子杨元亨、杨元禧、杨元祎)、刘德威(子刘审礼、孙刘易从、审礼从弟刘延嗣)、阎立德(弟阎立本)、柳亨(族子柳范、兄子柳奭、孙柳涣、柳泽)、崔义玄(子崔神庆) |
卷七十八 | 列传第二十八 | 于志宁、高季辅、张行成(族孙张易之、张昌宗) |
卷七十九 | 列传第二十九 | 祖孝孙、傅仁均、傅奕、李淳风、吕才 |
卷八十 | 列传第三十 | 褚遂良、韩瑗、来济、上官仪 |
卷八十一 | 列传第三十一 | 崔敦礼、卢承庆、刘祥道、李敬玄、李义琰、孙处约、乐彦玮、赵仁本 |
卷八十二 | 列传第三十二 | 许敬宗、李义府(少子李湛) |
卷八十三 | 列传第三十三 | 郭孝恪、张俭、苏定方、薛仁贵、程务挺、张士贵、赵道兴 |
卷八十四 | 列传第三十四 | 刘仁轨、郝处俊、裴行俭(子裴光庭) |
卷八十五 | 列传第三十五 | 唐临(孙绍)、张文瓘(兄张文琮、从弟张文收)、徐有功 |
卷八十六 | 列传第三十六 | 高宗、中宗诸子:燕王李忠、原王李孝、泽王李上金、许王李素节、孝敬皇帝李弘(裴居道附)、章怀太子李贤(贤子邠王李守礼)、懿德太子李重润、庶人李重福、节愍太子李重俊、殇帝李重茂 |
卷八十七 | 列传第三十七 | 裴炎、刘祎之、魏玄同、李昭德 |
卷八十八 | 列传第三十八 | 韦思谦(子韦承庆、韦嗣立)、陆元方(子陆象先)、苏瑰(子苏颋) |
卷八十九 | 列传第三十九 | 狄仁杰(族曾孙狄兼谟)、王方庆、姚璹(弟姚班) |
卷九十 | 列传第四十 | 王及善、杜景俭、朱敬则、杨再思、李怀远(子李景伯、景伯子李彭年)、豆卢钦望(张光辅、史务滋、崔元综、周允元附) |
卷九十一 | 列传第四十一 | 桓彦范、敬晖、崔玄暐、张柬之、袁恕己 |
卷九十二 | 列传第四十二 | 魏元忠、韦安石(子韦陟、韦斌、斌子韦况、安石从父兄子韦抗、从祖兄子巨源)(赵彦昭附)、萧至忠(宗楚客、纪处讷附) |
卷九十三 | 列传第四十三 | 娄师德、王孝杰、唐休璟、张仁愿、薛讷、王晙 |
卷九十四 | 列传第四十四 | 苏味道、李峤、崔融、卢藏用、徐彦伯 |
卷九十五 | 列传第四十五 | 睿宗诸子:让皇帝李宪、惠庄太子李捴、惠文太子李范、惠宣太子李业、隋王李隆悌 |
卷九十六 | 列传第四十六 | 姚崇、宋璟 |
卷九十七 | 列传第四十七 | 刘幽求、钟绍京、郭元振、张说(子张均、张垍)(陈希烈附) |
卷九十八 | 列传第四十八 | 魏知古、卢怀慎(子卢奂)、源乾曜(从孙源光裕、光裕子源洧)、李元紘、杜暹、韩休、裴耀卿(孙裴佶) |
卷九十九 | 列传第四十九 | 崔日用(从兄崔日知)、张嘉贞(弟张嘉祐)、萧嵩(子萧华)、张九龄(曾孙张仲方)、李适之(子李季卿)、严挺之 |
卷一百 | 列传第五十 | 尹思贞、李杰、解琬、毕构、苏珦(子苏晋)、郑惟忠、王志愔、卢从愿、李朝隐、裴漼(从祖弟裴宽)、王丘 |
卷一百一 | 列传第五十一 | 李乂、薛登、韦凑(从子韦虚心、韦虚舟)、韩思复(曾孙韩佽)、张廷珪、王求礼、辛替否 |
卷一百二 | 列传第五十二 | 马怀素、褚无量、刘子玄(兄刘知柔、子刘贶、刘餗、刘汇、刘秩、刘迅、刘迥)、徐坚、元行冲、吴兢、韦述(弟韦逌、韦迪、甥萧直)(萧颖士、母煚、殷践猷附) |
卷一百三 | 列传第五十三 | 郭虔瓘(张嵩)、郭知运(子郭英杰)、王君㚟(chuo)(贾师顺附)、张守珪、牛仙客、王忠嗣 |
卷一百四 | 列传第五十四 | 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 |
卷一百五 | 列传第五十五 | 宇文融、韦坚、杨慎矜、王鉷 |
卷一百六 | 列传第五十六 | 李林甫、杨国忠、张暐、王琚、王毛仲(陈玄礼附) |
卷一百七 | 列传第五十七 | 玄宗诸子:靖德太子李琮、庶人李瑛、棣王李琰、庶人李瑶、靖恭太子李琬、庶人李琚、夏悼王李一、仪王李璲、颍王李璬、怀哀王李敏、永王李璘、寿王李瑁、延王李玢、盛王李琦、济王李环、信王李瑝、义王李玭、陈王李珪、丰王李珙、恒王李瑱、凉王李璿、汴哀王李璥 |
卷一百八 | 列传第五十八 | 韦见素(子韦谔、韦益、益子顗)、崔圆、崔涣(子崔纵)、杜鸿渐 |
卷一百九 | 列传第五十九 | 冯盎、阿史那社尔(子阿史那道真、叔祖阿史那苏尼失、苏尼失子阿史那忠)、契苾何力、黑齿常之、李多祚、李嗣业、白孝德 |
卷一百一十 | 列传第六十 | 李光弼、王思礼、邓景山、辛云京 |
卷一百一十一 | 列传第六十一 | 崔光远房琯(子房孺复、从子房式)、张镐、高适、畅璀 |
