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
中国历朝历代的皇储确立制度不同,但以立皇子居多,其中又以立皇嫡长子居多。但也有例外,如金国初年采兄终弟及制,清朝雍正后多实行密建皇储制度。除了 皇太子,也有立 皇太弟、皇太孙甚至 皇太叔为皇储的事情发生。
嫡长子继承制度,就是以皇后所生的长子为太子,有嫡立嫡,无嫡立长,这是普遍存在于几乎中国古代各个朝代的一种皇储确立制度。也因为严格遵守这一制度,中国古代曾产生过白痴皇帝。
密储制度,产生于清代雍正朝,并广泛应用于之后的清代各帝的继承。密储制度就是在皇帝生前不对外宣布皇储是谁,而是将皇储的人选写在纸上,密封于特制的匣内,将这个匣放在乾清宫正中“正大光明”匾的后面,为保万无一失,再另写一份相同内容,放在圆明园。将来,皇帝如预不测,可当众打开此匣,确定皇位接班人。
立储性质
太子之位应该及早确立,否则一旦皇帝有测,国家权力的交接就会出现问题,别的不说,就拿清朝来说,清初入关之前,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就是突然死去,没有来得及确立皇位继承人,这直接导致了两朝交替间所产生的朝局动荡。
虽然太子尽早确立有利国家的稳定,但也会产生很多弊病。由于太子是未来的皇帝,再加上皇帝的儿子众多,很多人都不认同这个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这个传统,人人都想争这个太子之位,导致兄弟间明争暗斗,手足相残,在朝中结交大臣,形成党派。
列表
以下的列表列出中国历史上 经正式册封的皇储,与君主关系中未标明头衔者皆为皇太子。
秦朝
君主 | 皇储 | 与君主关系 | 在位时间 | 是否即位 | 谥号 | 备注 |
| 嬴 | 第十八子 | 前210年 | 是 | 二世皇帝 | 于 |
汉朝
朝代 | 皇储 | 皇帝 | 与君主关系 | 皇储时间 | 备注 |
| | 汉高祖刘邦 | 嫡子,次子 | 前202-前195 | |
刘恭(西汉前少帝) | 汉惠帝刘盈 | 庶子 | 前188 | 前188年, |
| | 嫡长子 | 前179-前157 | |
| 汉景帝刘启 | | 前153-前150 | |
| 同上 | 嫡子,九子 | 前150年 - 前141年 | 王皇后(时为美人)所生,以太子即位 |
| 汉武帝刘彻 | 嫡长子 | 前141年 - 前91年 | 卫皇后(时为)所生, |
| 同上 | 庶子,六子 | 前87 | |
| 汉昭帝刘弗陵 | 侄孙 | 前74 | 原名 |
| 汉宣帝刘询 | 嫡长子 | 前67 - 前49 | |
| 汉元帝刘 | 嫡长子 | 前47 - 前33 | |
| 汉成帝刘骜 | 侄子 | 前8年 - 前7年 | 汉成帝弟定陶恭王刘康与妾 |
| | 堂侄 | 6年 - 8年 | 5年,汉平帝病死,6年立时年2岁的刘婴。未正式即位,仅当一个“皇太子”。 |
新 | 王临(统义阳缪王) | 新皇帝王莽 | 嫡子,三子 | 9年 - 21年 | 王皇后(时为新都侯夫人)所生,因与王莽的侍妾私通,谋杀王莽,被逼令自杀。 |
| | 汉光武帝刘秀 | 嫡长子 | 26年 - 43年 | |
刘庄( | 同上 | 嫡子,四子 | 43 - 57 | |
( | 汉明帝 | 庶子,五子 | 60 - 75 | |
| 汉章帝刘炟 | 庶子,三子 | 79年 - 82年 | 敬隐皇后( |
| 同上 | 庶子,四子 | 82 - 88 | 恭怀皇后(梁贵人)所生,以太子即位 |
| 汉和帝刘肇 | 庶幼子 | 105 | 后宫所生,年仅百天,以太子即位 |
| 汉安帝 | | 1253—125 | 安帝皇后阎姬立章帝之孙北乡侯刘懿为帝,在位半年卒,无庙号谥号,不被视为正统皇帝。 |
| 同上 | 庶长子 | 126—144 | |
| 汉顺帝刘保 | | 144—145 | |
| | 皇族 | 145—146 | 汉章帝的玄孙,145年即位,在位不到一年,被外戚 |
| | 皇族 | 146—167 | 汉章帝的曾孙,质帝刘缵的族叔。质帝被毒死后被立为帝。一生与外戚、宦官和党人捆绑在一起。 |
| 汉桓帝刘志 | 堂侄 | 168—189 | 刘志死后无子嗣,窦皇后立刘宏。其父亲与桓帝是堂兄弟,即位时只有12岁。 |
| 汉灵帝刘宏 | 嫡长子 | 189年4—189年9 | |
刘协( | 同上 | 次子 | 189—220 | 生母灵怀皇后( |
| 汉献帝刘协 | 嫡长子 | | 早逝 |
| 同上 | 嫡长孙 | ?—285 | 第二任山阳公,在位51年, |
注1:汉少帝是对没有被列入汉朝二十四帝的4位皇帝的统称,汉朝的少帝共有4位。西汉时期汉惠帝死后吕太后前后立了的前少帝和后少帝刘弘。东汉安帝之后的少帝刘懿及灵帝之后的少帝刘辩。需要说明的是,在汉代可视为“帝”的有30多位,这4位少帝或未跨年度或未及改元,不能列入 汉朝二十四帝之中。
