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滞胀特别是,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后,一种可怕的通胀形式——滞胀,成为人们经济生活中新的噩梦:物价上涨,失业率升高,经济陷入长期衰退,原有的经济调控手段似乎失灵,人民的财富按照不可阻挡、不可预知的方式缩水。作为现代式的贫穷方式和灾难困境。滞胀的出现,击碎了现代社会一切繁荣、富裕和发展的美梦。
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前后,一次“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新滞胀,似乎和我们擦肩而过。然而,能否断言,滞胀真的从此远去?目前,世界各国都在采取大规模“救市”措施,无一例外向市场注入更多流动性,这些,是否为下一次的“通胀”和“滞胀”埋下了伏笔?
未来的世界,真的会陷入“滞胀冰河”吗?又究竟是谁,养育了通货膨胀这个人类财富的顽敌?人类能够找到一条减少甚至杜绝通货膨胀的办法吗?
序 言:为什么,人类的财富成为泡影…… | 第七章 搏击滞胀的“斗士” |
第一章 迷局与赌局 | 在西方国家的反滞胀斗争中,涌现出很多明星。德国在二战后实施独特的经济政策,使其在滞胀大潮中得以独善其身。而最著名的战胜滞胀的英雄,当属美国前总统里根了…… |
该怎样看待通货膨胀?又该怎么看待滞胀?2008年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滞胀现象,如同一个难解之谜。而它所引发的一场全球经济豪赌,又会把人类的命运带向何方? | 马克,纸本位时代的硬通货 |
钱多了,财富少了…… / 001 | |
2008梦魇:从滞胀到 | 不得不伤的“元气” |
赌桌上,是凯恩斯的牌 / 001 | 最受欢迎的美国总统 |
“直升机伯南克”在行动 / 001 | 送给新世纪的礼物 |
第二章 货币的魔法 | 第八章 新冒险,发生在英国 |
从货币的起源以及铸币时代的通货膨胀,来探求货币的魔幻属性。 | 最早、最彻底充当货币主义试验室的,是以撒切尔夫人为首相的英国保守党政府,他们奉行了一整套的货币主义政策,成就了 |
虚构,一种强大的力量 / 001 | 国有化加重了“英国病” |
画饼充饥也会“上瘾” / 001 | 该讲讲“钱”的故事了 |
白银的泛滥,贫穷的开始 / 001 | 货币主义,成就了铁娘子 |
财富转移,通货膨胀的实质 / 001 | 改革,从细雨到狂风 |
第三章 空手套白狼的游戏 | “奇迹夫人”的遗产 |
纸币取代了金属货币,并逐渐挣脱贵重金属对它的最后一点羁绊。于是,通货膨胀将一发不可收拾。 | 第九章 21世纪的“无通胀”繁荣 |
约翰?劳的“点纸成金”术 / 001 | 21世纪,美国乃至世界经济呈现高增长、低失业、 |
“纸片”的第一次溃败 / 001 | 新经济,真与通胀“绝缘”? |
“不值一个大陆币” / 001 | “通货膨胀”的盲点 |
第一次华尔街丑闻 / 001 | 日本,美国反滞胀的牺牲品? |
金块、 | 美国人凭何不存钱? |
通货膨胀与健全货币 / 001 | 当“ |
新美元,横空出世 / 001 | 宁要通胀、不要通缩? |
第四章 最“经典”的通货膨胀 | 第十章 狼真的来了 |
通过观察最经典的通货膨胀,也就是发生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德国的 | 泡沫终有捅破的一天,次贷危机终于引发了全球金融海啸。滞胀这个上世纪70年代的痛苦回忆,又一次无比真切地现身于21世纪的百姓生活中。 |
犹大银行家的罪责? / 001 | 滞胀,更大的麻烦 |
谁来拯救德国的货币? / 001 | 三只熊吃掉“金发女孩” |
华尔街把世界推向战争 / 001 | 美国债务,“拴住”全球经济 |
经济“奇迹”的背后 / 001 | 亚洲的不幸与机遇 |
第五章 被“钱”打败的国民党政府 | 面对缩水的幸福 |
国民党政府的失败,是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全盘失败。好比一个千疮百孔、病入膏肓的躯体,已经无药可救。而白银危机导致了持续20年的恶性通货膨胀,对这座千疮百孔的大厦来说,无疑加速了它最终的坍塌。 | 第十一章“金钱幻觉”还将继续 |
中国式货币:从 | 一切都是变数,一切都正在发生,一切将要发生,一切也似乎曾经发生…… |
“白银法案”的阴谋 | 眨眼间,滞胀变萧条 |
不堪一击的“瓷器城” | 救市向何处去? |
当 | 石油,真的被驯服? |
第六章 大滞胀,现代经济顽疾 | 黄金是最诚实的? |