卷一百一十二 | 列传第六十二 | 李暠(族弟李齐物、齐物子李复、暠族弟李若水)、李麟、李国贞(子李锜)、李峘(弟李峄、李岘)、李巨(子李则之) |
卷一百一十三 | 列传第六十三 | 苗晋卿、裴冕、裴遵庆(子裴向、向子裴寅、寅子裴枢) |
卷一百一十四 | 列传第六十四 | 鲁炅、裴茙、来瑱、周智光 |
卷一百一十五 | 列传第六十五 | 崔器、赵国珍、崔瓘、敬括、韦元甫、魏少游、卫伯玉、李承 |
卷一百一十六 | 列传第六十六 | 肃宗、代宗诸子:越王李系、承天皇帝李倓、卫王李佖、彭王李仅、兖王李僴、泾王李侹、郓王李荣、襄王李僙、杞王李倕、召王李偲、恭懿太子李佋、定王李侗、淮阳王李僖、昭靖太子李邈、均王李遐、睦王李述、丹王李逾、恩王李连、韩王李迥、简王李遘、益王李乃、隋王李迅、荆王李选、蜀王李溯、忻王李造、韶王李暹、嘉王李运、端王李遇、循王李遹、恭王李通、原王李逵、雅王李逸 |
卷一百一十七 | 列传第六十七 | 严武、郭英乂、崔宁(弟崔宽、从孙崔蠡、蠡子崔荛、宁从孙崔黯)、严震、严砺 |
卷一百一十八 | 列传第六十八 | 元载(王昂、李少良、郇谟附)、王缙、杨炎、黎干(刘忠翼附)、庾准 |
卷一百一十九 | 列传第六十九 | 杨绾、崔祐甫(子崔植、植再从兄崔俊)、常衮 |
卷一百二十 | 列传第七十 | 郭子仪(子郭曜、郭晞、郭暧、郭曙、郭晤、郭映、郭晞子郭钢、暧子郭钊、郭鏦、钊子郭仲文、子仪族弟郭幼明、幼明子郭昕) |
卷一百二十一 | 列传第七十一 | 仆固怀恩、梁崇义、李怀光 |
卷一百二十二 | 列传第七十二 | 张献诚(弟张献恭、张献甫、献恭子张煦)、路嗣恭(子路恕)、曲环、崔汉衡、杨朝晟、樊泽、李叔明、裴胄 |
卷一百二十三 | 列传第七十三 | 刘晏、第五琦、班宏、王绍、李巽 |
卷一百二十四 | 列传第七十四 | 薛嵩(弟薛崿、子薛平、族子薛雄)、令狐彰(子令狐建、令狐运、令狐通)、田神功(弟田神玉)、侯希逸、李正己(子李纳、纳子李师古、李师道、宗人李洧附) |
卷一百二十五 | 列传第七十五 | 张镒(冯河清附)、刘从一、萧复、柳浑 |
卷一百二十六 | 列传第七十六 | 李揆、李涵、陈少游、卢鸑、裴谞 |
卷一百二十七 | 列传第七十七 | 姚令言、张光晟、源休、乔琳、张涉、蒋镇、洪经纶、彭偃 |
卷一百二十八 | 列传第七十八 | 段秀实(子段伯伦)、颜真卿(子颜頵、曾孙颜弘式) |
卷一百二十九 | 列传第七十九 | 韩滉(子韩皋、弟韩洄)、张延赏(子张弘靖、弘靖子张文规、张次宗) |
卷一百三十 | 列传第八十 | 王屿(道士李国祯附)、李泌(子李繁)(顾况附)、崔造、关播(李元平附) |
卷一百三十一 | 列传第八十一 | 李勉、李皋(子李象古、李道古) |
卷一百三十二 | 列传第八十二 | 李抱玉、李抱真、王虔休、卢从史、李芃、李澄(族弟李元素) |
卷一百三十三 | 列传第八十三 | 李晟(子李愿、李愬、李听、李宪、李凭、李恕、李惎)(王佖附) |
卷一百三十四 | 列传第八十四 | 马燧(子马畅、兄马炫)、浑瑊(子浑镐、浑鐬) |
卷一百三十五 | 列传第八十五 | 卢杞(子卢元辅)、白志贞、裴延龄、韦渠牟、李齐运、李实、韦执谊、王叔文(王伾附)、程异、皇甫抃(弟皇甫镛) |
卷一百三十六 | 列传第八十六 | 窦参(从子窦申)、齐映、刘滋(从兄刘赞)、卢迈、崔损、齐抗 |
卷一百三十七 | 列传第八十七 | 徐浩、赵涓(子赵博宣)(卢南史附)、刘太真、李纾、邵说、于邵、崔元翰、于公异、吕渭(子吕温、吕恭、吕俭、吕让)、郑云逵、李益、李贺 |
卷一百三十八 | 列传第八十八赵憬、韦伦、贾耽、姜公辅 | |
卷一百三十九 | 列传第八十九陆贽 | |
卷一百四十 | 列传第九十韦皋(刘辟附)、张建封、卢群 | |
卷一百四十一 | 列传第九十一田承嗣(侄田悦、子田绪、绪子田季安)、田弘正(子田布、田牟、布子田在宥)、张孝忠(子张茂昭、茂昭子张克勤、弟茂宗、茂和)(陈楚附) | |
卷一百四十二 | 列传第九十二李宝臣(子李惟岳、李惟诚、李惟简、惟简子李元本)、王武俊(子王士真、王士平、王士则、士真子王承宗、王承元)、王廷凑(子王元逵、元逵子王绍鼎、王绍懿、绍鼎子王景崇、景崇子王镕) | |
卷一百四十三 | 列传第九十三李怀仙(朱希彩附)、朱滔、刘怦(子刘济、刘澭、济子刘总)、程日华(子程怀直、怀直子程权)、李全略(子李同捷) | |
卷一百四十四 | 列传第九十四尚可孤、李观、戴休颜、阳惠元、李元谅、韩游瑰、贾隐林、杜希全、尉迟胜、邢君牙、杨朝晟、张敬则 | |