三国
三国时期,曹丕、刘备、孙权相继称帝,称皇帝的君主数目分别为5、2、4。但曹魏皇帝曹芳、曹髦、曹奂均被废去帝号,东吴文皇帝孙和虽未当过皇帝,谥号为其子追谥。
国别 | 皇储 | 皇帝 | 与君主关系 | 皇储时间 | 备注 |
蜀汉 | | 汉昭烈帝刘备 | 庶长子 | 221-223 | |
刘璇 | 后主(怀帝)刘禅 | 庶长子 | 238- 263 | |
曹魏 | | | 嫡长子 | | 226年 |
曹芳 | 魏明帝曹叡(是) | 堂侄 | | 齐哀王/ |
曹髦( | 同上2/3 | 堂侄 | 254-260 | 曹髦是曹丕的孙子,东海定王 |
曹奂元帝禅位后封为 | 同上3/3 | 族弟 | 260-265 | 本名璜,曹操之孙, |
东吴 | 孙登宣太子 | 吴大帝孙权 | 庶长子 | 229- 241 | |
孙和文皇帝(孙晧追谥) | 同上2/3 | 三子 | 242- 250 | |
孙亮废帝( | 同上3/3 | | 250- 252 | 潘皇后所生,以太子即位, |
孙(雨+单,音湾) | | 嫡长子 | 262- 264 | |
| 吴末帝孙晧 | 长子 | 269- 280 | 亡国后入晋,被封为中郎 |
两晋
朝代 | 皇储 | 皇帝 | 与君主关系 | 皇储时间 | 备注 |
西晋 | 晋惠帝 | 晋武帝司马炎(是) | 嫡长子 | 267 - 290 | |
愍怀太子 | 晋惠帝司马衷(是) | 庶长子 | 290- 299 | |
(否)濮阳哀王 | 同上2/6 | 皇太孙,司马遹次子 | 300 - 301 | 300年,惠帝之后贾南风害死太子司马遹,赵王司马伦以此为借口政变,杀贾后,复以太子之子临淮王司马臧为皇太孙,301年, |
司马尚冲太孙 | 同上3/6 | 皇太孙,司马遹三子 | 301 - 302 | 301年,赵王司马伦篡位称帝,不久败死,复以太子之子襄阳王司马尚为皇太孙,302年去世 |
| 同上4/6 | 侄子 | 302年- 304 | 清河康王司马遐之子, |
司马颖成都县王 | 同上5/6 | 皇太弟,晋惠帝十六弟 | 304年 | 304年,司马颖控制政府,废太子司马覃,河间王司马颙上书建议封司马颖为皇太弟,后为 |
司马炽 | 同上6/6 | 皇太弟,晋惠帝二十五弟 | 304年 - 306年 | 304年,河间王司马颙控制政府时所遴选,306年,惠帝去世后登位,是为怀帝 |
司马诠 | 晋怀帝 | 侄子 | | 307年 - 311年 清河康王司马遐子, |
| 同上2/3 | 侄子 | 311年 | 清河康王司马遐子,永嘉之乱后,大将军 |
| 同上3/3 | 侄子 | 312年 - 313年 | 吴王司马晏之子,晋武帝之孙,311年,晋怀帝于洛阳被俘之后司马业逃亡许昌,后在雍州刺史 |
| | | 庶长子 | 318年 - 322年 | |
| 晋明帝 | 嫡长子 | 325年 | 庾皇后所生,以太子即位 |
晋穆帝 | | 嫡长子 | 344年 | 褚皇后所生,以太子即位 |
| | 庶子,三子 | 372年 | |
| 晋孝武帝司马曜 | 庶长子 | 387 - 396 | |
五胡十六国
“五胡十六国”是指自西晋末年到北魏统一北方期间,曾在中国北部境内建立政权的五个北方民族及其所建立的政权。这个时期也被称为“五胡乱华”时期。这一时期由五胡匈奴、鲜卑、羯、氐、羌及汉族建立的政权其实不止十六个。其中君主称帝的有:成汉、汉赵(前赵)、后赵、冉魏、前燕、后燕、南燕、西燕、前秦、后秦、胡夏、桓楚共12个。
北凉皇储列表
君主 | 皇储 | 谥号 | 在位时间 | 备注 |
| 部将沮渠蒙逊 | 武宣王 | 401—433 | |
太祖沮渠蒙逊 | 三子沮渠牧键 | 哀王 | 433—439 | 439年 |
哀王沮渠牧键 | 弟沮渠无讳 | 酒泉王 | 439-444 | 441年4月,北魏进攻酒泉,沮渠无讳投奔弟弟安周,442年9月占据高昌,改元承平元年,被 |
酒泉王沮渠无讳 | 弟沮渠安周 | 河西王 | 446—460 | 460年柔然攻占高昌,被杀。北凉灭亡。 |
成汉皇储列表
君主 | 皇储 | 与君主关系 | 皇储谥号 | 在位期间 | 备注 |
| | 侄子 | | 324年 - 334年 | 李雄之兄 |
汉昭文帝 | | 庶长子 | 史称汉末主 | 338年 - 343年 | 李宫人所生,以太子即位 |
汉赵皇储列表
君主 | 皇储 | 与君主关系 | 皇储谥号 | 在位期间 | 备注 |
汉光文帝 | | 嫡长子 | | 310 | |
| | 皇太弟 | | 310 - 317 | 刘渊 |
同上 | 刘粲 | 嫡子 | | 317- 318 | 呼延皇后所生,以太子即位 |
汉隐帝刘粲 | | 嫡子 | | 318 | |
