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宫曲·理征衣鞍马匆匆

更新时间:2022-10-28 00:49:27 阅读: 评论:0

作品原文

〔双调〕蟾宫曲

理征衣鞍马匆匆。

又在关山,鹧鸪声中。

三叠《阳关》①,一杯鲁酒②,逆旅新丰③。

看五陵无树起风④,笑长安却误英雄。

云树濛濛。春水东流,有似愁浓。

注释译文

词语注释

①三叠《阳关》: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名句。全诗四句,后人反复叠唱用作送别曲,称《阳关三叠》。

②鲁酒:春秋时鲁国所酿酒,味薄。

③逆旅新丰:唐代名臣马周未做官时客游长安,住在新丰旅舍中,受尽店主人白眼。逆旅,旅舍。新丰,在今陕西临潼县东。

④看五陵无树起风:语出杜牧《登乐游原》:“看取汉家何事业?五陵无树起秋风。”五陵,西汉高祖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均在长安一带。

作品译文

整理齐行装骑乘,匆匆跨上了征程。

又亲历了关山的风尘,又听到了鹧鸪“行不得也”的啼声。

送别的歌曲已经唱罢,一杯薄薄的水酒壮行,寄居在新丰客舍,不见知遇之人。

看五陵荒芜,再无坟树惹起秋风,帝王的霸业也那样无凭。笑长安的事业功名,把多少英雄误尽。

远方的云树濛濛一片,难辨难分,那滚滚东流的春水啊,就像我心中浓重的愁情。

作品鉴赏

小令起首三句,突兀而起,如天风奄至,海雨逼人。作者将远行出发前整理征衣鞍马的准备工作,以“匆匆”二字一笔带过,表现出一种萍踪无定、惯历风霜的沉郁悲壮。次句的“又”字是句眼,自伤、自叹、自嘲、自解,俱在这一字中。鹧鸪的啼声如“行不得也哥哥”,从来都是旅愁的象征。“又在关山,鹧鸪声中”,说明作者领略跋涉关山的旅愁已非初次,但他毕竟又再度鞍马倥偬,这就使读者体会到一种身不由己的悲哀。这三句虽仅出示了简略的动作和形象,但人物的感情世界,却在字面以外无言地显现出来了。

“三叠”等三句,应“理征衣”,应“匆匆”,应“又在关山”,同时又已写尽自关山道途到抵达目的地长安的全程。三叠《阳关》是离愁别绪的寄托,作者匆匆启行,无人送别,这支送行名曲只能自己唱向自己;鲁酒是味薄的水酒,所谓“鲁酒无忘忧之用”(庾信《哀江南赋序》),但作者只能祈借它御愁;“逆旅新丰”运用马周客乡受辱的典故,更有落魄风尘、怀才不遇的感慨。这三句,益将此番出行的孤寂辛酸揭到了明处。

作者试图以强作旷达来维持内心的平衡。七、八二句,前句是对历史的睥睨,后句是对时世的牢骚。“五陵无树起风”,化用了杜牧《登乐游原》“看取汉家何事业?五陵无树起秋风”的诗句。“树”是表示墓主地位和后人纪念的标志,“五陵无树”,正是汉家事业不名一文的同义语。古人多喜以对帝王陵墓的观照来代表对历史的评价,如许浑“一种青山秋草里,行人唯看汉文陵”、杜牧“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等皆是。作者在此也是目空今古。不过“笑长安却误英雄”,也多少含有自嘲的意味在内。于是,他强抑着的悲愁辛酸,终于在结末三句借景流出。但犹如海水中析出盐粒已不觉有突出的咸味,“愁浓”点出竟是多余的了。

全曲纵横捭阖,悲壮苍凉,激越铿锵,大似词笔。可惜结穴笔力较弱,这也许就由于作者是作曲而非作词的缘故。

作者简介

阿鲁威(1280年~1350年),字叔重(一作叔仲),号东泉,人亦称之为鲁东泉。蒙古人,其名汉译又作阿鲁灰、阿鲁翚等。历任南剑太守,即延平江路总管,泉州路总管,翰林侍讲学士等。曾译《世祖圣训》、《资治通鉴》等为泰定帝讲说。1328年(致和元年)官同知经筵事,同年遂挂冠南游。家于杭州,居城东,被李昱聘为西宾。1336年(至元二年)因卷入平江路总管道童案坐罪,不久冤明,仍闲居杭州。能诗善曲,明朱权《太和正音谱》评其词“如鹤唳青霄”。其诗现在不传。元杨朝英《阳春白雪》录其小令十九首,情感深沉质朴,格调旷达豪迈。

本文发布于:2022-10-28 00:49:2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39424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