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理论与实践

更新时间:2022-10-29 13:43:45 阅读: 评论:0

内容简介

黄帝内经理论与实践全书分为“学术原理”、“理论发微”、“临床应用”、“多学科研究”四个部分。“学术原理”,主要探索《内经》学术体系形成的文化、历史、哲学背景。“理论发微”,着重对《内经》理论体系的精髓,探讨其科学意义及学术价值。“临床应用”,对《内经》所确定的医学原理在临床实践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专题阐述;总结《内经》的临床医学成就及其在现代临床实践中的学术价值,作为学经典做临床的范例。“多学科研究”,将《内经》与其他自然科学相结合的内容择要作专题阐述,以拓展学术领域,启迪思路,开拓视野。

图书目录

第一章《内经》哲学思想与方法论

第一节《内经》的天人观;

一、秦汉时期的天人观

二、《内经》人与天地相应观

三、《内经》天人观的涵义

四、《内经》天人观的启示与评价

第二节《内经》论气

一、《内经》气理论溯源

二、《内经》气的概念

三、“气一元论”的自然观

四、气是生命之本

五、百病生于气

六、治病在于调气

第三节《内经》论阴阳

一、阴阳学说溯源

二、阴阳概念的内涵

三、阴阳属性的特征

四、阴阳理论的临床应用

五、阴阳理论的评价

第四节《内经》论五行

一、五行学说溯源

二、五行学说发展的三个阶段

三、五行系统模型的特点

四、五行学说的评价

第五节《内经》的方法论

一、《内经》方法论的层次与分类

二、《内经》方法论的主要内容

三、《内经》方法论的特点

四、《内经》方法论的启示和评价

第二章《内经》理论发微

第一节《内经》藏象理论发微

一、《内经》的生命观

二、脏腑的性质与功能特点

三、五脏之本

四、五脏气化

五、五神藏

六、气血

七、五脏系统理论

八、藏象理论的临床应用

第二节《内经》经络理论发微

一、十二经病候对辨证论治的启示

二、《内经》络脉理论及其临床应用

三、《内经》刺法理论

四、经络实质研究

第三节《内经》病因病机理论发微

一、《内经》病因理论发微

二、《内经》病机理论发微

三、病机十九条的临床启示

四、病机理论的临床应用

第四节《内经》诊法理论发微

一、诊法原理

二、《内经》望诊撷要

三、《内经》切诊撷要

第五节《内经》治疗理论发微

一、论治思想

二、治疗原则

三、治疗大法

四、治疗手段

第六节《内经》养生理论发微

一、养生理论的渊源

二、养生的基本原则

三、《内经》养生理论的主要内容

四、《内经》养生理论的现实意义

第七节《内经》体质理论发微

一、体质的概念

二、体质形成的因素

三、体质的分类

四、体质理论的临床应用

五、体质研究的评价与展望

第八节《内经》运气理论发微

一、运气的概念

二、运气理论形成的基础

三、运气理论的启示

四、运气理论现代运用概况

五、运气理论的评价

六、运气理论研究展望

第三章《内经》临床应用

第一节《内经》“治未病”理论及其临床应用

一、“治未病”的概念

二、“治未病”理论的内容

三、“治未病”与亚健康

四、临床应用举例

第二节《内经》外感热病理论及其临床应用

一、外感热病的概念及分类

二、外感热病的临床特征

三、外感热病的传变

四、外感热病的诊察要点

五、外感热病的治疗、禁忌和预后

六、对现代临床的指导意义

第三节《内经》风证及其临床应用

一、风证的概念与分类

二、风证的临床特征

三、风证的病机

四、风证的治疗

五、临床应用举例

第四节《内经》痛证及其临床应用

一、痛证的概念与分类

二、痛证的临床特征

三、痛证的病因病机

四、痛证的治疗

五、临床应用举例

第五节《内经》厥证及其临床应用

一、厥证的概念与分类

二、厥证的临床特征

三、厥证的病因病机

四、厥证的治疗与预后

五、临床应用举例

第六节《内经》痿证及其临床应用

一、痿证的概念

二、痿证的分类及鉴别

三、痿证的临床特征

四、痿证的病因病机及传变

五、痿证的治疗原则

六、临床应用举例

第七节《内经》痹证及其临床应用

一、痹证的概念及分类

二、痹证的临床特征

三、痹证的病因病机

四、痹证的治疗及预后

五、临床应用举例

第八节《内经》咳证及其临床应用

一、咳证的分类及临床特征

二、咳证的病因病机

三、咳证的治疗原则

四、临床应用举例

第九节《内经》水肿及其临床应用

一、水肿的概念及分类

二、水肿的临床特征

三、水肿的病因病机

四、水肿的治疗

五、临床应用举例

第十节《内经》消渴及其临床应用

一、消渴的概念及分类

二、消渴的临床特征

三、消渴的病因病机

四、消渴的治疗原则及预后

五、《内经》消渴理论对后世的影响

六、临床应用举例

第十一节《内经》积证及其临床应用

一、积证的概念与分类

二、积证的临床特征,

三、积证的病因病机

四、积证的诊察

五、积证的治疗与预后

六、临床应用举例

第十二节《内经》汗证及其临床应用