前赵末帝 | | 嫡子 | | 319 - 329 | |
后赵皇储列表
君主 | 皇储 | 与君主关系 | 皇储谥号 | 在位期间 | 备注 |
后赵明帝石勒 | 石弘 | 庶子,次子 | | 330年至333年 | 程夫人所生,以太子即位,被后赵武帝石虎废为海阳王,处死 |
后 | 石邃 | 嫡长子 | | 337年 | |
| 嫡子,次子 | | 337年 - 348年 | |
| 嫡子,幼子 | | 348年 - 349年 | |
后赵彭城王石遵 | 石衍 | 侄子 | | 349年 | 石遵兄燕王石斌之子,被 |
冉魏皇储列表
君主 | 皇储 | 与君主关系 | 皇储谥号 | 在位期间 | 备注 |
冉魏平帝冉闵 | | 嫡子 | | 350年 - 352年 | 冉魏亡后被俘。 |
前秦皇储列表
君主 | 皇储 | 与君主关系 | 皇储谥号 | 在位期间 | 备注 |
前秦明帝 | | 嫡长子 | 献哀太子 | 351 - 354 | 强皇后所生,354年为流矢所中死 |
| 嫡子,三子 | 前秦厉王 | 355 | 强皇后所生,以太子即位 |
前秦宣昭帝 | | 嫡子 | | 357年 - 385年 | |
前秦哀平帝 | | 嫡子 | | 385年 - 386年 | |
前秦高帝 | 苻懿 | 皇太弟,族弟 | 献哀太弟 | 387年 - 388年 | 387年, |
苻崇 | 子 | 史称前秦末主 | 388年 - 394年 | 苻登被杀后,以太子即位 |
前秦哀平帝苻崇 | 苻宣 | 子 | | 394年 | 苻崇死后投靠仇池 |
后秦皇储列表
君主 | 皇储 | 与君主关系 | 皇储谥号 | 在位期间 | 备注 |
后 | | 嫡长子 | | 386年 - 394年 | 蛇皇后所生,以太子即位 |
后秦文桓帝姚兴 | | 长子 | 史称后秦末主 | 402年 - 416年 | 以太子即位 |
后凉皇储列表
君主 | 皇储 | 与君主关系 | 皇储谥号 | 在位期间 | 备注 |
后凉懿武帝 | | 嫡子 | | 396年 - 399年 | 石皇后所生,吕光内禅,以太子即位,被 |
前燕皇储列表
君主 | 皇储 | 与君主关系 | 皇储谥号 | 在位期间 | 备注 |
| | 嫡子,次子 | 前燕景昭帝 | 335 - 348 | |
前燕景昭帝慕容俊 | | 嫡长子 | 献怀太子 | 352 - 356 | 皇后 |
| 嫡子,三子 | 前燕幽帝 | 357 - 360 | 可足浑皇后所生,以太子即位 |
前燕幽帝慕容暐 | | 皇太弟,慕容暐幼弟 | | | 384年 - 385年 384年,西燕济北王 |
后燕皇储列表
君主 | 皇储 | 与君主关系 | 皇储谥号 | 在位期间 | 备注 |
后燕成武帝 | | 嫡子,四子 | 后燕惠愍帝 | 384 - 396 | 段皇后所生,以太子即位 |
后燕惠愍帝慕容宝 | | 嫡子 | 献哀太子 | 396 - 398 | |
后燕昭武帝 | 慕容定 | 子 | | 400 - 401 | 慕容盛死后,被 |
北燕皇储列表
君主 | 皇储 | 与君主关系 | 皇储谥号 | 在位期间 | 备注 |
北燕惠懿帝 | 慕容彭 | 嫡子 | | 408年 - 409年 | |
北燕文成帝冯跋 | | 嫡长子 | | 409年 - 426年 | |
冯翼 | 次子 | | 426年 - 430年 | 被北燕昭成帝 |
北燕昭成帝冯弘 | 冯王仁 | 嫡子 | | 432年 - 436年 | |
南燕皇储列表
君主 | 皇储 | 与君主关系 | 皇储谥号 | 在位期间 | 备注 |
| | 侄子 | 史称南燕末主 | 405年 | 慕容德哥哥北海王慕容纳之子,以太子即位 |
夏国皇储列表
君主 | 皇储 | 与君主关系 | 皇储谥号 | 在位期间 | 备注 |
| | 长子 | | 413年 - 424年 | 424年,赫连勃勃欲废太子赫连璝,改立酒泉公 |
赫连昌 | 三子 | 史称夏秦王 | 424年 - 425年 | 425年,赫连勃勃去世,赫连昌继位,428年,北魏俘赫连昌,430年,北魏太武帝 |
南朝宋
君主 | 皇储 | 与君主关系 | 皇储谥号 | 在位期间 | 备注 |
| | 庶长子 | 史称 | 420 - 422 | |
宋文帝刘义隆 | | 嫡长子 | | 429 - 453 | |
宋废太子刘劭 | 刘伟之 | 嫡长子 | | 453 | 殷玉英所生,被刘骏所杀 |
| | 嫡长子 | 史称 | 454年 - 464年 | |
| 刘昱 | 庶长子 | 史称 | 466 - 472 | 陈贵妃所生,以太子即位 |
南朝齐
君主 | 皇储 | 与君主关系 | 皇储谥号 | 在位期间 | 备注 |
齐高帝萧道成 | | 嫡长子 | | 479 - 482 | |