卷一百四十五 | 列传第九十五刘玄佐(子刘士宁、刘士干)(李万荣附)董晋、陆长源、刘全谅、李忠臣、李希烈、吴少诚(弟吴少阳、少阳子吴元济) | |
卷一百四十六 | 列传第九十六薛播、鲍防、李自良、李说、严绶、萧昕、杜亚、王纬、李若初、于颀、卢徵、杨凭、郑元、杜兼、裴玢、薛伾 | |
卷一百四十七 | 列传第九十七杜黄裳、高郢(子高定)、杜佑(子杜式方、杜从郁、式方子杜悰、从郁子杜牧) | |
卷一百四十八 | 列传第九十八裴垍、李吉甫、李籓、权德舆(子权璩) | |
卷一百四十九 | 列传第九十九 | 于休烈(子于肃、肃子于敖、敖子于琮)、令狐峘、归崇敬(子归登、登子归融)、奚陟、张荐(子张又新、张希复、希复子张读)、蒋乂(子蒋系、蒋伸)、柳登(弟柳冕、子柳璟)、沈传师(子沈询) |
卷一百五十 | 列传第一百 | 德宗、顺宗诸子:舒王李谊、通王李谌、虔王李谅、肃王李详、文敬太子李謜、资王李谦、代王李諲、昭王李诫、钦王李谔、珍王李諴、郯王李经、均王李纬、溆王李纵、莒王李纾、密王李绸、郇王李综、邵王李约、宋王李结、集王李缃、冀王李絿、和王李绮、衡王李绚、钦王李绩、会王李纁、福王李绾、珍王李缮、抚王李昽、岳王李绲、袁王李绅、桂王李纶、翼王李绰、蕲王李缉 |
卷一百五十一 | 列传第一百一高崇文(子高承简)、伊慎、朱忠亮、刘昌裔、范希朝、王锷(子王稷)、阎巨源、孟元阳、赵昌 | |
卷一百五十二 | 列传第一百二马璘、郝廷玉、王栖曜(子王茂元)、刘昌(子刘士泾)、李景略、张万福、高固、郝玼、段佐、史敬奉(野诗良辅附) | |
卷一百五十三 | 列传第一百三姚南仲、刘乃(子刘伯刍、孙刘宽夫、刘端夫、曾孙刘允章)、袁高、段平仲、薛存诚(子薛廷老、廷老子薛保逊、保逊子薛昭纬)、卢坦古 | |
卷一百五十四 | 列传第一百四孔巢父(从子孔戡、孔戣、孔戢)、许孟容、中元膺、刘栖楚、张宿、熊望、柏耆 | |
卷一百五十五 | 列传第一百五穆宁(子穆赞、穆质、穆员、穆赏)、崔邠(弟崔鄯、崔郾、崔郸)、窦群(兄窦常、窦牟、弟窦庠、窦巩)、李逊(弟李建)、薛戎(弟薛放) | |
卷一百五十六 | 列传第一百六于頔、韩弘(子韩公武、弟韩充)(李质附)、王智兴(子王晏平、王晏宰) | |
卷一百五十七 | 列传第一百七王翃(兄王翊)、郗士美、李鄘(子李柱、柱子李磎)、辛秘、马扌、韦弘景、王彦威 | |
卷一百五十八 | 列传第一百八武元衡(从父弟武儒衡)、郑余庆(子郑瀚、瀚子郑允谟、郑茂休、郑处诲、郑从谠)、韦贯之(兄韦绶、弟韦纁、子韦澳) | |
卷一百五十九 | 列传第一百九卫次公(子卫洙)、郑絪(子郑祗德、祗德子郑颢)、韦处厚、崔群、路随(父路泌) | |
卷一百六十 | 列传第一百一十 | 韩愈、张籍、孟郊、唐衢、李翱、宇文籍、刘禹锡、柳宗元、韩辞 |
卷一百六十一 | 列传第一百一十一李光进(弟李光颜)、乌重胤、王沛(子王逢)、李珙、李祐、董重质、杨元卿(子杨延宗)、刘悟(子刘从谏)、孙稹、刘沔、石雄 | |
卷一百六十二 | 列传第一百一十二潘孟阳、李翛、王遂、曹华、韦绶、郑权、卢士玫、韩全义、高霞寓、高瑀、崔戎、陆亘、张正甫(子张毅夫、毅夫子张祎) | |
卷一百六十三 | 列传第一百一十三孟简、胡证、崔元略(子崔铉、铉子崔沆、元略弟崔元受、崔元式、崔元儒)、杜元颖、崔弘礼、李虞仲、王质、卢简辞(兄卢简能、弟卢弘正、卢简求、简能子卢知猷、简求子卢嗣业、卢汝弼) | |
卷一百六十四 | 列传第一百一十四王播(子王式、弟王炎、王起、起子王龟、龟子王荛、炎子王铎)、李绛、杨於陵 | |
卷一百六十五 | 列传第一百一十五韦夏卿、王正雅(族孙王凝)、柳公绰(子柳仲郢、孙柳璧、柳玭、弟柳公权、伯父柳子华、子华子柳公度)、崔玄亮、温造(子温璋)、郭承嘏、殷侑(孙殷盈孙)、徐晦 | |
卷一百六十六 | 列传第一百一十六元稹(庞严附)、白居易(弟白行简、白敏中) | |
卷一百六十七 | 列传第一百一十七赵宗儒、窦易直、李逢吉、段文昌(子段成式)、宋申锡、李程 | |
卷一百六十八 | 列传第一百一十八韦温(萧祐附)、独孤郁(弟独孤朗)、钱徽(子钱可复)、高釴(弟高铢、高锴)、冯宿(弟冯定、冯审)、封敖 | |
卷一百六十九 | 列传第一百一十九李训、郑注、王涯、王璠、贾餗、舒元舆、郭行余、罗立言、李孝本 | |
卷一百七十 | 列传第一百二十裴度 | |
卷一百七十一 | 列传第一百二十一李渤、张仲方、裴潾(张皋附)、李中敏、李甘、高元裕(兄高少逸)、李汉、李景俭 | |
卷一百七十二 | 列传第一百二十二令狐楚(弟令狐定、子令狐绪、令狐綯、綯抃子令狐滈、令狐涣)、牛僧孺(子牛蔚、蔚子牛徽)、萧俛(弟萧杰、萧俶、从弟萧亻放、亻放子萧廪)、李石(弟李福) | |
