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祠博物馆,第五届全国文明单位

更新时间:2022-10-29 10:07:43 阅读: 评论:0

历史沿革

晋祠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史记·晋世家》记载的:“成王与叔虞戏,削桐叶为圭以与叔虞,曰:‘以此封若’。史佚因请择日立叔虞。成王曰:‘吾与之戏耳’。史佚曰:‘天子无戏言,言则史书之,礼成之,乐歌之’。于是遂封叔虞于唐”。叔虞封唐后教化民众,治理山川,兴修水利,使唐国百姓安居乐业。叔虞死后,其子燮继位,因境内有晋水,遂改国号为晋。后人为了缅怀叔虞的功绩,遂在悬瓮山麓、晋水源头建祠奉祀,故称“晋祠”。

晋祠博物馆位于太原市西南25公里悬瓮山下晋祠镇,依托著名风景名胜晋祠园林,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隶属于太原市文物局。1952年成立山西晋祠古迹保养所,1990年更为现名。晋祠创建年代不详,最早见于《水经注》,是为纪念晋国诸侯唐叔虞而建的祠堂,又名唐叔虞祠。晋祠以古建筑、雕塑、名泉、古木著称于世,祠内风景秀丽,建筑宏伟,殿宇林立,有近百座殿、堂、楼、阁、亭、台、桥、榭点缀于山光水色之间,古木葱郁,诗情画意。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晋祠博物馆总占地面积101538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0余平方米,开辟有傅山纪念馆、董寿平美术馆、晋溪书院、翰香馆等。

晋祠博物馆库房面积1000平方米,馆藏文物5000余件,包括陶瓷器、青铜器、木器、竹器、玉器、刺绣、书画、碑刻、古籍善本等。珍贵文物1600件,其中战国青铜器、唐华严经石幢、元青花刻花盖罐、山西地方名人如傅山、赵铁山、祁隽藻等之书画作品以及近现代折扇等是该馆的主要藏品。博物馆内设办公室、保管部、治安部、群工部及董寿平美术馆、傅山纪念馆等共12个部门。举办的大型展览有“中日书法展览”、“董寿平美术作品展”、“晋阳文物精品展”、“清代帝后文化生活展”、“翰墨迎春——山西近代书画名家作品展”等。1997年9月19日——1997年12月20日,应日本国文字文化研究所邀请,晋祠博物馆提供展品50件/套在日本大阪、滋贺等地举办了“傅山书画展”。该馆相继出版了《晋祠碑碣》、《华严经石刻》、《太原文物》、《翰香馆法书》、《中国晋祠》、《晋祠之铭并序》、《晋祠(宋代)彩塑》等图书资料。1995年被省委、省政府公布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21年12月22日,晋祠博物馆作为新设立的“山西省对台交流基地”正式挂牌。

2022年5月,山西省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对“千年古树无损检测技术”项目进行验收,项目验收小组一致认为该项目符合验收要求,通过验收。

主要展览

晋祠自创建以来曾经过多次保护性修葺和扩充,它展示着千余年间的历史文化信息。现今晋祠保存有宋、金、元、明、清各代古建筑组群10余个,410间之多,其主体建筑圣母殿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九年(公元984年)。后又经过金、元、明、清历代经营擘划,中部水镜台、会仙桥、金人台、对越坊、钟鼓楼、献殿、鱼沼飞梁,以圣母殿为终端的中轴线建筑相继建成,成为晋祠的主体。这组建筑布局合理,造型宏伟,以历史艺术价值高贵著称。

中轴线两侧也随自然地势的高低错落排列了两组建筑:北边一组包括文昌宫、昊天神祠、贞观宝翰亭、唐叔虞祠、朝阳洞、三台阁等,这些建筑以崇楼高阁而取胜。南边一组包括水母楼、难老泉、真趣亭、胜瀛楼、王琼祠、奉圣寺、舍利生生塔等,既有楼塔耸峙,又有亭桥点缀,池塘映影,泉水环流。这些建筑虽不是同期建成,却好象按照一个统一精巧的总体设计而布列的,布局紧凑、规模宏伟,上百座殿、堂、楼、阁、亭、台、桥、榭在林翳掩映中时隐时现,清澈见底的泉水淙淙穿流,犹如一条碧绿色玉带把一颗颗熠熠发光的明珠串联起来,使得整个祠区分外清静幽雅,错落有致。既象祠观的院落,又象皇家的宫苑,全部兼有开敞堂皇的局面和曲折深邃的雅趣,大殿楼阁在古树婆娑,溪池映带之间,贯穿着千年宗祠与园林文脉,情景交加,和谐自然。