齐武帝萧赜 | | 嫡长子 | | 482 - 493 | 裴夫人(裴皇后)所生,493年去世 |
| 皇太孙 | 史称齐前废帝 | 493年 | 武帝太子萧长懋之子,萧长懋去世后被立为皇太孙,493年,武帝去世后以皇太孙继位。494年,被贬为 |
齐明帝萧鸾 | | 嫡子,次子 | 东昏侯 | 494 - 498 | 刘皇后所生,以太子即位,后被废为东昏侯 |
齐东昏侯萧宝卷 | | 庶子 | | 498 - 501 | 黄淑仪所生 |
南朝梁
君主 | 皇储 | 与君主关系 | 皇储谥号 | 在位期间 | 备注 |
梁武帝萧衍 | | 庶长子 | 昭明太子/昭明皇帝 | 502 - 531 | 丁贵嫔所生,531年去世 |
| 庶子,次子 | 梁简文帝 | 531 - 549 | 丁贵嫔所生,以太子即位 |
梁简文帝萧纲 | | 嫡长子 | | 549 - 551 | |
梁临贺王 | | 长子 | | 548 | |
| | 嫡长子 | | 552 - 553 | |
| | 庶子,四子 | 愍怀太子 | 552—554 | 袁贵人所生,被 |
梁贞阳侯 | | 堂侄,梁元帝九子 | | 555年 | 梁元帝夏贵妃所生,当梁元帝在江陵被杀之时,555年 |
| | 嫡长子 | | 555年 - 562年 | 王皇后所生,以太子即位 |
西梁明帝萧岿 | | 嫡长子 | 西梁孝靖帝(后主) | ? - 585年 | 张皇后所生,以太子即位 |
南朝陈
君主 | 皇储 | 与君主关系 | 皇储谥号 | 在位期间 | 备注 |
陈文帝 | | 嫡长子 | 史称 | 559年 - 566年 | 沈皇后所生,以太子即位 |
陈废帝陈伯宗 | | 嫡长子 | | 567年 - 568年 | 王皇后所生 |
陈宣帝 | | 嫡长子 | 史称 | 569年 - 582年 | 柳皇后所生,以太子即位 |
陈后主陈叔宝 | 陈胤 | 庶长子 | | 582年 - 588年 | 孙姬所生,皇后所养,被废 |
| 庶子,四子 | 枹罕太守 | 588年 - 589年 | |
北朝北魏
君主 | 皇储 | 与君主关系 | 皇储谥号 | 在位期间 | 备注 |
北魏明元帝 | 拓跋 | 庶长子 | 北魏太武帝 | 422 - 423 | |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 | | 庶长子 | 景穆皇帝 | 427 - 451 | 贺夫人所生,451年去世 |
北魏文成帝 | | 庶长子 | 北魏献文帝 | 456 - 465 | |
北魏献文帝拓跋弘 | 元宏 | 庶长子 | 北魏孝文帝 | 469 - 471 | |
北魏孝文帝元宏 | | 庶长子 | | 493 - 496 | 贞皇后所生,被废 |
| 庶子,次子 | 北魏宣武帝 | 497 - 499 | |
北魏宣武帝元恪 | | 庶子,次子 | 北魏孝明帝 | 512 - 515 | 胡贵嫔所生,以太子即位 |
北魏孝明帝元诩 | | 女 | | 528年 | 潘充华所生,528年,北魏孝明帝元诩突然去世,无子,灵太后先是将孝明帝之幼女( |
北朝东魏
君主 | 皇储 | 与君主关系 | 皇储谥号 | 在位期间 | 备注 |
东魏孝静帝元善见 | | 嫡长子 | | 549 - 550 | |
北朝西魏
君主 | 皇储 | 与君主关系 | 皇储谥号 | 在位期间 | 备注 |
西魏文帝 | | 嫡长子 | 史称西魏废帝 | 535年 - 551年 | |
| 四子 | 恭帝 | 554——557年 | 554年即位,557年12月, |
北朝北齐
君主 | 皇储 | 与君主关系 | 皇储谥号 | 在位期间 | 备注 |
北齐文宣帝 | | 嫡长子 | 济南闵悼王史称北齐废帝 | 550年 - 559年 | |
北齐孝昭帝高演 | | 嫡子,次子 | | 560年 - 561年 | 顺成皇后所生,后被 |
北齐武成帝高湛 | | 嫡长子 | 史称 | 562年 - 565年 | |
北齐后主高纬 | | 嫡长子 | 史称北齐幼主 | 570年 - 577年 | 穆黄花所生,后主内禅,以太子即位 |
北朝北周
君主 | 皇储 | 与君主关系 | 皇储谥号 | 在位期间 | 备注 |
北周武帝 | | 庶长子 | 北周宣帝 | 572年3月 - 578年 | |
北周宣帝宇文 | | 嫡长子 | 北周静帝 | 579年 | |
隋
君主 | 皇储 | 与君主关系 | 皇储谥号 | 在位期间 | 备注 |
隋文帝杨坚 | | 嫡长子 | 房陵王 | 581 - 600 | |
| 嫡子,次子 | | 601 - 604 | 文献皇后所生,以太子即位 |
隋炀帝杨广 | | 嫡长子 | 元德太子/孝成皇帝 | 605 - 606 | 愍皇后所生,606年去世 |
唐
君主 | 皇储 | 与君主关系 | 皇储谥号 | 在位期间 | 备注 |