卷一百七十三 | 列传第一百二十三郑覃(弟郑朗)、陈夷行、李绅、吴汝纳、李回、李珏、李固言 | |
卷一百七十四 | 列传第一百二十四李德裕 | |
卷一百七十五 | 列传第一百二十五 | 宪宗二十子、穆宗五子、敬宗五子、文宗二子、武宗五子、宣宗十一子、懿宗八子、僖宗二子、昭宗十子(嗣襄王李掞、朱玫、王行瑜附) |
卷一百七十六 | 列传第一百二十六李宗闵、杨嗣复(子杨授、杨损、杨技、杨拭、杨捴)、杨虞卿(弟杨汉公、从兄杨汝士)、马植、李让夷、魏谟、周墀、崔龟从、郑肃、卢商 | |
卷一百七十七 | 列传第一百二十七崔慎由(弟崔安潜、伯父崔能、能子崔彦曾、慎由子崔胤)、崔珙(兄崔琯、弟崔瑨、崔玙、崔球、玙子崔淡、淡子崔远)、卢钧、裴休、杨收(兄杨发、弟杨严、子杨钜鏻、严子杨涉、杨注)、韦保衡、路岩、夏侯孜、刘瞻刘?彖、 | |
卷一百七十八 | 列传第一百二十八 | |
卷一百七十九 | 列传第一百二十九 | |
卷第一百八十 | 列传第一百三十 | |
卷第一百八十一 | 列传第一百三十一 | 史宪诚(子史孝章)、何进滔(子何弘敬)、韩允忠(子韩简)、乐彦祯(子乐从训)、罗弘信(子罗威) |
卷第一百八十二 | 列传第一百三十二 | 王重荣(子王珂)、王处存(弟王处直)、诸葛爽、高骈、毕师铎、秦彦、时溥、朱瑄(弟朱瑾) |
卷第一百八十三 | 列传第一百三十三 | 外戚:独孤怀恩、窦德明(侄窦怀贞、族弟窦孝谌、孝谌子窦希瑊、窦希球、窦希瓘、希瓘从父弟窦维鍌)(长孙敞、敞从父弟长孙操、赵持满附)、武承嗣(子武延秀、从父弟武三思、三思子武崇训、从祖弟武懿宗、武攸暨、攸暨妻太平公主、从父弟武攸绪)(薛怀义附)、韦温、王仁皎(子王守一)、吴溆(弟吴凑)、窦觎、柳晟、王子颜 |
卷第一百八十四 | 列传第一百三十四 | 宦官:杨思勖、高力士、李辅国、程元振、鱼朝恩、刘希暹、贾明观、窦文玚、霍仙鸣、俱文珍、吐突承璀、王守澄、田令孜、杨复光、杨复恭 |
卷第一百八十五上 | 列传第一百三十五 | 良吏上:韦仁寿、陈君宾、张允济、李桐客、李素立(孙李至远、至远子李畲)、薛大鼎、贾敦颐(弟贾敦实)、李君球、崔知温、高智周、田仁会(子田归道)、韦机(孙韦岳、岳子韦景骏)、权怀恩(叔祖权万纪)、冯元常(弟冯元淑)、蒋俨、王方翼、薛季昶 |
卷第一百八十五下 | 列传第一百三十五 | 良吏下:裴怀古、张知謇(兄张知玄、张知晦、弟张知泰、张知默)、杨元琰、倪若水、李浚、阳峤、宋庆礼、姜师度、强循、和逢尧、潘好礼、杨茂谦、杨軿、崔隐甫、李尚隐、吕厓、萧定、蒋沇、薛珏、李惠登、任迪简、范传正、袁滋、薛苹、阎济美 |
卷第一百八十六上 | 列传第一百三十六 | 酷吏上:来俊臣、周兴、傅游艺、丘神勣、索元礼、侯思止、万国俊、来子珣、王弘义、郭霸、吉顼 |
卷第一百八十六下 | 列传第一百三十六 | 酷吏下:姚绍之、周利贞、王旭、吉温(王钧、严安之、卢铉附)、罗希奭、毛若虚、敬羽(裴升、毕曜附) |
卷第一百八十七上 | 列传第一百三十七 | 忠义上:夏侯端、刘感、常达、罗士信、吕子臧、张道源(族子张楚金)、李公逸、张善相、李玄通、敬君弘、冯立、谢叔方、王义方、成三郎、尹元贞、高睿(子高仲舒)(崔琳附)、王同皎(周憬附)、苏安恒、俞文俊、王求礼、燕钦融(郎岌附)、安金藏 |
卷第一百八十七下 | 列传第一百三十七 | 忠义下:李憕(子李源、李彭、彭孙李景让)、张介然、崔无诐、卢奕、蒋清、颜杲卿(子颜泉明)、薛愿(庞坚附)、张巡(姚掞附)、许远、程千里、袁光庭、邵真、符璘、赵晔、石演芬(张名振附)、张伾、甄济、刘敦儒、高沐、贾直言、庾敬休、辛谠 |
卷第一百八十八 | 列传第一百三十八 | 孝友:李知本、张志宽、刘君良、宋兴贵(张公艺附)、王君操(周智寿、智寿弟周智爽、许坦、王少玄附)、赵弘智、陈集原、元让、裴敬彝、裴守真(子裴子余)、李日知、崔沔、陆南金(弟陆赵璧)、张琇(兄张瑝)、梁文贞、李处恭、张义贞(吕元简附)、崔衍、丁公著、罗让 |
卷第一百八十九上 | 列传第一百三十九 | 儒学上:徐文远、陆德明、曹宪(许淹、李善、公孙罗附)、欧阳询(子欧阳通)、朱子奢、张士衡、贾公彦(李玄植附)、张后胤、盖文达(宗人盖文懿)、谷那律、萧德言、许叔牙(子许子儒)、敬播、刘伯庄(子刘之宏)、秦景通、罗道琮 |
卷第一百八十九下 | 列传第一百三十九 | 儒学下:邢文伟、高子贡、郎余令、路敬淳、王元感、王绍宗、韦叔夏、祝钦明、郭山恽、柳冲、卢粲、尹知章(孙季良附)、徐岱、苏弁(兄苏衮、苏冕)、陆质、冯伉、韦表微、许康佐 |
