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歌夜读

更新时间:2022-10-29 03:45:59 阅读: 评论:0

历史回顾

弦歌逸韵久消沉,吊古常得过客心。

胜事惜难追既往,徽音喜得振于今。

北窗每见三更火,雪峰常披万卷吟。

最爱清风明月夜,书声朗朗出疏林。

这是清代诗人吴履坦吟咏淮阳风光的组诗之一,。诗中描绘的景象就是淮阳“七台八景”中“八景”之一“弦歌夜读”的景象。其具体所指是弦歌台上的弦歌书院。

弦歌书院是儒学先师孔子三次来陈讲学的纪念地。春秋时期,孔子首开私人讲学之风,并亲自整理古代典籍,用作教育弟子的教材。孔子在陈国四年,在弦歌台上讲学时,收了很多弟子,其中在孔门七十二贤之列的有就四个,即子禽、子张、子期、公良孺。在整理《诗经》时,孔子还选入了“陈风”十首。可见当时陈地文化的繁荣景象。这也足以说明当时的弦歌台已经初具了书院的雏形。遥想当年,那里一定是弦歌悠扬,书声朗朗,儒风四溢。

“书院”一词最早出现于唐太宗时期,相传即大将军李靖在山东读书和研习兵法的书院。而从官方的文献记载看,它则始于唐玄宗时期开设的东西二都丽正、集贤书院。书院的出现,是隋唐推行新的印刷技术使书籍大量流传于社会之后,中国士人围绕着书,包括藏书、校书、修书、著书、刻书、读书、教书等进行文化研究、积累、创造、传播等活动的必然结果,它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一种新的文化教育组织。

宋代是书院获取显赫声名并得到较大发展的时期,全国创建书院720所。北宋立国之初,一方面扩大科举名额,一方面利用唐代以来出现的书院,通过赐书、赐额、赐田、召见山长等方式进行扶持,使其替代官学教育之职而运行。经此一期,书院教育教学功能得到了强化,其声名也彰显天下。

陈州的弦歌书院即为宋代所建,据说曾是中国三大古书院之一。弦歌书院三面临水,自然风光秀美,夏来荷香袭人,秋来满湖蒲苇。因为孔子讲学的典故和传说,这里曾经十分显赫辉煌。有宋一代,文化艺术极为繁荣,陈地的弦歌书院也曾吸引过全国各地的文人墨客。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苏辙、晏殊、王禹偁、陆游、张耒等都来过淮阳,并留下了大量的诗文。著名诗人张咏还在这里做过七年知州,这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淮阳当地文化艺术的发展。“北窗每见三更火,雪峰常披万卷吟。”莘莘学子们星夜下掩卷夜读的不朽身影,早已定格在千年的沧桑历史画卷中。“最爱清风明月夜,书声朗朗出疏林。”每每听到朗朗的书声,总会想起那千年的弦歌逸韵,特别是在明月之夜,在溶溶的月光下,更能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

弦歌书院一直维持到清代,一直是传播儒学的神圣殿堂。而“弦歌夜读”也作为一景列入了淮阳名胜“八景”之列。这其中,无不饱含着陈人对至圣先师孔子的深深怀念和敬仰。

近代发展

弦歌书院的原建筑因年代久远,建国后已经坍塌。近年来,淮阳县委县政府在弦歌书院旧址投资重建了弦歌书院。再现了当年“弦歌夜读”景象。如今,每逢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漫步弦歌台前新修的文化广场。面对着巍峨的弦歌台,如果你用心去聆听,隐约间还能听到千年间遗音不绝的朗朗书声。

本文发布于:2022-10-29 03:45:5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40281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夜读诗卷
下一篇:天书夜读
标签:弦歌夜读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