献殿

献殿位于对越坊之西,是给圣母邑姜供奉祭品的享堂,始建于金大定八年(1168),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重修,1955年依原样翻修,是晋祠三大国宝建筑之一。献殿高9.75米,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前后当心间敞门,四周宽厚的槛墙上安直棂栅栏,单檐歇山顶,出檐深远。殿顶布青瓦,黄绿色琉璃剪边。雕花琉璃脊饰为明代修葺时添置,脊刹盒子内仍可见明万历年间重修题记。献殿的梁架设置,既省料,又坚固,只在四椽栿上放一层平梁,上立驼峰、蜀柱,平梁两端用驼峰架在四椽栿上。梁思成先生在1934年《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评价道:“献殿的梁架,只是简单的四椽栿上放一层干梁,梁身简单轻巧,不弱不费,故能经久不坏。”

斗拱结构疏朗,单拱五铺作。柱头铺作双下昂,补间铺作单抄单下昂。第一跳偷心,饰以异形斗拱。正面每间用补间铺作一朵,山面唯正中间用补间铺作。柱头铺作的双下昂完全平置,后尾承托梁下,昂嘴与地面平行,如圣母殿的昂。补间铺作则下昂后尾挑起,耍头与令拱相交,长长伸出成昂嘴形。献殿与圣母殿斗拱外面不同之点只在令拱上:圣母殿用通长的挑檐枋,而献殿则用替木,还保留了较早的形制。斗拱后尾唯下昂挑起,全部偷心,第二跳头安梭形拱,单独的昂尾挑在平铺之下,栏额普柏枋与圣母殿完全相同。

献殿当心间前后辟门,四周设低矮槛墙,门扇为直棂栅栏门,其余各间在敦厚的槛墙上安直棂栅栏,为《营造法式》卷八小木作制度中的实例。献殿造型,体量确为殿堂,但外观又好似一座凉亭,玲珑而稳定。

鱼沼飞梁

鱼沼飞梁西依圣母殿,东邻献殿,是介于两座殿宇之间的桥梁,位于鱼沼之上。关于鱼沼,古人以圆形为池,方形为沼,且水中多鱼,故名,是晋水三泉之一。沼上十字形桥梁为“飞梁”。古人云:“飞梁石磴,陵跨水道”,“架虚为桥,若飞也”,故名。《水经注》记载:“沼西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侧有凉堂,结飞梁于水上。”可见,飞梁应是创建于北魏以前。桥东西长19.6米,宽5米;南北长18.55米,宽4.91米。此桥高出地面1.3米,两侧做成坡桥下斜,与地面相接,形如鸟之两翼。

鱼沼中的小八角形石柱和柱础保留了北朝风格,现存桥梁为宋代遗物。根据1953年翻修鱼沼飞梁时发现圣母殿下的水洞与鱼沼西岸唇齿密接的情况判断,鱼沼飞梁是在北宋时与圣母殿同一时期修建,是晋祠三大国宝建筑之一。

桥下鱼沼宽18.22米,长15.01米,面积为273.48平方米,沼中立有34根小八角形石柱,柱径40厘米,柱高因位置不同分别为276.5厘米、250厘米、189厘米。柱底为覆盆莲瓣式柱础,础高24厘米。柱的上端有卷刹如殿宇之柱,上有普柏枋相互交结,中心石柱上置大斗和十字形华拱承托梁架,四面桥和沼岸相连。桥上置汉白玉栏杆、望柱。飞梁东西宽阔,为通往圣母殿的要道。南北如鸟翼,整个造型像一只欲飞的大鸟。古往今来,世上的桥梁多为“一”字形,唯有此桥连通沼岸,四面结成“十”字形,可谓独具匠心。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评价道:“此式石柱桥,在古画中偶见,实物则仅此一孤例,洵为可贵。”鱼沼原为晋祠第二泉,流量很大,游鱼众多,桥边缀以勾栏,游人凭栏赏景,倍增诗情画意。

读书台

读书台,位于半山腰,南连吕祖阁,北接三台阁,为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邑人高汝行所建,清乾隆五十年(1785)重修。建筑长9.15米,宽6.22米,檐高3.08米,面积56.91平方米,坐西朝东,面阔3间,卷棚硬山顶,前廊深1.3米,檐下悬画卷式“读书台”匾额,为太原知县吴重光题写。

读书台最早建于悬瓮山欢喜岭上,东望山川田畴一片秀色,西边层峦叠翠,耸入云霄。相传是北齐名臣杨愔读书处,现仅存遗址。杨愔,字遵彦,祖籍陕西华阴,其父杨津,做过北魏的北州刺史,杨愔幼年随父来过晋阳,曾在这里读书学习。《北齐书》载:“杨愔随父之并州,性既能活泼,又好山水,遂入晋阳西悬瓮山读书。”后辅助高欢成就霸业,其文武双全,为北齐名相,对晋祠有“日落应归去,鱼鸟见留连”的感情。