卷一百九十上 | 列传第一百四十 | 文苑上:孔绍安(子孔祯、孙孔若思)、袁朗(弟袁承序、袁利贞、孙袁谊)、贺德仁、庾抱、蔡允恭、郑世翼、谢偃、崔信明、张蕴古、刘胤之(弟子刘延祐、兄子刘藏器)、张昌龄、崔行功、孟利贞、董思恭、元思敬、徐齐聃、杜易简(从祖弟杜审言)、卢照邻、杨炯、王勃(兄王勮、王勔)、骆宾王、邓玄挺 |
卷一百九十中 | 列传第一百四十 | 文苑中:郭正一、元万顷(范履冰、苗神客、周思茂、胡楚宾附)、乔知之(弟乔侃备)(刘希夷附)、刘允济、富嘉谟(吴少微、谷倚附)、员半千(丘悦附)、刘宪(王适、司马锽、梁载言附)、沈佺期、陈子昂(闾丘均附)、宋之问、阎朝隐(王无竞、李适、尹元凯附)、贾曾(子贾至)、许景先、贺知章(贺朝、万齐融、张若虚、邢巨、包融、李登之附)、席豫(徐安贞附)、齐浣、王浣、李邕、孙逖(子孙成) |
卷一百九十下 | 列传第一百四十 | 文苑下:李华、萧颖士(李翰附)、陆据、崔颢、王昌龄、孟浩然、元德秀、王维、李白、杜甫、吴通玄(兄吴通微)、王仲舒、崔咸、唐次(子唐扶、唐持、持子唐彦谦)、刘鹴、李商隐、温庭筠、薛逢(子薛廷珪)、李拯、李巨川、司空图 |
卷一百九十一 | 列传第一百四十一 | 方伎:崔善为、薛颐、甄权(弟甄立言)、宋侠、许胤宗、乙弗弘礼、袁天罡、孙思邈、明崇俨、张憬藏、李嗣真、张文仲(李虔纵、韦慈藏附)、尚献甫(裴知古附)、孟诜、严善思、金梁凤、张果、叶法善、僧玄奘、神秀(慧能、普寂、义福附)、一行(泓师附)、桑道茂 |
卷一百九十二 | 列传第一百四十二 | 隐逸:王绩、田游岩、史德义、王友贞、卢鸿一、王希夷、卫大经、李元恺、王守慎、徐仁纪、孙处玄、白履忠、王远知、潘师正、刘道合、司马承祯、吴筠、孔述睿(子孔敏行)、阳城、崔觐 |
卷一百九十三 | 列传第一百四十三 | 列女:李德武妻裴氏、杨庆妻王氏(独孤师仁乳母王氏附)、杨三安妻李氏、魏衡妻王氏、樊会仁母敬氏、绛州孝女卫氏、濮州孝女贾氏、郑义宗妻卢氏、刘寂妻夏侯氏、楚王灵龟妃上官氏、杨绍宗妻王氏、于敏直妻张氏、冀州女子王氏、樊彦琛妻魏氏、邹保英妻奚氏(古玄应妻高氏附)、宋庭瑜妻魏氏、崔绘妻卢氏、奉天县窦氏二女、卢甫妻李氏(王泛妻裴氏附)、邹待征妻薄氏、李湍妻、董昌龄母杨氏、韦雍妻兰陵县君萧氏、衡方厚妻武昌县君程氏、女道士李玄真、孝女王和子(郑神佐女附) |
卷一百九十四上 | 列传第一百四十四 | 突厥上 |
卷一百九十四下 | 列传第一百四十四 | 突厥下 |
卷一百九十五 | 列传第一百四十五 | 回纥 |
卷一百九十六上 | 列传第一百四十六 | 吐蕃上 |
卷一百九十六下 | 列传第一百四十六 | 吐蕃下 |
卷一百九十七 | 列传第一百四十七 | 南蛮、西南蛮:林邑、婆利、盘盘、真腊、陀洹、诃陵、堕和罗、堕婆登、东谢蛮、西赵蛮、牂牁蛮、南平獠、东女国、南诏蛮、骠国 |
卷一百九十八 | 列传第一百四十八 | 西戎:泥婆罗、党项羌、高昌、吐谷浑、焉耆、龟兹、疏勒、于阗、天竺、罽宾、康国、波斯、拂菻、大食 |
卷一百九十九上 | 列传第一百四十九 | 东夷:高丽、百济、新罗、日本 |
卷一百九十九下 | 列传第一百四十九 | 北狄:铁勒、契丹、奚、室韦、靺鞨、渤海靺鞨、乌罗浑 |
卷二百上 | 列传第一百五十 | 安禄山(子安庆绪)、高尚、孙孝哲、史思明(子史朝义) |
卷二百下 | 列传第一百五十朱泚、黄巢、秦宗权 |
高祖至代宗,基本脱胎于吴兢、韦述等《唐书》帝纪;德宗至文宗,大体围绕相关实录多寡加减、编纂而成,与前半部已有现成帝纪可以直接引用的情况不尽相同;武宗以下,基本上采用的是贾纬《唐年补遗录》65卷。《旧唐书》卷一八宣宗纪“史臣曰”的第一句称,“臣尝闻黎老言大中故事”。我们知道,唐宣宗实录在唐代没有纂成。唐昭宗时,裴庭裕“采宣宗朝耳闻目睹,撰成三卷,目为《东观奏记》,纳于史馆。”今本《唐会要·修国史》中的这一记载,在整部《旧唐书》中只字不见,而且连裴庭裕这个人也未提起,后晋史官似未见其人、其书,这个“尝闻黎老言大中故事”的“臣”只能是贾纬了。因为后晋史官中,只有贾纬为纂修唐史、补救唐武宗以下“缺略”而“搜访遗文及耆旧传说”,撰有《唐年补遗录》。同样,《旧唐书》卷一九上懿宗纪“史臣曰”的第一句,也是“臣常接咸通耆老,言恭惠皇帝故事”。这更证明,《旧唐书》武宗以下的帝纪是采自贾纬之书,并无裴庭裕《东观奏记》。
