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老妇,北宋李觏创作的一首诗

更新时间:2022-10-28 23:53:48 阅读: 评论:0

作品赏析

这首诗前面二十句写一个六十多岁的有儿有孙、孙已有妇的老寡妇,因迫于武税箜役.不得不重新再嫁、永诀儿孙的悲惨情景,极其深刻地揭露了北宋这个特定社会的赋役沉重和吏治腐败。北宋官吏极滥,弄了大批冗员,他们无事可做而又要吃喝玩乐,于是便乘征派赋役的机会,竭尽剥削欺许之能事,以中饱私囊。这不能说不是宋上朝长期国弱民贫的原因之一。诗的后三十句,作者针对这件怪事,发表了自己的议论和感慨,在当时来说是有进步意义的。因为其中有“节妇”“孝治”等词句,有人认为是“迁执之论”,共实是误解了作者的意思。作者本意是在批判所谓“诏书”“孝治”的虚伪性。封建统治者口口声声提倡“孝治”,表彰节妇,可这个寡妇“蓬茨四十年”,又有谁表影过?她十八岁守寡,六十余岁再嫁,完全是因为官府徭役所逼迫,“子岂不欲养,母岂不怀居?诗中写得明明白白。作者还特意说明:“翳尔愚妇人,岂曰礼问。这位老妇的守节与改嫁是并没受到什么礼教制约的,不能说作者在提侣喜妇守节。诗题为《哀老妇》,最后四句更清楚地表明了作者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深切同情这位老妇的遭遇,并且对幽居深宫的皇帝是不抱什么希望的。所以,作者感慨万端,致于泪下。

作者简介

李觏石像

李觏(1009年—1059年),字泰伯,号盱江先生,北宋建昌军南城  ,北宋时期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

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安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

为纪念李觏,南城县在原盱江书院附近的登高山中新建了盱江书院,并安放了李觏汉白玉塑像。

本文发布于:2022-10-28 23:53: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40171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哀老妇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