唐高祖李渊 | | 嫡长子 | | 618 - 626 | |
| | 嫡子,次子 | | 626 | 太穆皇后(时为唐国夫人)所生,玄武门之变之后被册为太子,高祖内禅,以太子即位 |
唐太宗李世民 | | 嫡长子 | 恒山愍王 | 626 - 643 | |
| 嫡子,九子 | | 643 - 649 | 长孙皇后所生,以太子即位 |
唐高宗李治 | 李忠 | 庶长子 | | 652 - 656 | 刘宫人所生,656年被废为燕王,664年赐死 |
| 嫡子,五子 | 义宗 | 656 - 675 | 武皇后(时为 |
| 嫡子,六子 | 章怀太子 | 675 - 680 | 武皇后(时为昭仪)所生,被废杀。 |
| 嫡子,七子 | | 680 - 683 | 武皇后所生,以太子即位,被 |
| 皇太孙,李哲嫡长子 | 懿德太子 | 682 - 683 | |
唐中宗李显 | 李重照 | 嫡长子 | 懿德太子 | 683 - 684 | 684年,中宗李显被太后 |
| | 嫡长子 | | 684 - 690 | 刘皇后所生,690年,祖母武则天称帝,睿宗降为皇嗣,他亦被降为皇孙,睿宗复位后,辞去太子之位,封为宋王、宁王 |
则天皇帝武 | 武旦(李旦) | 皇嗣,武则天第四子(高宗嫡子,八子) | 唐睿宗 | 690 - 698 | 690年,武则天称帝,睿宗降为皇嗣,改姓武,698年,改封相王 |
武显 | 武则天第三子(高宗嫡子,七子) | 唐中宗 | 698 - 705 | 武则天将李哲重新立为太子,改名武显。705年, |
唐中宗李显 | | 庶子,三子 | 节愍太子 | 706 - 707 | 反对韦皇后的政变失败被杀 |
唐睿宗李旦 | | 庶子,三子 | 唐玄宗 | 710 - 712 | 昭成顺圣皇后( |
唐玄宗李隆基 | | 庶子,次子 | | 714 - 737 | |
| 庶子,三子 | 唐肃宗 | 738 - 756 | |
唐肃宗李亨 | | 庶长子 | 唐代宗 | 758 - 762 | 章敬皇后(时为宫人)所生,以太子即位 |
唐代宗李豫 | | 庶长子 | | 764 - 779 | |
唐德宗李适 | | 嫡长子 | | 779 - 805 | 王皇后所生,以太子即位 |
唐顺宗李诵 | | 嫡长子 | | 805年 | 庄宪皇后所生,顺宗内禅,以太子即位 |
唐宪宗李纯 | | 庶长子 | 惠昭太子 | 809 - 811 | 纪美人所生,811年去世 |
| 嫡子,三子 | | 812 - 820 | |
唐穆宗李恒 | | 庶长子 | | 822 - 824 | |
| 李永 | 庶长子 | 庄恪太子 | 832 - 838 | |
| 侄子 | | 839 - 840 | 敬宗六子,840年,宦官 |
李瀍 | 皇太弟,文宗五弟 | 唐武宗 | 840 | 穆宗 |
唐武宗 | | 皇太叔,宪宗十三子 | | 846 | 宪宗 |
唐宣宗李忱 | | 庶长子 | | 859 | |
唐懿宗李漼 | | 五子 | | 873 | |
唐僖宗李儇 | | 皇太弟,僖宗七弟 | | 888 | 僖宗病重时,被宦官 |
唐昭宗李晔 | | 嫡长子 | | 897 - 901 | 何皇后所生,宦官 |
| 嫡子,九子 | | | 904年 何皇后所生,以太子即位, |
五代后梁
君主 | 皇储 | 与君主关系 | 皇储谥号 | 在位期间 | 备注 |
朱温 | | 第三子 | 后梁废帝 | 912 | 912年弑朱温自立 |
朱友珪 | | 异母弟 | 后梁末帝 | 913-923 | |
五代后唐
君主 | 皇储 | 与君主关系 | 皇储谥号 | 在位期间 | 备注 |
| 李 | 兄(父亲养子) | | 926-933 | 同光四年与变兵攻回洛阳而夺位。 |
| | 嫡子,三子 | 后唐闵帝 | 934-934 | 被 |
李从厚 | 李从珂 | 兄(父亲养子) | 后唐末帝 | 934-936 | 亡国后举家自焚 |
五代后晋
君主 | 皇储 | 与君主关系 | 皇储谥号 | 在位期间 | 备注 |
| | 侄 | 后晋 | 942-947 | 被契丹所俘。 |
五代后汉
君主 | 皇储 | 与君主关系 | 皇储谥号 | 在位期间 | 备注 |
| | 嫡子,次子 | 后汉隐帝 | 948-950 | 因诛杀权臣引发 |
五代后周
君主 | 皇储 | 与君主关系 | 皇储谥号 | 在位期间 | 备注 |
郭威 | | 养子 | 后周世宗 | 954-958 | 后汉乾佑三年郭威嫡亲子侄都被刘承祐诛杀,郭威最终传位养子柴荣。 |
柴荣 | | 嫡子 | 恭帝 | 959-960 | 显德七年禅位与 |
十国南吴国
君主 | 皇储 | 谥号 | 在位时间 | 备注 |
太祖 | 长子 | 景帝 | 905—908 | 905年即位,908年5月,徐温派将领纪祥等闯入景帝寝宫,将其砍倒 |