在凯恩斯主义成为主流思想的时代,一种从来没有过的衰退与通胀并存的滞胀现象,便击碎了一切关于繁荣和富裕的美梦。 | 滞胀还会回来,魔鬼已经逼近 |
是天才,也是历史的选择 | 尾 声:重建世界货币,谨防“绿色废纸” |
繁荣?萧条?周期 | |
滞胀,“ | |
“诚实货币”之死 | |
伴着“ | |
滞胀击垮了一代人 | |
石油和工会惹的祸? |
为什么,人类的财富成为泡影……
以宏观经济分析著称的宋国青教授在北大讲课时有感而发:“2008年以来中国宏观经济形势转换之快前所未有。我们刚刚把通货膨胀理出个眉目,通货紧缩来了;还没把通货紧缩研究完,通货膨胀又要来了。”
2009年6月1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5月份经济数据表明,我国5月份CPI同比下降1.4%,环比下降0.3%,PPI同比下降7.2%,环比上涨0.1%。数据一公布,面对这同一个数据,经济学家们对于将来物价情况的预期却发生重大分歧。既有对通缩的担忧,也有对通胀的恐惧,但是更大的威胁,则是滞胀。
自从有了人类的经济活动,通货膨胀就似乎是一个永远也摆脱不掉的的“经济恶魔”。数千年以来,它总是在人们毫无准备时爆发,它使人们通过辛苦工作而积累下来的财富毁于一旦,使无数人堕入失业、贫穷、饥寒交迫甚至无家可归的悲惨境地。它导致了历史上无数个政权的覆灭,甚至像像瘟疫一样,从一个国家蔓延到另一个国家,成为战争的导火线。
通货膨胀,看似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不过是流通中的“钞票”过多,超过“实际”需要的数量而已。然而,通货膨胀给人类造成的伤害,却是“罊竹难书”。通货膨胀的原因也看似简单,追根寻底,不就是那么一架小小的印钞机?然而,关于通货膨胀的分析,却让一代代经济学家绞尽脑汁,争论得面红耳赤也无法定论。
通货膨胀,不过由两个经济指标,CPI和PPI。它们所表示的,也不过是日常生活用品或企业产品价格的综合计算。可它们每次稍有变化,却令全世界上至政府下至百姓每个人闻风变色。
资料链接:反映通货膨胀的经济指标
CPI (Consumer Price Index):即消费者物价指数。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如果消费者物价指数升幅过大,表明通胀已经成为经济不稳定因素。因此,该指数过高的升幅往往不被市场欢迎。例如,在过去12个月,消费者物价指数上升2.3%,那表示,生活成本比12个月前平均上升 2.3%。也就是说,一年前收到的一张100元纸币,今日只可以买到价值97.75元的货品及服务。一般说来,当 CPI增幅大于3%时我们称为通货膨胀;而当CPI增幅大于5%的时,我们称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
PPI(Producer Price Index):即生产者物价指数。衡量国内生产商所生产的产品(平均)价格。PPI上升,就是企业的生产价格指数上升,就是说企业的生产成本和出厂价格都在上升。
人们害怕通货膨胀,其中一个原因在于,物价的起落,经济的波动,意味着“经济周期”这个恶魔又光临了!他会前来吞吃人们的财富。于是,美国人编出这样一则笑话,来“解释”经济周期:
所谓“繁荣”,就是你出售商品时价格上涨;
所谓“通货膨胀”,就是你购买东西时价格上涨。
所谓经济“衰退”,就是别人失业的时候;
所谓经济“萧条”,就是你自己失业的时候。
这个笑话带有一种宿命式的悲哀,它向人们宣布:现代经济永远逃不出“经济周期”的魔掌。增长预示着下一次衰退,繁荣预示着下一次萧条。而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交替,也就是物价的时涨时落,更像一把剪刀,剪走了人们“繁荣时代”的成果,却把衰退的负担压在每个人肩上。
而这个笑话还反应出一个经济现象,给“经济周期”的每个阶段做“标志”的,就是两件事:通货膨胀(物价)与失业。这两件事与每个人的生活直接相关,前者关系你的钱可以买来多少东西,后者关系到你可以挣多少钱。
从20世纪70年代以后,通货膨胀与失业以一种新的方式结合在了一起。从那时起,经济学界有一个新名词——滞胀。同时,人们还发明一个新的经济指标——痛苦指数,即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的总和,来反映现代型经济危机给人类带来的不幸。
在那个时代,滞胀,成为人们经济生活中新的噩梦。以往的经济调控规律似乎失灵了,价格不再反应供求关系,人民的财富按照不可阻挡、不可预知的方式缩水。
不过,说起滞胀产生的原因,却是因为人们太过害怕通货膨胀的反面“通货紧缩”了。这,又是为什么?