有一个以往都未曾注意的问题。这就是:唐代关于“礼法之沿革”的几部主要撰述,《旧唐书·经籍志》没有著录,后晋时却曾为朝廷重视过。《册府元龟》卷五五九、《旧五代史》卷七八中,都有一段关于修《大晋政统》的记载。后晋高祖天福四年(939),即诏修唐史的前二年,左谏议大夫曹国珍上奏云:
请于内外臣僚之中,择选才略之士,聚《唐六典》、前后《会要》、《礼阁新仪》、《大中统类》、律令格式等,精详纂集,别为一部,商议古今,俾无漏略,目之为《大晋政统》,用作成规。
其事虽未施行,但上奏中提到的几部撰述后晋时显然尚存。除了《礼阁新仪》外,其余都可以在《旧唐书》的纪、志、传找到它们的纂修情况和内容简介。前、后《会要》,即苏氏兄弟《会要》、崔铉监修《续会要》,为今本《唐会要》的前身。这类有关“礼法之沿革”的撰述,无疑是《旧唐书》十志的主要取材之源。如果分别来说,大体可以作如下概括:礼仪志7卷,主要采自《大唐开元礼》、王彦威《曲台新礼》和文宗以后的一些礼仪奏章,而编纂体例则参照了《通典·礼典》。音乐志4卷,志一主要依据前、后《会要》,并参照了《通典·乐典》;志二主要本于《通典》卷一四四至一四六各篇,并参照了前、后《会要》、昭宗时的有关奏议;志三、志四为后晋太常寺所保存或搜集的“诸庙乐章舞名”,这是修史计划中作有规定的。历志3卷,应当本于韦述《唐书》,这可从其序文中找到线索,即所谓“但取《戊寅》、《麟德》、《大衍》三历法,以备此志”。天文志2卷,大部分内容、文字都与今本《唐会要》卷四二至四四的相关记载同,显然采自前、后《会要》;志下“灾异编年,至德后”,不少见于各帝纪,当采自肃宗至武宗各帝实录及司天台有关记载。五行志1卷,以前、后《会要》为主要史源,并参取各帝实录、有关奏疏。地理志4卷,篇幅最长,极有可能是采自韦述《唐书·地理志》,起高祖,至代宗。职官志3卷,志一“录永泰二年官品”,志二、志三的许多文字直接录自《唐六典》及后晋尚存的《宫卫令》、《军防令》等;德宗时的变革,主要录以当时的诏敕。舆服志1卷,采录《大唐开元礼》的同时,又以苏氏《会要》为另一重要史料来源。经籍志2卷,节取毋煚《古今书录》而成。食货志2卷,为最初总体规划中所无,在纂修过程中对唐代社会经济发展逐渐有较深入的认识,加之最后一任监修刘昫在后唐、后晋都以宰相判三司,总管盐铁、户部、度支,必然注意唐代中后期以来的钱谷、货物,因而增立此志。就其所记内容而言,代宗至宣宗之事详于玄宗和玄宗以前。代宗以前以韦述《唐书·食货志》为底本,而德宗至宣宗间的主要史源则是前、后《会要》。刑法志1卷,以《大中统类》、律令格式为主要史料来源。总括起来说,《旧唐书》“十一志”基本不是采用唐代实录、国史“旧本”,而是以“记礼法之沿革”的各项“专史”为主要史料来源,如《大唐开元礼》、《唐六典》、《通典》、《会要》、《续会要》、《曲台新礼》、《大中统类》以及律令格式等。
以中华书局出版的点校本目录为据,立传者(包括目中出现的附传、有目无传者),除去重复,共1820余人,周边政权45个。
关于人物,大致有三种纂集办法。第一,吴兢、韦述《唐书》中有传者,后晋史官大都用为主要史源,或直接迻录,或略作编排。第二,韦述《唐书》以后的人物,后晋史官多据各帝实录进行剪裁。以韩愈《顺宗实录》为例,中有7人传记,即张荐、令狐峘、张万福、陆贽、阳城、王叔文、王伾、韦执谊传。对照《旧唐书》中相关列传,除不记言外,只有取舍详略和文字繁简的差异,并无规模、形制方面的不同。尤其令狐峘、张万福、阳城三传,与《旧唐书》三人传记,如出一辙。列传剪裁实录,还有一种情况,即以实录中的记事补叙到相关人物传中,如《玉海·唐河北三受降城》条所引《唐宪宗实录》140余字,几乎完完整整地出现在《旧唐书·卢坦传》中。第三,国史、实录失记或记述不完整的人物,则家传、行状、墓志、文集,乃至杂史、小说,不论《经籍志》是否著录,凡武宗以前的著述,都可能是后晋史官的取材之源。
列传中的45个周边政权,取材情况与人物传传记不同。概括而言,不只“国史、实录旧本”,《通典》、前后《会要》、贾耽《古今郡国县道四夷述》等,都是其重要史料来源。
总而言之,《旧唐书》的史料来源问题是一个很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但是,五代后晋史官在纂修这部唐史时,绝非仅仅限于唐代的国史、实录旧本,这是必须清楚的。应当说,代宗以前的纪传体唐代国史,德宗以前的编年体唐史,武宗以前的唐代各帝实录,宣宗以前的有关“礼法沿革”的各种典志,以及《旧唐书》中提到的大臣奏议、诸公文集,乃至杂史、小说,都是后晋史官修史时的采摭对象。此外,不要忘记的就是《唐年补遗录》了。至于剪裁是否恰当,考辨是否精审,又是另外的一个问题。由于宣宗以后的原始素材本来就短缺,尽管几经搜求,仍然不足。所以,后晋史官不得不大为感叹:“惜乎简籍遗落,旧事十无三四,允墨挥翰,有所慊然!”《旧唐书》卷18下《宣宗纪》“史臣曰”。