烈祖杨渥 | 弟杨隆演 | 宣帝 | 908—920 | 景帝杨渥崩后,即位。南吴武义二年920年去世。 |
高祖杨隆演 | 弟 | 睿帝 | 920—938 | 920年即位, |
睿帝杨溥 | 嫡长子 | 弘农靖王 | 930—937 | |
注:这似乎是南吴国的帝王列表。立储时间未标出。
十国南平国
君主 | 皇储 | 谥号 | 在位时间 | 备注 |
武信王 | 长子 | 文献王 | 928—948 | 高季兴长子,后唐 |
文献王高从海 | 三子高宝融 | | 948—960 | 960年 |
贞懿王高宝融 | 弟高宝晟 | 侍中 | 960—963 | 高宝融死后,其子 |
高宝晟 | 侄高继冲 | 侍中 | 962—963 | 即位后不久纳土降宋。 |
十国南唐
君主 | 皇储 | 与君主关系 | 皇储谥号 | 在位期间 | 备注 |
南唐烈祖 | | 嫡长子 | 南唐元宗 | 940 - 943 | |
南唐元宗李璟 | | 皇太弟,三弟 | 文成太弟 | 947 - 958 | 947年,李璟称兄终弟及乃其父南唐烈祖李 |
李弘冀 | 嫡长子 | | 958 - 959 | |
| 嫡子,六子 | 史称南唐后主 | 961年 | 钟皇后所生,以太子即位 |
十国前蜀
君主 | 皇储 | 与君主关系 | 皇储谥号 | 在位期间 | 备注 |
前蜀高祖王建 | 王元膺( | 庶子,次子 | | 908 - 913 | 908年, |
| 庶子,11子 | 史称后主 | 913 - 918 | 徐贤妃所生,以太子即位 |
十国后蜀
君主 | 皇储 | 与君主关系 | 皇储谥号 | 在位期间 | 备注 |
后蜀高祖 | | 庶子,三子 | 史称后蜀后主 | 934年 | 以太子即位 |
后蜀后主孟昶 | | 长子 | | 962年 - 965年 | 生母不详,亡国后归宋 |
十国大闽国
君主 | 皇储 | 谥号 | 在位期间 | 备注 |
太祖 | 长子 | 无 | 925—926 | 后唐明宗 |
次子王延钧 | 太宗 | 933—935 | 927年与王延禀杀其兄王延翰自立。后唐长兴四年933年称帝,935年病重,其子王继朋政变被刺重伤,被宫女杀死。 |
太宗王延钧 | 长子王继朋 | 康宗 | 936—939 | |
弟 | 景宗 | 939—944 | 朱文进等杀王继朋及诸子迎他为帝。向后晋称臣。闽国 |
景宗王延羲 | 弟 | 天德帝 | 943—945 | 王审知第十三子,景宗在位时为建州刺史。924年在建州称帝,国号殷。944年,南唐攻建州投降。被封为羽林大将军,南唐保大五年947年改封蕃阳王,九年封光山王。不久去世,追赠为福王,谥号恭懿。 |
十国北汉
君主 | 皇储 | 谥号 | 在位时间 | 备注 |
世祖 | 长子刘承筠 | 无 | ?—951 | 后汉高祖 |
次子 | 睿宗 | 954—957 | |
睿宗刘承钧 | 长子 | 少主 | 970 | 睿宗刘承钧忧愤而死,970年即位,九月被 |
次子 | 末主( | 970—982 | 候霸荣杀少主,拥刘继元为帝。广运六年979年, |
英武帝刘继元 | 子刘让 | | 宋太宗攻北汉,入辽为人质,后不知所终。 | |
十国吴越国
君主 | 皇储 | 谥号 | 在位时间 | 备注 |
太祖 | 长子钱元琏 | 不详 | 不详 | |
五子钱元罐 | 文穆王 | 932—947 | 长兴三年春932年,嗣位,后晋 |
世宗 | 长子 | | 941—947 | 后晋天福六年941年即位,喜好读书,性情温顺,会作诗。后汉 |
成宗钱弘佐 | 弟钱琮 | 忠逊王 | 947—948 | 947年即位,内牙统军使 |
忠逊王钱倧 | 弟钱俶 | 忠懿王 | 947—978 | 947年内牙统军使胡进思发动政变拥其为王,宋太宗 |
十国南楚
君主 | 皇储 | 谥号 | 在位时间 | 备注 |
武穆王马殷 | 次子 | | 930—932 | 930年即位,被后唐任为武安,靖江节度使兼中书令。932年去世,追封为衡阳王。 |
四子马希范 | 文昭王 | 932—947 | 后唐明宗长兴三年(932年)即位,934年封为 |
五子 | 废王 | 947—950 | 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947年), |
三子马希萼 | 恭孝王 | 950 | 后汉太祖 |
六子 | 末主 | 950—951 | 951年,被部将徐威等推为武安留后,后秘密迎南唐大军被占灭亡,举家迁往南唐,被封为永泰节度使,居住扬州。956年,后周进攻南唐,占领扬州, |
十国南汉
君主 | 皇储 | 与君主关系 | 谥号 | 在位时间 | 备注 |
| | 庶子,三子 | 文帝 | 911-942 | 917年称帝 |
| | 长子 | 明孝帝 | 943-958 | |
