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加拿大诗歌

更新时间:2022-10-29 12:43:01 阅读: 评论:0

诗歌译文

雪把我们带入梦境:那里平原广袤无比,

那里没有颜色,也没有人迹。

我的心清醒明澈,雪把我们送上

口吐泡沫的马的背脊。

载花环的童年来临,充满梦幻,

雪把我们抛上海的高浪,扯起张张白帆。

雪让我们着魔,一片白色层层叠叠,

鼓张的羽毛上那鸟的红眼烁烁闪闪,

我的心,冰冻的棕桐树下的火点,

鲜血涓涓地流,令人惊叹。

诗歌赏析

无论是描写零生命状态的大自然,还是对人类生存景观的书写,安娜·埃贝尔的笔端时刻流露着不可侵犯的高贵气息,冰冷、偏执,有时不乏哥特气息。她专注于捕捉荒凉的体验,在这首《雪》里面,你会感受到穿透骨头的冰冷与高贵。

相信在每一个唯美主义者看来,雪的纯粹、冰冷所带来的远不止于软弱的纯洁幻想。广袤的雪的世界让遐想者看见迷蒙的平原,上下一统,银装素裹,甚至消匿人迹。单调到恐怖的白色不知所谓的延展,铺张,告诉我们什么是阔大,何为孤独。“我”的心就像那“没有颜色”的雪原一样“清醒明澈”,跨马前行,不为领略风景,只是为了奔跑而奔跑,直到把坐骑累得口吐泡沫。马背一起一伏,抒情主人公感到梦幻似的黏着在大海高高的浪尖之上,身边正流过的,是单调、机械存在的张张白帆,这种快乐或者说新鲜的画面让“我们”仿佛回到了“戴花环的童年”,大家争着起起落落地在大海的“高浪之上”加冕。在雪的世界里的撒野、奔突,与浪脊之上梦幻般的童年画面转换自然,同时充满魅力,单调的雪景、毫无颜色的头脑思想、轻飘没有重量的童年、浪尖上无所谓的单调……叙事画而快慢交替,反差强烈,隐隐勾勒着一幅没有希望的图景,字里行间渗透着无可救药的孤独感,从心灵感染到意识深处。

广阔的白色,单调得让人着迷,着迷得让人疯狂。一只鸟从空中穿过,同样雪白的羽毛被风吹得鼓起。它的那颗血红色的眼睛,在齐整白色的世界里一划而过,鲜明异常,又残忍异常。抒情主人公沉默的心情被这颗“烁烁闪闪”的火焰点燃。这雪原中的红光正在呼唤诗人的表达话语,他在不知所谓的沉迷中惊醒了!那颗重新赋予主人公生命的“眼睛”,被比喻成重新获得表达欲望的主人公的心脏,这是至高的赞美,但如此言语,又是一个注定悲痛的结局。那是冰原上唯一的火焰,又是诗人痛定思痛的时刻,所奔洒出的鲜血,暗示孤独所承载的难以言说的痛苦。这是一个典型的莎乐.美的片断,诗人谨慎的用词让迫切的情感表达仍然拘谨典雅,“他”凝视着涓涓而流的热血,发出复杂的感慨——“令人惊叹”,虽然难以言表,却根本拒绝人和多余的解释!

语言、节奏以及诗作营造的复杂的诗歌意象在制作中如此紧密而完美地凝合在一起,让这首《雪》浑然天成,简直是“精致的瓮”。冰冷单调的雪的世界,放弃意义的生活步伐,降到冰点的文字叙述,平板缓慢的音乐节奏,让人感到这首诗的每一个元素都在模仿“雪”的主题、雪的形象。诗人用拒绝抒情的强硬姿态,严肃甚至有点神圣地试探人们表达的欲望。诗人借鉴了欧美现代主义:的典范技巧,象征设置(冰原与热血所暗示的生与死的宏大主题)、意象运用(我的心、冰冻的棕榈树下的火点)等。

本文发布于:2022-10-29 12:43:0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40575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