圣母殿

圣母殿是晋祠建筑群的主体,是奉祀唐叔虞的母亲邑姜的殿堂,也是祠内现存最古老的建筑。它位于祠内中轴线西端,背靠悬瓮山,前临“鱼沼飞梁”桥,南北两侧“难老”“善利”二泉呼应,坐西朝东,冠于全祠。圣母殿在晋祠三大国宝建筑中价值最高,其价值主要体现在大殿的建筑形制、规格和构造方法,堪称北宋建筑的典范。

圣母殿创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九年(984),事载《嘉靖太原县志》中尚书职方员外郎赵昌言撰《新修晋祠碑铭并序》。北宋崇宁元年(1102),晋阳地震后,重修圣母殿。圣母殿长31米,宽25米,大殿为重檐歇山顶,总高19米,面宽七间,进深六间,平面近似方形。四周围廊,最为独特之处是前廊深两间,廊下异常宽阔。这样的处理,充分满足了祭祀活动的需要。

大殿“副阶周匝”的做法在中国现存的古代建筑中为最早的实例。梁架采用乳栿对六橼栿用三柱的形式,是中国现存古代建筑中唯一符合宋《营造法式》殿堂式构架形式的孤例。殿内无一根明柱,只是在殿身四周设以廊柱和檐柱承托殿顶屋架,这在建筑学上叫做减柱营造法。大殿四周26根柱子皆微微内倾,制成“侧角”;平柱至角柱逐渐升高,造成“升起”。这样,既増加了建筑造型的稳固力,又使大殿翼角翘起,显示出曲线之美。这种做法打破了之前建筑轮廓僵直的格调,反映出宋代木构建筑的高超技术。大殿上翘的翼角与殿前鱼沼飞梁下折的两翼相互映衬,一起一伏,一张一弛,勾勒出一幅气韵生动的画面。

圣母殿在两层檐下均施斗拱。上层檐为六铺作单抄双下昂;下层檐为五铺作双下昂,承托着深远翼出的层檐。斗拱与柱高的比例适当。斗拱配置十分疏朗,前檐各间设补间斗拱一攒,山面及后檐除稍间施补间斗拱外,其他全都用赴壁拱。在转角铺作上,各层下昂及出昂均水平伸出,由下面望去,颇呈高爽之势。殿身拱眼壁画是《营造法式》卷三十三中“五彩遍装”图案。现存二层南山拱眼壁满绘旋纹、卷草、吉祥花卉,是十分珍贵的宋代高等级彩画遗物。斗拱彩画与《营造法式》卷三十四图样中所绘“五彩遍装”相似,是在原有轮廓上经后世重装的,但仍保存了宋时的风韵。大殿顶部四周绿色琉璃剪边,脊饰虽为明代修葺时添配,但鸱吻和脊刹都很华美。

圣母殿前檐廊柱上饰有八条蜿蜒欲动的木雕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木雕盘龙柱。其中,六条雕龙制于宋元祐二年(1087),两条为宋崇宁元年(1102)増加,八条龙各抱一根大柱,怒目利爪,栩栩如生。圣母殿正面台基两侧还有两条无角的石雕螭首。

园林、古树名木

晋祠历史悠久,创始于西周初年,现存文字记载者,乃见于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其中云:“沼西际山枕水有唐叔祠,水侧有凉堂,结飞梁于水上,左右杂树交荫,希见曦景”。距今已有1500余年历史。现存圣母殿(原奉唐叔虞,宋天圣年间始改奉圣母)为宋初建造,殿前鱼沼依然存在,沼内小八角形石柱仍是北齐风格,其布局仍是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的原状。从古籍记述中得知,晋祠在北齐、唐、宋、元、明、清时期,都曾盛及一时。这里山环水绕,古木参天,山光水色优美动人,历代修建了近百座殿、堂、楼、阁、亭、台、桥、榭。在郁郁苍苍的林泉掩映下,清澈见底的泉水蜿蜒穿流于殿宇、楼阁之间。人工建筑依托自然环境而建,交融一体。历代在晋祠增加的各类建筑物都具有园林建筑的风韵,能与晋祠自然风光和谐地结合在一起,而且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价值。如,宋代建筑艺术典范的圣母殿、造型奇特的鱼沼飞梁、玲珑稳定的金代建筑献殿等,不仅本身具有精美的园林景观,而且在选址、布局上也是独具匠心、富有园林意境。