北宋
君主 | 皇储 | 与君主关系 | 皇储谥号 | 在位期间 | 备注 |
宋太宗赵炅 | | 庶子,三子 | | 995年 - 997年 | |
宋真宗赵恒 | | 庶子,六子 | | 1018年 - | 章懿皇后( |
宋仁宗赵祯 | 赵曙 | 堂侄 | | | 太宗曾孙,商恭靖王 |
宋英宗 | | 嫡长子 | 宋神宗 | 1066年 - 1067年 | 高皇后所生,以太子即位 |
宋神宗赵顼 | | 庶子,六子 | | 1085年 | |
宋徽宗赵佶 | | 嫡长子 | | 1115年 - 1125年 | |
宋钦宗赵桓 | | 嫡长子 | | 1126年 - 1127年 | |
南宋
君主 | 皇储 | 与君主关系 | 皇储谥号 | 在位期间 | 备注 |
| | 庶子,独生子 | 元懿太子 | 1130 | |
赵昚 | 族侄 | 宋孝宗 | 1162 | 宋高宗养子,宋太祖七世孙,秦王 |
宋孝宗 | | 嫡长子 | 庄文太子 | 1165 - 1167 | 成穆皇后( |
| 嫡子,次子 | | 1171 - 1189 | 成穆皇后(郭夫人)所生,孝宗内禅,以太子即位 |
宋光宗赵惇 | | 嫡长子 | | 1194 | |
宋宁宗赵扩 | | 族侄 | 景献太子 | 1205 - 1220 | 宋太祖四子秦王赵德芳九世孙 |
宋理宗 | | 侄子 | 宋度宗 | 1260 - 1264 | |
辽
君主 | 皇储 | 与君主关系 | 皇储谥号 | 在位期间 | 备注 |
| 耶律倍 | 嫡长子 | | 916 - 926 | |
辽太宗 | 耶律李胡 | 皇太弟,三弟 | 章肃帝 | 930 - 947 | 太后述律平的幼子,受述律太后宠爱,947年,太宗于率军回国途中去世,皇侄永康王耶律兀欲时随军,趁机即帝位,是为世宗, |
辽圣宗 | | 庶长子 | 辽兴宗 | 1021 - 1031 | 钦哀皇后 |
辽兴宗耶律宗真 | | 皇太弟,二弟 | | 1037 - 1055 | 萧耨斤所生, |
辽道宗耶律洪基 | 耶律重元 | 皇太叔, | | 1055 - 1063 | 1055年,兴宗同母之次弟,本在兴宗朝时为皇太弟,兴宗子道宗即位后,将其改封为皇太叔,1063年,耶律重元与其子 |
| 嫡长子 | 昭怀太子/ | 1065 - 1077 | 宣懿皇后 |
辽天祚帝耶律延禧 | 耶律和鲁斡 | 皇太叔,二叔 | 义和仁寿皇太叔 | 1103 - 1110 | 兴宗仁懿皇后 |
金
君主 | 皇储 | 与君主关系 | 皇储谥号 | 在位期间 | 备注 |
| | 谙版 | | 1115 - 1123 | 金国初年采兄终弟及制,完颜吴乞买于其兄金太祖在位时被封为谙版勃极烈,“谙版勃极烈”有储君之意,所以 |
金太宗完颜晟 | 完颜斜也 | 谙版勃极烈,五弟 | 辽智烈王 | 1123 - 1130 | 金国初年采兄终弟及制,金太宗即位后,将谙版勃极烈之称号转授其弟完颜斜也,1130年,太宗尚在位时去世 |
| 谙版勃极烈,侄孙 | | 1132 - 1135 | 太祖之嫡长子 |
金熙宗(金闵宗)完颜亶 | | 嫡长子 | 英悼太子 | 1142 | |
金海陵王 | | 嫡长子 | | 1152 - 1161 | 徒单皇后所生,1161年,完颜亮被杀,光英也在 |
| | 嫡子,次子 | | 1162 - 1185 | 明德皇后所生,1185年去世 |
完颜璟 | 皇太孙,完颜允恭嫡长子 | | 1186年 - 1189年 | 世宗之太子完颜允恭之子,徒单夫人所生,1185年完颜允恭去世后被封为 |
金 | | 嫡长子 | | 1168 - 1168 | 徒单皇后所生,胡沙虎弑君,废完颜从恪 |
金宣宗 | | 嫡长子 | 庄献太子 | 1213 - 1215 | 1215年正月去世 |
| 皇太孙,完颜守忠子 | 冲怀太孙 | 1215 | 1215年冬去世,只两岁 |
| 庶子,三子 | | 1216 - 1223 | |
元
君主 | 皇储 | 与君主关系 | 皇储谥号 | 在位期间 | 备注 |
| | 嫡长子 | 元裕宗 | 1273 - 1285 | 生 |
孛儿只斤 | 皇太孙,真金三子 | 元成宗 | 1293 - 1294 | 世祖之太子孛儿只斤真金之子,1285年(阳历为1286年)孛儿只斤真金去世,世祖一直未确定继承人。1293年,被授予原来太子的旧玺,时年29岁。 1294年,世祖去世后继位,是为成宗 |
元成宗孛儿只斤·铁穆耳 | 孛儿只斤德寿 | 嫡子 | | | |
元武宗孛儿只斤·海山 | 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 | 次弟 | | 1307 - 1311 | 元顺宗答己夫人所生,元成宗去世,皇子 |