比如,著名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比较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之后,毅然选择了通货膨胀,他说:“通货膨胀不公平,通货紧缩不聪明。只要不是德国那种过度通货膨胀,两害相比,还是通货紧缩的害处更大。”
而著名美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为失业和通货膨胀的关系画出一条曲线,试图证明,通货膨胀能够减少失业,这个曲线反映的是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则低。
这些经济学家的观点,反应出一种普遍心态:在现代社会,“通化紧缩”仿佛成了“萧条”的代名词。自二战以后,世界各国开始普遍实行以“适度通货膨胀”为目标的经济政策,旨在刺激需求,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就业。
普通老百姓也习惯了“经济气侯”的这种变化。如果物价总不上涨,这意味着各行各业日子不好过,股市下跌,消费不振,努力工作可能赚不到钱,自己所在的公司也快裁员了。还不如既涨价也涨工资,心里才更踏实一些。
即便是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由于失业、经济发展停滞与通货膨胀同时出现,似乎开始打破“失业与通货膨胀负相关”的论断。然而,在这个金融化程度越来越高、各种经济泡沫层出不穷的现代社会,人类越是喜爱从金融投机活动中获利,就越是对宽松的政府信贷和大量流动资金抱有“坚定信仰”。资产市场的繁荣,与宽松的信贷和大量流动性释放是分不开的。自然,这也是一切金融危机的祸根。
害怕通货膨胀,又怕没有通货膨胀,害怕经济停滞、无钱可赚,又怕物价上涨、入不敷出,这是现代社会的两难选择。种种治理措施,如同一个个复杂的外力,把经济运行架在无数个翘翘板之上,努力维护着基本的平衡。然而,一旦某个翘翘板突然倾斜。滞胀一定准时光临,把世界推向谁也不愿意看到的“糟糕年代”!
而对于每个普通百姓来说,通货膨胀、通货紧缩、价格的涨落、经济周期的存在,使得他们的财富、金钱都处在一种不稳定的状态。这意味着,不论自己工作多么努力,业绩多么优秀,一个人都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通货膨胀总会不请自来,将自己辛苦工作积累的财富吞噬干净!
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很快导致各国陷入一个新的历史困境,即经济停滞、失业率增高却伴随着物价上涨的“滞胀”局面。然而,与20世纪70年代不同的是,这次滞胀“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全球物价神秘地碰到屋顶,继而悄然回落。于是“通货紧缩”的“大萧条”局面愈发不可收拾。
为了挽救经济,几乎所有国家的对策都是“宽松性货币政策”,也就是历史上使用过无数次的“增印钞票”。就连美联储伯南克都宣称,如有必要,不惜“用直升机向华尔街撒钱”。自然,人们面对未来局势,产生了几种不同的猜测:
其一,长期性的世界经济衰退并伴随通货紧缩;
其二,重新回到上世纪70年代的那种“经济衰退与通货膨胀并行”的滞胀局面中;
其三,有人甚至认为,CPI 呈两位数字甚至更快速度攀升的“恶性通货膨胀”,可能在未来等待着我们……
一切都是未知,一切都令人困惑不解。难道,货币这个东西,这些薄薄的、由印钞机印出来的花色纸片,真的是一个无法看透、无法预知又无法掌控的怪物?不然,何以人类历史上,它总是一次次戏弄着人们?一次次让人们欢天喜地,又一次次让人们跌落到破产的泥淖中?
通货膨胀,到底因何而产生?它究竟使谁获利?谁又在通货膨胀中利益受损?谁喜欢通货膨胀,谁又不喜欢通货膨胀?如果通货膨胀不能实现财富的再分配,为何历史上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通货膨胀呢?现代金融市场建立以来,为什么金融危机不断?人类能够找到一条减少或避免这种金融危机不断发生的方式吗?
如果想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请你打开本书吧!你会发现,通货膨胀的故事,也是一个个不断重复的历史轮回。无数似曾相识的故事,一次一次告诉我们:人类那无限膨胀的欲望、资本那疯狂追逐利润的天性,使得我们常常一次次忘掉似曾相识的历史,一次次重复似曾相识的闹剧……
“通货膨胀不公平,通货紧缩不聪明。只要不是德国那种过度通货膨胀,两害相比,还是通货紧缩的害处更大。”
——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革命”的缔造者凯恩斯
“没有一个政府肯于承担通货膨胀的责任。”
——著名经济学家、货币主义大师弗里德曼
“通货膨胀对社会从来没有好处,只是牺牲一群人的利益来造福另一群人。”
——著名经济学家、奥地利学派代表人罗斯巴德
“(追加货币量)所带来的就业不可能无限期地维持下去,在过了一些时间之后,它只能靠一个会导致整个经济活动彻底混乱的通货膨胀率来维持。”
——著名经济学家、新自由主义的创始者哈耶克
本文发布于:2022-10-27 21:01:4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39295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