因为《新唐书》的作者宋祁、欧阳修,都是文坛大家,后人一般也都沿袭他们的看法,对《旧唐书》贬责颇多,明末顾炎武评之为“颇步繁芜”。的确,它本身有不少缺点。但平心而论,应当说《旧唐书》在如实保存史料方面,有着它巨大的功劳。这一点是应该给予充分肯定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首先是在《旧唐书》里,保存了唐朝的第一手史料。唐朝三百年历史中,屡经战乱,原始史料经过几次大的浩劫,尤其是安史之乱和唐末军阀混战,致使“向时遗籍,尺简无存”。幸而有肃宗时韦述编纂的国史,到后晋时,便成为修撰唐史的主要依据,肃宗以后,史料留存更少。特别是唐武宗以后的宣、懿、僖、昭、哀五代,连“实录”也都没有存下,只因有张昭远和贾纬等人在“丧乱之际”,杂采各家传闻和小说编出的《唐年补录》和《唐末三朝闻见录》诸书,使史实略有所补。编撰《旧唐书》时离唐亡仅三十多年,许多史料直接从唐人得来。《旧唐书》使这些难得的史料保存了下来。这是它的一大好处。例如某些传里的“今上践祚”、“上即位”、“上初嗣位”等语句,便明显是从当时国史和实录直录下来的痕迹。唯其直录当时人的记录,史料价值就尤其可贵。有些列传,还采用了唐朝当时人写的“行状”、“家传”。这些家传,常常是唐代的名家所书,不仅如实保留了史料,而且在文笔上也很有特色。赵翼《廿二史札记》评论说,《旧唐书》中的《封常清传》,“郁勃悲凉”,“千载下犹有生气”;裴垍所写的《郭子仪传》,“首尾整洁,无一酿词,因此可知唐史官之老于文学也”。
《旧唐书》的纪传里,还大段大段地引录唐朝君臣的诏令、手札、奏章,这些原始资料后来有的已荡然无存,却赖《旧唐书》的收录而得以保留。正由于《旧唐书》有上述这些长处,司马光等在修《资治通鉴》时,隋唐部分便大量采用了其中的材料。另一方面,唐朝是我国一个强盛的朝代,多民族统一国家有所发展。在《旧唐书》里记录了大量的我国少数民族的史料,以及他们和中原的唐王朝相互交往的亲密关系。比如,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婚姻的记实,金城公主入藏的史迹,,以及突厥、回纥、吐蕃、契丹等北方、西北、东北、西南许多民族的历史记录,都在《旧唐书》里有较多的记载。在唐朝和邻国日本、朝鲜、印度的关系史方面,《旧唐书》记载也较为详细。其分量比起别的同类正史来要多得多,史实也较可靠。
尽管《旧唐书》存在着缺陷,但其同时也具有了不可抹杀的价值。它保存了丰富的史料,记事比较详细,便于读者了解历史事件的过程和具体情况,因而受到重视。比如对唐顺宗朝王叔文集团当政时期的政治改革措施记载比较具体。唐穆宗以后的本纪,虽然内容芜杂,但也记载了不少有价值的史料,如在《懿宗本纪》、《僖宗本纪》里较详细地记载了宠勋起义、黄巢起义的情况。昭宗、哀帝本纪则较详细地记载了唐朝末年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的情况。因为《旧唐书》记事详细明确,所以司马光着《资治通鉴》的《唐纪》部分,大抵采用《旧唐书》。
《旧唐书》还保存了不少很有价值的文章。如《吕才传》、《卢藏用传》分别登载了两人反迷信的重要文章;《贾耽传》登载了他进奏所编地理图志的表奏。这些都是中国思想史和地理学史的重要文献。
《旧唐书》记述唐代少数民族以及外国的情况,超过以前各史,保存了唐代民族政策与对外关系的史料。
《旧唐书》编撰所遵循的指导原则是纂修须按于旧章,即忠实于唐代遗留下来的原始资料,对历史事实的记载完全按照当时人的思想认识,这样就真实地反映唐代不同时期的思想认识和时代风貌。
由于《旧唐书》的这些优点,所以它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又如,在傅奕、狄仁杰、姚崇等人的传中,登载了他们反对佛教的文章,从中可以考见唐代佛教盛行对政治、经济、社会的重大影响,以及世俗地主反对佛教的斗争。这类文章其中有些见旧唐书最早保存下来的。 《新唐书》虽然在史料上作了一些补充,特别是志、表以及唐后期的列传部分,但是《新唐书》意在克服《旧唐书》记事繁杂的缺点,所以行文记事又过于简略,使读者不易了解具体情况。《新唐书》还对《旧唐书》中保存的大量文章,进行了删削、改写,这样就改变了历史文献的本来面目。相比之下,《新唐书》在保存史料方面是不能取代《旧唐书》的。
