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草茂密的泥泞:沼泽,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图书

更新时间:2022-10-28 01:17:25 阅读: 评论:0

作品目录

第一章神奇秘境——沼泽
第一节科学探宝——认识沼泽
1.在水一方——沼泽概况
2.走近自然——沼泽的含义
第二节与生俱来——沼泽的形成与更替
1.水到渠成——沼泽的形成
2.沧海桑田——沼泽的演替
3.形态万千——沼泽的类型
第三节星罗棋布——沼泽的分布
1.南北不同——世界沼泽的分布
2.东西迥异——我国沼泽的分布
3.苔草丛生——
4.冻土变
5.长征路上的草地——
6.
第四节元素转换——沼泽的物质循环
1.万物之本——
2.非他莫属——
第五节生生不息——沼泽中的动植物
1.沼泽之灵——沼泽中的动物
2.沼泽之“发”——沼泽中的植物
第二章地球角落——世界上的沼泽
第一节冰川遗产——西伯利亚沼泽
第二节南美明珠——巴西潘塔纳尔沼泽地
第三节诗歌之水——
第三章自然瑰宝——沼泽与人类的关系
第一节矿藏丰富——泥炭
1.最年轻的煤
2.最独特的泥炭
3.最好的
第二节野生乐园——沼泽资源
第三节“清洁卫士”——沼泽的环境功能
第四节植物“侵略者”——
第五节审时度势——人工湿地的研究与发展
第四章地球之肾——湿地保护区
第一节雨后春笋——我国湿地保护组织
第二节全民动员——我国湿地保护区域
第三节循章引典——湿地保护法律
第四节湖光山色——我国湿地自然保护区
1.美丽富饶——白洋淀湿地保护区
2.鱼米之乡——洪湖湿地保护区
3.旅游胜地——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4.鸟类之家——
5.得天独厚——东洞庭湖国家级湿地保护区
第五节城市风景线——我国的湿地公园
1.“三西”名胜——
2.
3.
4“九龙朝阙”——
第六节继往开来——我国湿地保护与国际合作
第七节美丽家园——保护湿地人人有责

内容简介

《水草茂密的泥泞:沼泽》可以满足广大读者对科学技术的兴趣,注重探究性,让读者带着问题去了解科学、学习科学,从而真正让阅读融入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当中,让人们通过阅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水草茂密的泥泞:沼泽序言

科技进步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原动力。回眸人类文明的每一次重大进步无不与科技的重大突破紧密相连。三次科技革命,更是使人类文明发生了彻底改变。我们不得不赞叹科技,它犹如魔法师手中的魔杖,使人类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将人类从头到脚都武装起来。望远镜的发明让人类视觉得到了延伸,使“千里眼”不再是神话故事中的虚拟人物;电话是人类听觉的“顺风耳”,它让即使远隔重洋的亲人也能像就在面前一样述说家长里短;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是人类脚步的延伸,日行千里、日行万里不再是人类遥不可及的梦想;计算机是人脑的延伸,当人的智慧得到延伸的时候,人的创造力被无限放大;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更是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科技的发展不但在物质上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同时在人类的意识形态上也彻底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不断形成新的、更加科学的世界观。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推翻了长期以来居于宗教统治地位的地心说,地球不再是宇宙的中心。而这仅仅是人类世界观的一个变化,诸如此类的认识变化实在太多了。

今天我们在全社会倡导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是科学的世界观、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及集体主义的价值观。科学的世界观是最为基本的出发点。如果没有正确的科学思想来指导行为,就难免会走弯路,所以科学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最根本的环节。

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曾经说过:“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的价值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被传播的深度和广度。”

我们说的科普是指采用读者比较容易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普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推动科学技术的应用。这对于广大读者来说,可以了解一定的科学知识,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科技工作者和文化工作者来说,在全社会开展科普知识教育是参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渠道。

我们知道,中国是一个拥有50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虽然曾经在科技上长时间走在世界的前列,取得了许多举世瞩目的科技成果,但是由于长期的封建思想统治,广大民众的科学意识比较单薄。所以在我国民众中开展广泛的科学技术普及教育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科普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譬如建科技馆、自然博物馆,举办各种科技讲座等,但是相对来说,图书出版无疑是所有科普活动中最为重要和易于实施的途径。有关科普教育和科普读物出版发行工作,多年来得到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和政府部门以及相关社会团体的广泛支持。2002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正式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科普事业进入法制化的轨道。为持续开展群众性、社会性科普活动,中国科协决定从2005年起,将每年9月第三周的公休日定为全国科普日。2003年以来,为支持老少边穷地区文化事业发展,由文化部、财政部共同实施送书下乡工程。2009年2月,中国科协等单位五年内在全国城乡建千所科普图书室的活动举行了启动仪式。2003年以来,由民政部、中央文明办、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广电总局、中国作家协会联合举办的“万家社区图书室援建和万家社区读书活动”,已经援建城乡社区图书室16.2万个,援建图书5600万册,其中三分之二以上为科普图书,约3.5亿城乡居民从中受益,对广大社区居民的科技普及起到了一定作用,提升广大社区居民的科技素质。

为了帮助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系统、全面、准确、深入地学习和掌握有关自然科学方面的基础知识,用科学发展观引领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中国社会出版社按照国家确定的学生科普知识标准,编辑出版了《探究式科普丛书》。

该套丛书是一套百科全书式的科普系列读物,共100本,分为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物理科学、现代科技4个系列。与其他科普类图书相比,该套丛书最大的特点是其全面性,几乎囊括了自然科学领域的各个方面,通过阅读这套丛书,可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其次这套丛书的丛书名也很有特色,“探究式科普丛书”从题目上就满足了广大读者对科学技术的兴趣,注重探究性,让读者带着问题去了解科学、学习科学,从而真正让阅读融入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当中,让人们通过阅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宏伟蓝图。我相信这套科普图书的出版必将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广大读者对科普知识的全面需求,为读者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打下一定的基础。

是为序。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

本文发布于:2022-10-28 01:17:2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39438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