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注疏》卷六〈檀弓上〉
大公封于营丘,比及五世,皆反葬于周。君子曰:「乐乐其所自生,礼不忘其本。古之人有言曰:狐死正丘首。仁也。」
《楚辞补注》卷四〈九章·哀郢〉
乱曰:曼余目以流观兮,冀壹反之何时?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而忘之?
传说狐将死时,必先摆正头的方向,使头朝着其穴所在的故丘,以表示不忘本,叫做“正丘首”。后遂以“首丘之思”等比喻久有怀念故乡或归葬故土的愿望。
丘首 正丘首 狐丘首 狐死首丘 首丘 狐首
《后汉书·班超传》:“夫周齐同在中土千里之间,况于远处绝域,小臣能无依风 首丘之思哉?”
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第十三卷:“因有 首丘之思,遂移军于荆州,用法平正,人皆附之。”
《金史·时青传》:“仆虽偷生寄食他国,首丘之念,未尝一日忘之。”
汉 刘向 《列女传·晋圉怀嬴》:“﹝ 圉 ﹞谓 嬴氏 曰:‘吾去国数年,子父之接忘,而 秦 晋 之友不加亲也。夫鸟飞反乡,狐死首丘,我首晋而死,子其与我行乎?’”
《晋书·张轨传》:“狐死首丘,心不忘本;钟仪 在 晋,楚 弁南音。”
《醒世恒言·白玉娘忍苦成夫》:“但闻 越 鸟南栖,狐死首丘,万里 亲戚坟墓,俱在南朝,早暮思想,食不甘味。”
郭沫若 《蔡文姬》第一幕:“我告诉过你‘狐死首丘’的故事,一个人到死都是怀念自己的乡土的。”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一:“陶(雍陶)得书悸赧,方有狐首之思。”
本文发布于:2022-10-27 18:31: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39200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