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吴彬扇面画秋猎图

更新时间:2022-10-29 15:06:06 阅读: 评论:0

基本信息

【名称】明吴彬扇面画秋猎图

【类别】中国古画

【年代】明代

【文物原属】故宫旧藏

【文物现状】故宫博物院藏

作品赏析

作为活跃在明代中晚期画坛上的—位画家,吴彬的风格是迥异前人、独树—帜的。吴彬擅人物画,多写奇形怪态,得其神趣,而非摹之真容;吴彬画山水,不泥古、不囿今,多即景挥洒,灵动而有度。小幅固胜,盈丈大轴亦工丽,有论者谓其画品足敌赵孟頫,颉颃丁云鹏。明神宗(朱翊钧)尝称赏之,故其画多入藏御府。

吴彬的这幅《秋猎图》取材于唐朝诗人王维的《观猎》一诗:“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其中“萆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一句为画面的“题眼”,画家以楷书题于扇面上部居中处,并题写了“癸卯秋日写,吴彬”等字样。画面整体设色淡雅古丽,线条灵动洒脱,布局精.巧,虚实得当。画面内容围绕秋猎场景展开。近景处,有两名骑马者,一前一后排列。前者青髯黄袍,一手高擎苍鹰,骑在一匹黑白相间的骏马之上,此时正回首视身后的另一骑马者,顾盼间神采奕奕。胯下的骏马,剪鬃缚尾,昂首前导徐行,颇具动势。其后的骑马者,着束腰白袍,身前的马鞍上另有一着红衣的孩童依偎在其身上。其胯下之马,花斑毛色,头部、胸部、腿部均以铅白渲染,缚尾剪鬃,四足直立,有待命之感。吴彬之人物画,取法自然而非因循矫饰,画中人物形象鲜活、生动,重情感的交流。人物衣装,线条流畅,多用“莼菜条描”及“钉头鼠尾描”。衣纹的褶皱处略加晕染,个别之处施重墨彰显其立体效果。图中近景的芦草、堤岸均浅设色,用笔随意洒脱、不拘一格,看似随形涂抹,实则直抒其性灵真趣。人物身后的树林,墨色浓淡变化,层次分明。画面的左部分绘以参差河岸、枯草数蓬及几只禽鸟,正应了王维《观猎》诗中的“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一句的诗意。枯草施以淡墨,其间夹以焦墨点染,错落有致,虚实相生。画面中部留有大面积的空白,给人以雾气缥缈之感,同时也达到了衬托主体人物的效果。

此幅扇面《秋猎图》作于万历年间的1603年,正是吴彬被神宗召见,并授以中书舍人之职的前后。画家借古诗“将军出猎”的内容,以表达自己春风得意、踌躇满志的情绪。画家笔意高古,铺陈有度,使才而不矜才,全然真性情之流露。画中景致布陈皆和“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这一诗句相应和。河岸边的枯草、岸上的残雪与河面氤氲未消的雾气均作为背景衬托,将诗情与画意巧妙地融合在—起。

画作背景

晚明是一个社会变动、阶级矛盾异常激烈的年代。万历年间,政治腐败、宦官专政、污吏横行、民生凋敝、社会动荡不安。在这样一个扰攘纷乱的年代里,文人们往往追求一种表面的放达与适意,以求得一种心理架构的平衡。王阳明的心学理论和明末禅学之风的盛行,也影响了晚明画坛文入画的风貌,在画作中流露出“荒远灭没”、“萧索空寂”的情调。一些文人士大夫沉浸于禅宗的心性修养之中,在画作里、笔墨间隐隐传达出这样一种情绪。另有一些文人画家过于沉溺师承取法,而使得其绘画流于僵化,少了许多天然的灵光。吴彬的绘画在当时的画坛可谓是独树一帜的。他脱出唐、宋规格,笔端秀雅温丽,既能状物之精微,又能寥寥数笔便得其灵韵。

作者简介

吴彬,字文中(—作文仲),号枝庵发僧、枝隐庵主,莆田 (今属福建)人,流寓金陵(今江苏南京)。万历(1573---1620)间,神宗朱翊钧召见,授以中书舍人,官工部主事。擅人物画。为人耿正不阿,因不满权宦魏忠贤之故,于明熹宗天启年间被捕入狱,后获罪去职。晚年多作人物画,尤擅佛像,笔法更为纯熟。其人品、画作俱佳,为后人所重视。传世作品有万历十九年作《十六应真卷》、万历三十七年作《山阴道上图》,现均藏故宫博物院;万历二十九年作《层峦重嶂图》轴,现藏南京博物院。

本文发布于:2022-10-29 15:06:0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40662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