雕塑与碑碣

晋祠保存有宋、元、明、清、民国等时期的塑像100多尊;类型有泥塑、石雕、木雕、铁铸等。

壁画

在圣母殿、水母楼、关帝庙内保存有一批值得重视的宋元明清壁画,总面积达200余平方米。其画题、技艺皆具独到之处。

建筑特色

傅山纪念馆位于距太原市西南二十五公里驰名中外的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晋祠博物馆内胜瀛楼的西南侧,是坐南向北的一座清代建筑的四合院,其总占地面积五五三点五平方米,整个馆址东西宽二十点七米,南北深二十七米,馆内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构形与装饰,内有南屋五楹,东西配房各三间,前开屏门,别成院落。东北隅辟小门,东出别构小院。馆内四周连通,布展灵活方便,为回廊式的展厅。其前门出廊,雕刻精致,油饰彩绘,雅致怡人。纪念馆已是永久性陈列展览与收藏博山书面精品、文献资料及对外文化交流、举行各种活动的重要场所。晋祠博物馆

傅山纪念馆,原为同乐亭,创建于清乾隆二年(1737)。

董寿平美术馆建馆,是在1983年3月,董老为回报家乡养育之恩,准备将200幅书画捐献给山西人民的心愿。省委省政府领导研究决定,同意在太原晋祠筹建董寿平美术馆,并责成当时太原市委书记王茂林负责办理。1986年,董寿平美术馆的筹备工作在省市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开始设计美术馆平面示意图,并多次向董老征求意见,在董老的同意下,省、市领导研究通过,于1987年拔款100余万元开始建设,至1989年第一期工程完成。1990年初馆内外装潢、彩画、园林规划等工程也全部竣工。

美术馆占地2200平方米,建筑面积870平方米,展线200米。北院中央雕刻有董寿平先生汉白玉浮雕像一座,碑阴刻有袁旭临书、赵宝琴亲自设计并摹勒刻石的《董寿平美术馆碑记》全文。书法家赵朴初先生题写、赵宝琴设计摹勒刻石的董寿平美术馆大型石刻巨幅门额。

赵梅生美术馆,2008年12月31日正式开馆,进行专门的陈列展示。展厅面积130余平方米,陈列展现46延米。

2010年底重新修葺展馆,制作展柜,制作了《梅生书画》陈列,展出先生捐赠的书画作品49幅和各类艺术作品、各类证书奖牌及出版物等。

太子晋也称王子晋、王子氏、王乔,相传是太原、琅邪两个王氏望族的祖先,也是三槐王氏的祖先。今晋祠内晋溪书院的主建筑子乔祠,即为纪念太子晋而建。晋溪书院的建立源於明武宗大臣王琼,他非常重视王阳明的学说,晚年因遭受排挤而告老还乡。

王琼之子於是在晋水之源修建了「晋溪园」,其原址就是今天的晋溪书院。

晋祠博物馆可按中、北、南三部分进行。中,即中轴线,从大门入,自水镜台起,经会仙桥、金人台、对越坊、献殿、钟鼓楼、鱼沼飞梁到圣母殿。这是晋祠的主体,建筑结构严谨,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北部从文昌宫起,有东岳祠、关帝庙、三清祠、唐叔祠、朝阳洞、待风轩、三台阁、读书台和吕祖阁。这一组建筑物大部随地势自然错综排列,以崇搂高阁取胜。南部从胜瀛楼起,有白鹤亭、三圣祠、真趣亭、难老泉亭、水母楼和公输子祠。这一组楼台计峙,泉流潺绕,颇具江南园林风韵。此外最南部还有十方奉圣禅寺,相传原为唐代开国大将尉迟恭的别墅。祠北浮屠院内有舍利生生塔一座,初建于隋开皇年间,宋代重修,清代乾隆年间重建,为七级八角形,高30余米,每层四面有门,饰以琉璃勾栏。登塔远眺,晋祠全景历历在目。

获得荣誉

2017年11月,获得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的“第五届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旅游信息

交通指南

乘飞机抵达太原武宿机场,经高速公路20分钟可达晋祠;

乘车至太原火车站,换308、804、848、856路专线车可直达晋祠。

开馆时间

8:00-18:00(4月-10月)

8:30-17:00(11月-3月)

1.遵守公共秩序,遵守社会公德,举止文明,做文明观众。

2.公共场所严禁吸烟、吐口香糖、随地吐痰、乱扔纸屑杂物。

3.吸烟者请到指定吸烟室进行吸烟,纸屑杂物请丢入垃圾箱。

4.为了保持优美的景区环境,请不要踏入草坪,攀爬树木。

5.爱护公共财物,请勿触摸文物展品,攀爬文物古迹。

6.小心湿滑的地面,照顾好同行的小孩和老人。

本文发布于:2022-10-29 10:07: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40483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晋祠博物馆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