一、汗证的概念及分类

二、汗证的临床特征

三、汗证的病因病机

四、汗证的治疗

五、临床应用举例

第十三节《内经》血证及其临床应用

一、血证的概念

二、血证的分类及临床特征

三、血证的病因病机

四、血证的治疗原则

五、临床应用举例

第四节《内经》睡眠理论及其临床应用

一、《内经》对睡眠机理的认识

二、睡眠障碍的病因病机

三、睡眠障碍证治

四、临床应用举例

第四章《内经》多学科研究

第一节《内经》生态医学思想研究

一、生态医学的概念

二、《内经》生态医学思想溯源

三、《内经》生态医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四、《内经》生态医学思想的现实意义

第二节《内经》医学气象学思想研究

一、《内经》中的古代气象学

二、气候变化与人体生理的关系

三、气候变化与发病的关系

四、气候变化与治疗预防的关系

第三节《内经》时间医学思想研究

一、《内经》时间医学的理论基础

二、《内经》时间医学的周期节律

三、《内经》时间医学的主时规律

四、《内经》时间医学的临床应用

第四节《内经》医学地理学思想研究

一、地理与气候

二、地理与体质

三、地理与发病

四、地理与治疗

五、《内经》医学地理学思想的意义

第五节《内经》心身相关理论研究

一、心身医学的概念

二、《内经》对心身关系的基本认识

三、心身相关疾病的发病机理

四、心身相关疾病的防治原则

五、心身相关理论的研究前景

文摘

第七节《内经》体质理论发微

中医体质理论,是一门既古老又新兴的学问。中医体质理论的研究范围甚广,涉及人类各种体质特征与体质类型的生理病理特点,并以此分析疾病的反应状态、病变的性质及发展趋向,从而指导疾病的预防保健与诊断治疗。

有关中医体质理论的最初认识,可上溯至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在探讨自然规律与生命奥秘的过程中,萌生了体质思想。《荀子》、《周礼》、《管子》、《吕氏春秋》等书中已有相关内容的描述,认为不同地区的人,由于体质不同,因而对不同的致病邪气具有不同的好发性和易感性的记载。《史记。货殖列传》有“江南卑湿,丈夫早夭”之说,认为环境与人的寿夭长短有关,这些都被后人视为生态体质思想的萌芽。

《内经》中蕴藏着丰富的体质理论内容,除散载于各篇之外,还设立了专篇讨论,如《素问》的《异法方宜论》、《血气形志》,灵枢的《阴阳二十五人》、《寿夭刚柔》、《天年》、《通天》、《论勇》、《逆顺肥瘦》、《骨度》等。《内经》对体质的阐述,涉及体质的形成和变化过程、体质间的差异、不同年龄性别的体质特征、体质分类方法与类型、体质与后天饮食营养及地理气候环境的关系、体质与发病及论治的关系等,构建了具有中医特色的体质理论框架。可以说,《内经》是医学史上论人类体质现象最早,也是较全面的一部医学文献。

一、体质的概念

体质是人类生命现象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每个生命活体必有其体质,这也许是《内经》给予高度关注的原因。但纵观全书却未见“体质”之名,而是赋予其诸多称谓:或称之“质”,如《素问。厥论》“此人者质壮”,《灵枢。逆顺肥瘦》“年质壮大,血气充盛”;或称之“身”,如《素问。脉要精微论》“五藏者,身之强也”,《灵枢。骨度》“视其经脉之在于身也”;或称之“形”,如《灵枢·寿夭刚柔》“形与气相任则寿,不相任则夭”,《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愿闻二十五人之形”;或称之“态”,如《灵枢。通天》“凡五人者,其态不同,其筋骨气血各不等”。后世医家又有称为“禀质”、“气质”、“资质”、“气体”等。“体质”之名首见于《景岳全书。杂证谟》,张介宾在论及体质与攻法的关系时说:“体质贵贱尤有不同,凡黎藿壮夫,及新暴之病,自宜消伐”。迄后,明清医家多次言及“体质”,叶桂将其归类为“木火体质”、“水土体质”、“阴虚体质”、“阳气素虚体质”、“气虚体质”、“血虚体质”等。可见,体质作为表达个体特征的专有名词,逐渐被人们接受采纳。然而,古代医家对体质的含义却始终未作出确切的界定与解释。

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抽象思维的基本单元,任何科学理论都是以概念为基本元素,通过一系列判断、推理建立起来的,没有概念就无法建立学科理论。同样,概念不清也势必造成理论系统的混乱和不完善。因此,近年来,人们以现代人的思维和语言对体质概念进行了解读与诠释,但就目前情况来看,尚未取得统一,大致可归为两种不同的倾向。

本文发布于:2022-10-29 13:43:4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40612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白话黄帝内经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