《新唐书》修成后,《旧唐书》就不再传世。直到明朝嘉靖年间,闻人诠多方搜求,重新刊刻,才又流行于世。到清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时,才正式把新旧唐书并列于正史。在《旧唐书》完成一个世纪后的北宋仁宗年间,又修了一部唐史,就是《新唐书》。当时的编修目的,一是为了吸取唐代兴衰治乱的经验教训。一是为了通过修史,进行忠奸善恶的褒贬,因为《旧唐书》褒贬或从于新意,以五代时期的思想认识来看待藩镇、忠义、叛逆等问题,这是宋代儒家所不能接受的。《旧唐书》自有缺点,书又出自众手,成功较速,未免疏漏。
《旧唐书》在研究我国土地制度、赋税制度等方面,也是一部十分重要的史书。关于唐朝的均田制、租庸调制和两税法,都有比较翔实的记载,给后人的研究提供了方便的条件。尤为可贵的,是《旧唐书》的志里,保存了内容相当丰富的我国科技史的资料。在《历志》和《天文志》里,有著名天文历法家李淳风和僧一行制定的《麟德历》和《大衍历》的比较完整的内容。《五行志》一卷,列举各地不同的自然灾害,其中还有不少反映民生困苦、工商业状况和国内外交通方面的资料。《地理志》四卷,记载了全国边防镇戍的分布和兵马人数,并以天宝十一载(752)疆域为准,分道叙述了各地州县设置和户口等情况。《职官志》三卷,不少文字是照抄《唐六典》,并记载了代宗永泰二年(766)时官品的变革。《舆服志》一卷,记载唐代帝、后、王、妃以及百官按品级规定的车舆、衣冠、服饰制度,用以区别贵贱士庶,是封建等级制度的体现。《经籍志》二卷,以开元盛世为准,记录了经、史、子、集四部的存书。志序还扼要叙述了安史之乱后直至后梁迁洛期间国家书籍的残损情况。《食货志》二卷,比较集中地记载了唐代田制、赋役、钱币、盐法、漕运、仓库乃至杂税、榷酤等有关经济史资料。《刑法志》一卷,记载了唐代法典律、令、格、式(见律令格式)的制订过程,并有关于执行情况的概略叙述。总的说来,《旧唐书》诸志集中了不少有价值的历史资料,但也存在着错讹和重大遗漏。
在《贾耽传》里记录了他所著作的《陇右山南图》和《海内华夷图》等地理学上极为珍贵的资料,这是中外地理学家研究古地理学的难得的记录。但《旧唐书》的缺点也很明显。因为它出自乱世,又出自众手,成书迅速,因此不免有些粗率。有时转抄的痕迹也很明显,甚至一件公文,在纪和传里同时抄进,造成了不应有的芜杂。因为编史队伍的不稳定以及互不通气,竟至出现某些人物同时并列两传的情况,如《杨朝晟传》就同时列在卷一百二十二和卷一百四十四两处;《王求礼传》和《丘神绩传》也有类似情况。难怪北宋初年有人要否定,由宋、欧诸名家另写一部。但若由此把这部书全盘否定,甚至革出正史之列,也是不公平的。历史毕竟已给予《旧唐书》坎坷的命运,使它无端沉没了约五百年。
在北宋编撰的《新唐书》问世以后,《唐书》始有新旧之分。《新唐书》通行,该书受到冷遇。南宋初年刻印之后久无印本。明代中叶,有人在吴中张、王两家分别获得宋版《唐书》的列传和纪志。嘉靖十七年(1538),余姚闻人铨等重刻《旧唐书》,但传布不广。清乾隆时,《旧唐书》始复刻重印于世。由于长期没有印本,书中存在不少残缺和相互歧异之处。清人罗土琳等撰《旧唐书校勘记》六十六卷,可供参看。百衲本《旧唐书》是用南宋绍兴刊本残存的六十七卷,配以闻人铨本影印的,也是目前最好的版本。中华书局1975年出版的校点本现比较通行。
旧唐书校勘记66卷 清·罗士琳、陈立、刘文淇、刘毓崧同校 道光28年扬州岑氏刊本同治11年定远方浚颐补刊二十五史三编第6册影印本 卷1至卷55 二十四史订补第8册第45-?页 罗、刘?盈斋刻本;卷56至卷66 二十四史订补第8册第1-173页
旧唐书疑义 清·张道著
旧唐书逸文12卷 清·岑建功编 二十四史订补第9册第215-329页影印本
旧唐书考正 清·张宗泰 甘泉岑氏校旧唐书尝据此
读旧唐书随笔1卷 清·蔡世钹 味蕉小寮集本题读刘昫书随笔 豫章丛刊本 丛书集成第3834册
旧唐书疑义4卷 清·张道 正觉楼丛刊本上海图书馆藏稿本附勘同1卷 二十四史订补第9册第173-215页影印光绪7年刊本
旧唐书李靖传考证1卷 清·汪宗沂 浙西精舍丛书本
旧唐书大食传考证1卷 清·洪钧 元史译文证补卷30
旧唐书札记 清·李慈铭 二十五史三编第7册第173-181页
本文发布于:2022-10-29 15:32: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40678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