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第一回:“话说周朝,自武王伐纣,即天子位,成康继之,那都是守成令主。又有周公、召公、毕公、史佚等一班贤臣辅政,真个文修武偃,物阜民安。”
汪寄《希夷梦》第二十六回:“世子前在车桥未曾认识,及于华光楼看天花落,瞻得和平端厚,似守成令主,何云暴戾?”
《四库全书·武经总要》四十卷:“仁宗为守成令主,然武事非其所长;公亮等亦但襄赞太平,未娴将略。”
清 张廷玉等 《明史》卷一百一十五:“商高宗旧劳于外,周成王早闻《无逸》之训,皆知小民疾苦,故在位勤俭,为守成令主。”
清 谷应泰 《明史纪事本末》第二十六卷:“朕此书皆大经大法,卿等兼辅东宫,从容闲暇,亦当以此为说,庶几成其德业,他日不失为守成令主。”
清 谷应泰 《明史纪事本末》第二十七卷:“上每北征,令从左右。上尝与诸大臣微语及储宫事,大臣亦多谓东宫守成令主,上意颇释。”
清 龙文彬 《明会要》 龙文彬 大学士解缙等曰:“朕皇考训戒太子,尝集经传格言为书,名《储君昭鉴录》。今朕此书,稍充广之。昔秦始皇教太子以法律,晋元帝授太子以非圣之书,帝王之道,废而不讲,所以速亡。朕此书皆大经大法。卿等兼辅东宫,从容闲暇,以此陈说,庶几成其德业,他日不失为守成令主。”
清 葛虚存《清代名人轶事》:“王文贞公崇简,尝建言帝王庙祀,宜及守成令主,因列商中宗以下七人;又言宋臣潘美、张浚宜罢祀,诏从之。”
蔡东藩《前汉演义》第五十二回:“史称文帝为守成令主,不亚周时成康。惟遗诏令天下短丧,未免令人遗议,说他不循古礼,此外却没有甚么指摘了。”
蔡东藩《前汉演义》第五十六回:“独怪景帝为守成令主,乃为二三妇人所播弄,无故废后,是为不义;无端废子,是为不慈。”
蔡东藩《两晋演义》第五十八回:“太子虽幼,秉性宽仁,必能胜残去杀,为守成令主。臣实何人,怎敢上干正统?”
《中国通史》 第七卷:“道宗死后,天祚帝在位之时,夏贞观二年(1102)六月和三年五月,乾顺又两次遣使向辽请婚,夏使臣李至忠等对天祚帝一再称颂乾顺:‘秉性英明,处事谨慎,守成令主也。’”
梁启超 《清代通史·序·导言》:“圣祖六十一年,文治武功,蔚然可观。以其有好学不倦之精神,宽大爱民之治术,谨事惜时,深耕易耨,为清朝培植良好之根基。末叶虽稍流纵弛之弊,然大乱之后,亟需休养生息,此亦守成令主所必循之途径也。”
《明帝列传》:“全国上下、朝野臣民皆希望年轻的正统皇帝能够兴利除 弊,成为一代守成令主,使明王朝江山巩固、政治稳定, 从而再现‘仁宣之治’ 的盛世。”
吴蔚《明朝惊天疑案》第五章:“可惜大臣们不肯在这件事上留下千古的骂名,不肯符合朱棣的心意,总说是太子贤明,将来必是守成令主,因此朱棣不便再言。”
太祖、高祖开国立业,世祖、太宗发扬光大,世宗、高宗等都守成令主的美号,仁宗、宣宗、圣宗、孝宗、成宗、睿宗等皆乃明君贤主,中宗、宪宗都是中兴之主。
本文发布于:2022-10-29 09:55: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40476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