元仁宗 | 孛儿只斤硕德八剌 | 嫡长子 | | 1316 - 1320 | 弘吉剌·阿纳失失里所生,以太子即位 |
元晋宗 | 孛儿只斤阿速吉八 | 嫡长子 | 元兴宗 | 1324 - 1328 | 八不罕皇后所生,以太子即位 |
元明宗孛儿只斤·和世琜 | 孛儿只斤 | 次弟 | | 1329 | 武宗唐兀妃子所生,1329年,元文宗逊位,与燕帖木儿前去迎接,途中就把明宗毒死,复即帝位。 |
元文宗孛儿只斤·图帖睦尔 | 孛儿只斤阿剌忒纳答剌 | 嫡长子 | | 1330 - 1331 | 卜答失里皇后所生,1331年去世 |
| 孛儿只斤燕帖古思 | 堂弟 | | 1333 - 1340 | 文宗卜答失里皇后所生,1340年被废 |
孛儿只斤爱猷识理答腊 | 长子 | 元昭宗 | 1353年 - 1370年 | |
明
君主 | 皇储 | 与君主关系 | 皇储谥号 | 在位期间 | 备注 |
明太祖朱元璋 | | 嫡长子 | 懿文太子, | 1368 - 1392 | |
| 皇太孙,朱标庶子,次子 | 明惠宗 | 1392 - 1398 | 朱标与 |
明惠宗朱允 | | 嫡长子 | 和简太子 | 1399 - 1402 | 马皇后所生,1402年, |
明成祖 | | 嫡长子 | | 1404 - 1424 | 徐皇后所生,以太子即位 |
| 皇太孙,高炽嫡长子 | | 1411 - 1424 | 1411年,于朱高炽仍健在并未被废黜的情况之下,被封为皇太孙,太子、太孙并存,时年14岁,1424年, |
明仁宗朱高炽 | 朱瞻基 | 嫡长子 | 明宣宗 | 1424年 - 1425年 | |
明宣宗朱瞻基 | | 庶长子 | | 1426年 - 1428年 | 孙皇后所养,以太子即位 |
明代宗朱祁钰 | | 庶长子 | | 1449年 - 1452年 | 英宗周贵妃所生, |
| 嫡长子 | | 1452年 - 1453年 | |
明英宗朱祁镇 | | 庶长子 | 明宪宗 | 1457 - 1464 | 周贵妃所生, |
明宪宗朱见深 | | 庶子,次子 | 悼恭太子 | 1471 - 1472 | |
| 庶子,三子 | | 1475 - 1487 | 纪淑妃所生,以太子即位 |
明孝宗朱祐樘 | 朱厚燳 | 嫡长子 | | 1492 - 1505 | 张皇后所生,以太子即位 |
明世宗朱厚 | | 庶子,次子 | 庄敬太子 | 1539 - 1549 | |
明穆宗 | | 庶子,三子 | 明神宗 | 1568 - 1572 | |
明神宗朱翊钧 | | 庶长子 | | 1578 - 1620 | |
| | 嫡长子 | | 1623 | 张皇后所生,因 |
| 庶子,次子 | 悼怀太子 | | |
| 庶子,三子 | 献怀太子 | 1624-1626 | 任 |
| | 嫡长子 | 献愍太子/悼皇帝 | 1629 - 1644 | |
| | 长子 | 怀愍太子 | 1644-? | 清军攻入广东时失踪 |
| 次子 | 悼愍太子 | 1646-? | 清军攻入广东时失踪 |
| | 嫡子,三子 | 哀愍太子 | 1648-1662 | 王皇后所生, |
清
君主 | 皇储 | 与君主关系 | 在位时间 | 谥号 | 备注 |
| 玄烨 | 庶三子 | 1661 | 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 | |
玄烨 | | 嫡出次子 | 1675-1708,1709-1711 | 理密亲王 | |
胤 | | 庶出第四子 | 1723-1735 | 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 | |
弘历 | 永琏 | 嫡出次子 | 1736-1738 | | |
| 庶出第十五子 | 1795-1796 | 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光裕孝恭勤俭端敏英哲 | |
颙琰 | 绵宁旻宁 | 嫡出次子 | 1799-1820 | 效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武智勇仁慈俭勤孝敏宽定 | |
旻宁 | | 嫡出第四子 | 1846-1850 | 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庄俭 | |
奕詝 | | 庶长子,独生子 | 1861 | 继天开运受中居正保大定功圣智诚孝信敏恭宽明肃 | 孝钦显皇后(时为懿嫔)叶赫纳拉氏所生,遗诏立为太子 |
载湉 | 溥俊 | 族侄, | 1899-1900 | | 道光帝曾孙,惇亲王奕誴孙,端郡王载漪之子。光绪帝主持“戊戌变法”失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