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蔺子,药物

更新时间:2022-10-28 13:38:15 阅读: 评论:0

入药部位

种子。

性味

甘,平。

归经

归肝、胃、脾、肺经。

功效

清热利湿,解毒杀虫,止血定痛。

主治

黄疸,淋浊,小便不利,肠痈,虫积,虐疾,风湿痛,喉痹,牙痛,吐血,衄血,便血,崩漏,疮肿,瘰疬,疝气,痔疮,烫伤,蛇伤等病证。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捣敷。

使用注意

多服令人溏泄。

禁忌

燥热者禁用。

炮制

一、采集加工

8-9月果熟时采收,将果实割下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再晒干。

二、炮制方法

拣净杂质,筛去灰屑,捣碎或武火炒至鼓起为度。《纲目》:“凡入药炒过用,治疝则以醋拌炒之。”

生理特性

多年生草本,高40-60cm。根茎木质化,粗壮,斜升,近地面有大量呈纤维状的老叶叶鞘。须根粗长,黄白色。叶簇生,坚韧,近于直立;叶片条形,长40-50cm,宽4-6mm,先端渐尖,全缘,基部套褶;无中脉,具多数平行脉。花茎先端具苞片2-3片,内有2-4花;花梗长3-6cm;花浅蓝色、蓝色、蓝紫色,花直径5-6cm,花被裂片6,2轮排列,花被上有较深色的条纹;雄蕊3,花药黄色;子房长3-4.5cm,直径1-1.4cm,花柱分枝扁平,拱曲,先端2裂。葫蒴果长圆柱状,长4-6.3cm,直径1-1.3cm,有明显的6条纵棱,先端具喙。种子为不规则的多面体,黑褐色。花期5-7月,果期6-9月。

生长环境

生于荒地、山坡草地或灌丛中。

性状鉴别

药材性状:性状鉴别 种子呈不规则多面体,长约5mm,宽3-4mm。表面红棕色至黑棕色,略有细皱纹,基部有浅色种脐,先端有合点,略突起,质坚硬不易碎裂。切断面胚乳发达,灰白色,角质,胚位于种脐的一端,白色,细小弯曲。气微弱,味淡。

药理作用

1、避孕作用。

2、马蔺子甲素5mg/kg腹腔注射,对正常小鼠或荷瘤(U14)小鼠DNCB致敏引起的迟发型超敏反应,均有促进作用。

本文发布于:2022-10-28 13:38:1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39823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马蔺子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